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煤提钒工艺研究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昌林 周云峰 +2 位作者 费海霞 周向阳 李劼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4,共6页
综述了几种从含钒石煤中提取五氧化二钒的工艺流程及其特点,提出了应针对含钒石煤的性质选择相应的工艺流程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含钒石煤 五氧化二钒 提取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ρ-Al_2O_3结合铁沟浇注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姚金甫 田守信 +2 位作者 姚长江 陈玮 王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9-141,共3页
以致密刚玉、优质碳化硅、α-Al2O3微粉、硅微粉和球沥青为主要原料,分别以ρ-Al2O3和Secar71为结合剂,制备了Al2O3-SiC-C浇注料。首先通过ρ-Al2O3结合铁沟料的流动性试验找出最合适的分散剂,然后对比研究了两种结合剂对铁沟料性能的... 以致密刚玉、优质碳化硅、α-Al2O3微粉、硅微粉和球沥青为主要原料,分别以ρ-Al2O3和Secar71为结合剂,制备了Al2O3-SiC-C浇注料。首先通过ρ-Al2O3结合铁沟料的流动性试验找出最合适的分散剂,然后对比研究了两种结合剂对铁沟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水泥结合的铁沟料相比,ρ-Al2O3结合铁沟料具有较高的常温强度和较好的抗渣性;加入缓凝剂硼酸或采用缓凝型ρ-Al2O3,可使铁沟料具有足够的可施工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2O3 铁沟料 流动性 抗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硫铝土矿中黄铁矿的细菌氧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吉奎 李花霞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7-69,90,共4页
从高硫煤矿中分离到3种氧化亚铁硫杆菌,用它们对重庆某高硫铝土矿石进行生物氧化浸出脱硫试验,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脱硫率均超过74%,其中SX-1#菌的脱硫率达到83.57%,并使矿石的硫含量由生物氧化浸出前的3.83%降低到0.69%,达到拜耳法生... 从高硫煤矿中分离到3种氧化亚铁硫杆菌,用它们对重庆某高硫铝土矿石进行生物氧化浸出脱硫试验,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脱硫率均超过74%,其中SX-1#菌的脱硫率达到83.57%,并使矿石的硫含量由生物氧化浸出前的3.83%降低到0.69%,达到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工艺对矿石硫含量的要求。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氧化是高硫铝土矿石的高效脱硫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黄铁矿 氧化亚铁硫杆菌 生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沉淀-转溶法从高铁含钒溶液中回收钒的研究
4
作者 李昌林 周云峰 +2 位作者 弗海霞 周向阳 李劼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14,共5页
采用还原沉淀-转溶法从高铁含钒石煤硫酸浸出溶液中回收钒,并对浸出液的预中和,含钒酸精矿的制备和转溶等工艺环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法可从高铁含钒溶液中回收钒,并制备合格的五氧化二钒,但钒的总回收率偏低。
关键词 高铁含钒溶液 钒回收 还原沉淀 转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铝镁复合阻燃剂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刘磊 王建立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5-230,共6页
超细氢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阻燃填料,但由于其分解温度低而影响使用性能。根据晶体成核与生长理论,以氢氧化铝为核材,以镁盐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通过非均相成核方式使氢氧化镁沉积在氢氧化铝表面,形成氢氧化镁包覆氢氧化铝的核-壳结构... 超细氢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阻燃填料,但由于其分解温度低而影响使用性能。根据晶体成核与生长理论,以氢氧化铝为核材,以镁盐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通过非均相成核方式使氢氧化镁沉积在氢氧化铝表面,形成氢氧化镁包覆氢氧化铝的核-壳结构,制备的氢氧化铝镁复合阻燃剂兼有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的优点。通过研究温度、加料方式以及复合阻燃剂中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镁理化质量比等对复合阻燃剂热稳定性的影响,得到复合阻燃剂优化的制备工艺条件。制备的铝镁复合阻燃剂,初始热分解温度可达到260℃,进一步提高了氢氧化铝的阻燃性能,有机高聚物填充铝镁复合阻燃剂后其氧指数可达到33,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镁复合阻燃剂 制备 非均相沉淀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生产用絮凝剂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车洪生 周跃华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5-26,共2页
通过改变絮凝剂的添加量和添加方式,对拜耳法赤泥沉降分离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絮凝剂的添加量对赤泥沉降分离效果有重要影响,合适的添加量为0.02%~0.04%,二次添加比一次添加的效果要好,添加絮凝剂还能有效降低赤泥的压缩液固比。
