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合取向社会工作视角下都市单身青年婚恋态度 被引量:4
1
作者 姜振华 琚晓燕 李燕平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0,共9页
根据期待婚恋程度以及择偶状态的不同,本文将都市单身青年的婚恋态度分为五种类型。通过对北京市单身青年的实证研究发现,相当比例的单身青年持有负面婚恋态度,或焦虑,或佛系,或恐惧,陷入了各种各样的婚恋迷茫中。本文从整合取向社会工... 根据期待婚恋程度以及择偶状态的不同,本文将都市单身青年的婚恋态度分为五种类型。通过对北京市单身青年的实证研究发现,相当比例的单身青年持有负面婚恋态度,或焦虑,或佛系,或恐惧,陷入了各种各样的婚恋迷茫中。本文从整合取向社会工作视角出发,以“人在情境中”为分析框架,从个体、社会环境、个体与环境互动三个层面系统性探究了单身都市青年负面婚恋态度的生成规律和机制。为此本文建议采取系统性、整合性的干预之道,从实现青年个体增能、促进青年与环境的良性互动、营造包容支持的社会环境三个层面,解决青年的婚恋问题,促进单身青年形成积极、健康、理性的婚恋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单身青年 婚恋态度 整合取向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基本系统视角下医务社会工作督导现状研究——以北京市级医务社工督导项目为例
2
作者 华雨 王艺璇 王子娇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1-816,F0003,共7页
在探索医务社工专科化的背景下,基于社会工作实践的四个基本系统视角探讨医务社会工作督导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对于提升医务社工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具有伦理意义和专业价值。当前,医务社会工作督导呈现缓慢发展的态势,但整体建... 在探索医务社工专科化的背景下,基于社会工作实践的四个基本系统视角探讨医务社会工作督导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对于提升医务社工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具有伦理意义和专业价值。当前,医务社会工作督导呈现缓慢发展的态势,但整体建设滞后。以北京市级医务社工督导项目为研究案例,由点及面,发现医务社会工作督导普遍存在着体系缺位、标准缺失、人才稀缺等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立足改变推动者系统和行动系统以及目标系统提出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医务社会工作督导 健康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美社会工作教育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19
3
作者 柴定红 熊贵彬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21,共5页
英国和美国分别采用实务取向与学术取向的社会工作教育模式,不同的教育模式决定了英美社会工作的学科地位不同,并且导致了英美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我国应该结合本国国情发展实务取向与学术取向并重的社会工作教育模式... 英国和美国分别采用实务取向与学术取向的社会工作教育模式,不同的教育模式决定了英美社会工作的学科地位不同,并且导致了英美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我国应该结合本国国情发展实务取向与学术取向并重的社会工作教育模式,这样不但能够适应社会需要,而且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教育模式 实务取向 学术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青年人口构成研究——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樊新民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7-52,59,共7页
文章利用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对14—29岁青年人口构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青年人口构成的特征为:基数大,但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下降,城镇青年人口数量开始高于农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失业的原因构成呈现多元化,青年白领... 文章利用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对14—29岁青年人口构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青年人口构成的特征为:基数大,但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下降,城镇青年人口数量开始高于农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失业的原因构成呈现多元化,青年白领人口、工业、商业服务业人口明显增长,农业青年人口明显下降,青年初婚年龄前移,生育年龄后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年 人口构成 人口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职业社会学角度看中国农民工的职业化缺失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微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22-25,47,共5页
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它的日益严重同时暴露出了我国农民工职业化方面的问题。从职业社会学的视角看,我国虽有典型的农民工职业却一直未能实现农民工的职业化。通过对农民工个人相关调查资料的分析,发... 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它的日益严重同时暴露出了我国农民工职业化方面的问题。从职业社会学的视角看,我国虽有典型的农民工职业却一直未能实现农民工的职业化。通过对农民工个人相关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我国农民工的职业化缺失既有农民工知识能力不足的原因,也在于农民工自身的务工经历不但未能帮助他们的职业化发展,反而形成新的职业化障碍,农民工难以形成明确的职业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职业化 职业化缺失 务工经历 职业化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制度建设的政策考虑 被引量:3
6
作者 孙莹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66-70,共5页
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已有10余年,尽管其成长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欣喜的。来自199年11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二届年会的信息,中国目前有38所院校开办社会工作系或开设社会工作课程,年招生规模已达至4000人... 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已有10余年,尽管其成长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欣喜的。来自199年11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二届年会的信息,中国目前有38所院校开办社会工作系或开设社会工作课程,年招生规模已达至4000人。然而客观检视这个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工作 专业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专业 任用政策 社工 政策考虑 制度建设 制度的建立 社会工作教育 社会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推进社会救助中“对象赋能”和“环境优化”的整合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马玉娜 陈树强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8-128,共11页
