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铝熟料窑窑皮厚度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孑民 马爱纯 李旺兴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3-636,共4页
以一直径为4.5m、高为90m熟料窑的烧成带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烧成带有窑皮存在和没有窑皮存在时耐火层内的温度分布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窑皮在不同厚度时耐火层内的温度分布进行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烧成带无窑皮时,窑... 以一直径为4.5m、高为90m熟料窑的烧成带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烧成带有窑皮存在和没有窑皮存在时耐火层内的温度分布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窑皮在不同厚度时耐火层内的温度分布进行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烧成带无窑皮时,窑外壁温度较高,在232~270℃之间;当窑皮厚度从200mm增大到300mm时,窑外壁温度从215℃降低至161℃;在熟料窑操作中,窑皮过薄将缩短耐火内衬的使用寿命,并限制加煤提产;窑皮过厚则缩小了烧结带的有效截面积,也限制了熟料窑的提产;对直径为4.5m左右的大型回转窑,窑皮厚度可根据生料浆成份和窑况在200~300mm内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熟料窑 窑皮 耐火内衬 温度分布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熟料窑内一维传热模型 被引量:32
2
作者 马爱纯 周孑民 +1 位作者 孙志强 李旺兴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3-26,共4页
综合考虑烟气、窑壁和料床间的传导、对流和辐射传热 ,建立了氧化铝熟料窑内一维传热模型。应用龙格库塔方法 ,预测熟料窑任一横剖面气体和物料的温度 ,对封闭的回转窑内高温烟气和低温物料逆向传热规律以及窑内各带温度分布的合理性进... 综合考虑烟气、窑壁和料床间的传导、对流和辐射传热 ,建立了氧化铝熟料窑内一维传热模型。应用龙格库塔方法 ,预测熟料窑任一横剖面气体和物料的温度 ,对封闭的回转窑内高温烟气和低温物料逆向传热规律以及窑内各带温度分布的合理性进行研究 ,分析了生料掺煤量对窑内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控制合适的生料掺煤量 ,可得到合理的燃烧带温度和各带的长度分布 ,延长回转窑的使用寿命。本模型实用性强 ,适用于现场对封闭回转窑内气体和物料温度的预测和参数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回转窑 传热模型 生料 掺煤 熟料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熟料窑喷射干燥段参数的仿真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马爱纯 周孑民 李旺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8-141,共4页
以d4.5m×90m熟料窑的喷射干燥段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三维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应用数值方法,研究了不同窑尾压力和料浆粒径时,窑内温度分布和水蒸气的浓度分布,并对操作参数和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窑尾负压和生料浆的平均... 以d4.5m×90m熟料窑的喷射干燥段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三维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应用数值方法,研究了不同窑尾压力和料浆粒径时,窑内温度分布和水蒸气的浓度分布,并对操作参数和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窑尾负压和生料浆的平均粒径对窑内温度分布和水蒸汽浓度分布有较大影响;需要提高窑尾温度和窑尾烘干能力时可提高负压,反之则减小负压;减小料浆粒径,有利于降低窑尾烟气温度,加快物料的升温过程;对直径为4.5m左右的大型回转窑,窑尾负压可根据窑况在-200~-300Pa之间调节,生料浆的平均粒径不宜大于0.1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熟料窑 喷射干燥 仿真 优化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酸钠溶液声致自由基的测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吉波 陈启元 +2 位作者 张牧群 尹周澜 张平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120-2124,共5页
铝酸钠溶液声致自由基的测定对超声强化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反应机理的探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DMPO (5 ,5 dimethyl 1 pyrroline N oxide)作为自旋捕获剂 ,应用自旋捕获技术与电子自旋共振 (ESR)波谱连用的方法检测到铝酸钠溶液在... 铝酸钠溶液声致自由基的测定对超声强化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反应机理的探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DMPO (5 ,5 dimethyl 1 pyrroline N oxide)作为自旋捕获剂 ,应用自旋捕获技术与电子自旋共振 (ESR)波谱连用的方法检测到铝酸钠溶液在超声空化作用下产生·OH自由基 ,讨论了声致自由基的产生与超声作用时间及铝酸钠溶液浓度的关系。结果发现 ,只有在超声波处理浓度较低的铝酸钠溶液时 ,才可能产生·OH自由基 ,且随着超声作用时间的延长 ,自由基的产量也随之增加 ,但当超声作用时间超过 10min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钠溶液 OH自由基 超声 电子自旋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N加入量对低水泥刚玉质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丁成栋 秦庆伟 +2 位作者 杨建红 包生重 梁玉冬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3-205,共3页
为了提高低水泥刚玉质浇注料中温处理后的强度和抗热震性,在其配料中引入不同量的h-BN粉(其质量分数分别为0、0.5%、1%、1.5%和2%),经成型、养护、脱模、烘干、750℃热处理后,检测试样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常温抗折强度、常温耐压强... 为了提高低水泥刚玉质浇注料中温处理后的强度和抗热震性,在其配料中引入不同量的h-BN粉(其质量分数分别为0、0.5%、1%、1.5%和2%),经成型、养护、脱模、烘干、750℃热处理后,检测试样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常温抗折强度、常温耐压强度、抗热震性,并进行XRD分析。结果表明:随着h-BN加入量的增加,750℃处理后试样的显气孔率有所减小,体积密度逐渐减小,常温耐压强度逐渐增大,常温抗折强度也呈增大趋势,抗热震性逐渐改善。可见,加入h-BN有助于提高低水泥刚玉质浇注料中温处理后强度和抗热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 低水泥刚玉质浇注料 抗折强度 耐压强度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