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气候信封模型的上海近55年园林树木引种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德顺 刘鸣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8-123,共6页
气候信封模型(Climatic Envelope Model, CEM)是指根据已知物种地理空间气候信息来模拟包络相似气候条件的潜在空间(气候信封)预测模型。首先对1959—2014年间上海历年园林树种名录进行编目整理,共统计出园林树种1428种,然后运用CEM对... 气候信封模型(Climatic Envelope Model, CEM)是指根据已知物种地理空间气候信息来模拟包络相似气候条件的潜在空间(气候信封)预测模型。首先对1959—2014年间上海历年园林树种名录进行编目整理,共统计出园林树种1428种,然后运用CEM对其中具有效气候信息的1263种进行了气候信封模拟,结果发现:1)近55年来,上海园林树种引种地的地理格局并未改变,核心种群仍以华东区系植物为主,长江下游平原与江南丘陵是其引种核心区域;2)最冷月最低气温和年均降水量是最主要的气候适应性评价因子,直接决定了引种树种的地理空间分布;3)落叶树种在引种数量上仍占优势,但常绿树种的比例成分在逐年增加;国外种以北美区系植物引种最多;树木形态上趋向植株低矮化,且以近人尺度的花灌木为主。最后,探讨了气候信封模型在上海地域性植被保护、园林树种选择以及树种规划中的价值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气候信封模型 气候变化 树木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现状与研究方向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伟 刘方正 张德顺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8-61,共4页
中国已成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自然与文化混合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分析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方面的入选标准的基础上,对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现状,从保护对象、地理分布、保护形式和管理机构... 中国已成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自然与文化混合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分析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方面的入选标准的基础上,对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现状,从保护对象、地理分布、保护形式和管理机构等方面进行了梳理.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世界自然遗产 混合遗产 生物多样性 保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生态保育规划的风景名胜区生态资源敏感性分析--基于生态资源评价结果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德顺 杨韬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4-88,共5页
通过对中国风景名胜区的发展背景及保护培育规划的现状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引出生态资源评价及生态敏感性分析应用于风景名胜区的必要性与迫切性。通过评述与分析国内外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公园的生态资源及生态敏感性研究现状,构建了较国内... 通过对中国风景名胜区的发展背景及保护培育规划的现状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引出生态资源评价及生态敏感性分析应用于风景名胜区的必要性与迫切性。通过评述与分析国内外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公园的生态资源及生态敏感性研究现状,构建了较国内现有研究更加科学、客观的基于生态资源评价结果的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分析方法。此方法可以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判断矩阵的校核得出特定风景名胜区生态资源受到破坏与威胁的程度及其敏感性,对于风景名胜区生态保育规划中优先和重点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的确定、保护策略与措施的制定,以及风景名胜区性质功能的定位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资源评价 生态敏感性分析 生态保育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真性探析的西湖水生植物历史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胡立辉 张德顺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8-72,共5页
对西湖水生植物的原真性进行探析,从文献、地方志、诗歌、绘画作品中梳理出具有代表性的水生植物种类,实地踏查西湖现状水生植物的种类与应用形式。通过两者比较研究,得出保护古树名木、维持现有稳定群落、适度恢复传统水生植物景观的策... 对西湖水生植物的原真性进行探析,从文献、地方志、诗歌、绘画作品中梳理出具有代表性的水生植物种类,实地踏查西湖现状水生植物的种类与应用形式。通过两者比较研究,得出保护古树名木、维持现有稳定群落、适度恢复传统水生植物景观的策略,强调西湖特色水生植物与西湖遗产价值载体的原真性维护。在新时期满足当代的景观需求,展现不同历史时期的景观差异性,又使得西湖水生植物景观在传统文化特征的轨迹内有所变化与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原真性 西湖 水生植物 植物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世界自然遗产对“三江并流”可持续保护的启示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德顺 刘晓萍 +1 位作者 刘鸣 胡立辉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0-55,共6页
