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1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限速对建筑振动与二次结构噪声影响试验研究
1
作者 吴士亮 刘鹏辉 +1 位作者 杨宜谦 董振升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73,103,共9页
基于某地铁隧道内轨道振动和沿线建筑物室内振动及二次结构噪声现场试验,对限速前后隧道内振动、室内振动和二次噪声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内振动、室内振动和二次结构噪声在不同列车间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离散性,限速后振动... 基于某地铁隧道内轨道振动和沿线建筑物室内振动及二次结构噪声现场试验,对限速前后隧道内振动、室内振动和二次噪声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内振动、室内振动和二次结构噪声在不同列车间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离散性,限速后振动总体减小离散度变大,振动和二次结构噪声受列车状态影响明显;40~80 Hz频段振动是室内振动和二次结构噪声的主要激励源;列车限速后,室内振动和二次结构噪声总体水平降低但作用时间延长,振动和噪声总暴露量可能增大。限速对于车轮状态较差的列车效果不明显,优先进行镟轮等来改善轮轨关系以减小振动和二次结构噪声的影响。分时段限速和改善列车轮轨关系措施可为地铁振动噪声提质改造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限速运行 建筑振动 二次结构噪声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广铁路提速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科学研究试验 被引量:4
2
作者 孙耿杰 刘磊 +5 位作者 白鑫 白夜 程爱君 高攀 王立乾 李元平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3-171,共9页
为综合评价贵广铁路提速隧道空气动力学影响,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贵广铁路提速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科学研究试验。阐述隧道气动效应试验、车内空气压力舒适度试验、车体及设备舱气动载荷试验、车内噪声试验等4项内容的设计... 为综合评价贵广铁路提速隧道空气动力学影响,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贵广铁路提速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科学研究试验。阐述隧道气动效应试验、车内空气压力舒适度试验、车体及设备舱气动载荷试验、车内噪声试验等4项内容的设计方案和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贵广铁路隧道内以不超过300 km/h速度运行时,CR400AF、CRH380A、CRH2A车内空气压力变化、车体及设备舱气动载荷、隧道内附属设施气动压力满足标准要求;CRH1A车内空气压力变化最大值超过标准;通过全线排查目前共发现6座隧道存在音爆。建议根据贵广铁路隧道分布情况及运营需求制定相关措施。通过本次试验,首次全面获取了动车组在92 m2断面隧道内以300 km/h运行条件下的空气动力学效应数据和规律,为贵广铁路提速300 km/h运营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广铁路 提速 隧道气动效应 车内空气压力 气动载荷 车内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变形对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变形及离缝影响研究
3
作者 曾志平 吴霁崟 +4 位作者 王卫东 王继军 徐磊 李桩 刘卓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2-612,共11页
为探明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在基础变形恶劣地质条件下的变形规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隧道段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精细化数值仿真模型,在考虑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直接构筑于仰拱上的特殊结构形式前提下,以仰拱余弦型... 为探明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在基础变形恶劣地质条件下的变形规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隧道段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精细化数值仿真模型,在考虑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直接构筑于仰拱上的特殊结构形式前提下,以仰拱余弦型不均匀沉降作为基础变形输入形式,分析幅值、波长对钢轨位移、道床板位移及道床板与基础间离缝及脱空高度与长度的影响,提出基础变形作用下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的薄弱位置及最不利变形形式。研究结果表明:1)当基础变形形式为余弦型不均匀沉降时,钢轨变形形式与基础变形形式一致性较高,道床板变形形式一致性较低;结构沉降随基础沉降幅值增大而增大,基础沉降波长对结构沉降最大值影响较小;沉降中心出现沉降最大值,沉降端部出现小幅上拱;2)当沉降幅值与波长不变时,由于道床板的纵向不连续性,沉降中心为板中的情况变形较为缓和,沉降中心为板端的情况变形较为剧烈;3)层间离缝及脱空高度随沉降幅值的增大而增大,随沉降波长的增大而减小;随沉降幅值的增大而增大,随沉降波长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基础沉降波长小于40 m时,只要发生沉降即需进行检查修补;基础沉降波长超过80 m时,可不进行离缝修补。综上所述,沉降幅值与轨道结构变形呈正相关;道床板的纵向不连续使得结构沉降与离缝突变性强,极大恶化轨道结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可为基础变形地段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的优化设计与运维养修提供参考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变形 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 钢轨不平顺 层间离缝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位激振试验的高速铁路路基动力特性研究
