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力学分析技术(DMA)在食品研究中的优势及应用进展
1
作者 薛旭亮 刘霞 +4 位作者 卢旭 张龙涛 郑宝东 缪松 邓凯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53-462,共10页
动态力学分析(DMA)是研究高分子材料在各种环境中对于外部施加应力反馈的一种重要技术。近年来,随着学科交叉研究热度的不断上升,DMA在表征食品高分子材料中的力学特征研究中表现出极大的应用价值。因此,本文系统综述了DMA技术的工作原... 动态力学分析(DMA)是研究高分子材料在各种环境中对于外部施加应力反馈的一种重要技术。近年来,随着学科交叉研究热度的不断上升,DMA在表征食品高分子材料中的力学特征研究中表现出极大的应用价值。因此,本文系统综述了DMA技术的工作原理、对食品材料的测定优势及在食品研究领域的具体应用,该技术在食品材料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测定、α-弛豫监控及食品玻璃化转变温度定位等方面体现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和准确性高的特点,为食品动态力学物理性质测定提供了更科学的评测手段。在未来,DMA技术不仅可以通过DMA-振动光谱联用技术分析分子变化规律,从而开发食品级绿色清洁材料,还可以作为传统热力学技术辅助验证技术,对食品热物性继续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力学分析技术(DMA) 工作原理 弛豫监控 玻璃化转变温度 食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性淀粉的结构性质与功能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霞 黄雅萍 +3 位作者 卢旭 郑宝东 缪松 邓凯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79-286,共8页
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是一类无法被健康者小肠吸收利用,但可在结肠中被大肠菌群发酵或部分发酵的淀粉。具有维持肠道形态、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与含水率、抗肿瘤以及调节免疫等生理功能。该文综述了RS的制备方法和形成... 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是一类无法被健康者小肠吸收利用,但可在结肠中被大肠菌群发酵或部分发酵的淀粉。具有维持肠道形态、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与含水率、抗肿瘤以及调节免疫等生理功能。该文综述了RS的制备方法和形成机制,不同技术手段对RS的结晶性、结构顺序、糖苷键种类、结构构象、结构顺序、表面特性等结构特征的分析,以及这些结构在确定RS的生理特性益生元和降血糖中起的重要作用。目前关于RS的结构表征及其结构生理功能关系的相关性探讨还比较缺乏。因此该文着眼于对抗性淀粉的结构及其功能的相关分析进行探讨,旨在为抗性淀粉结构特性对肠道菌群调节功能的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淀粉 制备方法 结构特征 肠道菌群调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食鱼糜脆片腥味物质的脱除方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林慧婷 邓昌俊 +3 位作者 曾红亮 林少玲 张怡 胡嘉淼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9-106,共8页
该研究旨在筛选出高效、简便的脱腥剂,用于脱除即食鱼糜脆片的腥味。分别考察了纯牛奶、铁观音茶叶、海藻糖和纯姜粉对即食鱼糜脆片的脱腥效果,以腥味成分为指标,采用电子鼻联合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 该研究旨在筛选出高效、简便的脱腥剂,用于脱除即食鱼糜脆片的腥味。分别考察了纯牛奶、铁观音茶叶、海藻糖和纯姜粉对即食鱼糜脆片的脱腥效果,以腥味成分为指标,采用电子鼻联合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不同脱腥剂处理的即食鱼糜脆片进行腥味成分鉴定,同时对脆片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使用3‰姜粉、7‰海藻糖复配的脱腥剂可使鱼糜中正己醛等主要腥味物质从34.03%下降至5.33%,提升即食鱼糜脆片的风味和口感。该研究结果对提升即食鱼糜脆片的品质、改良即食鱼糜脆片的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糜 海藻糖 姜粉 脱腥 挥发性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取方法对真菌多糖得率及结构特征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许艺娴 周禹慧 +2 位作者 马小清 董宇 卢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89-301,共13页
