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液态金属电池材料体系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1
作者 井文昌 张志鸿 +2 位作者 刘香琛 吴云翼 李宝让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8-234,共17页
作为一种新型储能技术,液态金属电池以独特的结构赋予了自身低成本、高倍率、长寿命、易于制造和放大等特性,被认为是固定式储能极有前途的解决方案之一。自2006年Sadoway教授提出液态金属电池概念以来,不同的电池材料体系得到广泛的研... 作为一种新型储能技术,液态金属电池以独特的结构赋予了自身低成本、高倍率、长寿命、易于制造和放大等特性,被认为是固定式储能极有前途的解决方案之一。自2006年Sadoway教授提出液态金属电池概念以来,不同的电池材料体系得到广泛的研究。本文在详细介绍液态金属电池工作原理和电池材料选择标准后,按照工作温度分级介绍了高温液态金属电池(>300℃)、中温液态金属电池(100~300℃)以及室温液态金属电池(<40℃)的材料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按不同温区系统综述了液态金属电池近年来研究进展,而后讨论了液态电池封装技术的抗腐蚀问题,最后指出了未来液态金属电池可能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金属电池 电化学储能 电极材料 熔盐电解质 腐蚀与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位低通滤波的入库流量反推方法研究
2
作者 王鹏翔 殷兆凯 +5 位作者 张子平 许红断 马安国 黄迪 翟然 梁犁丽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143,共10页
【目的】准确的入库流量数据是水库调度运行及水文预报依赖的重要基础数据,但经由水量平衡法直接推求的入库流量过程通常呈锯齿震荡且存在大量异常负值,现有通用方法在平滑效果及适用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方法】从造成入库流量锯... 【目的】准确的入库流量数据是水库调度运行及水文预报依赖的重要基础数据,但经由水量平衡法直接推求的入库流量过程通常呈锯齿震荡且存在大量异常负值,现有通用方法在平滑效果及适用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方法】从造成入库流量锯齿震荡的直接原因入手,采用低通滤波方法,除去掺杂在水位数据中影响水位库容计算的高频噪声,减少其对入库流量推求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1)对于整个流量过程,水位低通滤波方法计算所得入库流量数据中的负值占比仅为3.20%,负值均值仅为-29.76 m^(3)/s,平滑改善度为0.77,表现最佳,滑动平均法次之,五点三次法最差;(2)对于不同量级典型洪水过程,低通滤波方法在保证了较好平滑改善度的前提下减少了平滑处理对洪峰和峰现时间的影响。【结论】结果表明:基于水位低通滤波的入库流量反推方法计算原理简单,在保证了较好平滑改善度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入库流量过程中的异常负值,同时对洪峰和峰现时间的影响较小,可以有效提升入库流量反推结果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库流量 数据平滑 低通滤波 水库水位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峡-葛洲坝水量平衡的机组发电流量修正
3
作者 张玮 赵辉 +3 位作者 刘攀 黄康迪 刘园 鲍一凡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6-212,共7页
计算得到的葛洲坝水库出库总水量显著大于三峡水库出库总水量,水量偏差幅度明显超过区间来水,亟需进行出库流量的修正。为了精准计算葛洲坝水库出库流量,使三峡水库、葛洲坝水库及其区间来水满足水量平衡,以三峡水库出库流量-葛洲坝水... 计算得到的葛洲坝水库出库总水量显著大于三峡水库出库总水量,水量偏差幅度明显超过区间来水,亟需进行出库流量的修正。为了精准计算葛洲坝水库出库流量,使三峡水库、葛洲坝水库及其区间来水满足水量平衡,以三峡水库出库流量-葛洲坝水库入库流量平衡为修正基准,以SCE-UA算法为优化方法,为葛洲坝发电机组引入水头相关的修正系数,通过不同分期修正系数的率定,实现了对葛洲坝各机组发电流量的修正。结果表明:在汛期,修正后流量平均绝对偏差MAD由1720 m^(3)/s降至571 m^(3)/s,月度总水量偏差VD由43.18亿m^(3)降低至1.09亿m^(3);在非汛期,MAD由1650 m^(3)/s减小至745 m^(3)/s,VD由4.52亿m^(3)减小至2.53亿m^(3)。提出的基于水量平衡的流量修正方法,能够提高葛洲坝流量准确性,大幅度改善原有的水量不平衡现象,为三峡-葛洲坝梯级水电站调度决策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流量修正 水量平衡 出库流量 SCE-UA算法 水轮机机组特性曲线 三峡水库 葛洲坝水库 梯级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频纳米流体的低倍聚光光伏/光热系统实验研究
4
作者 刘冬雪 张险峰 +5 位作者 孙天歌 赵志超 林建清 李文志 李英峰 巨星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7-315,共9页
