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震前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13
1
作者 廖雨辰 史雪威 +5 位作者 刘俊雁 廖建 谢雨 朱忠福 吴彦 ANDELKA Plenkovic′-Moraj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63-2073,共11页
九寨沟县为“中国旅游强县”,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联系紧密。2017年,九寨沟保护区发生7.0级地震,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遭受极大创伤。基于此,分别以2016、2018年为地震前后基准年,从供给服务、调... 九寨沟县为“中国旅游强县”,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联系紧密。2017年,九寨沟保护区发生7.0级地震,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遭受极大创伤。基于此,分别以2016、2018年为地震前后基准年,从供给服务、调节与维持服务、文化服务3个方面选取7项指标,构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体系,探明地震前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表明:(1)地震前后九寨沟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为1.96×10^(10)元/a、1.52×10^(10)元/a,单位面积价值量达3.05×10^(5)元hm^(-2)a^(-1)、2.36×10^(5)元hm^(-2)a^(-1),总降幅达22.68%。(2)地震前后三类服务价值均有所下降但价值占比序列未改变,依次为供给服务、调节与维护服务和文化服务,降幅分别为24.61%、12.25%和86.02%。(3)地震前,7项服务指标按其经济价值大小排序依次为:木材供给>水源涵养>保育土壤>森林游憩>固碳释氧>大熊猫存在>科研教育,前三项服务价值累计占比达92.80%。地震后,价值排序变化为:木材供给>水源涵养>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大熊猫存在>科研教育>森林游憩,前三项服务价值累计占比达96.93%。(4)三类服务中文化服务受地震影响较大,总价值占比由4.54%下降至0.82%,7项服务中仅科研教育和保育土壤价值有所增加,其余5项服务均不同程度下降,降幅依次为森林游憩、固碳释氧、木材供给、大熊猫存在和水源涵养。由于景区关闭,以旅游收入测算的森林游憩价值变化最大,其价值降幅达97.74%,说明地质灾害导致旅游收入呈断崖式下降,短期内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具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地震 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根系分泌物输入对高寒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残体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邓先智 类延宝 +6 位作者 沈杰 李杨 李露航 包寒阳 扎琼巴让 Andelka Plenkovié-Moraj 孙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8311-8321,共11页
微生物残体是稳定土壤碳库的重要来源,对退化生境碳的固持和积累具有重要意义。植物根系分泌物作为植物-土壤-微生物“交流”的媒介,是调控土壤微生物残体迁移转化的关键。因此,以极度退化草地土壤为对象,以氨基糖为标志物,模拟研究了... 微生物残体是稳定土壤碳库的重要来源,对退化生境碳的固持和积累具有重要意义。植物根系分泌物作为植物-土壤-微生物“交流”的媒介,是调控土壤微生物残体迁移转化的关键。因此,以极度退化草地土壤为对象,以氨基糖为标志物,模拟研究了不同氮浓度(低氮-LN:0.1 gN/kg;高氮-HN:0.2 gN/kg)和多样性(3种化合物、9种化合物)根系分泌物输入对土壤微生物残体的影响。结果表明:(1)根系分泌物输入可显著增加高寒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残体含量,且主要由真菌残体贡献。其中高氮和低多样性处理增加最明显,微生物残体和真菌残体分别增加了101.14%,125.16%,而低氮和高多样性处理微生物残体和真菌残体仅增加了35.79%,33.51%。(2)根系分泌物的输入可增加土壤β-葡萄糖苷酶、土壤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促进微生物的生长,而降低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减少微生物残体的分解。(3)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微生物残体与土壤环境的C/N呈显著负相关,与微生物生物量C/N呈显著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在未来退化草地恢复中,可充分利用模拟根系分泌物输入的土壤固碳策略,即通过提高土壤氮的有效性,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加快代谢周转,进一步提高微生物残体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退化草地 根系分泌物 氨基糖 微生物残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兰科植物2新记录种
3
作者 程跃红 杨攀艳 +4 位作者 刘桂英 金森龙 周刚 张君议 徐波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53-156,共4页
报道了四川省兰科(Orchidaceae)植物2新记录种,即波密斑叶兰(Goodyera bomiensis K.Y.Lang)和南湖斑叶兰(Goodyera nankoensis Fukuyama),同时提供了这两个物种的形态描述、彩色图版以及地理分布。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 报道了四川省兰科(Orchidaceae)植物2新记录种,即波密斑叶兰(Goodyera bomiensis K.Y.Lang)和南湖斑叶兰(Goodyera nankoensis Fukuyama),同时提供了这两个物种的形态描述、彩色图版以及地理分布。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植物标本馆(CDBI)。拓展了斑叶兰属植物的分布界线,并进一步丰富了四川省兰科植物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密斑叶兰 南湖斑叶兰 兰科 新记录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中华盆距兰 被引量:4
4
作者 程跃红 陈应康 +3 位作者 马军 何涛 张君议 徐波 《四川林业科技》 2022年第6期131-134,共4页
通过野外调查及标本、分子鉴定研究,报道了四川省兰科(Orchidaceae)植物一新记录种,即中华盆距兰(Gastrochilus sinensis)。本文提供了这一新记录种的详细形态描述、彩色图版、分子鉴定分析及其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 通过野外调查及标本、分子鉴定研究,报道了四川省兰科(Orchidaceae)植物一新记录种,即中华盆距兰(Gastrochilus sinensis)。本文提供了这一新记录种的详细形态描述、彩色图版、分子鉴定分析及其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植物标本馆(CDBI)。该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四川省植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盆距兰 盆距兰属 兰科 新记录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
5
作者 何宇静 鞠文彬 徐波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137-139,共3页
通过对川西高原植物的野外调查、标本查阅和文献考究,报道了四川植物3个新记录种植物。这些新分布记录隶属于3科、3属,分别是:纤茎遍地金(Hypericum monanthemum subsp.filicaule(Dyer)N.Robson)、高原扁蕾(Gentianopsis paludosa var.a... 通过对川西高原植物的野外调查、标本查阅和文献考究,报道了四川植物3个新记录种植物。这些新分布记录隶属于3科、3属,分别是:纤茎遍地金(Hypericum monanthemum subsp.filicaule(Dyer)N.Robson)、高原扁蕾(Gentianopsis paludosa var.alpina T.N.Ho)、柔毛莓叶悬钩子(Rubus frachetianus var.pubescens(Franchet)C.Gapta et S.S.Dash)。凭证标本存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植物标本馆(CD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子植物 四川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