食用真菌因其独特的鲜味和香气而被广泛食用,真菌含有丰富的营养以及功能性成分,其多糖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抑菌、降血糖等多种良好的生理活性,已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等行业。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其化学结构密切相关,而结构和得率又受提取... 食用真菌因其独特的鲜味和香气而被广泛食用,真菌含有丰富的营养以及功能性成分,其多糖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抑菌、降血糖等多种良好的生理活性,已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等行业。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其化学结构密切相关,而结构和得率又受提取方式的影响。该文对不同提取方法下的几种常见食用真菌类多糖得率和结构变化进行综述,对比研究中几种常用的提取方法以及相同方法提取不同食用真菌多糖之间的异同点,旨在为特定结构和活性的真菌多糖的定向提取提供参考,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真菌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真菌 多糖 提取方法 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筋蛋白在发酵面团加工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涂金金 高淑娟 +3 位作者 苏煜娴 雷乙 郭娟娟 卢旭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0-222,共13页
面筋蛋白是小麦粉中的重要组成物质,其结构性质与面团流变学特性及对应产品品质密切相关。面团是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经过揉捏而成的混合物,其中面筋蛋白能形成面团的骨架结构并赋予面团独特的功能特性。文章综述了面筋蛋白的组成结构和... 面筋蛋白是小麦粉中的重要组成物质,其结构性质与面团流变学特性及对应产品品质密切相关。面团是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经过揉捏而成的混合物,其中面筋蛋白能形成面团的骨架结构并赋予面团独特的功能特性。文章综述了面筋蛋白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成分及其在发酵面团中的作用机制,并阐述在不同的加工方式下面筋蛋白的结构和性质的不可逆变化以及对发酵面团产生的影响,并对工业化生产及储藏条件下的发酵面团品质劣变提出针对性的改良措施,进一步改善发酵面团的典型产品(馒头)品质。文章可为进一步开发研究面筋蛋白和发酵面团工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筋蛋白 面团品质 作用机制 相关产品 改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酵素代谢产物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周亚楠 郑舒怡 +2 位作者 柳嘉雯 董宇 卢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80-391,共12页
植物酵素(Plant Jiaosu)是一种以果蔬谷类为主要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产品。因其具有无毒无害、拥有多项生理功能的特点,逐渐得到大众的青睐,了解植物酵素的代谢机制对提高其品质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对于植物酵素代谢机制的总结... 植物酵素(Plant Jiaosu)是一种以果蔬谷类为主要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产品。因其具有无毒无害、拥有多项生理功能的特点,逐渐得到大众的青睐,了解植物酵素的代谢机制对提高其品质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对于植物酵素代谢机制的总结仍较少,本文综合分析了植物酵素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植物酵素酵解过程中的相关代谢途径、产物变化分析、产物形成影响因素以及植物酵素的风味来源和风味物质变化,并对植物酵素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为植物类酵素的进一步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酵素 发酵 菌群 代谢机制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鲜菇美拉德肽的制备及其风味特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林钦淋 黄焰峰 +4 位作者 方焕新 林波月 缪松 林灼华 邓凯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3期146-155,共10页
以海鲜菇(Hypsizygus marmoreus)蛋白肽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海鲜菇美拉德肽制备工艺,并通过褐变程度、产物分子量分布、感官评价、电子舌及超滤等特征性指标和评价手段,明确美拉德反应对海鲜菇蛋白肽风味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海鲜菇(Hypsizygus marmoreus)蛋白肽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海鲜菇美拉德肽制备工艺,并通过褐变程度、产物分子量分布、感官评价、电子舌及超滤等特征性指标和评价手段,明确美拉德反应对海鲜菇蛋白肽风味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海鲜菇美拉德肽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葡萄糖与D-木糖质量比4∶1、反应温度110℃和反应时间56 min。与海鲜菇蛋白肽相比,制备的海鲜菇美拉德肽咸味强烈,并伴有鲜味产生,整体接受度好,在294 nm和420 nm下吸光值显著增加,并推测分子量大于180~500 Da的组分可能为美拉德反应的主要活性肽段。超滤结果表示,海鲜菇美拉德肽呈咸鲜味的肽分子量主要集中在500 Da以下。该研究结果证明美拉德反应可有效提升海鲜菇蛋白肽的咸鲜味,使其风味层次更加丰富,可为扩展可替代钠盐的新型食用菌调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鲜菇蛋白肽 美拉德反应产物 分子量分布 风味特性 咸鲜味 替代钠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提取多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8
