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青少年自杀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戴卫.卡普兹 拉里.高登 赵清治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5-47,共3页
青少年自杀已成为美国社会一个严重的问题.近几年已有约7000名青少年自杀,另有400,000名青少年有自杀企图.五年以前,自杀占11-24岁年龄组死亡原因的第三位,而现在已升至第二位.只有事故(一般是汽车事故)比自杀率高.从1970年到1980年,青... 青少年自杀已成为美国社会一个严重的问题.近几年已有约7000名青少年自杀,另有400,000名青少年有自杀企图.五年以前,自杀占11-24岁年龄组死亡原因的第三位,而现在已升至第二位.只有事故(一般是汽车事故)比自杀率高.从1970年到1980年,青年自杀人数尤其是白人男青年的自杀人数上升了40%.但是青少年的自杀人数是难以确切统计的.由于怕家里丢人,或由于宗教信仰等原因,许多自杀事件被死者家人报告为事故.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十几岁的青少年刚刚开始生活,他们迫切希望开始职业生涯并探索与异性的关系.想自杀的只是极少数.令人不安的是,孩子们可能是因为觉得生活没有希望,因此才选择了死亡.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导致青少年自杀的因素有四个:(1)青春期问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青少年 自杀问题 自杀率 自杀企图 青春期问题 死亡原因 家庭成员 宗教信仰 汽车事故 职业生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运史研究工作新思路
2
作者 李玉琦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3-44,共2页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向全国人民发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号召,促使各行各业的人们面对新形势迅速调整和更新自己思想观念和工作思路,以适应形势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潮流。青运史研究工作在80年代有了长足的发展,但...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向全国人民发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号召,促使各行各业的人们面对新形势迅速调整和更新自己思想观念和工作思路,以适应形势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潮流。青运史研究工作在80年代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要想继续保持这种发展势头,更好地为共青团工作服务,充分发挥“以史为鉴,以史育人”的作用,还必须面对现实,着眼未来,开阔思路,更新观念。就此,笔者想简略地谈一点想法,希望能促使广大青年工作者思考一下这类问题,推动这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青运史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伴随中国青年作为独立社会群体问世,并与社会发生互相作用后,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积累,经过凝聚、积淀而形成的一个独立学科领域。就其基本范畴而言,从属于历史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 segmentation object recognition image proces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共青团的成立日期及其纪念日的考证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连弟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8-40,共3页
1992年5月,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七十周年的活动,正式确认了中国共青团是诞生于1922年5月,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为中国共青团成立的标志.这是多年来青运史研究的成果.我作为一名青运史工作者,为这次如此隆重纪念... 1992年5月,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七十周年的活动,正式确认了中国共青团是诞生于1922年5月,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为中国共青团成立的标志.这是多年来青运史研究的成果.我作为一名青运史工作者,为这次如此隆重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七十周年感到十分高兴.这次纪念活动,尽管经过充分准备,还有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需要解决.为了把共青团诞生的纪念活动更好地开展下去,使它更具有科学性、规定性和准确性,我把在这次纪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自己的想法与建议提出来,供青运史工作者和团的工作者参考.一、共青团是成立于1920年还是1922年?共青团是先于党诞生于1920年?还是后于党诞生于1922年?现在,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讲是解决了,1992年的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七十周年活动就是最好的证明.团是后于党于1922年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青团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共青团组织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新民主主义 纪念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工作者 青运 成立日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分期 被引量:7
4
作者 方奕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2-25,共4页
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分期方奕我和多数人的主要分歧并不在于将上山下乡分成两个阶段还是三个阶段,而是我将上山下乡第二阶段的起始时间由一般所认为的1966年或1967年推前到1962年,这似乎是一个根本性的分歧,因为这... 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分期方奕我和多数人的主要分歧并不在于将上山下乡分成两个阶段还是三个阶段,而是我将上山下乡第二阶段的起始时间由一般所认为的1966年或1967年推前到1962年,这似乎是一个根本性的分歧,因为这将确定上山下乡的历史转折点。应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运动 三个阶段 青年学生 垦荒队 历史分期 文革 文化大革命 工作会议 两个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漂泊的边际人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卫民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4-25,共2页
文化漂泊的边际人张卫民站在文化的交叉路口──不是两条道路的垂直相交,而是诸多条道路同时在这里展开──这一形象化的说法非但没有把边际人原有的抽象意味消灭干净,反而把它驱向更深的抽象,以至于对这个称谓的想象性理解超出了文... 文化漂泊的边际人张卫民站在文化的交叉路口──不是两条道路的垂直相交,而是诸多条道路同时在这里展开──这一形象化的说法非但没有把边际人原有的抽象意味消灭干净,反而把它驱向更深的抽象,以至于对这个称谓的想象性理解超出了文化,它正在成为一种纯几何学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际人 无政府主义者 波希米亚人 中国青少年 文化 罗兰·巴特 古希腊神话 理性与感性 扑克牌 和平主义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6──1967“大串连”群生诸态
