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电影看都市青年的爱情流变——以中国都市电影为例
1
作者 楚卫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8,共2页
每个年轻人都渴望得到真挚的爱情,生活在都市中的年轻人亦是如此,不同的是,他们将面临更多的困惑。《掷果缘》中小木匠与药店老板之女的爱情大概是中国电影中对平民之爱的最早表现,其后,爱情在越来越发展的都市电影中也变得更加多姿多... 每个年轻人都渴望得到真挚的爱情,生活在都市中的年轻人亦是如此,不同的是,他们将面临更多的困惑。《掷果缘》中小木匠与药店老板之女的爱情大概是中国电影中对平民之爱的最早表现,其后,爱情在越来越发展的都市电影中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在中国都市电影8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讲述着一个不变的主题:人的外部关系,人的自身境况,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都市电影 爱情故事 都市青年 情感纠葛 中青年人 女主人公 新生活 影片 人与人 新生代导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庚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政治 以人为本 当代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2003年中国电影
3
作者 楚卫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10,共4页
纵观2003年的中国电影,可谓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关注当下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演员的表演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影片的总体质量非常高、是近年来少有的创作丰收的时期;但在题材的... 纵观2003年的中国电影,可谓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关注当下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演员的表演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影片的总体质量非常高、是近年来少有的创作丰收的时期;但在题材的选择、人物的选择方面依然存在失误,这些经验教训对电影创作者今后的电影实践工作会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影片 主旋律电影 内容丰富 爱情 现实主义 大学生 电影创作 现实生活 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2004年中国电影(续)
4
作者 楚卫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8,共3页
纵观2004年中国电影,我也深切地感到某些电影人创作观念的滞后与创作态度的轻浮,不能不令人忧虑。首先,某些创作者对影片内容与形式的处理不妥当。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小康路上》,这是第一部皮影电影。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创作态度 影片 创作观念 创作者 电影艺术 观众 内容与形式 人物形象 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2004年中国电影
5
作者 楚卫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5-6,共2页
借第十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机会,得以遍观2004年中国电影,总的感觉是,中国电影创作者对现实的关注力度不减,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几部影片都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处女作的艺术水准大大提高,首执导筒的年轻人显示了新鲜而充沛的创造活... 借第十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机会,得以遍观2004年中国电影,总的感觉是,中国电影创作者对现实的关注力度不减,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几部影片都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处女作的艺术水准大大提高,首执导筒的年轻人显示了新鲜而充沛的创造活力;中国电影界的优秀导演不再仅仅注重影片的思想性、艺术性,也开始注重接受的大众的感觉,比如霍建起。所有这些可喜的现象让我们对中国电影充满了信心,但是,今年的中国电影在创作观念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疏漏也不可小觑,比如过于注重影片的外在形式而忽略了对影片内容的经营;在题材的选取方面依然存在跟风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影片 导演 处女作 电影节 外在形式 霍建起 北京大学 现实生活 艺术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技术对传播研究方法的影响与挑战 被引量:12
6
作者 苏林森 易伟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9-102,共4页