作者 董宇 林翰清 +1 位作者 缪松 卢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1-358,共8页
多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命体内的大分子聚合物,部分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凝血、抗癌、抗病毒、降血糖等生物活性,在食品、医疗、化工等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多糖的其他提取方法相比,酶法提取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提取... 多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命体内的大分子聚合物,部分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凝血、抗癌、抗病毒、降血糖等生物活性,在食品、医疗、化工等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多糖的其他提取方法相比,酶法提取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提取效率高、产物活性强、成本低、节能环保等特点。本文论述了近年来酶法提取多糖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酶法提取多糖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单种酶法提取、多种酶法提取、酶法提取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联用以及多糖酶提取法的优势,并对该方法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酶法提取 提取率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性淀粉用于微胶囊制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黄雅萍 叶景芬 +1 位作者 邓凯波 郑宝东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8-224,共7页
抗性淀粉是一种新型的膳食纤维资源,具备多种保健功能,由于其功能特性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且许多研究表明,抗性淀粉能降低糖尿病、结肠癌等疾病的发病风险。目前全球大约有1/3人口处于"三高"、超重、肥胖等营养不良的状况,... 抗性淀粉是一种新型的膳食纤维资源,具备多种保健功能,由于其功能特性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且许多研究表明,抗性淀粉能降低糖尿病、结肠癌等疾病的发病风险。目前全球大约有1/3人口处于"三高"、超重、肥胖等营养不良的状况,亟需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前人研究表明抗性淀粉在胃和小肠中不被消化吸收,而在结肠中被微生物菌群发酵产生多种短链脂肪酸和气体,继而发挥益生作用。该文综述用于制备微胶囊的抗性淀粉种类(RS2、RS3、RS4)及其理化性质,其可有效保护益生菌的生长、可作为缓释载体、具有良好的挤出和膜成型质量,初步分析抗性淀粉基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此外,还归纳其在营养补充剂,缓释载体体系,以及作为益生元促进益生菌的增殖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抗性淀粉产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淀粉 理化性质 性能特点 制备方法 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敏感性材料在智能食品包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纪鹏 虢有婕 +3 位作者 韩毅 张龙涛 缪松 郑宝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5,共8页
随着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通过包装颜色变化对食品品质进行直观判断成为一个新的需求,智能包装近年来成为学界和产业界的共同关注点。pH敏感性材料与聚合物混合后获得的食品包装膜,在不同的pH条件下显示不同颜色,具有实时监测肉、... 随着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通过包装颜色变化对食品品质进行直观判断成为一个新的需求,智能包装近年来成为学界和产业界的共同关注点。pH敏感性材料与聚合物混合后获得的食品包装膜,在不同的pH条件下显示不同颜色,具有实时监测肉、虾、牛奶等食品新鲜程度的效果。本文介绍了化学显色剂和天然色素显色剂两大pH敏感性型指示器,分类介绍花青素、姜黄素、茜素、紫草素、甜菜碱等天然食品色素在不同pH下的变色机理,总结了pH敏感性材料与不同聚合物共混改性后在食品包装领域的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和研究趋势,为制备性能良好、绿色环保的智能食品包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敏感性材料 显色剂 固体基质 智能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耳酥性饼干的工艺优化及消化特性评价 被引量:12
