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寨沟典型苔藓结皮的生态效应研究
1
作者 黄玉林 夏红霞 +7 位作者 朱大林 类延宝 孙庚 旷培刚 杨小平 杜杰 胡霞 陈群龙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71-77,共7页
苔藓植物作为初生演替阶段的先锋种,其独特的生理结构和脱水复苏能力在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不同生境下(草地、灌木、乔木林以及空地)东亚砂藓(Racomitrium japonicum)、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 苔藓植物作为初生演替阶段的先锋种,其独特的生理结构和脱水复苏能力在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不同生境下(草地、灌木、乔木林以及空地)东亚砂藓(Racomitrium japonicum)、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及阔边匐灯藓(Plagiomnium ellipticum)3种苔藓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考察与室内分析,评估3种典型苔藓结皮的溶蚀能力、固土以及保水特性对九寨沟国家自然保护区震后恢复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东亚砂藓具有最高的碳酸酐酶活性(50.5 U·g^(-1) DW),进而具备最大的溶蚀速率(4.8×10^(-4) t·km^(-2)·a^(-1) CO_(2))与碳汇量(2.12 mg·m^(-2)·a^(-1))。不同生境条件下的不同苔藓固土能力不同,其中大灰藓结皮层的固土量最高(3.1×103 kg·hm^(-2)),最高固土率可达到自身干重的2倍以上。此外,阔边匍灯藓的保水能力均高于大灰藓与东亚砂藓,其保水量维持在1100-1400 kg·hm^(-2)之间,保水率可达自身干重的8倍以上。综上,在利用苔藓结皮进行生态恢复过程中,建议从成土、固土、保水等生态修复的角度出发,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生境条件选择特定藓种,以加快九寨沟地区震后的生态恢复与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苔藓结皮 九寨沟国家自然保护区 生态效应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