关键词 氧化铝 沉降 分离 絮凝剂 添加方式 拜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槽衬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喜平 李旺兴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2003年第6期35-37,共3页
研究了废槽衬的外观形貌、微观结构、物相组成、元素含量,并对寿命相同的两种典型废槽衬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为选择废槽衬的无害化处理工艺提供了基础数据。
关键词 废槽衬 性能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掺杂SiO_2介孔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5
8
作者 苏赵辉 陈启元 +1 位作者 李洁 刘士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60-1764,共5页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钨酸钠(Na_2WO_4·2H_2O)为钨源,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了W掺杂的二氧化硅介孔材料W-SiO_2,并通过XRD、HRTEM、EDX、FT-IR、N_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考察了随着...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钨酸钠(Na_2WO_4·2H_2O)为钨源,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了W掺杂的二氧化硅介孔材料W-SiO_2,并通过XRD、HRTEM、EDX、FT-IR、N_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考察了随着W含量增加,W-SiO_2介孔材料结构的变化规律以及钨物种在材料中的存在状态.结果表明,当WO_3含量w(WO_3)约为10%时,W-SiO_2中的钨物种是高度分散进入介孔骨架,形成W-O-Si键:当w(WO_3)=20%时,样品中开始有未掺人到SiO_2骨架中WO_3的结晶出现;当w(WO_3)<60%时,W-SiO_2样品能保持很好的介孔孔道结构,更高含量WO_3掺入将破坏二氧化硅介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材料 三氧化钨 二氧化硅 模板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铝矿石中主次痕量组分 被引量:53
9
作者 张爱芬 马慧侠 李国会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07-310,共4页
采用熔融玻璃片和粉末压片法制样,选用国家标准样品和人工合成标准样品,用经验α系数和散射线内标法校正元素间谱线重叠干扰和基体效应,使用Magix(PW 2403)X射线光谱仪对样品中的A l2O3、SiO2、Fe2O3、TiO2、K2O、Na2O、CaO、MgO、P2O5... 采用熔融玻璃片和粉末压片法制样,选用国家标准样品和人工合成标准样品,用经验α系数和散射线内标法校正元素间谱线重叠干扰和基体效应,使用Magix(PW 2403)X射线光谱仪对样品中的A l2O3、SiO2、Fe2O3、TiO2、K2O、Na2O、CaO、MgO、P2O5、MnO、S、Pb、Zn、Sr、Zr、V、Ga和Cr等组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与标准值或化学法相符,12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 经验α系数 散射线内标法 铝土矿 熔融法 粉末压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l_3-NaCl-KCl熔融盐中铝的电沉积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景升 杨占红 +4 位作者 王小花 李旺兴 陈建华 王升威 李景威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72-676,共5页
在摩尔比为0.66:0.17:0.17的AlCl3-NaCl-KCl共融盐中,控制阴极电流密度在基体铁片上获得银白色铝镀层。用扫描电镜、X射线物相分析对所得镀层进行显微组织分析,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熔融盐中铝沉积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25mA/... 在摩尔比为0.66:0.17:0.17的AlCl3-NaCl-KCl共融盐中,控制阴极电流密度在基体铁片上获得银白色铝镀层。用扫描电镜、X射线物相分析对所得镀层进行显微组织分析,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熔融盐中铝沉积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25mA/cm2时,所得铝晶粒为针状,以(200)面构成为主;当电流密度为40mA/cm2时,最大电流效率达到92%;当电流密度超过80mA/cm2时,电流效率随电流密度的增大急剧减小;当电流密度增至60mA/cm2时,所得晶粒既有针状也有球形,以(111)面构成为主;当电流密度为100mA/cm2时,所得铝晶粒呈球形;所得铝镀层厚度与电镀时间呈抛物线关系,与电流密度呈直线关系;熔融盐中沉积铝源于Al2Cl7?的还原,还原峰电位为-0.23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盐 表面形貌 相结构 镀厚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熔盐电解过程阳极电流非接触式测试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英 周孑民 +3 位作者 李茂 周益文 詹水清 杨建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302-2308,共7页
