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信托业的规范与监管 被引量:2
1
作者 秦立生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8-59,共2页
在明确了信托的功能,确立了信托的法律制度,国家就应该把新生的信托业当作与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并驾齐驱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并加以规范与监管。
关键词 信托业 规范 监管 融通资金 代人理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网点区域容量与主体安排:一个监管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孙世重 刘长霞 +2 位作者 刘太海 赵进 王希 《金融监管研究》 2015年第10期13-36,共24页
银行网点的布局和功能与金融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完全依靠市场调节的网点布局和服务供给,难以实现均衡配置和有效平衡,客观上需要行政许可和监管介入。但在当前的监管实践中,对银行网点的审批往往局限于材料要件和形式上的审核... 银行网点的布局和功能与金融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完全依靠市场调节的网点布局和服务供给,难以实现均衡配置和有效平衡,客观上需要行政许可和监管介入。但在当前的监管实践中,对银行网点的审批往往局限于材料要件和形式上的审核,对于其实质内容则疏于研究,从而造成本末倒置。为此,本文从银行监管机构维护金融稳定和公众利益的角度出发,从"设多少"和"谁来设"两个层面考虑银行网点的审批依据,构建了区域网点容量和网点设立主体两套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监管准入决策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网点 区域容量 主体结构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非现场监管工作的再认识 被引量:3
3
作者 高旺东 《济南金融》 2004年第12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非现场监管 银行业 风险性监管 监管指标 组织架构 风险预警 产品体系 根本 再认识 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金融监管人员的道德风险与激励安排 被引量:1
4
作者 孙世重 《济南金融》 2004年第2期32-34,共3页
监管人员的道德风险是影响金融监管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的有关研究成果,对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监管人员的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我们认为,只有通过恰当的制度安排,设计合理的个人收益结构,形成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 监管人员的道德风险是影响金融监管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的有关研究成果,对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监管人员的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我们认为,只有通过恰当的制度安排,设计合理的个人收益结构,形成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从根本上防范监管人员的道德风险问题,全面提高金融监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管人员 道德风险 激励机制 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建立专家型进取型监管队伍应坚持的理念
5
作者 杜经涛 《济南金融》 2004年第7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职业培训 员工素质 学习型组织 激励机制 山东银监局 人才培养 专业素质 组织文化 监管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ROW风险评估体系基本框架及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启示
6
作者 吕彦 《济南金融》 2004年第10期37-38,共2页
英国金融服务局(FSA)于2001年组织力量研究开发了ARROW风险评级体系,这代表目前欧洲银行业监管的最新成果。本文分析了ARROW对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评估的基本步骤、思路和方法,并分析了其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启示。
关键词 ARROW 风险评估体系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现象在传感器节点角度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邢惠芳 陈涤 +1 位作者 邢岳林 蓝海云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3-115,122,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传感器节点角度测量方法,即在信标节点发出变频干涉波,通过检测干涉场各点处合成波强度的变化频率来确定未知节点的角度的测量方法。经实验证明,该方法简单易用,对节点要求低,精确度高,是一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新的... 提出了一种新的传感器节点角度测量方法,即在信标节点发出变频干涉波,通过检测干涉场各点处合成波强度的变化频率来确定未知节点的角度的测量方法。经实验证明,该方法简单易用,对节点要求低,精确度高,是一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新的角度测量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测量 干涉波 强度 变化频率 传感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演化博弈视角的绿色信贷实施机制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朝弟 赵滨 吕苏越 《金融监管研究》 2012年第6期80-97,共18页
本文以完善绿色信贷实施机制为研究目的,首先观察绿色信贷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然后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将银行作为有限理性的博弈方,以银行群体行为为研究对象,分析主要参数变动对均衡状态演进变化的影响及监管行为对于推动... 本文以完善绿色信贷实施机制为研究目的,首先观察绿色信贷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然后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将银行作为有限理性的博弈方,以银行群体行为为研究对象,分析主要参数变动对均衡状态演进变化的影响及监管行为对于推动博弈模型尽快到达理想状态的作用;进而构建非理想状态下监管效率博弈模型,对监管部门推动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监管效率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演化博弈 演化稳定策略 监管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差异化经营模式路径选择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兆胜 陈菲 黄国涛 《金融监管研究》 2013年第5期80-101,共22页