11
作者 邓凯波 黄雅萍 +2 位作者 屠颖晶 王为为 郑宝东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79-85,共7页
以银耳粉和低筋面粉为主要原料,经冷粉面团制作工艺,以饼干质构(硬度、咀嚼性、脆性)、色泽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获得银耳酥性饼干工艺的最优配方(以低筋面粉100 g计):银耳29 g,植物黄油55 g,白砂糖30 g,玉米淀... 以银耳粉和低筋面粉为主要原料,经冷粉面团制作工艺,以饼干质构(硬度、咀嚼性、脆性)、色泽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获得银耳酥性饼干工艺的最优配方(以低筋面粉100 g计):银耳29 g,植物黄油55 g,白砂糖30 g,玉米淀粉4 g,全脂奶粉7.5 g,鸡蛋液32 g,水10 g,焙烤温度170℃。该配方饼干色泽诱人,酥脆可口。在此条件下,饼干的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由77.5降至67.6,属中等GI食品,适合需控制血糖值稳定的特殊人群食用。体外试验结果表明,银耳添加量对饼干的GI值有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 酥性饼干 工艺 品质特性 慢消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低温真空油炸鱼糜脆片加工工艺 被引量:10
12
作者 邓昌俊 郑心怡 +4 位作者 沈瑾烨 游卿翔 曾红亮 郑宝东 张怡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81-188,共8页
本研究以油炸温度、油炸时间和鱼糜脆片厚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对真空油炸工艺条件进行单因素条件探索。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法,以产品脂肪含量(R_1)、色差(R_2)和断裂力值(R_3)为响应值进行实验条件优化。结果表明:最优的油炸鱼糜脆片... 本研究以油炸温度、油炸时间和鱼糜脆片厚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对真空油炸工艺条件进行单因素条件探索。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法,以产品脂肪含量(R_1)、色差(R_2)和断裂力值(R_3)为响应值进行实验条件优化。结果表明:最优的油炸鱼糜脆片工艺参数:油炸温度为105℃,油炸时间为3 min,鱼糜脆片厚度为2.00 mm。在此条件下,实验R_1值为23.13%,R_2值为14.20,R_3值为14.53 N,与模型预测值拟合度很好。结论:响应面法对低温真空油炸鱼糜脆片工艺条件优化合理可行,为实现鱼糜脆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油炸 响应面法 优化 鱼糜脆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面方式对煮制面条粘连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常战战 王纪鹏 +3 位作者 刘云祎 张龙涛 缪松 郑宝东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6-85,共10页
通过二硫键含量测定,并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研究了制面方式(挤出、切面)和加水量(质量分数)对煮制面条粘连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切... 通过二硫键含量测定,并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研究了制面方式(挤出、切面)和加水量(质量分数)对煮制面条粘连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切面方式所制得面条亮度以及烹煮后的表面黏性显著低于(P<0.05)挤出方式,硬度和蒸煮品质无显著区别。压面时压延过程导致面条中的α-螺旋结构降低,二硫键含量增加,有助于形成致密而连续的面筋网络结构,可抑制淀粉颗粒的糊化和逸出。此外,加水量为35%~37%时,随着加水量的增加,两种工艺所得面条的亮度和烹煮后的表面黏性、硬度均显著降低(P<0.05),但面条面筋网络和表面结构均得到改善。本研究结果可为面条挤出工艺改进提供参考,也可为面条加工工艺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煮制面条 制面方式 粘连 面筋网络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替代盐对调理牛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晓丽 杨书捷 +5 位作者 张龙涛 徐智勇 苏清雄 缪松 邓凯波 郑宝东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0-36,共7页