针对铝电解槽电磁场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阳极电流非接触式测试方法即多传感器测试方法。该方法是在每个阳极导杆附近,布置多个测试磁场的传感器,通过调节传感器的组合方式,得到测试点准确的磁场,进而反推得到各阳极导杆的电流分布... 针对铝电解槽电磁场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阳极电流非接触式测试方法即多传感器测试方法。该方法是在每个阳极导杆附近,布置多个测试磁场的传感器,通过调节传感器的组合方式,得到测试点准确的磁场,进而反推得到各阳极导杆的电流分布。建立了铝电解槽的骨架模型,对多传感器测试方法进行验证并优化。结果表明:采用3个传感器的布置方案,阳极电流的测试误差减小,误差分布范围为0.35%~0.90%;在传感器1、2的间距为13 mm,传感器1、4的间距为5 mm的特定布置方案中,阳极电流的测试误差达到最小值,平均误差不超过±0.3%;并且该方法具有安装简单、操作方便、精度高以及可实现在线连续测量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槽 阳极电流 非接触式测试 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Mn合金镀层的微观结构及耐蚀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占红 王小花 +2 位作者 李旺兴 陈建华 王升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66-670,共5页
在AlCl3-NaCl-KCl低温共融盐中,添加无水MnCl2,接通直流电在铁片上获得Al—Mn合金镀层。用扫描电镜、能量色散谱、X射线衍射和极化曲线对分别对该合金镀层的形貌、组成、相结构及耐腐蚀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纯铝镀层表面呈针状,... 在AlCl3-NaCl-KCl低温共融盐中,添加无水MnCl2,接通直流电在铁片上获得Al—Mn合金镀层。用扫描电镜、能量色散谱、X射线衍射和极化曲线对分别对该合金镀层的形貌、组成、相结构及耐腐蚀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纯铝镀层表面呈针状,锰质量分数9.20%的镀层表面呈花状,锰质量分数25.43%的镀层表面有无规则瘤节状凸起物且晶界模糊,而锰质量分数达到34.42%时,晶粒细化,晶界清晰;合金镀层中锰质量分数与熔盐中无水MnCl2的质量分数呈线性关系;锰质量分数为20.84%~29.74%的镀层为单一的非晶态结构,锰质量分数高于29.74%的镀层为Al8Mn5晶体与非晶态的双相结构;合金镀层的点蚀电压比纯铝镀层高180~360mV,单相非晶态合金镀层的耐蚀性优于双相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Mn合金 低温熔融盐 电镀 微观结构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铝电解质体系固体物相变化过程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玉棉 赵忠兴 +2 位作者 张明谦 黄海波 刘杨军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3,共4页
针对国产电解铝工业所用的铝电解质成分较国外复杂,特别是电解质的摩尔比在2.7~3.1时,电解质熔体的物相结构复杂多变的情况,采用X射线衍射法和全元素化学分析法对工业电解质的固体物相组成、主要组分及电解质的摩尔比进行研究.研究结... 针对国产电解铝工业所用的铝电解质成分较国外复杂,特别是电解质的摩尔比在2.7~3.1时,电解质熔体的物相结构复杂多变的情况,采用X射线衍射法和全元素化学分析法对工业电解质的固体物相组成、主要组分及电解质的摩尔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钙盐始终以游离的CaF2形式存在.在电解质摩尔比2.7~3.0时,锂盐的酸性相LiNa2AlF6和碱性相LiF同时出现.X射线衍射法分析摩尔比结果较化学法偏高,且差值随摩尔比的增大而减小,当摩尔比大于3时,其测量结果与实际值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质 物相结构 X射线衍射 摩尔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冰晶石中成分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爱芬 吉昂 马慧侠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06-1108,共3页
研究了冰晶石样品熔融法制样的条件,确定了熔融法制样中选用四硼酸锂和偏硼酸锂(以质量比67比33)混合作溶剂,消除熔融过程中氟元素的挥发问题,且保证混合溶剂与试样的质量比为10比1.5以形成玻璃片等试验条件,制定了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 研究了冰晶石样品熔融法制样的条件,确定了熔融法制样中选用四硼酸锂和偏硼酸锂(以质量比67比33)混合作溶剂,消除熔融过程中氟元素的挥发问题,且保证混合溶剂与试样的质量比为10比1.5以形成玻璃片等试验条件,制定了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冰晶石中元素含量的方法。用理论α系数或基本参数法校正元素间谱线重叠干扰和基体效应,拟定的方法进行实际样品分析,其测定结果与标准值或化学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法 冰晶石 熔融法 理论α系数 基本参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槽衬火法处理过程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喜平 田保红 +2 位作者 李旺兴 刘凤琴 罗钟生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2004年第5期19-21,25,共4页
采用自由焓函数法计算了废槽衬火法处理过程中几个主要反应的自由焓变化,分析了各反应可能的方向和趋势,其结果将为选择废槽衬无害化处理工艺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废槽衬 火法处理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相流动的铝电解槽磁流体流场数值仿真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志明 王跃勇 +1 位作者 李旺兴 周益文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11年第6期655-660,共6页