从我国银行制度变迁历程看,银行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而在当前经济体制转型改革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呈现出较高的模仿性特征,导致经营模式同质化问题突出,制约了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可持续发展,也对... 从我国银行制度变迁历程看,银行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而在当前经济体制转型改革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呈现出较高的模仿性特征,导致经营模式同质化问题突出,制约了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可持续发展,也对经济体制转型改革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对中小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变迁的内在逻辑和转型路径三维模型的分析,认为在银行体制改革次序中,实施差异化监管是中小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的前提,是打破同质化路径依赖、超越现有路径的必要条件。但最终实现经营模式转型改革的关键,仍然是中小商业银行通过市场竞争积累形成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商业银行 经营模式 转型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业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评估体系的构建及实践检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颖 曹易 李念夷 《金融监管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39,共18页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农"领域的工作主线,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银行业涉农金融服务对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重要作用,但是针对性体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要求,全面衡量银行业支持农业供给侧...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农"领域的工作主线,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银行业涉农金融服务对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重要作用,但是针对性体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要求,全面衡量银行业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的统计评估体系仍处于相对欠缺状态。为此,本文从系统梳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需求出发,得出九个方面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需求重点领域,创新构建以银行业支持重点领域成效指标为主体,兼顾银行业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处外部环境指标的综合评估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山东省调查样本为例,确定评估思路、细化评估指标,验证了评估体系的有效性,也为进一步拓展评估银行业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提供了参考,具有较高的复制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银行业金融服务 评估体系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银行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旺东 《金融监管研究》 2012年第3期74-92,共19页
本文按照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思路对区域银行风险评价进行研究,建立了由指标体系和统计模型组成的区域银行风险评价体系。运用科学方法遴选出三级指标,确定相应的临界值和风险区间,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建立了... 本文按照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思路对区域银行风险评价进行研究,建立了由指标体系和统计模型组成的区域银行风险评价体系。运用科学方法遴选出三级指标,确定相应的临界值和风险区间,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建立了区域银行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利用山东省2008~2011年16期季度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区域银行风险评价体系对区域银行风险监测评估具有实用价值。同时,这种运用监管当局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的历史数据对区域银行业风险进行实证分析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银行风险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银行业金融支持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基于系统耦合视角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娜 《金融监管研究》 2013年第11期63-73,共11页
本文首先对2002年以来研究金融支持与城镇化发展关系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得出对我国银行业金融支持与城镇化发展进行耦合协调研究的必要性;随后在运用Granger模型对二者相互作用关系进行衡量与评价基础上,再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二者的耦... 本文首先对2002年以来研究金融支持与城镇化发展关系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得出对我国银行业金融支持与城镇化发展进行耦合协调研究的必要性;随后在运用Granger模型对二者相互作用关系进行衡量与评价基础上,再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二者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算,得出当前二者协调度较为欠缺的结论;进而对二者协调度欠缺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实现二者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业金融支持 城镇化 系统协调 耦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风险的成因解构、定量测算与防控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尹程 张秀民 +1 位作者 王希 马健 《金融监管研究》 2017年第10期74-87,共14页
