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电影看都市青年的爱情流变——以中国都市电影为例 |
楚卫华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2
|
浅谈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
李庚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3
|
|
3
|
观2003年中国电影 |
楚卫华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4
|
简析2004年中国电影(续) |
楚卫华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5
|
简析2004年中国电影 |
楚卫华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6
|
大数据技术对传播研究方法的影响与挑战 |
苏林森
易伟芳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2
|
|
7
|
最深处是歉疚和忏悔——论《秦腔》中的引生和白雪 |
刘继业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8
|
传媒评论的范围和任务 |
展江
|
《新疆新闻界》
|
1998 |
4
|
|
9
|
传媒评论的范围和任务 |
展江
|
《新疆新闻界》
|
1998 |
3
|
|
10
|
论数字技术语境中的电影美学构建 |
沈小风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1
|
博客亲历式报道的优势与局限 |
刘津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12
|
电影民族化理论发展反思 |
沈小风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3
|
《心理医生在吗》:不断返回成长核心的女性写作 |
刘继业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4
|
博客圈信息的自我修正机制 |
刘津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9 |
0 |
|
15
|
传媒评论的范围和任务 |
展江
|
《新疆新闻界》
|
1998 |
0 |
|
16
|
传媒评论的范围和任务 |
展江
|
《新疆新闻界》
|
1998 |
0 |
|
17
|
传媒评论的范围和任务 |
展江
|
《新疆新闻界》
|
1998 |
0 |
|
18
|
美国总统奥巴马微博的内容评鉴 |
崔艳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9
|
学术出版界面临的紧迫问题(上)——由《世界文明史》引发的调查与反思 |
杨守建
|
《学术界》
|
2000 |
1
|
|
20
|
突发事件中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技巧 |
崔艳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