为了对铝电解槽内磁流体的两相流动和界面波动进行深入了解,通过ANSYS和CFX相结合的方法,把洛伦兹力作为动量源相,对160 kA铝电解槽内的磁流体流动进行了两相流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铝液和电解质的流动均呈两个漩涡;铝液的平均流速为0... 为了对铝电解槽内磁流体的两相流动和界面波动进行深入了解,通过ANSYS和CFX相结合的方法,把洛伦兹力作为动量源相,对160 kA铝电解槽内的磁流体流动进行了两相流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铝液和电解质的流动均呈两个漩涡;铝液的平均流速为0.147 6 m/s,最大流速为0.287 9 m/s;电解质的流速偏小,平均流速为0.116 5 m/s,最大流速为0.286 6 m/s;电解质和铝液的界面变形范围为-0.029~0.035 m.将流速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表明对基于两相流动的铝电解槽内磁流体进行数值仿真可以帮助了解铝电解槽内的流场,为进一步优化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 ANSYS软件 CFX软件 磁流体 洛伦兹力 两相流 界面波动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COM认证环境下Internet接入共享与仿真
17
作者 崔建涛 赵晓君 张烁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86-89,101,共5页
为了满足企业内、外网之间灵活访问的需求,设计了一个改进的Internet接入共享方案,基于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和网络地址转换技术,成功实现了Dr.COM宽带认证环境下主机和移动终端的网络接入共享,并在VMware虚拟机上仿真某企业网络.改进后... 为了满足企业内、外网之间灵活访问的需求,设计了一个改进的Internet接入共享方案,基于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和网络地址转换技术,成功实现了Dr.COM宽带认证环境下主机和移动终端的网络接入共享,并在VMware虚拟机上仿真某企业网络.改进后的方案,无需购置专用硬件路由器,具有成本低、软硬件可扩充性强、组网灵活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中小型企业,并为工程技术人员研究Internet接入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认证 Internet接入共享 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 网络地址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CH热解法制备纳米氧化铝粉体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东红 文九巴 李旺兴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1-4,共4页
以NH4Al(SO4)2和NH4HCO3为原料,用沉淀法在搅拌转速10000r/min,1%(质量分数)分散剂PEG1000,陈化15h的条件下制备了氧化铝前驱体碳酸铝铵(AACH)。经850℃×30min煅烧制得了粒度为20~30nm,比表面积为245.8m2/g,形貌为球形的纳米γAl2... 以NH4Al(SO4)2和NH4HCO3为原料,用沉淀法在搅拌转速10000r/min,1%(质量分数)分散剂PEG1000,陈化15h的条件下制备了氧化铝前驱体碳酸铝铵(AACH)。经850℃×30min煅烧制得了粒度为20~30nm,比表面积为245.8m2/g,形貌为球形的纳米γAl2O3,并研究了AACH焙烧过程中晶体结构的变化。研究表明:搅拌强度、有机表面活性剂、陈化时间对前驱体晶体结构有重要影响。γAl2O3的粒径分布及形貌与AACH的粒径分布及形貌有密切的关系;强化搅拌及添加有机表面活性剂对阻止纳米颗粒的团聚有较好的效果;室温下陈化时间超过30h,前驱体形貌有转变为棒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铝铵 热解法 氧化铝 纳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9Gd-4Y-0.6Zr合金的二次时效 被引量:3
19
作者 肖阳 张新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6-282,共7页
对Mg-9Gd-4Y-0.6Zr合金挤压态和挤压T5态在275-350℃的高温下时效0-96 h,测试两种状态在时效过程中的硬度变化,并用透射电镜观察析出相的组织演变。结果表明:合金挤压T5态比挤压态在275-350℃高温时效中的硬度高,并具有较好的耐热性。... 对Mg-9Gd-4Y-0.6Zr合金挤压态和挤压T5态在275-350℃的高温下时效0-96 h,测试两种状态在时效过程中的硬度变化,并用透射电镜观察析出相的组织演变。结果表明:合金挤压T5态比挤压态在275-350℃高温时效中的硬度高,并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合金挤压T5态在275-350℃的高温二次时效过程中产生回归现象,二次时效的温度越高,回归现象越明显,形成β1相的速度越快,达到平衡相(β相)所需的时间也越短。β′相向β1相转变所需的相变时间最长;β1相向β相转变所需相变时间最短,组织内会出现β′相、β1相和β相三相共存;因此,β′相向β1相的转变一旦完成,合金的硬度和耐热性急剧地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Y-ZR合金 二次时效 析出相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氢氧化铝的XRD鉴定 被引量:150
20
作者 李波 邵玲玲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4-57,共4页
氧化铝、氢氧化铝的晶型有多种,不同晶型的氧化铝、氢氧化铝的用途差别也很大,所以必须确定它们的晶型。X射线衍射仪在区别物质晶型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在参考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介绍了不同晶型的氧化铝、氢氧化铝的X射线衍射图及其特征... 氧化铝、氢氧化铝的晶型有多种,不同晶型的氧化铝、氢氧化铝的用途差别也很大,所以必须确定它们的晶型。X射线衍射仪在区别物质晶型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在参考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介绍了不同晶型的氧化铝、氢氧化铝的X射线衍射图及其特征衍射峰,并分析了衍射峰之间的差别,以及鉴定方法。并简单介绍了不同晶型的氧化铝、氢氧化铝的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氢氧化铝 XRD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