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成矿规律与百年勘查成果及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建议--《中国矿产地质志·广西卷》研编 被引量:1
1
作者 战明国 邓军 +7 位作者 周国发 郑力 黎华 周辉 戴昱 韦访 廖智涵 覃初礼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215,共14页
广西位于华南板块的南端,处于滨太平洋构造域、特提斯构造域和古亚洲域相互作用交汇处,特有的地质构造环境造就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广西已查明的储量居全国前列的矿产资源主要有:能源矿产铀,黑色金属矿产锰、钛,有色金属矿产锑、锡、铝... 广西位于华南板块的南端,处于滨太平洋构造域、特提斯构造域和古亚洲域相互作用交汇处,特有的地质构造环境造就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广西已查明的储量居全国前列的矿产资源主要有:能源矿产铀,黑色金属矿产锰、钛,有色金属矿产锑、锡、铝、锌、铅、钨,贵金属矿产银,稀有稀土金属矿产铌、钽、稀土,矿物类非金属矿产水晶、方解石、长石、重晶石、滑石,岩石(土)类非金属矿产高岭土、膨润土、泥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白云岩和其他砂石黏土等。自2013年启动《中国矿产地质志·广西卷》研编,系统总结了广西成矿地质条件、矿产分布规律与近百年来地质勘查成果,编制了1:50万广西矿产地质图及1:50万广西区域成矿规律图,建立了广西矿产资源数据库,开展了广西重要矿产成矿预测与评价,取得的研编成果为当代广西矿产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其中提出的特提斯构造成矿作用、深部成矿理论与找矿预测、加里东成矿作用与找矿、广西能源与战略性矿产资源找矿等方面的研编成果,为广西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条件 成矿规律 百年勘查成果 找矿建议 矿产资源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隆林德峨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平行不整合及其意义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余树青 张喜 +2 位作者 陆干强 周辉 李兴鹏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7-284,共8页
右江盆地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存在着“F-F”事件以及“柳江运动”形成的石炭系与泥盆系的平行不整合界线。通过对隆林县德峨地区上泥盆统与下石炭统平行不整合进行系统的研究,从区域宏观特征、地层(生物带)的缺失,结合地层层序、沉积环... 右江盆地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存在着“F-F”事件以及“柳江运动”形成的石炭系与泥盆系的平行不整合界线。通过对隆林县德峨地区上泥盆统与下石炭统平行不整合进行系统的研究,从区域宏观特征、地层(生物带)的缺失,结合地层层序、沉积环境(相)的变化等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区上泥盆统-下石炭统台地相存在短暂的暴露剥蚀,并缺失了5个牙形刺化石带;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由于强烈拉张所形成的一条北西向拉张并伴随强烈左行走滑断裂,将北东盆抬升形成台地相以白云质灰岩、砂屑灰岩为主的局限半局限台地沉积,并形成沉积间断不整合面;南西盆则为深水盆地沉积的硅质岩、扁豆状灰岩,形成“北台南盆”的古地理局面;其与古特提斯海演化、右江盆地的伸展作用为主的构造格局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泥盆世—早石炭世 平行不整合界线 伸展作用 右江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玉林博白县富硒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与来源分析
3
作者 李兆谊 赵晗 +1 位作者 李伟 赵子宁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9-78,共10页
为推动地方绿色富Se产业发展和巩固脱贫成果,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中北部连片农耕区采集表层土壤样品172件,农作物样品水稻100件、玉米30件和荔枝42件,利用统计学以及正定矩阵因子(PMF)模型分析了研究区土壤中Se和重金属元素的... 为推动地方绿色富Se产业发展和巩固脱贫成果,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中北部连片农耕区采集表层土壤样品172件,农作物样品水稻100件、玉米30件和荔枝42件,利用统计学以及正定矩阵因子(PMF)模型分析了研究区土壤中Se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博白县表层土壤富Se率为42.08%,As、Cd、Cu、Hg、Pb和Zn超标率低,Cr和Ni不超标,土壤质量满足地方发展富Se农业的要求。空间分布特征显示,富Se土壤主要分布在径口镇、博白镇、亚山镇、顿谷镇和旺茂镇,土壤Se、As、Cr、Ni、Pb和Zn高值区与泥盆系东岗岭组和志留系连滩组地层分布一致,Cd、Cu、Ni、Pb和Zn在三滩镇明显富集。PMF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Se和重金属来源包括自然源(Se、Cr和Ni)、矿业源(Cd、Cu、Pb和Zn)、大气沉降来源(Hg)和农业源(As),各组来源的综合贡献率分别为29.52%、34.87%、23.15和12.45%。研究区水稻、玉米和荔枝的富Se率分别为90.0%、76.67%和2.38%,但水稻Cd超标率达24%,矿业活动是区域土壤Cd的主要来源,同时土壤整体呈强酸性~酸性,Cd的生物有效性高,导致水稻Cd含量较高。应加强工矿企业废渣、废水、废气排放的监管,开展土壤酸化治理或喷施富含Se元素的叶面阻隔剂,推动博白县绿色富Se水稻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来源解析 正定矩阵因子分析(PMF)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关键带植被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作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康志强 陈骏 +6 位作者 袁道先 何师意 邓艳 陈旸 刘媛媛 姜光辉 张勤军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1-396,共6页
