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巡检无人机操控人员胜任力模型研究
1
作者 李超 江南 张兵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1-58,共8页
随着铁路巡检向天空地立体化发展,无人机被逐渐运用于铁路巡检工作中。鉴于无人机运用于铁路巡检的深远意义,为铁路行业培养与管理无人机操控人员势在必行。基于此,选取部分铁路行业无人机操控人员为样本,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方法,探寻辨... 随着铁路巡检向天空地立体化发展,无人机被逐渐运用于铁路巡检工作中。鉴于无人机运用于铁路巡检的深远意义,为铁路行业培养与管理无人机操控人员势在必行。基于此,选取部分铁路行业无人机操控人员为样本,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方法,探寻辨别铁路巡检无人机操控人员胜任特征并使其概念化,构建铁路巡检无人机操控人员胜任力模型,对铁路巡检无人机操控人员胜任力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丰富了铁路巡检无人机操控人员胜任力的相关研究,有利于加深对一线铁路巡检无人机操控人员工作的了解,对完善铁路巡检无人机操控人员培训体系设计,明晰一线铁路巡检无人机操控人员所欠缺和需提升的能力,更有针对性地构建铁路巡检无人机操控人员培训体系,改进和完善人力资源相关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巡检 无人机 胜任力 行为事件访谈 人力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效果评估模型及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艾爽 赵会军 张兵 《中国铁路》 2018年第7期64-70,共7页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效果评估是检验实际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是优化与改进培训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借鉴柯式四级评估模型及其最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以铁路行业为例,通过调研实施铁路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企业,构建铁路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效果评...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效果评估是检验实际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是优化与改进培训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借鉴柯式四级评估模型及其最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以铁路行业为例,通过调研实施铁路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企业,构建铁路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效果评估模型,并结合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以某车辆检修培训班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具备良好的适用性,可为培训效果评估工作的合理化、科学化、系统化及专业技术人才素质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专业技术人员 培训效果 评估 柯式四级评估模型 德尔菲法 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科技人才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路云军 张力 +1 位作者 刘剑 赵会军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3-160,共8页
铁路科技人才是实现铁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增强中国铁路战略科技力量的关键要素,建设高水平铁路科技人才队伍是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铁路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基于冰山模型理论,从专业素养、学习创新、管理能力、动机、人际能... 铁路科技人才是实现铁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增强中国铁路战略科技力量的关键要素,建设高水平铁路科技人才队伍是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铁路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基于冰山模型理论,从专业素养、学习创新、管理能力、动机、人际能力、个性品质等6个维度,提出铁路科技人才胜任力模型理论框架,通过BEI访谈、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编制铁路科技人才胜任特征词典,构建铁路科技人才胜任力模型,提出细化完善铁路科技人才培养目标、健全铁路科技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健全铁路科技人才梯队培养机制、完善铁路科技人才数字化管理模式、构建有效的铁路科技人才胜任力测评方式方法体系等铁路科技人才胜任力提升对策,以期为高水平铁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科技人才 胜任力词典 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科技企业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路云军 张力 +1 位作者 刘剑 赵会军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2,160,共7页
