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基于遗产地”到“基于文化景观”——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的国际实践 被引量:4
1
作者 梁芷彤 张斌 杜雁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5-90,共6页
文化景观不仅是一种遗产类别,还是一种保护方法和管理策略,使用“文化景观方法”进行区域性景观管理、实现自然-文化综合保护已成新的趋势。文化景观方法建立在承认景观复杂性的基础上,以联系与协调自然/生态、文化、历史作为目标,从识... 文化景观不仅是一种遗产类别,还是一种保护方法和管理策略,使用“文化景观方法”进行区域性景观管理、实现自然-文化综合保护已成新的趋势。文化景观方法建立在承认景观复杂性的基础上,以联系与协调自然/生态、文化、历史作为目标,从识别、评价到管理政策制定都遵循“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原则。解析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2个联邦国家一级行政单位相应文化景观方法的政策背景、应用步骤与实践经验,进而对文化景观方法的深入应用进行探讨并提出展望,以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文化景观 公园系统 保护区系统 文化遗产管理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虚拟现实技术的风景园林设计交互教学平台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戴代新 王健涵 戴开宇 《风景园林》 2018年第A01期26-30,共5页
在线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对传统教学方式提供了改革的方向和技术基础,然而风景园林设计教学作为传统的设计教学之一,在教学方式上对新事物的适应性探索不足,相对建筑设计等相关学科存在落后的迹象。对在线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在设计... 在线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对传统教学方式提供了改革的方向和技术基础,然而风景园林设计教学作为传统的设计教学之一,在教学方式上对新事物的适应性探索不足,相对建筑设计等相关学科存在落后的迹象。对在线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在设计教学中的发展进行介绍,并详细阐述了基于网络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教学平台的构建技术、功能模块和教学实践应用,分析该平台的优势特征和不足,希冀对风景园林设计教学方式的变革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教学平台 交互性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状态认知的景观特征评估三元体系构建
3
作者 吴雨浓 潘玉莲 +2 位作者 孙译远 刁俊宇 张斌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6-102,共7页
过去30多年中,景观特征评估(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LCA)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包括景观特征识别和评价2个阶段。目前研究的重心主要在识别阶段的方法和技术方面,而识别和评价阶段的研究逻辑还有待强化,2个阶段的关系则有... 过去30多年中,景观特征评估(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LCA)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包括景观特征识别和评价2个阶段。目前研究的重心主要在识别阶段的方法和技术方面,而识别和评价阶段的研究逻辑还有待强化,2个阶段的关系则有待挖掘。在传统LCA体系基础上,需通过景观特征因子综合组成与权重赋予来聚焦化识别阶段的对象,强调判断与赋值的过程,以进一步明确评价阶段的目的和价值导向,引入和构建由构成、格局、属性三方面景观指标组成的状态认知阶段,从而将传统LCA相互独立、分离的二元体系转变为相互关联并具有逻辑递进的三元体系。目的是进一步丰富、连续和深化LCA各阶段的研究内容,有助于LCA向后端发展,以指导应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状态认知 三元体系 景观指标 景观特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历史景观理论与实践探究述要 被引量:31
4
作者 张文卓 韩锋 《风景园林》 2017年第6期22-28,共7页
近年提出的城市历史景观(HUL)概念被认为是遗产管理的未来趋势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征。本文综述了2005年这一概念首次提出以来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海外进展,分析了"城市历史景观"作为名词性"保护对象"和... 近年提出的城市历史景观(HUL)概念被认为是遗产管理的未来趋势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征。本文综述了2005年这一概念首次提出以来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海外进展,分析了"城市历史景观"作为名词性"保护对象"和动词性"保护方法"的双重含义,指出"城市历史景观"是"文化景观"概念向城市区域的扩展应用。城市历史景观方法的整体性、动态性、特异性特征对我国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结合我国相关现行制度,可以考虑从体验式评估、整体规划、协同规划、基层组织等角度将该方法应用于我国遗产保护与城市规划领域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地理 文化景观 城市历史景观 遗产保护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鲍家屯喀斯特水利坝田景观的传统生态智慧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婧 韩锋 《风景园林》 2017年第11期93-98,共6页
从传统生态智慧的角度,通过现场判读、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对贵州鲍家屯喀斯特水利坝田景观进行调查和研究。阐述了鲍家屯戍边汉民族独特的社会经济信仰体系(宇宙观、风水信仰、家庭观念、宗族意识、防御心理、民族情感、屯田制... 从传统生态智慧的角度,通过现场判读、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对贵州鲍家屯喀斯特水利坝田景观进行调查和研究。阐述了鲍家屯戍边汉民族独特的社会经济信仰体系(宇宙观、风水信仰、家庭观念、宗族意识、防御心理、民族情感、屯田制、岁修制度、"来会"制度)如何在恶劣的自然条件(土地贫瘠、水土流失、雨水分布不均、旱涝风险)下,延伸出了独特的人地互动方式(空间选址、水资源利用、可调节的自流式灌溉),形成了协调的水利坝田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景观 传统生态智慧 深度访谈 鲍家屯 喀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