为科学降低调理牛肉制品中的钠盐含量,选用乳酸钾、抗坏血酸钙、氯化镁作为氯化钠的复合替代盐,研究复配比例对调理牛肉理化指标和感官特性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100%氯化钠),以20%乳酸钾、10%... 为科学降低调理牛肉制品中的钠盐含量,选用乳酸钾、抗坏血酸钙、氯化镁作为氯化钠的复合替代盐,研究复配比例对调理牛肉理化指标和感官特性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100%氯化钠),以20%乳酸钾、10%抗坏血酸钙和10%氯化镁替代40%氯化钠腌制后的牛肉硬度、咀嚼性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亮度值、红度值和黄度值显著升高(P<0.05),且2组间具有相似的感官特性;通过主成分分析也发现,该处理组牛肉的综合得分与对照组最为接近。该复合替代盐配方及品质评价方法可在降低调理牛肉钠含量的同时有效保证其原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理牛肉 复合替代盐 理化特性 感官品质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取代度交联紫薯淀粉性能与表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方焕新 林钦淋 +4 位作者 薛旭亮 卢旭 缪松 张龙涛 邓凯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5-132,共8页
为探究不同取代度对交联淀粉的影响,本文以紫薯淀粉为原料,以三偏磷酸钠和三聚磷酸钠混合物为交联剂,制备了交联紫薯淀粉,并对不同取代度(0.0053~0.0212)交联紫薯淀粉进行了性能测定及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取代度的增加,交联紫薯淀粉的... 为探究不同取代度对交联淀粉的影响,本文以紫薯淀粉为原料,以三偏磷酸钠和三聚磷酸钠混合物为交联剂,制备了交联紫薯淀粉,并对不同取代度(0.0053~0.0212)交联紫薯淀粉进行了性能测定及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取代度的增加,交联紫薯淀粉的透明度和溶解度上升,膨胀度下降,冻融稳定性增加。紫薯淀粉颗粒的表面完整光滑,而交联紫薯淀粉颗粒则呈现剥离状外观,颗粒之间作用力增强,黏连聚集现象明显。所有样品的结晶类型均为C型结晶,交联紫薯淀粉平均粒径与紫薯淀粉相比差异不显著,但结晶度则随取代度升高而逐渐下降,且交联紫薯淀粉所带负电荷也随取代度升高而逐渐增多。因此,与紫薯淀粉相比,交联紫薯淀粉的多种性能均有所提升,且与取代度关系密切,这为紫薯资源的深入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淀粉 交联紫薯淀粉 取代度 理化性质 微观结构 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基人造肉的营养特性与食用安全性 被引量:14
16
作者 周亚楠 王淑敏 +2 位作者 马小清 缪松 卢旭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402-4410,共9页
植物肉的出现为动物肉类食品供应短缺和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带来希望。食品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弥补了植物基肉制品外观和口感的不足,但其营养价值和安全性也应引起重视。本文综述了以植物蛋白为主要原料所制肉类替代品的营养价值,包括植... 植物肉的出现为动物肉类食品供应短缺和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带来希望。食品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弥补了植物基肉制品外观和口感的不足,但其营养价值和安全性也应引起重视。本文综述了以植物蛋白为主要原料所制肉类替代品的营养价值,包括植物肉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分、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相对含量和营养性质,分析了植物肉在生产及食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在内的安全问题,并探讨目前植物肉发展所存在的局限性与挑战,以期为我国植物蛋白肉制品的研发与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肉 植物原料 营养特性 安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破碎工艺对低脂肉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毅 林可情 +4 位作者 王纪鹏 张志刚 缪松 张龙涛 郑宝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68-77,共10页
为探究不同破碎工艺对低脂肉糜蛋白质性质和食用品质的影响,在打浆机和斩拌机上,采用不同刀具(钝刀和利刀)制备肉糜,测定肉糜的pH、盐溶性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二级结构、粒径分布、色泽、流变特性和肉糜凝胶的蒸煮损失、持水力、质构特... 为探究不同破碎工艺对低脂肉糜蛋白质性质和食用品质的影响,在打浆机和斩拌机上,采用不同刀具(钝刀和利刀)制备肉糜,测定肉糜的pH、盐溶性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二级结构、粒径分布、色泽、流变特性和肉糜凝胶的蒸煮损失、持水力、质构特性、微观结构。结果表明:4种破碎工艺对肌肉纤维的破碎程度不同,使低脂肉糜及所形成的凝胶呈现不同性质。与打浆机相比,斩拌机处理的低脂肉糜在温度扫描中拥有更高的G'值。钝刀打浆处理的低脂肉糜在频率扫描中拥有最低的粘度,呈现较差的稳定性。斩拌机高强度的切割作用使得破碎的肉糜的终点温度更低、颗粒粒径更小,煮制形成低脂肉糜凝胶的持水力更高。与其他3种工艺相比,钝刀斩拌低脂肉糜有最高的红度值、pH、盐溶性蛋白质含量和β折叠的相对含量,分别为15.95、6.66、77.05 mg/mL、43.71%,所形成低脂肉糜凝胶的蒸煮损失最低和硬度、胶黏性、咀嚼性、感官评分最高,分别为17.48%、4147.72 g、2883.35、2496.02 g,这可能归因于该处理对肌肉的适度破碎所形成的低脂肉糜凝胶具有更加紧密的微观结构。因此,钝刀斩拌工艺适用于低脂肉糜的破碎生产,可提高其盐溶性蛋白质含量、β折叠相对含量、红度、持水力和质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工艺 盐溶性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二级结构 粒度 色泽 持水力 质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条件对肌原纤维蛋白乳液微凝胶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佳诗 张利平 +4 位作者 王旭峰 林可情 缪松 郑宝东 张龙涛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8-67,共10页