光谱分频型光伏/光热(CPV/T)复合技术利用分频器与光伏电池热解耦,避免了光伏电池超温和系统输出热能品位受限等问题。然而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模拟计算,缺乏在实际气象及光照条件下的热和电性能实验研究。为了探究户外CPV/T系统的... 光谱分频型光伏/光热(CPV/T)复合技术利用分频器与光伏电池热解耦,避免了光伏电池超温和系统输出热能品位受限等问题。然而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模拟计算,缺乏在实际气象及光照条件下的热和电性能实验研究。为了探究户外CPV/T系统的真实运行性能,文章搭建了低倍聚光分频型CPV/T系统与非聚光PV系统,对比分析了聚光与非聚光条件下热和电的输出特性,探究了分频液光学特性对聚光分频型CPV/T系统热、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非聚光PV系统相比,分频型CPV/T系统的电输出功率更高,采用去离子水分频和银/水纳米流体分频时,电输出功率分别为79.7 W和72.9 W,而同条件下的非聚光PV系统的电输出功率仅为45 W;分频液体吸收特性强化后,电池温度降低,填充因子增大,电池性能提高,系统热效率提升了2.7%,但分频液吸收特性使得电池表面入射太阳辐射降低,导致系统总的电效率降低近0.6%。文章为低聚光倍数下的分频型CPV/T系统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光热发电 低倍聚光 光谱分频 纳米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理性的风光-定/变速抽水蓄能联合运行系统两阶段鲁棒优化配置
5
作者 姚维为 李文浩 +3 位作者 张宝允 张振 王丹 毛承雄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27,共9页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等灵活性资源与风光等新能源之间的资源配置与利益冲突,提出一种多策略集演化博弈模型与基于数据驱动的鲁棒优化模型的耦合规划模型。分析抽水蓄能运营商、风光运营商与需求响应系统之间的利益冲突与传递关系...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等灵活性资源与风光等新能源之间的资源配置与利益冲突,提出一种多策略集演化博弈模型与基于数据驱动的鲁棒优化模型的耦合规划模型。分析抽水蓄能运营商、风光运营商与需求响应系统之间的利益冲突与传递关系,并提出对定/变速抽水蓄能机组进行协同规划,以最大化抽水蓄能机组的优势;在考虑各运营商有限理性的基础上构建多策略集演化博弈模型,并且耦合基于数据驱动的鲁棒优化模型,以最小化风光不确定性对规划的影响;利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求解得到规划结果。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兼顾了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提高了规划方案的可行性与经济性,且所得规划方案更加接近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鲁棒 抽水蓄能 演化博弈 优化规划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小变位水平静力承载特性研究
6
作者 王卫 张紫涛 +4 位作者 于光明 张雪东 张泽超 宋建正 张政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7-345,共9页
针对海上风电桩径9m的超大直径单桩基础,采用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仿真相结合方法,研究砂土地基中不同锚固深度工况下单桩基础在小变位条件下的水平静力承载特性。结果表明,随锚固深度增加,桩身旋转中心逐渐下移,且桩身水平位移与倾角沿... 针对海上风电桩径9m的超大直径单桩基础,采用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仿真相结合方法,研究砂土地基中不同锚固深度工况下单桩基础在小变位条件下的水平静力承载特性。结果表明,随锚固深度增加,桩身旋转中心逐渐下移,且桩身水平位移与倾角沿桩身分布的非线性趋势逐渐增强。不同锚固深度工况下桩侧p-y曲线间的差异随深度逐渐加大,在趋势上,p-y曲线随锚固深度增大由外凸型向内凹型转变;在量值上,同一深度处初始割线模量间可相差4倍。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同一深度处桩体发生相同侧位移时,锚固更浅的桩体周围土体内部径向位移、环向位移的影响范围较小,土体应变较大,进而呈现较大的水平抗力。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化对大直径单桩基础承载机制的认识,进而为桩体设计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模型试验 有限差分法 单桩基础 P-Y曲线 锚固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确定性的海上风电单桩p-y曲线法的模型误差评估与可靠度分析研究
7
作者 林奖勤 张璐璐 +2 位作者 廖晨聪 王舸 张泽超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7,共13页
