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企业走出去及香港的角色探讨
1
作者 谢国樑 《经济前沿》 2007年第4期39-41,共3页
本文透过个案分析,探讨了香港在内地企业“走出去”中可扮演的角色。文章认为,香港资本市场具有监管制度较规范,市场运作与国际接轨,且国际投资者的参与程度较高等特点,可以很好地配合内地企业走出去,尤其是以资产并购的方式走出去的需... 本文透过个案分析,探讨了香港在内地企业“走出去”中可扮演的角色。文章认为,香港资本市场具有监管制度较规范,市场运作与国际接轨,且国际投资者的参与程度较高等特点,可以很好地配合内地企业走出去,尤其是以资产并购的方式走出去的需要,在推动内地企业未来的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企业 海外投资 香港 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 被引量:28
2
作者 胡斌 胡艳君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19,共4页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层出不穷,但是就产品种类而言,缺乏突破,原因在于利率没有完全放开,金融风险因子不够丰富,商业银行无法为客户提供风险梯度完整的产品,也无法有效进行套期操作保值。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将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层出不穷,但是就产品种类而言,缺乏突破,原因在于利率没有完全放开,金融风险因子不够丰富,商业银行无法为客户提供风险梯度完整的产品,也无法有效进行套期操作保值。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将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将逐步替代部分银行存款,从而有助于放开银行存款利率,实现利率市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产品 利率市场化 结构性存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经济与香港经济转型 被引量:3
3
作者 谢国樑 《经济前沿》 2005年第9期29-31,共3页
本文介绍了知识经济的内含及近年的发展情况,分析了香港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包括强项、弱项、以及面对的机遇与挑战。文章认为提升网络设施的普及化及社会文化资源的利用率、鼓励企业创新的运用新科技、以及发展知识型政府是现阶段香港... 本文介绍了知识经济的内含及近年的发展情况,分析了香港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包括强项、弱项、以及面对的机遇与挑战。文章认为提升网络设施的普及化及社会文化资源的利用率、鼓励企业创新的运用新科技、以及发展知识型政府是现阶段香港推动知识经济发展需要加强的工作。而香港的深化知识经济发展中面对的棘手难题是低能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从北欧及瑞士的经验看,除透过教育及再培训的途径提升人口的就业技能外很难有更有效的办法,因此加强教育与培训是香港成功向知经济转型的重要配合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经济 香港 经济转型 中国 技术创新 品牌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卖空制度、流动性与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香港市场的个案 被引量:26
4
作者 才静涵 夏乐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1-85,共15页
应用香港市场的案例,研究了引入卖空制度后个股的交易活跃程度、流动性、波动性与信息不对称的变化,提出了噪声交易者假说,即引入卖空制度后重要的变化是噪声交易者会出于对更高亏损可能的担心而退出交易或变得谨慎.实证结果发现:引入... 应用香港市场的案例,研究了引入卖空制度后个股的交易活跃程度、流动性、波动性与信息不对称的变化,提出了噪声交易者假说,即引入卖空制度后重要的变化是噪声交易者会出于对更高亏损可能的担心而退出交易或变得谨慎.实证结果发现:引入卖空制度会带来交易活跃程度下降、流动性下降以及信息不对称水平升高.同时,通过对知情交易概率(PIN)的分析发现,在引入卖空制度后,PIN值确实呈现出显著升高的趋势,而使其升高的因素就是噪声交易者参与程度降低.噪声交易者假说较好地解释了上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空制度 噪声交易 流动性 信息不对称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PA框架下的沪港金融关系
5
作者 谢国樑 《经济前沿》 2005年第2期46-48,共3页
沪港金融业各有优势,并且互补大于竞争。上海是中国的纽约,而香港则可以定位于亚洲区的伦敦,是中国的离岸金 融市场。两地应在CEPA 的框架下,互补长短,合作发展。
关键词 中国 CEPA 金融关系 离岸金融市场 合作发展 亚洲区 金融业 框架 纽约 伦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经济合作面对的形势、挑战与前景 被引量:3
6
作者 谢国樑 《经济前沿》 2005年第10期22-24,共3页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粤港两地推动各自经济转型过程中在产业定位及发展路向方面出现的一些不协调之处,及其对现时两地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将产生的影响。报告认为,香港与珠三角之间尽管存在一定竞争及局部利益磨擦,两地经济已抱在一起,是...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粤港两地推动各自经济转型过程中在产业定位及发展路向方面出现的一些不协调之处,及其对现时两地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将产生的影响。报告认为,香港与珠三角之间尽管存在一定竞争及局部利益磨擦,两地经济已抱在一起,是一个经济利益一致的整体,合作的基础仍然相当稳固及广阔。现阶段急需两地合作的事务包括,拱手合力推动珠三角电子制造转型升级;加大力度促进珠三角的企业及机构来香港运作,利用香港的金融市场及营商环境把企业做强做大,促进企业规范化运作,并把香港的金融市场制度带回珠三角地区,以加快提升整个大珠三角的营商环境及国际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合作 挑战 前景 粤港经济合作 珠三角地区 金融市场制度 规范化动作 营商环境 国际化水平 发展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