基于数据挖掘的大数据技术对传播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在列举一些利用大数据进行传播学研究的案例之后,比较传统传播学研究和应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传播学研究在研究目的、手段、逻辑等方面存在的区别,论文最后还分析了用数据挖掘... 基于数据挖掘的大数据技术对传播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在列举一些利用大数据进行传播学研究的案例之后,比较传统传播学研究和应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传播学研究在研究目的、手段、逻辑等方面存在的区别,论文最后还分析了用数据挖掘来分析传播资料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包括技术难题、隐私保护问题、数据低可信度与开放性、理论缺乏和网络受众代表性不足等问题,只有突破这些不足,才能充分发挥大数据在传播学研究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传播研究 媒介 影响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深处是歉疚和忏悔——论《秦腔》中的引生和白雪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继业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94,共5页
在《秦腔》中,引生只是一个旁观者和叙述者,白雪才是小说真正的主人公,经由对于白雪的美、无辜、孤独和悲苦的刻画,寄托着作家对于既往岁月的歉疚和忏悔,这是作家的"心迹"。研究者的矛盾在于,既高度肯定小说"密实的流年... 在《秦腔》中,引生只是一个旁观者和叙述者,白雪才是小说真正的主人公,经由对于白雪的美、无辜、孤独和悲苦的刻画,寄托着作家对于既往岁月的歉疚和忏悔,这是作家的"心迹"。研究者的矛盾在于,既高度肯定小说"密实的流年式的叙写",又带着寻求"规律"的眼打量这部作品,很难真正接受生活无尽的偶然和枝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秦腔》 “心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媒评论的范围和任务 被引量:4
8
作者 展江 《新疆新闻界》 1998年第2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大众传媒 法理社会 大众化报纸 民主市场社会 媒介评论 礼俗社会 权势集团 大众传播 电子媒介 19世纪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媒评论的范围和任务 被引量:3
9
作者 展江 《新疆新闻界》 1998年第4期26-29,共4页
关键词 新闻媒介 新闻报道 大众传媒 大众传播学 时事性 媒介评论 新闻事业 新闻传播 社会变革 马克思恩格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数字技术语境中的电影美学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小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52-53,共2页
数字技术介入电影制作给电影形态带来变化,并对经典电影美学造成冲击,中国电影理论界作出重构电影美学的尝试。但对于中国电影理论批评来说,在技术语境中,并非只有推倒经典电影理论大厦、重构电影美学一条路可走,充分利用自己的文化历... 数字技术介入电影制作给电影形态带来变化,并对经典电影美学造成冲击,中国电影理论界作出重构电影美学的尝试。但对于中国电影理论批评来说,在技术语境中,并非只有推倒经典电影理论大厦、重构电影美学一条路可走,充分利用自己的文化历史资源也是一个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电影美学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客亲历式报道的优势与局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8-20,32,共4页
亲历式报道是博客(blogger)独家报道的主要形式之一。文章通过对比由博客与专业媒体就同一题材分别撰写的亲历式报道和转述式报道,分析了博客亲历式报道的“在现场”优势,并对这类报道在多角度展示和跟进报道方面的弱势给以探析。
关键词 博客 亲历 草根新闻 专业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民族化理论发展反思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小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3-34,共2页
中国电影民族化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由于每个阶段所处的语境不同,它们关注的重心也有所不同,第一个阶段以电影民族化大讨论为核心,第二阶段提出了建立民族电影理论体系的设想,第三阶段的电影民族化问题是在全球化语境中发展... 中国电影民族化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由于每个阶段所处的语境不同,它们关注的重心也有所不同,第一个阶段以电影民族化大讨论为核心,第二阶段提出了建立民族电影理论体系的设想,第三阶段的电影民族化问题是在全球化语境中发展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化 电影理论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医生在吗》:不断返回成长核心的女性写作
13
作者 刘继业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2-96,共5页
在严歌苓的小说创作中,经常将个人的人生体验,改头换面融入不同作品。《心理医生在吗》是其中一部最为重要的长篇小说,它处理的是少女成长之中最为隐秘的经验。以往的解读偏重于对作品进行一般的精神分析,本文认为这部小说里的精神分析... 在严歌苓的小说创作中,经常将个人的人生体验,改头换面融入不同作品。《心理医生在吗》是其中一部最为重要的长篇小说,它处理的是少女成长之中最为隐秘的经验。以往的解读偏重于对作品进行一般的精神分析,本文认为这部小说里的精神分析只是一个幌子,使得作家得以在其中不断返回成长的核心部分,看似是少女时期的创伤性经验,更深层是成长中对于不平凡的向往和拥有不平凡经历的炫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歌苓 心理医生在吗 成长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客圈信息的自我修正机制
14