针对海上风电单桩水平试桩数据有限、模型误差评估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试桩数据条件下的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水平承载力p-y曲线法模型误差二阶段评估方法。首先开展超重力离心模型试验,获取原位应力水平下不同桩径与埋深比的... 针对海上风电单桩水平试桩数据有限、模型误差评估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试桩数据条件下的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水平承载力p-y曲线法模型误差二阶段评估方法。首先开展超重力离心模型试验,获取原位应力水平下不同桩径与埋深比的风电单桩的水平承载力数据,并结合既有文献公开的有限试桩数据,建立风电单桩水平静载数据库;然后建立三维有限元基准模型,将其作为实测数据与p-y曲线法之间的过渡,利用所建数据库评估基准模型自身的误差ε_(FEM);接着通过算例扩充得到基准模型相对p-y曲线法的偏差系数η的概率分布;最后将ε_(FEM)与η结合得到模型误差ε_(py)的概率分布。研究表明,模型误差ε_(py)的均值与桩-土相对刚度E_(p)I_(p)/(EsL4)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工程案例研究显示,对于某海上风电场第41号机位的单桩,不考虑模型误差则单桩可靠度指标β为4.33,考虑模型误差得到可靠度指标β为6.91。这表明,忽略p-y曲线法的模型误差可导致设计偏于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单桩 P-Y曲线法 水平承载力 模型误差 不确定性分析 可靠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风光互补系统多资源场景生成研究
8
作者 雷鸿萱 宋子达 +6 位作者 张玮 余意 曹辉 蒋定国 李俊贤 王锦瑞 刘攀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9-679,共11页
为解决现有场景生成研究较少关注高维变量与极端场景的问题,提出一种水风光多能互补系统的高维耦合场景生成方法。描述径流、风速、光照强度和温度的相关性;基于资源时空相关性矩阵,采用多序列一阶自回归模型模拟得各类资源的高维耦合... 为解决现有场景生成研究较少关注高维变量与极端场景的问题,提出一种水风光多能互补系统的高维耦合场景生成方法。描述径流、风速、光照强度和温度的相关性;基于资源时空相关性矩阵,采用多序列一阶自回归模型模拟得各类资源的高维耦合基础场景集;通过K-means聚类算法提取典型场景;以资源总发电潜力不利为原则,设置不同资源的权重,从而得到不同类型的极端场景。以某水风光互补系统为实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径流与风速之间存在互补性,风光资源呈正相关;模拟的径流、风速、光照强度和温度序列保持了实测序列的统计特征与时空相关性,所得典型场景和极端场景可为极端水文气象条件下水风光互补系统的运行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风光多能互补系统 不确定性 场景生成 极端场景 时空相关性 随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数值模式误差修正技术研究
9
作者 张皓 文仁强 +2 位作者 杨定华 易侃 杜梦蛟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0-378,共9页
针对现有数值模式预报数据精确度有限的问题,结合广东海域多处实际测风数据,分别采用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集成学习等多种机器学习框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并对各模型进行适用性验证及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适用于风向误差计算的基于三... 针对现有数值模式预报数据精确度有限的问题,结合广东海域多处实际测风数据,分别采用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集成学习等多种机器学习框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并对各模型进行适用性验证及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适用于风向误差计算的基于三角函数规律的代价函数。结果表明,所建立的AdaBoost及GBDT模型对风速、风向变量的修正均能取得优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数值模式 误差修正 机器学习 提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密钥的水电工程电子档案传输方法研究
10
作者 陈静 胡祥科 彭煦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44,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保障电子档案传输安全,有效防范数据被窃取、篡改等高风险威胁显得至关重要。论文主要围绕水电工程电子档案在传输过程中的加密方式,提出一种“基于双量子密钥的传输模型”,通过二次同步的双量子密钥方式对电子...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保障电子档案传输安全,有效防范数据被窃取、篡改等高风险威胁显得至关重要。论文主要围绕水电工程电子档案在传输过程中的加密方式,提出一种“基于双量子密钥的传输模型”,通过二次同步的双量子密钥方式对电子档案数据进行加密传输,进一步保障电子档案的四性,以期能够为电子档案传输过程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档案 量子密钥 信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地有限数据条件下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的概率分布的贝叶斯估计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德 张泽超 +2 位作者 张璐璐 张洁 曹子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59-1268,共10页
