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愿在八千公尺设下自己的帐篷——记中国音乐事业的改革者李西安 |
赵冬梅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2
|
他与中国新音乐发展的脚步同行——记作曲家王震亚的艺术人生 |
王萃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3
|
集民族之精华 创华夏之神韵——作曲家黎英海的音乐创作与理论创新 |
徐平力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4
|
现代节奏语汇在中国当代钢琴音乐创作中的渗透与应用 |
张忠平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5
|
中国民族多声部音乐理论的集大成者——音乐家樊祖荫教授的民族多声理论研究与学术成就 |
徐平力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6
|
出乎意料的奇思妙想,五彩缤纷的音响呈现——浅论张朝式音乐语言风格与创作,以他的钢琴作品为例 |
许珊
郭红喜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7
|
音乐分析教学琐议 |
高为杰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8
|
莫扎特《音乐骰子游戏》与约翰·凯奇《变之音乐》比较研究 |
温展力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9
|
贾达群音乐创作理念释析——以打击乐独奏《无词歌》为例 |
朱琳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0
|
从交响组曲《中山颂》谈施万春的影视音乐观 |
阮昆申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1
|
分形理论及其特征在音乐作品分析中的解读——以歌曲《踏雪寻梅》旋律分析为例 |
杨静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2
|
简约主义不等于简单主义——约翰·亚当斯歌剧《尼克松在中国》的创作与技法分析 |
禹永一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3
|
坚守调性 立足传统——以《纪念交响曲》中的帕萨卡利亚为例解析鲍元恺的音乐创作 |
徐婧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4
|
艺术院校作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集创作、表演、鉴赏于一体的教学设计 |
左佳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15
|
龙声华韵——高为杰作品专场音乐会综述 |
苏倩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6
|
四、五度结构与二度结构的和声方法——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之一 |
樊祖荫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2 |
15
|
|
17
|
和声学教材补遗:减八和弦 |
高为杰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8
|
浅谈传统和声中的和弦标记 |
禹永一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9
|
思蜀 |
高为杰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20
|
殚精竭虑 中西津梁--杨儒怀先生去世二周年祭 |
高佳佳
王桂升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