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血压患者早期视网膜和脉络膜微血管结构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丁国龙
武炳慧
+3 位作者
巨欣
李婵
李英英
陆慧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43-1448,共6页
目的:探讨SS-OCTA评估高血压患者早期视网膜和脉络膜微循环改变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2022-07/11于西安市第一医院心内科检查确诊的2级或3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7例(高血压组)。其中,男性14例,女性13例;年龄(57.11±3...
目的:探讨SS-OCTA评估高血压患者早期视网膜和脉络膜微循环改变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2022-07/11于西安市第一医院心内科检查确诊的2级或3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7例(高血压组)。其中,男性14例,女性13例;年龄(57.11±3.36)岁。选取同期年龄、性别匹配且无高血压病史的正常人27名(对照组):男性12名,女性15名;年龄(55.74±2.95)岁。均行BCVA(LogMAR)、眼压、眼轴、裂隙灯检查、眼底彩色照相及SS-OCTA检查。采用SS-OCTA对受检者右眼黄斑区6mm×6mm范围进行扫描。将视网膜及脉络膜根据ETDRS分区划分为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直径分别为0~1mm、1~3mm、3~6mm的3个同心圆。分析并记录黄斑区0~1mm、1~3mm、3~6mm的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CP)及深层毛细血管丛(DCP)的血管密度(VD)、灌注面积(P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脉络膜厚度(CT)、脉络膜血管容积(CVV)及脉络膜血管指数(CVI)。对比观察两组之间VD、PA、CMT、CT、CVV及CVI的变化。两组之间VD、PA、CMT及CVI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CT、CVV及LogMAR视力采用独立样本的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高血压组在黄斑区0~3mm区域内DCP的VD较对照组降低(0~1mm,t=-3.144;1~3mm,t=-3.611,P<0.05);3~6mm区域内的VD较对照组有增高的趋势(t=1.715,P>0.05)。高血压组在黄斑区0~1mm区域内CMT较对照组降低(t=-2.624,P<0.05),两组之间CT、CVV及CV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组黄斑区0~3mm区域内DCP的VD降低,0~1mm区域内CMT降低。两组之间CT、CVV及CVI均无统计学差异。黄斑区DCP的VD及CMT可能成为评估高血压患者早期视网膜和脉络膜微循环改变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血管密度
SS-OCTA
脉络膜血管指数
视网膜微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标准矢量分析法比较平板襻式与双C襻式复曲面人工晶状体对散光矫正的效果
2
作者
夏锦涛
刘佳
+2 位作者
郝咪
马挺
程丽娜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4期632-637,共6页
目的:采用标准矢量分析法比较平板襻式复曲面人工晶状体(AT TORBI 709M)和双C襻式复曲面人工晶状体(Tecnis ZMT)对角膜散光患者术后3 mo的散光矫正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录2021-06/12在我院日间手术中心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
目的:采用标准矢量分析法比较平板襻式复曲面人工晶状体(AT TORBI 709M)和双C襻式复曲面人工晶状体(Tecnis ZMT)对角膜散光患者术后3 mo的散光矫正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录2021-06/12在我院日间手术中心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患者69例69眼,把患者按植入不同晶状体分为两组:一组植入AT TORBI 709M(AT TORBI 709M组,38例38眼),一组植入Tecnis ZMT(Tecnis ZMT组,31例31眼)。记录眼轴长度、术前散光和轴位及人工晶状体的度数;术前,术后1 wk,1、3 mo的裸眼远视力(UCDVA)、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屈光度、残余散光和轴位。采用标准散光矢量分析法评估术后指标,包括等效球镜度(SE)、目标散光矢量(TIA)、散光矢量(SIA)、误差的幅度(ME)、误差角度的绝对值(|AE|)、差异矢量的绝对值(|DV|)、矫正指数(CI)及成功指数(IOS)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后UCDVA、BCDVA显著提高(均P<0.001),与术前比较有差异(均P<0.001),两组间UCDVA、BCDVA总体比较无差异(P=0.275、0.124)。矢量分析显示,两组都有较好的散光矫正能力,|DV|和IOS均接近0(P=0.329、0.288);AT TORBI 709M组的CI更接近1,更接近预期的矫正散光,Tecnis ZMT组CI>1,散光过矫,两组比较无差异(P=0.193)。术后3 mo,AT TORBI 709M组、Tecnis ZMT组残余散光分别为-0.11±0.91、-0.46±0.76 D,两组无差异(t=1.732,P=0.088)。结论:平板襻式和双C襻式复曲面人工晶状体都可显著提高规则性角膜散光患者的术后视力,具有良好的旋转稳定性,对顺规、逆规散光矫正能力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标准矢量分析法
角膜散光
平板襻式
双C襻式
旋转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血压患者早期视网膜和脉络膜微血管结构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丁国龙
武炳慧
巨欣
李婵
李英英
陆慧琴
机构