随着我国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社会工作成为推动社会救助从解决生存型困难向满足发展型需求转型的重要社会力量。从社会工作实践的生命模型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出发,探讨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实践中推动“对象赋能... 随着我国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社会工作成为推动社会救助从解决生存型困难向满足发展型需求转型的重要社会力量。从社会工作实践的生命模型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出发,探讨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实践中推动“对象赋能”和“环境优化”双重实现的可能性,结果显示:社会工作可以从社会救助对象在处理生命任务时与环境系统互动中的问题和需求出发,综合运用多种理论和方法,采取“生命任务—社会目标—实践系统”的整合实践框架,着力提升救助对象解决问题和使用资源的能力,同时改善救助对象发展所需的资源环境,促进政策资源系统、社会资源系统和社会网络资源系统等资源系统与救助对象的良性互动,从而推动发展型社会救助政策的落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会救助 生命任务 对象赋能 环境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社会体制变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丁元竹 江汛清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20,共7页
社会体制从本质上而言乃是一种社会关系模式。它的功能是促使社会开展日常活动,形成社会基本氛围,应对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体制既是社会秩序的基础,也是激发社会活力的核心制度$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体制经历了阶段性的变迁$在... 社会体制从本质上而言乃是一种社会关系模式。它的功能是促使社会开展日常活动,形成社会基本氛围,应对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体制既是社会秩序的基础,也是激发社会活力的核心制度$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体制经历了阶段性的变迁$在利益格局上,从公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利益格局转向了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的利益格局;在社会关系模式上,经历了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分隔分治格局向网络环境下的社会关系新模式的转变;在社会空间上,从被行政化和单位化全面渗透转向公共利益的不断完善以及公共空间的持续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体制 利益格局 社会空间 社会关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资本:内涵,测量及其对就业的差异化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邹宇春 周晓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103,共10页
从场域、社会网络等理论出发,本研究从理论层面论证了大学生社会资本的概念内涵应包含家庭社会资本和学校社会资本两大类,并从大学生社会资本的测量工具不同于社会成年人的分析出发,进一步提出可从测量家庭社会网络关系和学校社会网络... 从场域、社会网络等理论出发,本研究从理论层面论证了大学生社会资本的概念内涵应包含家庭社会资本和学校社会资本两大类,并从大学生社会资本的测量工具不同于社会成年人的分析出发,进一步提出可从测量家庭社会网络关系和学校社会网络关系以及嵌入两个网络内的资源来测得大学生的社会资本。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本研究从实证层面对大学生社会资本做了家庭社会资本和学校社会资本的区分测量,并验证发现大学生的家庭社会资本和学校社会资本对大学生不同类型的就业产生不同方向和不同强度的影响:(1)在实现单位就业或自由职业/创业的就业可能性上,家庭社会资本并没有显著差异,而学校社会资本更有助于自由职业/创业的实现;(2)在实现升学/出国或自由职业/创业的就业可能性,家庭社会资本更有助于自由职业/创业的实现,而学校社会资本则更有助于升学/出国的实现,且后者作用强度大;(3)在实现升学/出国或单位就业的就业可能性上,家庭社会资本更有助于单位就业,而学校社会资本则更有助于升学/出国,且后者的相对作用强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 社会网络 社会资本 就业 自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员工沉默动因:基于内隐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毛畅果 郭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4-144,共11页
相对于组织管理者,普通员工通常更容易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然而出于各种考虑,员工往往会选择隐瞒与工作问题相关的重要信息。这种故意的沉默行为会危害组织、团队乃至员工自身的健康发展。为什么员工会选择保持沉默?这一沉默决策是... 相对于组织管理者,普通员工通常更容易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然而出于各种考虑,员工往往会选择隐瞒与工作问题相关的重要信息。这种故意的沉默行为会危害组织、团队乃至员工自身的健康发展。为什么员工会选择保持沉默?这一沉默决策是基于怎样的认知路径和心理预期,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探讨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员工的沉默决策过程包括了对发言的意愿、机会、效果和影响的四阶段认知判断,只有当员工愿意说、觉得有机会说、说了有效果和不惹来麻烦的情况下,他们才可能发表言论;中国员工普遍持有一些内隐建言理论,这些内隐建言理论会正向影响员工沉默行为;工作年限与员工沉默呈U型相关,且员工持有的内隐建言理论会增强这种U型关系。与国外同类研究结果相比,中国员工的内隐建言理论不仅涉及工作疏离、建言机会和打击报复等方面,还包含了有关个人利益得失的独特内涵。因此,建立和完善组织内部的建言激励认可体系将有助于改变中国员工固有的内隐建言理论;此外,由于中国员工普遍认为建言不会被组织采纳,反而会带来人际负面效应,因此,要想减少中国组织中的员工沉默,管理者不应让纳谏流于形式,而要让员工真正看到建言的实际效果,并且重视营造开放和平等的建言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沉默 内隐理论 内隐建言理论 工作年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善与社会工作:历史经验与当代实践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涛 武琪 《学习与实践》 2007年第3期106-112,共7页
