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贷款质量的关系研究
- 1
-
-
作者
徐成江
-
机构
辽宁大学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辽宁监管局
-
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6-53,共8页
-
基金
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银行业竞争度与区域性金融风险研究"(2017lslktyb-085)研究成果
-
文摘
本文使用2001年12月至2014年12月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基于双对数时间序列模型及结构模型研究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贷款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下降会提升贷款供给的经济贡献,同时降低不良贷款率,从而显著改善银行业的贷款质量;在利率较高且货币供应量较少的紧缩货币政策环境下,不良贷款率将处在高位,贷款质量不佳;而在总产出与实际产出水平较低时,贷款供给的经济贡献受到抑制,此时如果增加财政赤字与贷款供给,将会使不良贷款率上升,从而使贷款质量恶化。依据实证结论,本文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
关键词
银行业市场结构
贷款质量
不良贷款率
贷款供给
-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论金融监管——契约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4
- 2
-
-
作者
王兆刚
-
机构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辽宁监管局
-
出处
《学术论坛》
2004年第3期79-83,共5页
-
文摘
金融监管理论研究忽视了20世纪30年代之前金融监管思想与实践的漫长演进过程,从而可能割裂了金融监管发展的内在逻辑。将研究视角拓展到金融监管的初级阶段,则可发现传统意义上的金融监管实际上是由国家介入的金融交易履约机制,是履约机制外化的一种方式和分工细化的结果。作为金融交易履约机制,金融监管应包括国家、行会类组织、金融交易契约自身三个不同层面,而不仅是一般所理解的由国家主观制定的金融监管。而国家在履约机制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金融行业的特点,使国家介入的金融监管成为最主要的金融交易履约机制。
-
关键词
契约理论
金融监管
国家
-
分类号
F830.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金融发展理论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刘澍
赵园园
-
机构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辽宁监管局.辽宁沈阳
-
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49,共4页
-
文摘
本文以金融发展为主线,通过对金融发展理论的简要回顾,考察了金融发展理论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观点及其对金融发展本质的认识。本文提出,在金融发展理论的第一阶段,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金融发展本质的认识都有些片面;在第二阶段,金融内生化的提出是理论发展的一大进步,然而其局限性也较明显;在第三阶段,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角度实现了爆发式发展,从政治体制、法律制度、产权制度到文化、宗教,再到金融相关要素、金融功能演进,研究范围也从仅针对发展中国家扩大到包含发达国家在内。文章最后提出了应该以发展金融学作为金融发展理论的新方向,并给出了几点结论:充分重视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以实现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应当重视金融发展问题,发达国家应该更加重视;适度的政府干预有利于经融发展;要充分重视对制度(政治体制、法律制度、产权制度)建设的投入等。
-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
-
分类号
F831
[经济管理—金融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