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网站公布的19792017年监测数据和历年世界遗产大会对濒危世界自然遗产评估决议,分析了濒危世界自然遗产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总结出濒危世界自然遗产“濒危”原因和“脱危”措施以及中国云南三江... 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网站公布的19792017年监测数据和历年世界遗产大会对濒危世界自然遗产评估决议,分析了濒危世界自然遗产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总结出濒危世界自然遗产“濒危”原因和“脱危”措施以及中国云南三江并流遗产地的主要威胁因素。最后,分析了云南三江并流遗产地主要威胁因素的产生原因,并通过与濒危世界自然遗产“濒危”原因的对比,提出适合云南三江并流遗产地的管理和保护措施,为遗产价值的可持续保护提出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世界遗产 濒危世界自然遗产 威胁因素 三江并流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物种多样性类别自然遗产OUV表征指标的识别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德顺 胡立辉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7-101,共5页
识别物种多样性OUV表征指标,对于世界物种多样性类别自然遗产价值的认知、评估与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国内外物种多样性评价体系中具有普适性价值指标的初步筛选与分类的基础上,以206项自然遗产与35项混合遗产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表... 识别物种多样性OUV表征指标,对于世界物种多样性类别自然遗产价值的认知、评估与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国内外物种多样性评价体系中具有普适性价值指标的初步筛选与分类的基础上,以206项自然遗产与35项混合遗产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表征指标的频次、相关性、回归贡献值与多维聚类度,构建了以稀有性、多样性、代表性和重要性为主的四大类含13项特征的世界自然遗产物种多样性OUV表征指标体系。其中,重点指标4项即濒危物种、物种丰富度、物种特有度和重要物种,一般指标7项即物种相对多度、物种密度、旗舰物种、地方性物种、珍稀物种、红色名录指数和标志物种,参考指标2项即古老孑遗物种和关键物种。该表征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自然遗产价值的认知与保护,特别是物种多样性类别遗产的研究、申报、规划与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世界自然遗产 物种多样性 OUV 表征指标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效使用频率的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定量化研究--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为例 被引量:12
7
作者 胡立辉 李树华 +1 位作者 吴菲 张德顺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3-68,共6页
通过环境行为学相关调查手段,从使用者角度对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无障碍设施进行定量化评价与分析。通过无障碍设施有效使用频率调查研究,发现在8项调查指标中,有效使用频率最高的为厕所,其他依次为坡道>坐凳>绿化>出入口... 通过环境行为学相关调查手段,从使用者角度对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无障碍设施进行定量化评价与分析。通过无障碍设施有效使用频率调查研究,发现在8项调查指标中,有效使用频率最高的为厕所,其他依次为坡道>坐凳>绿化>出入口>地面>信息亭>电话亭,而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地面>坡道>出入口>盲道>标识=坐凳>厕所>绿化,两者主要指标存在显著负相关,说明对使用频率高的无障碍设施的需求和要求也较高。根据无障碍总体评价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发现坐凳、绿化、厕所等评价指标的贡献度高,说明其使用频率与重要度均较高。将无障碍设施使用者的基本情况与设施使用特征进行logistic回归与聚类降维,可发现方式性因子与目的性因子会明显影响受访者对中心区无障碍设施的总体评价。通过总结以上使用规律,为改善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的设置与管理提供参考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共空间 无障碍设施 有效使用频率 定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道路种植环境对银杏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科科 李延明 +2 位作者 丛日晨 张德顺 孙宏彦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7-122,共6页
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压缩了行道树生长的环境空间,阻碍了土壤水分的移动与循环,增加了行道树生长的难度。探究街道种植环境对行道树生长的限制因子,是完善行道树种植设计与栽培管理技术,改善城市街道形象,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增强城市... 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压缩了行道树生长的环境空间,阻碍了土壤水分的移动与循环,增加了行道树生长的难度。探究街道种植环境对行道树生长的限制因子,是完善行道树种植设计与栽培管理技术,改善城市街道形象,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增强城市生态系统弹性的有效途径。利用模拟道路立地环境试验站,通过对移植后的银杏生长势的评估、叶性状参数的测定、生理指标的定期观测得出,行道树生长受硬质铺装等人工覆盖面的显著影响,生长量普遍降低了50%;渗透性铺装能有效改善行道树的生存环境;为行道树提供充足的水分供给和有效的降水补充通道,是道路建设和行道树栽植所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在移栽初期,采取提高土壤保水力和养分水平、增大树池体积的方式对银杏行道树的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行道树 银杏 渗透性铺装 树池形式 干旱高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