本文主要讨论社会工作与慈善活动的关系,中心观点是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是现代慈善活动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社会工作要避免过度专业化而丧失它与慈善的富有活力的本源联系。文章通过追溯西方慈善发展的历史,特别是现代“科学的慈善”之追... 本文主要讨论社会工作与慈善活动的关系,中心观点是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是现代慈善活动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社会工作要避免过度专业化而丧失它与慈善的富有活力的本源联系。文章通过追溯西方慈善发展的历史,特别是现代“科学的慈善”之追求与社会工作兴起之间的关系,以及分析专业化社会工作对现代慈善活动多方面的作用,来阐明两者的同源性和后者作为前者之现代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最后,文章也从保持慈善的本质之角度,讨论社会工作的过度专业化带来的危险,提出社会工作应警觉自身脱离慈善本源的“异化”进程,通过各种去过度专业化的努力,来重新谋求与慈善的统一并更好地贡献于慈善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 社会工作 有机关系 过度专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长寿人口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樊新民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20,共7页
文章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对比第五次人口普查,以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基数,统计分析90岁、100岁长寿人口。文章认为,长寿人口总体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两次人口普查长寿人口地区分布基本一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长寿人口比例比西北一... 文章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对比第五次人口普查,以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基数,统计分析90岁、100岁长寿人口。文章认为,长寿人口总体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两次人口普查长寿人口地区分布基本一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长寿人口比例比西北一些省份高;华南沿海地区的长寿老人比例两次普查都比较高,地理区位特点显著;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城市与乡村长寿人口趋于一致。对中国100万人口以上的19个民族长寿人口研究结果显示,90岁以上长寿老人排序前五位的民族有:回族、壮族、黎族、瑶族、维吾尔族。100岁以上长寿老人排序前五位的民族有:黎族、维吾尔族、瑶族、傣族、回族。长寿人口健康状况研究显示,90岁以上长寿老人22%生活不能自理,100岁以上长寿老人29.2%生活不能自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次人口普查 长寿人口 增长速度 分布特点 健康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资本的核心构成要素 被引量:28
13
作者 姜振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74,共5页
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是与其概念紧密相关的。由于各种概念是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对社会资本的界定,因此对社会资本构成要素的认识也有不同的内容和侧重点。尽管学界对社会资本的定义表述不同,分析层面也不同,但大家对于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 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是与其概念紧密相关的。由于各种概念是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对社会资本的界定,因此对社会资本构成要素的认识也有不同的内容和侧重点。尽管学界对社会资本的定义表述不同,分析层面也不同,但大家对于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的理解大体一致,都把关系网络、规范与信任看作社会资本的关键构成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关系网络 规范 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长寿人口分布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樊新民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23,共5页
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以65岁及以上人口为基数统计长寿人口的比例,排列中国长寿人口的分布状况。采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中国长寿人口分布特点。华南地区长寿人口的比例高,华北、西北地区长寿人口比例低。90岁及以上长寿人口比例最高的... 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以65岁及以上人口为基数统计长寿人口的比例,排列中国长寿人口的分布状况。采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中国长寿人口分布特点。华南地区长寿人口的比例高,华北、西北地区长寿人口比例低。90岁及以上长寿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是广西,最低的是内蒙。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最高的上海地区,百岁长寿人口比例并不高,处于中下。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最低的西藏,百岁长寿人口比例比较高,排位较前。中国城市长寿人口高于乡村长寿人口。城市和乡村除个别省份外,女性长寿人口高于男性长寿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长寿人口 分布现状 分布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镇设置标准及城镇人口统计口径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放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2-87,共6页
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镇设置标准和市、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变化与中国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市镇设置标准和市、镇人口统计口径等行政因素对中国城市化水平有重要影响。当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具有高估的现象,表现在城镇人口中农业... 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镇设置标准和市、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变化与中国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市镇设置标准和市、镇人口统计口径等行政因素对中国城市化水平有重要影响。当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具有高估的现象,表现在城镇人口中农业人口的比重过高和城镇就业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比重较高。未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在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需要提高城镇人口中非农业人口的比重,改善城镇人口的就业结构,同时制定客观、合理的市镇设置标准和市、镇人口统计口径,使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真正反映中国城市化的实际发展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城市化 市镇设置标准 市镇人口统计口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普”至“六普”期间中国城镇人口的增长构成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放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24,共9页