作者 刘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94-97,共4页
博客圈信息发布流程的特点是先出版、后过滤,博客圈存在着信息自我修正的内在机制,这些内在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横向的非强制性的校正,主要通过博客间的互动来实施,如读者对博客的指正和博客间信息的相互比较和对抗、当事人的直接... 博客圈信息发布流程的特点是先出版、后过滤,博客圈存在着信息自我修正的内在机制,这些内在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横向的非强制性的校正,主要通过博客间的互动来实施,如读者对博客的指正和博客间信息的相互比较和对抗、当事人的直接回应等;另一种是纵向的,带有强制性的校正,主要是博客网站为规避法律责任而进行的主动屏蔽和删除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客圈 信息 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媒评论的范围和任务
15
作者 展江 《新疆新闻界》 1998年第5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广播电视 大众传媒 大众传播 媒介评论 新闻 中国大陆 有线电视 书籍 负面影响 电视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媒评论的范围和任务
16
作者 展江 《新疆新闻界》 1998年第6期19-22,57,共5页
关键词 大众传媒 大众传播 客观性 媒介评论 资本主义 新闻传播 媒介批评 葛兰西 新闻报道 市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媒评论的范围和任务
17
作者 展江 《新疆新闻界》 1998年第3期16-19,共4页
关键词 媒介评论 马克思 托克维尔 媒介批评 评论家 大众化报纸 美国新闻事业 大众传媒 狄更斯 大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总统奥巴马微博的内容评鉴 被引量:2
18
作者 崔艳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51-52,共2页
如果把20世纪30年代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称为美国的“广播总统”,20世纪60年代的约翰·肯尼迪称为美国的“电视总统”,那么贝拉克·奥巴马则可以称为美国的“新媒体总统”或者“微博总统”。从2010年1月奥巴马在Twitter上... 如果把20世纪30年代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称为美国的“广播总统”,20世纪60年代的约翰·肯尼迪称为美国的“电视总统”,那么贝拉克·奥巴马则可以称为美国的“新媒体总统”或者“微博总统”。从2010年1月奥巴马在Twitter上发布第一条信息“总统奥巴马和第一夫人正在参观灾难应急中心”,到2010年10月Twitter网站推出国家元首(首脑)微博人气排行榜,奥巴马的微博以400多万粉丝高居榜首,堪称元首微博的“人气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总统 奥巴马 TWITTER 2010年 评鉴 内容 20世纪 国家元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出版界面临的紧迫问题(上)——由《世界文明史》引发的调查与反思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守建 《学术界》 2000年第5期133-143,共11页
本文围绕学苑出版社 1998年出版的三卷本《世界文明史》突出存在的抄袭剽窃现象 ,提出学术界和出版界应予关注和思考的一些重大问题 ,比如“学术界的好好先生太多了”、“这样的书为什么能出版”、“学术出版界抄袭剽窃愈演愈烈”、“... 本文围绕学苑出版社 1998年出版的三卷本《世界文明史》突出存在的抄袭剽窃现象 ,提出学术界和出版界应予关注和思考的一些重大问题 ,比如“学术界的好好先生太多了”、“这样的书为什么能出版”、“学术出版界抄袭剽窃愈演愈烈”、“写作枪手———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学术书评步履维艰”。文章提出 :“学术评论是学术事业的防腐剂 ,是学术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当前学术批评的气氛不正常的情况下 ,健康的学术书评愈发显得弥足珍贵。我们应该大力鼓吹实事求是的学术批评和书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明史》 抄袭剽窃 学术批评 学术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事件中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技巧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艳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3,共2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比过去增大。可以说,当今的领导干部面对突发事件是不可避免的。认真处理好突发事件,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局面有着重大作用。而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正确应对媒体,是领导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比过去增大。可以说,当今的领导干部面对突发事件是不可避免的。认真处理好突发事件,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局面有着重大作用。而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正确应对媒体,是领导干部处理这类事件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领导干部 媒体 技巧 改革开放 市场经济 新闻发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