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核酸适体LYGV1c的酶联吸附法检测石斑鱼虹彩病毒感染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明珠 黄静 +9 位作者 程远 韦云依 牟容丽 黄琳 竺利波 陆兰天 柯珂 陈嘉 余庆 李鹏飞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目的】利用核酸适体LYGV1c构建可快速、准确识别石斑鱼虹彩病毒(Grouper iridovirus Guangxi strain,SGIV-Gx)感染的酶联吸附法(Aptamer LYGV1c-based enzyme-linked apta-sorbent assay,LYGV1c-ELASA),为提高水产疫病检测及防控效率... 【目的】利用核酸适体LYGV1c构建可快速、准确识别石斑鱼虹彩病毒(Grouper iridovirus Guangxi strain,SGIV-Gx)感染的酶联吸附法(Aptamer LYGV1c-based enzyme-linked apta-sorbent assay,LYGV1c-ELASA),为提高水产疫病检测及防控效率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基于生物素标记的LYGV1c(Bio-LYGV1c)开发核酸适体酶联吸附法(LYGV1c-ELASA)检测SGIV-Gx,通过对Bio-LYGV1c特异性、灵敏性、稳定性等实验评估其检测性能。通过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SGIV-Gx感染试验进行活体验证,同时用荧光定量PCR(qPCR)测定衣壳蛋白基因(MCP)的表达,与LYGV1c-ELASA进行比较,验证该酶联吸附法检测的可信度。【结果】LYGV1c-ELASA的方法可特异性地识别SGIV的感染,Bio-LYGV1c识别SGIV感染的最适工作浓度为500 nmol/L,最适孵育时间为20 min,最适结合温度为4~28℃,LYGV1c-ELASA最低检测限为5×103 mL-1。活体验证结果表明,随着注射的SGIV-Gx浓度的升高,LYGV1c-ELASA检测出的石斑鱼体内病毒450 nm处的光密度(OD450)的值升高;qPCR结果表明,SGIV-Gx的MCP的表达量升高,与LYGV1c-ELASA检测结果相一致。【结论】建立的LYGV1c-ELASA技术不仅可用于体外检测,同时也适用于活体检测。LYGV1c-ELASA技术可实现对石斑鱼养殖过程中石斑鱼虹彩病毒病的快速诊断、实时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斑鱼虹彩病毒 检测 核酸适体 酶联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醇提物对大口黑鲈虹彩病毒的体外抗病毒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廖文钰 竺利波 +7 位作者 刘明珠 余庆 玉洁莹 陈嘉 韦云依 黄吉利 黄琳 李鹏飞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4,共8页
【目的】探究肉桂醇提物在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虹彩病毒(LMBV)感染中的抗病毒效果及作用机制,为开发抗LMBV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结晶紫染色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病毒滴度[半数组织... 【目的】探究肉桂醇提物在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虹彩病毒(LMBV)感染中的抗病毒效果及作用机制,为开发抗LMBV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结晶紫染色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病毒滴度[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测定等方法确定肉桂醇提物在胖头鱥肌肉细胞系(FHM)上的安全工作浓度,评估肉桂醇提物在细胞水平对LMBV的抗病毒效果,分析其抗LMBV机制。【结果】肉桂醇提物在≤12.5μ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对FHM细胞无明显毒性。FHM细胞与LMBV以及质量浓度分别为12.5、6.25、3.125μg/mL肉桂醇提物共孵育后,细胞病变明显减少,结晶紫染色后可见活细胞数明显升高,MCP、ICP46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且抗病毒效果有剂量依赖性。12.5μg/mL肉桂醇提物与LMBV共孵育后接入FHM细胞,细胞中MCP、ICP4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以及TCID_(50)极显著下降(P<0.01);FHM细胞与经肉桂醇提物处理的LMBV共孵育后,细胞中LMBV MCP和ICP4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未用肉桂醇提物处理的LMBV感染组(P<0.01);在LMBV感染FHM细胞后,接入肉桂醇提物的FHM细胞中MCP和ICP4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在LMBV感染FHM细胞3 h后用肉桂醇提物处理8 h的FHM细胞中MCP和ICP4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结论】肉桂醇提物可降低LMBV的感染力,干扰LMBV侵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吸附、侵入及复制,有良好的抗LMBV作用,可作为环保、高效的抗LMBV渔用药物候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虹彩病毒 肉桂 抗病毒作用 渔用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酸适体的高通量模型筛选抗大口黑鲈虹彩病毒药物
3
作者 张帅帅 刘明珠 +10 位作者 黄静 师德强 陈嘉 柯珂 竺利波 韦云依 牟容丽 陆兰天 杨辉 余庆 李鹏飞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6,共8页
【目的】利用可特异性识别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虹彩病毒(Largemouth bass virus,LMBV)的核酸适体LBVA1建立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Aptamer LBVA1-based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LBVA1-AHTS),以快速筛选有效抗LMBV药物。【... 【目的】利用可特异性识别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虹彩病毒(Largemouth bass virus,LMBV)的核酸适体LBVA1建立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Aptamer LBVA1-based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LBVA1-AHTS),以快速筛选有效抗LMBV药物。【方法】用探针FAM-LBVA1检测感染不同浓度[感染复数(MOI)分别为0、0.05、0.10、0.20]LMBV 48 h,以及感染LMBV 0、6、12、24和48 h的胖头鱥(Pimephales promelas)肌肉细胞(Fathead minnow cells,FHM)荧光值,并用激光共聚焦及荧光定量PCR(RT-qPCR)验证LMBV感染情况;将利巴韦林、阿昔洛韦、加巴喷丁、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9种药物分别以安全工作浓度与LMBV混匀,加入FHM细胞共孵育,运用探针FAM-LBVA1及RT-qPCR技术检测各组LMBV感染情况,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药物抗LMBV感染效果,筛选出有效抗LMBV药物。【结果】探针FAM-LBVA1检测及RT-qPCR技术验证结果均表明,在感染复数(MOI)为0.20、感染时间为48 h时,对LMBV感染的检测效果最佳。9种药物抗LMBV效果筛选结果表明,LBVA1-AHTS技术与RT-qPCR技术两种筛药方法筛选出利巴韦林、加巴喷丁、金刚烷胺、卡马西平、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7种药物的抗病毒效果一致,其中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3种药物具有抗LMBV的效果,其余4种药物无明显抗病毒效果,两种方法一致率近80%。【结论】建立的LBVA1-AHTS模型可快速、准确、高效筛选出抗LMBV病毒药物,为快速筛选抗病毒药物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虹彩病毒 核酸适体 高通量筛选 抗病毒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鹏飞 廖文钰 +8 位作者 黄琳 余庆 刘明珠 黄静 牟容丽 陈嘉 黄德华 韦冬冬 王尧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58,共9页
在水产养殖疾病防控时,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会导致病原菌抗药性增强和环境恶化。益生菌作为潜在的抗生素替代品备受关注。综述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阐述其在改善水产动物生长性能指标,增强水产动物免疫力与抗氧化能力,防控水产动物细... 在水产养殖疾病防控时,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会导致病原菌抗药性增强和环境恶化。益生菌作为潜在的抗生素替代品备受关注。综述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阐述其在改善水产动物生长性能指标,增强水产动物免疫力与抗氧化能力,防控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抑制水产动物寄生虫与真菌感染方面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其可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和转化率、调节宿主肠道微生物群落、增强宿主对疾病的抵抗力、改善养殖环境。指出当前益生菌在水产养殖应用中存在深度研究不足、益生菌产品菌体抗逆性不强、缺乏科学配比、生产工艺不足、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水产养殖 疾病防控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