利用2000年和201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以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人口数据,对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期间中国城镇人口的增长构成进行了估算。在"五普"至"六普"期间中国城... 利用2000年和201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以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人口数据,对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期间中国城镇人口的增长构成进行了估算。在"五普"至"六普"期间中国城镇人口的增长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已成为中国城镇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在面临中国城镇人口增长模式发生深刻变革的时候,中国亟需解决的问题是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为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的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他们在城镇里安居乐业,从而巩固人口迁移对中国城市化的贡献,使中国的城市化顺利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人口普查 城镇人口增长构成 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社区治理 被引量:34
17
作者 姜振华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33,58,共5页
社区治理的本质与社会资本的内涵之间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二者存在着结构性依赖和关联。社区治理的发展暗含着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需要丰富的社会资本作为基础,来实现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研究社区治理问题,要求我们引入新的分析视角... 社区治理的本质与社会资本的内涵之间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二者存在着结构性依赖和关联。社区治理的发展暗含着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需要丰富的社会资本作为基础,来实现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研究社区治理问题,要求我们引入新的分析视角和范畴,将作为民间参与网络和互惠信任关系的“社会资本”引进对社区治理的分析,着眼于政府与公民的合作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社区治理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放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7-31,共5页
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的受教育问题是流动人口的迅速增加和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伴生物,是影响到中国教育目标的实现、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发展、中国的社会公平的大问题,已日益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必须予以妥善解决。流动人口子女... 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的受教育问题是流动人口的迅速增加和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伴生物,是影响到中国教育目标的实现、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发展、中国的社会公平的大问题,已日益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必须予以妥善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是户籍制度和与之相关的教育经费拨款制度。因此,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首先必须改革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现行义务教育体制和义务教育经费的分配方式,其次是要用政策法规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流动人口子女 教育 流入地 受教育问题 中国教育 城镇化进程 义务教育经费 义务教育体制 户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返乡女性青年农民工小城镇迁移状况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莉 鲁文静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7-73,共7页
本研究对内蒙古自治区Z市M村返乡女性青年农民工进行调查发现:M村的返乡女性青年农民工更倾向于向小城镇迁移;迁移形式主要是事实性迁移,而几乎不涉及制度性迁移;迁移困境也主要是在事实性迁移过程中产生的,主要体现在就业、购房、婚恋... 本研究对内蒙古自治区Z市M村返乡女性青年农民工进行调查发现:M村的返乡女性青年农民工更倾向于向小城镇迁移;迁移形式主要是事实性迁移,而几乎不涉及制度性迁移;迁移困境也主要是在事实性迁移过程中产生的,主要体现在就业、购房、婚恋三方面。本文还借助"推拉理论"进一步讨论和分析了女性青年农民工选择迁移小城镇进行事实性迁移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返乡 女性青年农民工 小城镇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者在我国城市反贫困中的使命和角色 被引量:14
20
作者 孙莹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29-34,共6页
社会工作的使命是“扶贫济弱、助人自助”,贫民和劳工是社会工作的两大传统服务对象。由于对致贫原因看法的不同,社会工作在反贫困中的助人活动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围绕改变贫困者个人而开展的助人活动,二是围绕改变贫困者周围的社会环境... 社会工作的使命是“扶贫济弱、助人自助”,贫民和劳工是社会工作的两大传统服务对象。由于对致贫原因看法的不同,社会工作在反贫困中的助人活动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围绕改变贫困者个人而开展的助人活动,二是围绕改变贫困者周围的社会环境而开展的助人活动。这两类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主要是社会结构变迁造成的,所以社会工作在城市反贫困中以推动社会政策制度和改变为主,同时也强调贫困者的自立。由此形成了社会工作在政策制定环节中的贫困者利益维护者,政策执行过程中需求的评估者;致力于提升贫困者能力的使能者;积极参与劳动力市场活动的倡导者和为贫困者解决实际困难的服务提供者等多重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工作者 城市 扶贫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