4
作者 杨长卫 岳茂 +3 位作者 张良 苏珂 蔡德钩 张先军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140,共8页
高速铁路路基在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稳定性十分关键,原位激振试验对研究路基的动力特性具有独特优势。依托京雄城际铁路固安东站工点开展原位激振试验,对路基结构随激振频率、扭力变化下动力响应特征进行研究,同时开展扫频试验,用... 高速铁路路基在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稳定性十分关键,原位激振试验对研究路基的动力特性具有独特优势。依托京雄城际铁路固安东站工点开展原位激振试验,对路基结构随激振频率、扭力变化下动力响应特征进行研究,同时开展扫频试验,用于关注路基不同位置处自振频率、动剪切模量比与阻尼比的演变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加速度峰值随水平距离的增加而逐渐衰减,同种扭力工况下,加速度峰值随频率增加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随着激振频率增加,水平方向上加速度峰值由随扭力的增加而递增逐渐演变为递减的趋势;以衰减程度90%为标准,路基表面动力影响范围主要在1 m以内;动应力随垂直深度的增加逐渐衰减,影响范围主要位于2.9 m以内;随着水平及垂直距离的增加,自振频率与动剪切模量比逐渐增大,而阻尼比逐渐减小。根据路基动力响应特征及扫频试验结果,推测此段路基自振频率位于16 Hz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路基 原位激振试验 加速度 动应力 自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可调高轨道结构性能研究
5
作者 陈晓斌 熊家坤 +2 位作者 李泰灃 金伟涛 吕鑫龙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07-2421,共15页
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无砟轨道对路基结构变形的控制要求非常严格。为满足毫米级的线路平顺性要求并解决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针对高铁路桥过渡段路基沉降特性,提出一种可调高轨道结构,即在轨道下预埋智能顶升设备,当路基发生沉降后通过对... 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无砟轨道对路基结构变形的控制要求非常严格。为满足毫米级的线路平顺性要求并解决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针对高铁路桥过渡段路基沉降特性,提出一种可调高轨道结构,即在轨道下预埋智能顶升设备,当路基发生沉降后通过对轨道精准顶升使其恢复至设计高程。首先使用智能顶升设备对一段足尺无砟轨道模型进行顶升试验,探究在不同沉降类型下顶升对轨道受力状态和整体工作性能的影响;接着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列车—轨道—可调高轨道结构有限元模型,探究沉降在治理前后对高速列车行车的影响。顶升模型实验发现:轨道未出现离缝,且同一位置处轨道板和底座板应变值的一致性表明顶升过程中轨道整体性能稳定,验证了顶升设备的安全性;在不同沉降工况下,轨道板应变峰值集中在轨道中心线,并随沉降幅值增加而增大。仿真分析表明:路基不均匀沉降严重影响列车行驶的安全性和平稳性,造成多项动力学性能指标超限;通过可调高轨道结构对路基进行沉降治理,有效改善了沉降带来的负面影响,恢复列车动力学性能至接近无沉降状态,验证可调高轨道结构解决高铁过渡段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有效性。研究成果为高铁过渡段路基不均匀沉降整治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期将过渡段路基从严格的工后沉降5 mm控制指标调整回归至平稳性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路基不均匀沉降 路基沉降治理 模型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及热氧老化对聚氨酯混凝土黏弹性影响研究
6
作者 元强 向功坤 +3 位作者 李海洋 郑新国 谭社会 谢宗霖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75-3085,共11页
聚氨酯混凝土因其高温下优异的弹韧性已成为解决纵连轨道结构高温涨板难题的理想材料之一。鉴于其在使用中受环境影响发生老化这一不可避免的现象,聚氨酯混凝土的黏弹性受材料老化的影响规律值得探究。采用紫外烘箱及电热恒温通风烘箱... 聚氨酯混凝土因其高温下优异的弹韧性已成为解决纵连轨道结构高温涨板难题的理想材料之一。鉴于其在使用中受环境影响发生老化这一不可避免的现象,聚氨酯混凝土的黏弹性受材料老化的影响规律值得探究。采用紫外烘箱及电热恒温通风烘箱对聚氨酯混凝土进行加速紫外老化及加速热氧老化处理,并设定老化15、30及60 d的试验制度,模拟2、4及8 a的自然老化时间。研究聚氨酯混凝土抗压强度、储存模量及损耗因子等静动态力学性能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以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聚氨酯材料老化前后的分子结构变化。结果表明,2种老化条件下均发生了交联反应及断链反应,且二者存在竞争机制。在老化初期(15 d内),异氰酸酯与羟基继续反应使得聚氨酯交联密度增大,导致聚氨酯混凝土抗压强度增大,阻尼性能降低;而随着老化进行到后期(30~60 d),聚氨酯主链断链成为主导因素,聚氨酯混凝土抗压强度减小,阻尼性能减小。同时,老化使得材料在低频及高频下的损耗因子峰值降低而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此外,紫外老化较热氧老化对聚氨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黏弹性影响更为突出。聚氨酯混凝土在等效8 a老化后的抗压强度仍高于初始值,且损耗因子仅降低了15.34%~17.67%,应用于纵连式无砟轨道结构中显示出优异的耐高温和抗紫外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聚氨酯混凝土 黏弹性 紫外老化 热氧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路基动力稳定性能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