针对勘察数据有限或不完备条件下设计参数取值不可靠的问题,建立了包含141个场地共1679组数据的黏性土参数数据库,分别采用基于单个场地数据的特定场地贝叶斯方法(SBM)和可综合利用多场地数据的层次贝叶斯方法(HBM)对黏性土不排水抗剪... 针对勘察数据有限或不完备条件下设计参数取值不可靠的问题,建立了包含141个场地共1679组数据的黏性土参数数据库,分别采用基于单个场地数据的特定场地贝叶斯方法(SBM)和可综合利用多场地数据的层次贝叶斯方法(HBM)对黏性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概率分布进行参数估计。结果表明,与SBM方法相比,在场地仅有少量实测数据的情况下HBM方法能有效降低参数估计的不确定性,且受数据量影响小。采用留一交叉验证法(LOO-CV),结合点预测密度的对数值(lppd)比较了上述两种方法的准确度,结果表明HBM方法的lppdloo-cv指标更大,整体预测准确度更高。因此,HBM方法比SBM方法更适用于场地有限数据情况下不排水抗剪强度概率分布的参数估计,且HBM方法得到的后验统计值还可用于新场地的参数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贝叶斯方法 多元正态分布 参数估计 交叉验证 不排水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0年洞庭湖水位演变态势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董世杰 李英海 +2 位作者 吴江 杨恒 李清清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5-586,共12页
辨析洞庭湖历史水位演变态势对保护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运转以及确保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和水资源利用均至关重要。为了定量评估洞庭湖近60年来水位变化特征、程度及规律,基于洞庭湖鹿角、杨柳潭和南咀水文站19612020年逐日水位监测数据,应... 辨析洞庭湖历史水位演变态势对保护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运转以及确保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和水资源利用均至关重要。为了定量评估洞庭湖近60年来水位变化特征、程度及规律,基于洞庭湖鹿角、杨柳潭和南咀水文站19612020年逐日水位监测数据,应用Mann-Kendall检验法、小波分析法、累积距平法、滑动t检验法等方法对洞庭湖水位变化趋势性、周期性、突变性进行分析,进而采用IHA-RVA法综合评价洞庭湖突变年前后各站点水位改变度和整体水位改变度。研究结果表明:(1)19612020年,鹿角站和杨柳潭站年均水位呈上升趋势,南咀站年均水位呈下降趋势;3个站点水位周期性变化较为明显,呈现4~5个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第一主周期为55~56年;鹿角站水位突变年份为1979、2003年,杨柳潭站水位突变年份为1978、2003年,南咀站水位突变年份为2003年,综合确定2003年为3个站点突变年份。(2)通过分析突变前后3个站点的水位、时间、频率、延时和改变率5组32个水位指标改变度,发现杨柳潭站水位改变度大于鹿角站和南咀站,鹿角、杨柳潭、南咀站的整体水位改变度分别为43%、48%、42%,均属于中度改变。该研究可为进一步解析洞庭湖水文情势演变规律以及为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水资源合理利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水位演变 水位变化特征 水位改变度 IHA-RV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地下水模型单元疏干-湿润的两种算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陆文 陆垂裕 +3 位作者 何鑫 孙青言 张博 贾仰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4,共13页
在使用网格单元中心差分格式的地下水模型中,对地下水网格单元“疏干(干)-湿润(湿)转化”的模拟极易引发模型迭代不收敛等异常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模型的应用。本研究使用理想案例和丹麦应用实例,综合比较了MODFLOW模型的试算法与COMUS... 在使用网格单元中心差分格式的地下水模型中,对地下水网格单元“疏干(干)-湿润(湿)转化”的模拟极易引发模型迭代不收敛等异常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模型的应用。本研究使用理想案例和丹麦应用实例,综合比较了MODFLOW模型的试算法与COMUS模型的全有效单元法对网格单元“干-湿转化”问题的模拟能力及算法特性。结果表明:(1)试算法的参数组合选取对模拟的收敛性和模拟结果都有明显影响,使用试算法时需要不断优化参数组合以避免模型迭代不收敛或模拟失真等异常情况,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用户使用模型的难度和时间成本;(2)全有效单元法的模拟结果比试算法的模拟结果更具可靠性,全有效单元法的作用等同于理论上最优的试算法参数组合,使用全有效单元法时用户无需进行复杂的参数组合工作,因此该方法能有效降低模型的使用难度与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3)全有效单元法中单元间水平向水力传导度算法实现了可以与经典调和平均法相比较的数值计算精度,说明全有效单元法在不涉及网格单元“干-湿转化”问题的地下水模拟中同样具有应用潜力。综上所述,全有效单元法更适用于处理地下水模型单元的疏干-湿润转化问题,并且有望在地下水数值模拟领域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模型 网格单元疏干-湿润 全有效单元法 试算法 饱和-非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RF模式中不同物理参数化方案组合在中国近海风能资源评估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杜梦蛟 易侃 +2 位作者 文仁强 张子良 王浩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8,共14页