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复杂,在当前背景下,对各类因素进行解构并定量测算其影响程度对于有针对性地加强信用风险防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对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全口径解构着手,运用数理建模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客观分析和评估... 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复杂,在当前背景下,对各类因素进行解构并定量测算其影响程度对于有针对性地加强信用风险防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对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全口径解构着手,运用数理建模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客观分析和评估了各因素在整体信用风险演变中的贡献度及交互作用。本文研究发现,近年来,辖区银行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逐年增多且错综交织,经济运行、企业经营、授信管理和诱发传导"四维"因素均对信用风险有着较为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信用风险因素在不同行业间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结构性差异。基于此,本文从逆周期式调节、调整激励机制、银企良性互动、银行夯实内控、诚信法治建设及回归职能定位六个方面,提出了建立、健全信用风险防控机制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风险 结构方程 风险防控 定量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结构与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博文 张夏翡 《金融监管研究》 2016年第2期61-81,共21页
本文研究了股权结构在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中的异质性作用。就贷款基准利率而言,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会随其上升而显著下降,而城市商业银行对其变化反应并不敏感;就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而言,国有控股大型商业... 本文研究了股权结构在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中的异质性作用。就贷款基准利率而言,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会随其上升而显著下降,而城市商业银行对其变化反应并不敏感;就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而言,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对其变化反应最不敏感。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股权结构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对货币政策反应也存在差异;对于上市银行而言,货币政策不易传导至银行贷款渠道;股权集中度与第一大股东性质在银行贷款渠道中不具有异质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贷款渠道 股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金融体系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4
15
作者 类淑志 聂海英 《济南金融》 2004年第10期46-48,共3页
农村金融体系是一国宏观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国际上比较典型的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探求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体系 国际比较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经营管理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进诚 《济南金融》 2004年第4期3-5,共3页
全面 深化 农 村信 用合 作 社改 革, 是 党中 央、 国 务院 在充 分 调研 、 反 复 论证 的 基 础 上, 为 适 应 新形 势 下 做 好农 村工 作 的 现 实需 要 采 取 的重 大 战 略 决策 。 本 文 认为 , 做 好 深化 农 村 信 用 合 作 ... 全面 深化 农 村信 用合 作 社改 革, 是 党中 央、 国 务院 在充 分 调研 、 反 复 论证 的 基 础 上, 为 适 应 新形 势 下 做 好农 村工 作 的 现 实需 要 采 取 的重 大 战 略 决策 。 本 文 认为 , 做 好 深化 农 村 信 用 合 作 社 改 革 的 各 项 工 作 , 关 键 是 建 立 适 应 市 场 经 济 体制 要 求的 经营 管 理机 制, 并 就如 何建 立 适合 农村 信 用社 实际 、适 合 市场 经济 发 展需 要的 新 机制 提出 了 若干 公共 政 策建 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转换机制 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理人市场选择、激励相容约束与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忠坦 秦培忠 《济南金融》 2004年第4期43-44,47,共3页
农村 信 用社 在长 期 的发 展中 ,形 成 了所 有权 虚 置和 “内 部 人控 制 ” 现 象, 为 改 变 这一 状 况 , 必须 正 视 农 村信 用社 法 人治 理方 面 存在 的缺 陷 ,并 采取 措 施加 以改 善 ,本 文对 此 进行 了探 讨 。
关键词 经理人 激励相容约束 农村信用社 法人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经营行为变异:表现、反思与应对
18
作者 孙世重 《金融发展研究》 2013年第1期49-54,共6页
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微观市场主体的商业自主性、治理科学性和风险管控有效性并没有彻底改观,商业银行的自生能力和内在约束机制尚未真正形成,集中表现为当前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异化性特征十分明显。本... 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微观市场主体的商业自主性、治理科学性和风险管控有效性并没有彻底改观,商业银行的自生能力和内在约束机制尚未真正形成,集中表现为当前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异化性特征十分明显。本文对此进行了归纳分析,在探究其制度成因与根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异化 自生能力 内在约束 产权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新还旧货款对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19
作者 刘青 《济南金融》 2006年第1期60-61,共2页
在我国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借新还旧贷款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违规业务.直至中国人民银行2000年公布并施行的《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规定了借新还旧贷款可以认定为正常类贷款的四个条件.才开始对借新还旧的合规性予以承认,但... 在我国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借新还旧贷款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违规业务.直至中国人民银行2000年公布并施行的《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规定了借新还旧贷款可以认定为正常类贷款的四个条件.才开始对借新还旧的合规性予以承认,但长期以来监管部门对办理借新还旧贷款的条件一直未予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新还旧贷款 银行信贷管理 影响及对策 商业 货款 中国人民银行 业务发展 暂行办法 不良贷款 监管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信托业规范发展的思考
20
作者 王林东 《济南金融》 2004年第2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信托业 中国 金融体系 支柱产业 改革 信托投资公司 金融创新 公司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