随着农村能源结构的调整和多项林草植被保护政策的实施,我国西南石漠化趋势得到初步的遏制。岩溶作用过程是由水循环驱动的碳循环过程。岩溶区森林植被的水文效应,不仅促进植被自身的生长,还能进一步促进岩溶作用过程。在西南岩溶区选择... 随着农村能源结构的调整和多项林草植被保护政策的实施,我国西南石漠化趋势得到初步的遏制。岩溶作用过程是由水循环驱动的碳循环过程。岩溶区森林植被的水文效应,不仅促进植被自身的生长,还能进一步促进岩溶作用过程。在西南岩溶区选择了2个不同植被覆盖条件的地下水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地下水系统降水量、地下水径流量、水化学组分和同位素组分等监测指标的对比分析,发现岩溶关键带中,森林植被对水循环过程具有明显的影响。植被通过蒸腾作用而在林区激发二次降水,使林区降水量明显增大;森林植被对强降水的截流消洪作用比较明显,在降水-径流曲线上表现为森林覆盖区降水洪峰产生比较滞后而排泄过程中退水曲线上较为平滑;森林植被对岩溶关键带地下水中无机碳的贡献比较大,并能有效的增强岩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植被 水循环 石漠化治理 岩溶关键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干热岩地热资源赋存条件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康志强 张起钻 +8 位作者 管彦武 刘德民 袁金福 杨志强 陆济璞 王新宇 张勤军 张美玲 冯民豪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5-62,共8页
基于以往的认识,广西属于"缺煤、少油、乏气"的能源资源匮乏区,绝大部分能源靠进口或外省输送,能源结构极不合理。但是,广西地处亚欧板块、印度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接地带,地壳厚度较薄,断裂构造发育,岩浆岩大面积出露且放... 基于以往的认识,广西属于"缺煤、少油、乏气"的能源资源匮乏区,绝大部分能源靠进口或外省输送,能源结构极不合理。但是,广西地处亚欧板块、印度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接地带,地壳厚度较薄,断裂构造发育,岩浆岩大面积出露且放射性元素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生热、储热条件。基于EGM2008全球超高阶地球重力场模型对广西地壳结构和深部界面重新计算,综合前期基础地质调查资料、元素地球化学资料、地热地质资料,对广西干热岩的成生条件和保存条件进行分析,认为北部湾盆地、玉林凹陷、郁江凹陷等构造单元具有干热岩成藏条件,可作为广西干热岩远景调查区进行下一步勘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远景调查区 大地热流值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合浦盆地干热岩资源成热条件及潜力评价 被引量:10
6
作者 康志强 张起钻 +9 位作者 管彦武 冯波 袁金福 孙明行 刘德民 王新宇 杨志强 陆济璞 张勤军 冯民豪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51-1160,共10页
为了对广西合浦盆地干热岩资源成热条件及其潜力进行评价,利用广西航磁勘查数据,采用Parker-Oldenburg法反演计算了居里面深度。在此基础上进行大地热流密度值和不同埋深地温计算,发现计算结果与现有测温资料吻合,合浦盆地内西场凹陷和... 为了对广西合浦盆地干热岩资源成热条件及其潜力进行评价,利用广西航磁勘查数据,采用Parker-Oldenburg法反演计算了居里面深度。在此基础上进行大地热流密度值和不同埋深地温计算,发现计算结果与现有测温资料吻合,合浦盆地内西场凹陷和常乐凹陷具有干热岩资源成生条件。结合合浦盆地内基础地质调查资料和油气钻孔资料,分析了合浦盆地干热岩资源的储层和盖层条件。初步圈出2个位于西场凹陷和常乐凹陷的干热岩勘查靶区C1和C2,面积分别为167.10和72.90km^2,干热岩资源量分别为182.48×10^15、77.59×10^15 J。按20%的采收率,合浦盆地干热岩资源量可开采量为52.01×10^15 J,折合标准煤177.48×10^4 t,占2018年广西全区能源生产总量3756.69×10^4 t标准煤的4.72%。在资源量评价基础上,可优先考虑位于合浦盆地西场凹陷的C1靶区开展进一步的勘探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成热条件 潜力评价 广西合浦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农垦土地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7
作者 喻芬芬 祁琼 +1 位作者 亢孟军 康志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0期71-74,82,共5页
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级土地储备工作实际出发,围绕土地开发收益,构建了农垦土地开发潜力评价体系,并建立评价模型。根据广西城市化进程及其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基于该模型计算结果对地块收储潜力进行分级,并依据分级结果安排土地开发次序... 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级土地储备工作实际出发,围绕土地开发收益,构建了农垦土地开发潜力评价体系,并建立评价模型。根据广西城市化进程及其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基于该模型计算结果对地块收储潜力进行分级,并依据分级结果安排土地开发次序。结果显示,2020—2030年广西农垦可供开发的土地规模为6960.33 hm 2,占农垦集团总拥有土地面积的5.02%。一级潜力开发规模为3379.77 hm 2,二级开发潜力规模为3394.61 hm 2,三级开发潜力规模为475.32 hm 2,建议分别用作2020—2022、2023—2026、2026—2030年的城市建设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开发 潜力评价 评价指标 广西农垦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国有林场森林旅游土地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喻芬芬 杨波 康志强 《现代园艺》 2021年第17期9-11,共3页
森林旅游已经成为林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12家自治区本级大型国有林场,林地面积为23.73万hm2,森林旅游资源丰富。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将为城镇居民休闲养生创造条件,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也可为全域国土空... 森林旅游已经成为林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12家自治区本级大型国有林场,林地面积为23.73万hm2,森林旅游资源丰富。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将为城镇居民休闲养生创造条件,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也可为全域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依据。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对广西国有林场的土地现状进行了系统调查评价,基本摸清了广西国有林场的位置、空间分布、数量、交通条件及已有开发利用现状。采用多因子评价模型,对广西森林旅游土地资源的开发潜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三门江林场柳州分场、高分林场、七坡林场南宁分场、黄冕林场柳州分场具有较大的森林旅游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其中三门江林场柳州分场潜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国有林场 森林旅游 开发潜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