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交响组曲《中山颂》谈施万春的影视音乐观 被引量:1
1
作者 阮昆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0-141,共2页
谈起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施万春先生,定会谈及到他的影视音乐创作。从70年代的《青松岭》、《如意》到80年代的《良家父母》、《孙中山》、《开国大典》直至2004年创作的《传奇皇帝朱元璋》等等,都是在中国影视音乐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谈起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施万春先生,定会谈及到他的影视音乐创作。从70年代的《青松岭》、《如意》到80年代的《良家父母》、《孙中山》、《开国大典》直至2004年创作的《传奇皇帝朱元璋》等等,都是在中国影视音乐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作曲家创作的影视音乐数量之多、题材之广、年代跨度之大也可见一斑。众多的影视音乐创作,也引发了施万春先生对电影音乐独到的思考与见解。早在1988年,他在《中国音乐》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论电影音乐创作”的文章。在文章中,施万春先生论述了他的电影音乐观、电影音乐的创作探索以及对电影音乐的未来展望。他所说到电影音乐的“主体性”和电影音乐创作的整体性发人深省,而这些观念在他之后的影视音乐创作中也得到切实的验证和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音乐 《孙中山》 施万春 音乐观 交响组曲 电影音乐创作 “主体性” 《开国大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对朱践耳室内乐《玉》的创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阮昆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0-112,共3页
本文选择以朱践耳的室内乐作品《玉》为研完对象,从音乐分析的角度入手,深入作品本身,有针对性的对作品的音高组织、多声思维、琵琶演奏技法以及美学意义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进而说明在这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中国当代室内乐的袁现... 本文选择以朱践耳的室内乐作品《玉》为研完对象,从音乐分析的角度入手,深入作品本身,有针对性的对作品的音高组织、多声思维、琵琶演奏技法以及美学意义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进而说明在这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中国当代室内乐的袁现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 中国传统音乐 多声思维 演奏技法 美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