基于中尺度气象数值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分别对我国广东、浙江、山东这3个近海典型风能资源储备区域进行了45组物理参数化方案组合连续1 M的敏感性试验,对试验中多要素的模拟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分别确定了适用于... 基于中尺度气象数值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分别对我国广东、浙江、山东这3个近海典型风能资源储备区域进行了45组物理参数化方案组合连续1 M的敏感性试验,对试验中多要素的模拟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分别确定了适用于3个风能资源储备区各自排名前3的物理参数化方案组合,并对其模拟性能较优的原因进行分析。为了测试3个风能资源储备区筛选得到的物理参数化方案组合的适用性,利用不同于敏感性试验时段的模拟结果,结合海上测风塔和海洋气象站的实测数据开展进一步评估。结果表明,优选得到的物理参数化方案组合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其对近海的风速模拟性能较优,具有实际业务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模式 参数化方案 风能资源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加权核范数最小化的图像去噪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史凯特 孙浩东 +4 位作者 董秀芬 马鹏阁 漆召兵 张亚平 秦晓科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8-52,共5页
针对彩色图像的高斯噪声,在加权核范数最小化(WNNM)框架下,提出了一种对于彩色图像去噪的多信道(MC)优化模式。首先,选择多种类型噪声计算量,利用信道的冗余特性将RGB补丁连接起来,再引入权重矩阵以协调3种信道的图像保真性。把所提的MC... 针对彩色图像的高斯噪声,在加权核范数最小化(WNNM)框架下,提出了一种对于彩色图像去噪的多信道(MC)优化模式。首先,选择多种类型噪声计算量,利用信道的冗余特性将RGB补丁连接起来,再引入权重矩阵以协调3种信道的图像保真性。把所提的MC-WNNM模型转换成线性等式约束现象,并采用交替位置乘子法(ADMM)解决。每个变量更新步骤都具有其封闭解,并能保证收敛性。基于真实用于无人机目标识别的彩色图像添加噪声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说明,该算法相较现有的BM3D方法及WNNM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高斯噪声 加权核范数最小化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洪水期运行水位对三峡水库泥沙淤积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成潇 米博宇 +3 位作者 吕超楠 赵汗青 高宇 任实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7,35,共9页
三峡水库泥沙问题直接关系到水库库容的长效保持。选取典型高洪水期,基于数值模型探究入库水沙量级、水沙异步及运行水位对三峡库区沙峰输移和淤积排沙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库洪峰的增大抑制了涪陵沙峰比的衰减,并导致更多泥沙输运至坝前... 三峡水库泥沙问题直接关系到水库库容的长效保持。选取典型高洪水期,基于数值模型探究入库水沙量级、水沙异步及运行水位对三峡库区沙峰输移和淤积排沙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库洪峰的增大抑制了涪陵沙峰比的衰减,并导致更多泥沙输运至坝前,使得坝前沙峰降幅受运行水位的抬升更为显著;变动回水区较常年回水区更易受到入库水沙异步影响,且随着来沙系数的增大,由低水位抬升时淤积占比更高;水库排沙比受入库水沙异步影响有限,且随着入库洪峰、沙峰的增大,排沙比增加的同时对运行水位抬升导致的衰减更为敏感。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入库水沙异步及运行水位对库区沙峰运动与淤积的影响,可为三峡水库汛期优化沙峰排沙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淤积 高洪水期 沙峰衰减 运行水位 沙峰输移 水库库容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7
作者 王鹏翔 姜晓萱 +3 位作者 徐杨 王冬 霍军军 周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8,共11页
