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互联网对中国青年政治态度的影响研究 |
卢家银
段莉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4
|
|
|
2
|
我国新闻传播诽谤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转变——从自由裁量到法定分配 |
宋素红
罗斌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
3
|
中国电视剧农村女性形象的框架研究——以1983-2015年获“飞天奖”农村题材剧为研究对象 |
漆亚林
仲呈祥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
4
|
“洞察”与文化生产:城市底层青年的社会再生产 |
秘舒
苏春艳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0
|
|
|
5
|
网络趣缘群体中传播效果的价值转向:传播过程刍论 |
罗自文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9
|
|
|
6
|
青年网络趣缘群体的构成要素及其引导策略分析 |
罗自文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
7
|
西方新闻生产的语境分析——概念权威性的视角 |
李书藏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
8
|
个人网络信息的隐私性及侵害方式——网络服务提供者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性质分析 |
宋素红
罗斌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
9
|
网络知识社区中用户“知识化”行为影响因素——基于知识贡献与知识获取两个视角 |
杜智涛
|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9
|
|
|
10
|
地震灾区记者的心理创伤暴露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 |
路鹏程
卢家银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
11
|
浅谈图书编辑的“微观意识”与微选题策划 |
金强
程诚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
12
|
互联网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基于广州市的个案分析 |
何晶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2
|
|
|
13
|
病痛的重量:一项对“未知病毒感染者”的人类学考察 |
苏春艳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7
|
|
|
14
|
复调与合力:非线性叙事的话语指向 |
黄媛媛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
15
|
手机出版封闭模式与开放模式之比较——以iOS和Android为例 |
陈思亦
|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
16
|
网络“微学习”参与者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
杜智涛
|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