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第一医院、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43-1448,共6页
基金
陕西省社发项目(No.2022SF-312)。
文摘
目的:探讨SS-OCTA评估高血压患者早期视网膜和脉络膜微循环改变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2022-07/11于西安市第一医院心内科检查确诊的2级或3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7例(高血压组)。其中,男性14例,女性13例;年龄(57.11±3.36)岁。选取同期年龄、性别匹配且无高血压病史的正常人27名(对照组):男性12名,女性15名;年龄(55.74±2.95)岁。均行BCVA(LogMAR)、眼压、眼轴、裂隙灯检查、眼底彩色照相及SS-OCTA检查。采用SS-OCTA对受检者右眼黄斑区6mm×6mm范围进行扫描。将视网膜及脉络膜根据ETDRS分区划分为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直径分别为0~1mm、1~3mm、3~6mm的3个同心圆。分析并记录黄斑区0~1mm、1~3mm、3~6mm的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CP)及深层毛细血管丛(DCP)的血管密度(VD)、灌注面积(P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脉络膜厚度(CT)、脉络膜血管容积(CVV)及脉络膜血管指数(CVI)。对比观察两组之间VD、PA、CMT、CT、CVV及CVI的变化。两组之间VD、PA、CMT及CVI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CT、CVV及LogMAR视力采用独立样本的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高血压组在黄斑区0~3mm区域内DCP的VD较对照组降低(0~1mm,t=-3.144;1~3mm,t=-3.611,P<0.05);3~6mm区域内的VD较对照组有增高的趋势(t=1.715,P>0.05)。高血压组在黄斑区0~1mm区域内CMT较对照组降低(t=-2.624,P<0.05),两组之间CT、CVV及CV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组黄斑区0~3mm区域内DCP的VD降低,0~1mm区域内CMT降低。两组之间CT、CVV及CVI均无统计学差异。黄斑区DCP的VD及CMT可能成为评估高血压患者早期视网膜和脉络膜微循环改变的指标。
关键词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血管密度
SS-OCTA
脉络膜血管指数
视网膜微血管
Keywords
hypertensive retinopathy
vessel density
swept-sourc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horoidal vascularity index
retinal microvascular
分类号
R54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771.3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标准矢量分析法比较平板襻式与双C襻式复曲面人工晶状体对散光矫正的效果
2
作者
夏锦涛
刘佳
郝咪
马挺
程丽娜
机构
中国
陕西省
西安市
第一
医院
眼科
、西北大学
附属
第一
医院
眼科
、
陕西省
眼科
研究所、
陕西省
眼科
学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
眼科
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4期632-637,共6页
文摘
目的:采用标准矢量分析法比较平板襻式复曲面人工晶状体(AT TORBI 709M)和双C襻式复曲面人工晶状体(Tecnis ZMT)对角膜散光患者术后3 mo的散光矫正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录2021-06/12在我院日间手术中心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患者69例69眼,把患者按植入不同晶状体分为两组:一组植入AT TORBI 709M(AT TORBI 709M组,38例38眼),一组植入Tecnis ZMT(Tecnis ZMT组,31例31眼)。记录眼轴长度、术前散光和轴位及人工晶状体的度数;术前,术后1 wk,1、3 mo的裸眼远视力(UCDVA)、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屈光度、残余散光和轴位。采用标准散光矢量分析法评估术后指标,包括等效球镜度(SE)、目标散光矢量(TIA)、散光矢量(SIA)、误差的幅度(ME)、误差角度的绝对值(|AE|)、差异矢量的绝对值(|DV|)、矫正指数(CI)及成功指数(IOS)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后UCDVA、BCDVA显著提高(均P<0.001),与术前比较有差异(均P<0.001),两组间UCDVA、BCDVA总体比较无差异(P=0.275、0.124)。矢量分析显示,两组都有较好的散光矫正能力,|DV|和IOS均接近0(P=0.329、0.288);AT TORBI 709M组的CI更接近1,更接近预期的矫正散光,Tecnis ZMT组CI>1,散光过矫,两组比较无差异(P=0.193)。术后3 mo,AT TORBI 709M组、Tecnis ZMT组残余散光分别为-0.11±0.91、-0.46±0.76 D,两组无差异(t=1.732,P=0.088)。结论:平板襻式和双C襻式复曲面人工晶状体都可显著提高规则性角膜散光患者的术后视力,具有良好的旋转稳定性,对顺规、逆规散光矫正能力相当。
关键词
白内障
标准矢量分析法
角膜散光
平板襻式
双C襻式
旋转稳定性
Keywords
cataract
standard vector analysis method
corneal astigmatism
flat loop
double C-loop
rotational stability
分类号
R779.66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血压患者早期视网膜和脉络膜微血管结构改变的研究
丁国龙
武炳慧
巨欣
李婵
李英英
陆慧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标准矢量分析法比较平板襻式与双C襻式复曲面人工晶状体对散光矫正的效果
夏锦涛
刘佳
郝咪
马挺
程丽娜
《国际眼科杂志》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