针对水电工程生态效益内涵模糊、生态效益价值难以量化等问题,以三峡工程为例,梳理现有生态效益研究,界定了水电工程生态效益内涵。基于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从供给服务功能、支持服务功能、调节服务功能、文化服务功能4个方面提出水... 针对水电工程生态效益内涵模糊、生态效益价值难以量化等问题,以三峡工程为例,梳理现有生态效益研究,界定了水电工程生态效益内涵。基于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从供给服务功能、支持服务功能、调节服务功能、文化服务功能4个方面提出水电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框架,构建水电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收集相关数据,针对不同效益指标进行定量分析,采取影子价格法等方法将其转换成可量化的经济价值数据。结果表明,三峡工程供给服务功能效益价值为1 047.83亿元,支持服务功能效益价值为200.74亿元,调节服务功能效益价值为833.8亿元,文化服务功能效益价值为195.56亿元,共计2 277.93亿元。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效益评价 三峡工程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大气稳定度的风电场等效粗糙度模型研究
18
作者 李宝良 张子良 +2 位作者 葛铭纬 王罗 刘永前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8-264,共7页
目前模型未充分考虑大气稳定度的影响,针对该问题,在不同大气稳定度下,通过建立风电场边界层的动量平衡关系和揭示风电场的流动不均匀性,提出一种适用于不同大气稳定度的风电场等效粗糙度模型。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所提模型进行验证,结... 目前模型未充分考虑大气稳定度的影响,针对该问题,在不同大气稳定度下,通过建立风电场边界层的动量平衡关系和揭示风电场的流动不均匀性,提出一种适用于不同大气稳定度的风电场等效粗糙度模型。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所提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有效评估大气稳定度对风电场流动不均匀性以及等效粗糙度的影响,所得等效粗糙度平均误差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大气边界层 尾流 大涡数值模拟 等效粗糙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场吸力筒基础沉贯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卫 刘俊峰 +3 位作者 李亚静 倪道俊 滕华灯 黄绍幸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5-661,共7页
吸力筒沉贯特性是影响其工程应用的重要因素。基于海上风电场吸力筒导管架基础筒体下沉过程的实测数据,研究真实海床地基条件下吸力筒沉贯阻力的CPT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以及DNV规范推荐的土体沉贯阻力的经验系数的适用性,分析黏土层和砂土... 吸力筒沉贯特性是影响其工程应用的重要因素。基于海上风电场吸力筒导管架基础筒体下沉过程的实测数据,研究真实海床地基条件下吸力筒沉贯阻力的CPT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以及DNV规范推荐的土体沉贯阻力的经验系数的适用性,分析黏土层和砂土层中沉贯阻力的组成和负压下沉过程中的筒内土塞机制。研究结果表明:CPT计算方法能够较精确地计算吸力筒沉贯阻力,DNV规范推荐的经验系数高估了海床地基中淤泥质土、粉质黏土层的黏土经验系数k_(f)(z)以及砂砾、中砂、粗砂层等砂土经验系数k_(p)(z);负压下沉过程中,筒内土塞体积的发展规律与海床土层分布及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吸力筒基础 沉贯特性 土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生态水位与生态需水量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恒 董世杰 +2 位作者 吴江 翟然 吕振豫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8,共9页
为保护洞庭湖生态系统,基于洞庭湖鹿角、杨柳潭和南咀水文站1961~2020年逐日水位监测数据,开展洞庭湖生态水位和生态需水量的研究。运用天然水位资料法、湖泊形态法、生物空间最小需求法、年保证率法、最低年平均水位法和频率曲线法等6... 为保护洞庭湖生态系统,基于洞庭湖鹿角、杨柳潭和南咀水文站1961~2020年逐日水位监测数据,开展洞庭湖生态水位和生态需水量的研究。运用天然水位资料法、湖泊形态法、生物空间最小需求法、年保证率法、最低年平均水位法和频率曲线法等6种分析方法计算得出洞庭湖生态水位,利用功能法计算得出洞庭湖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1)洞庭湖东、南、西3个湖区最低生态水位分别为24.20,27.78,29.42 m,适宜生态水位分别为25.80,29.07,30.08 m。(2)洞庭湖东、南、西3个湖区最低生态需水量分别为6.31亿,10.02亿,3.83亿m^(3),适宜生态需水量分别为12.66亿,13.99亿,4.61亿m^(3),洞庭湖最低与适宜生态需水量分别为20.16亿m^(3)和31.26亿m^(3)。研究成果可为洞庭湖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湖区生态系统健康运转和洞庭湖治理与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位 生态需水量 天然水位资料法 频率曲线法 洞庭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