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是深化铁路科技企业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关键问题。在明确铁路科技企业人才评价体系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其行业属性特点,以职业发展通道和人才评价场景为核心,提出人才评价体系结构框架,从评价目的、主体、内容、方式、周... 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是深化铁路科技企业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关键问题。在明确铁路科技企业人才评价体系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其行业属性特点,以职业发展通道和人才评价场景为核心,提出人才评价体系结构框架,从评价目的、主体、内容、方式、周期等方面提出人才评价体系功能构成,梳理设计了人才评价核心指标集,并从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维护、人才评价结果运用、人才评价工作评估、人才评价信息化支撑等方面提出人才评价体系实施策略,为推进人才评价改革、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科技企业 人才评价体系 人才评价指标 任职能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物流园区供应链服务运作模型及实现途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赵会军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3-37,共5页
铁路物流园区开展供应链服务是铁路发展现代物流、融入供应链的重要基础。为实现铁路物流园区供应链服务的高水平运作,从基本框架和构成要素2个方面分析铁路物流园区供应链服务运作模型,提出该运作模型包含营销、计划、接收货物、库存... 铁路物流园区开展供应链服务是铁路发展现代物流、融入供应链的重要基础。为实现铁路物流园区供应链服务的高水平运作,从基本框架和构成要素2个方面分析铁路物流园区供应链服务运作模型,提出该运作模型包含营销、计划、接收货物、库存管理与流通加工、交付配送、客户服务6项业务流程和1项支持流程,通过逐级细化分解可以得到流程配置要素及流程元素。在此基础上,根据营销、实施、支持3个维度,从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开展更多形式的合作模式、构建体系化的供应链服务内容、提升供应链服务的计划能力、建立专业化经营业绩考核机制,以及以"互联网+"推进高效运营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和重点优化,实现铁路物流园区供应链服务高效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物流园区 SCOR 供应链服务 运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FD-AHP的铁路技能人才培训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韩钧 赵会军 《中国铁路》 2020年第2期34-39,共6页
建设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需要对铁路企业技能人才培训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为了科学评价各铁路企业的技能人才培训质量工作,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和质量功能展开(QFD)、层次分析法(AHP),研究铁路企业技能人才培训的质量评价指标与方... 建设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需要对铁路企业技能人才培训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为了科学评价各铁路企业的技能人才培训质量工作,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和质量功能展开(QFD)、层次分析法(AHP),研究铁路企业技能人才培训的质量评价指标与方法问题。结论显示,铁路企业技能人才培训需要层次分为3级,包括7类2级需求和21类3级需求;培训质量特性对应展开为3级,包括4类2级质量特性和18类3级质量特性;采用AHP方法计算了培训需求重要度,采用QFD方法将培训需求重要度转化为质量特性指标的重要度,并藉此构建了培训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为全面综合评价铁路局集团公司的技能人才培训质量、提升铁路企业技能人才培训工作水平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技能人才 培训质量 评价模型 AHP Q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成网条件下长距离列车开行模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琳玥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22,共5页
我国高速铁路网基本形成,长距离列车开行模式选择对于高速铁路成网条件下列车开行方案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高速铁路长距离列车的运输效益,充分考虑直达或中转客流需求、动车组运用与检修、高速铁路运输组织对长距离列车开行模式的... 我国高速铁路网基本形成,长距离列车开行模式选择对于高速铁路成网条件下列车开行方案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高速铁路长距离列车的运输效益,充分考虑直达或中转客流需求、动车组运用与检修、高速铁路运输组织对长距离列车开行模式的影响,建立高速铁路长距离直达或中转换乘选择模型,并研究其求解。以2020年新增高速铁路长距离起讫点为对象,进行长距离直达或中转换乘选择的实例论证,提出兰州—青岛、北京—兰州、北京—银川等12个起迄点之间新增开行高速铁路长距离直达列车的规划设想。结果表明,应用长距离直达或中转换乘选择模型能够解决高速铁路成网条件下长距离列车开行模式选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长距离列车 开行模式 直达 中转换乘 运输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多式联运运输单证电子化实践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8
8
作者 诸葛恒英 赵会军 杨磊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5-81,共7页
多式联运作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输单证电子化对于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节能环保具有重要作用。从欧洲多式联运发展出发,探讨欧洲主要多式联运运输单证电子化实践,总结欧洲多式联运运输单证电子化经验,即数据共享、提... 多式联运作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输单证电子化对于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节能环保具有重要作用。从欧洲多式联运发展出发,探讨欧洲主要多式联运运输单证电子化实践,总结欧洲多式联运运输单证电子化经验,即数据共享、提升效率,标准先行、试点推进,加强合作、促进接轨。提出促进我国多式联运运输单证电子化发展的建议,即不断完善多式联运运输单证电子化发展,加快推进以铁路为主的多式联运运输单证电子化建设,增强政府、企业及平台间合作交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式联运 运输单证 电子化 数据共享 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