肌原纤维蛋白乳液微凝胶是在加热肌原纤维蛋白乳状液过程中同时施加剪切,导致变性蛋白质聚集在乳状液滴上所形成的离散球形颗粒。通过测定不同pH条件下制备的肌原纤维蛋白乳液微凝胶流变行为及微观结构,研究pH对其流变性质的影响。结果... 肌原纤维蛋白乳液微凝胶是在加热肌原纤维蛋白乳状液过程中同时施加剪切,导致变性蛋白质聚集在乳状液滴上所形成的离散球形颗粒。通过测定不同pH条件下制备的肌原纤维蛋白乳液微凝胶流变行为及微观结构,研究pH对其流变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酸性条件及接近其等电点时,乳液微凝胶的粒径大于其他pH范围。不同pH条件下的乳液微凝胶均为非牛顿流体,具有假塑性流体特征,pH的变化不会改变其流体类型。其黏度随pH的升高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pH为6时,在低频率扫描时呈现最高的黏弹性,触变性也最好。剪切恢复力测试中,微凝胶颗粒的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其中pH为5时恢复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原纤维蛋白 乳液微凝胶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原胶对卤肉酱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林瑞榕 杨清羽 +1 位作者 罗富靖 郭泽镔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6844-6854,共11页
目的对比添加不同浓度黄原胶对卤肉酱品质和风味的影响。方法以卤肉酱为烹饪载体,通过质构检测、低场核磁共振检测、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6-aminoquinolyl-N-hydroxysuccinimidyl carbamate,AQC)衍生法和气相色谱-... 目的对比添加不同浓度黄原胶对卤肉酱品质和风味的影响。方法以卤肉酱为烹饪载体,通过质构检测、低场核磁共振检测、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6-aminoquinolyl-N-hydroxysuccinimidyl carbamate,AQC)衍生法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等对添加0%、0.2%、0.4%、0.6%、0.8%、1.0%黄原胶的卤肉酱的品质及风味物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添加黄原胶能有效改善卤肉酱硬度和咀嚼性大等不良口感,使肉质更富有弹性。不易流动水是卤肉酱体系中最为主要的水分状态,加入黄原胶能更好地束缚住体系内结合水并降低脂肪流动性;添加黄原胶的卤肉酱样品中共发现了21种氨基酸且其含量呈显著性增加趋势(P<0.05),并能增强鲜味和甜味,掩盖部分苦味;GC-IMS的差异图谱和指纹图谱表明,挥发性风味物质数量随着黄原胶浓度增加而增加,添加黄原胶后卤肉酱主要风味成分从醛类和酮类化合物变为醛类和醇类化合物。结论黄原胶能够提高肉制品质构和持水力,并且能丰富产品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肉酱 黄原胶 低场核磁共振 游离氨基酸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子抗性淀粉与双歧杆菌的黏附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霞 薛旭亮 +2 位作者 缪松 柳国霞 邓凯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10-117,共8页
莲子抗性淀粉(lotus seed resistant starch,LRS)是一种可以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的良好碳源,其可在被利用前与菌发生物理性黏附接触,这种黏附接触可能会促进双歧杆菌增殖进而使二者黏附体系在人体中发挥益生功效,然而目前对二者黏附能力的... 莲子抗性淀粉(lotus seed resistant starch,LRS)是一种可以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的良好碳源,其可在被利用前与菌发生物理性黏附接触,这种黏附接触可能会促进双歧杆菌增殖进而使二者黏附体系在人体中发挥益生功效,然而目前对二者黏附能力的影响因素及黏附机理尚不清楚。因此该研究以微波法制备Ⅲ型莲子抗性淀粉(LRS3),并通过不同的酶、胆盐浓度、pH值条件、生长介质、温度的处理以及测定二者的疏水性和表面电荷,研究LRS3与双歧杆菌黏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LRS3与双歧杆菌黏附体系在通过胃肠道过程中损失较大,静电相互作用对其存在一定的影响,疏水相互作用对二者黏附体系的影响存在菌株差异性。推测该黏附作用机理可能涉及一类特异性的细胞表面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子抗性淀粉 双歧杆菌 黏附作用 黏附作用影响因素 益生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