6
作者 李玉琦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5-37,共3页
1966──1967“大串连”群生诸态李玉琦在“文化大革命”刚刚兴起的阶段中,组织并且鼓励青年学生进行串连,无疑是中共中央作出的决定。作出这样的决定曾得到毛泽东的批准,并且毛泽东也热衷于开展这样的活动也是显而易见的,... 1966──1967“大串连”群生诸态李玉琦在“文化大革命”刚刚兴起的阶段中,组织并且鼓励青年学生进行串连,无疑是中共中央作出的决定。作出这样的决定曾得到毛泽东的批准,并且毛泽东也热衷于开展这样的活动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当时的宣传媒介对于上述事实都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大革命 青年学生 毛泽东思想 红卫兵 群生 中国青少年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工作组 莫须有的罪名 中共中央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6-1967“大串连”风潮始末
7
作者 李玉琦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9-32,共4页
1966-1967“大串连”风潮始末李玉琦“大串连”是“文化大革命”所造就的一种现象:千百万人(主体是高等、中等学校的学生)打着“革命”的旗号,或者乘坐汽车、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或者迈开双腿步行,漫游祖国大地。“大... 1966-1967“大串连”风潮始末李玉琦“大串连”是“文化大革命”所造就的一种现象:千百万人(主体是高等、中等学校的学生)打着“革命”的旗号,或者乘坐汽车、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或者迈开双腿步行,漫游祖国大地。“大串连”使得1100万青年人得以亲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共中央 青年学生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红卫兵 中央军委 国务院 井冈山 紧急通知 运输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6-1967“大串连”历史反思
8
作者 李玉琦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Z1期54-57,共4页
1966-1967"大串连"历史反思李玉琦"大串连"一事到现在已经成为经过积淀的历史陈迹。尽管其表面还有些许扑朔迷离的色彩,但是其实质确已经能够为人们所认清和辨明了。所以,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探讨,无须再做利弊得失的评估... 1966-1967"大串连"历史反思李玉琦"大串连"一事到现在已经成为经过积淀的历史陈迹。尽管其表面还有些许扑朔迷离的色彩,但是其实质确已经能够为人们所认清和辨明了。所以,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探讨,无须再做利弊得失的评估,更无须再做"肯定"或"否定"的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大革命 红卫兵 青年学生 毛泽东思想 基层党政组织 人格特征 社会生活 历史反思 中国青少年 国际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状与未来:印刷类大众传媒与当代青年的互动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纯颖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18,共4页
现状与未来:印刷类大众传媒与当代青年的互动■张纯颖当大众传媒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具举足轻重的地位的时候,对大众传媒各个方面的研究也日渐增多。探讨其特征及发展走向,无疑将对大众传媒本身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 现状与未来:印刷类大众传媒与当代青年的互动■张纯颖当大众传媒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具举足轻重的地位的时候,对大众传媒各个方面的研究也日渐增多。探讨其特征及发展走向,无疑将对大众传媒本身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作为大众传媒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媒 当代青年 现状与未来 电子出版 文化市场 畅销书 市场运作 读书俱乐部 印刷品 大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园1968“百日武斗”记实
10
作者 李玉琦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8-41,共4页
清华大学是举世闻名的高等学府,能够在这里教书和读书的中国人,都非寻常之辈。至少可以说都是一些高智而的人。然向就是他们之中的一些人们,却在1968年夏天把一座高雅幽静的校园。变成了一个长达百日的武斗战场。一些儒雅的莘莘学子,竟... 清华大学是举世闻名的高等学府,能够在这里教书和读书的中国人,都非寻常之辈。至少可以说都是一些高智而的人。然向就是他们之中的一些人们,却在1968年夏天把一座高雅幽静的校园。变成了一个长达百日的武斗战场。一些儒雅的莘莘学子,竟成为自相残杀的猛士。这互相残杀的双方“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这兵戌相见的双方是为了“同一个目标”,有一个“共同的信仰”,奉同一个人为最高领袖。然而在那非常岁月中,互相攻伐双方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战士,竟会那么投入,那么执著。不能否认,这其中有些人施加了阴谋和欺骗。问题在于这些“上当者”,并非目不识丁,缺乏教养的人。诚然,在那场恶梦过后,有许多人都感到懊侮,但是在懊悔之余,是否能多想一些问题呢?为了这难以名状的遐想,也为了能有更多的人加入清理“文革”所造成的一系列废墟的工作,我们还是重提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吧。为独揽大权挑起战端在1967年春天,随着全国“夺权”活动的开展,清华大学的井冈山红卫兵团内部也逐渐因为一些观点上的分歧,显得内部不是那么协调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园 科学馆 记实 清华大学 红卫兵 工宣队 浴室 宣传队 文革 井冈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荡躁动的校园潮──世界学生运动历史比较分析
11
作者 赵清治(编译)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2-45,共4页
学生政治行动主义是一种极复杂的社会现象,很难解释,更难预测,无怪乎迄今尚没有一种理论把它解释清楚。但是认识和理解学生政治行为的基本构造仍是十分重要的。在本文中,我们试用比较的方法对世界学生运动进行分析,这种方法能使我们从... 学生政治行动主义是一种极复杂的社会现象,很难解释,更难预测,无怪乎迄今尚没有一种理论把它解释清楚。但是认识和理解学生政治行为的基本构造仍是十分重要的。在本文中,我们试用比较的方法对世界学生运动进行分析,这种方法能使我们从一个比较广阔的角度观察学生运动并对此得出一些较全面的认识。学生行动主义的历史联系世界上最早的学生运动可以追溯到1848年德国革命运动,当时学生就是一支重要的参与力量,学生、教授以及其他知识分子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术界迫切要求获得民主权利,反对专制君主,并为这场运动确立了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这种民族主义思想为19世纪后半叶德国的统一运动提供了强大的力量,并极大地影响了同时发生的意大利统一运动。民族主义更是殖民主义统治时期亚洲和非洲学生运动的重要促动因素。实际上每一次民族独立斗争都少不了学生的参与。高等学校在宣传国家独立和文化独立思想方面总是处于先导地位,而学生则是这些思想观念的重要实践者。例如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观念和民族语言观念就是由一部分学生知识分子首先提出来的,这些思想观念奠定了这个国家民族斗争胜利的基础。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