7
作者 邓志兴 谢康 +5 位作者 王武斌 徐林荣 李泰灃 苏谦 王迅 刘宝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4,共9页
目前缺少一种快速、超前、综合的高速铁路路基动力稳定性能评价方法,限制了路基动响应和累积变形数据的利用程度,易导致对路基的服役性能评价不充分、甚至在运营期间劣化等问题。因此,基于激振测试和机器学习(ML)提出一种高铁路基动力... 目前缺少一种快速、超前、综合的高速铁路路基动力稳定性能评价方法,限制了路基动响应和累积变形数据的利用程度,易导致对路基的服役性能评价不充分、甚至在运营期间劣化等问题。因此,基于激振测试和机器学习(ML)提出一种高铁路基动力稳定性能评价方法。首先,利用大型激振器模拟高速列车荷载,以快速获得高速铁路路基动力稳定性能评价指标,包括动响应(动应力、振动加速度)和累积变形;其次,基于优选的最佳ML模型对累积变形进行超前预测,探索累积变形的未来发展趋势;最后,综合路基动响应评估和路基累积变形评估,实现高速铁路路基动力稳定性能评价,并依托杭绍台高速铁路路基试验段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激振试验过程中,路基最大动应力、振动加速度和累积变形分别为42.5 kPa、8.496 m/s^(2)、3.26 mm,均小于各自阈值50 kPa、10 m/s^(2)和15 mm;优选得到性能最佳的LSTM模型,并基于LSTM模型得到累积变形预测值稳定于3.27 mm,表明累积变形满足超前评估要求。综合路基动响应和路基累积变形评估结果,得到该高速铁路路基动力稳定性能较好。相关研究成果为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动力稳定性能评价提供新的思路,也可为高速铁路智能运维提供超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路基 激振测试 机器学习 动力响应 累积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中栓钉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8
作者 乐思韬 肖林 +2 位作者 詹刚毅 韦建刚 刘建红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3,共7页
通过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中栓钉推出试验,得到ECC中栓钉的破坏模式、应变分布、荷载-滑移曲线等行为特征。结合既有ECC中栓钉的试验研究结果,对ECC中栓钉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并评估既有栓钉承载... 通过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中栓钉推出试验,得到ECC中栓钉的破坏模式、应变分布、荷载-滑移曲线等行为特征。结合既有ECC中栓钉的试验研究结果,对ECC中栓钉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并评估既有栓钉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性。针对ECC中短栓钉可能发生拔出破坏的特点,开展ECC中栓钉长度的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ECC中栓钉较容易发生弯剪破坏;当ECC强度较低时可能发生栓钉拔出破坏;ECC中栓钉的极限承载力、设计承载力、抗剪刚度劣于相同强度的普通混凝土,但延性系数比普通混凝土高;ECC强度对栓钉承载力有较大影响,现有承载力计算公式对ECC中栓钉的适用性较差;为防止栓钉发生拔出破坏,建议钢-ECC组合梁中栓钉长度取9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钉 ECC 力学性能 试验研究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振动下输电塔螺栓节点松动规律试验研究
9
作者 赵卫平 郭新锁 +2 位作者 王娜 徐旸 朱彬荣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93,共10页
输电塔长期受到风动荷载、导线舞动荷载等振动荷载作用,导致节点螺栓松动。为研究输电塔螺栓节点在横向振动荷载作用下的螺栓松动规律,通过光纤光栅螺栓进行了6组螺栓角钢搭接节点和3组螺栓群角钢对接连接节点共计32个试件的横向振动试... 输电塔长期受到风动荷载、导线舞动荷载等振动荷载作用,导致节点螺栓松动。为研究输电塔螺栓节点在横向振动荷载作用下的螺栓松动规律,通过光纤光栅螺栓进行了6组螺栓角钢搭接节点和3组螺栓群角钢对接连接节点共计32个试件的横向振动试验,研究了荷载幅值、振动频率、螺栓预紧扭矩等参数对螺栓松动的影响,分析了螺栓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螺栓松动在振动初始时刻预紧力缓慢下降,之后经历预紧力快速下降阶段,最后预紧力损失速度逐渐变缓并趋于稳定;对于角钢搭接节点和螺栓群角钢对接连接节点,随着振动幅值的增加,螺栓松动程度增加,随着预紧扭矩的增大,螺栓松动趋势减小,振动频率对螺栓松动的影响较小;螺栓安装间隙对搭接节点螺栓松动几乎无影响,搭接节点远离加载端位置的螺栓更易松动,螺栓群角钢对接连接节点靠近加载端的螺栓相比中间位置的螺栓更易松动。试验结果为工程中螺栓预紧力监测和螺栓防松设计提供参考,保证节点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节点 横向振动 螺栓松动 螺栓预紧力 动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提升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化建 马成贤 +2 位作者 杨志强 董昊良 易忠来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6-235,共10页
铁路、公路、水运、民航是我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混凝土结构是交通基础设施的主要结构类型,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是保障交通安全、提升运输效能、延长结构服役寿命的重要途径。本文全面调研分析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混凝... 铁路、公路、水运、民航是我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混凝土结构是交通基础设施的主要结构类型,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是保障交通安全、提升运输效能、延长结构服役寿命的重要途径。本文全面调研分析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混凝土结构的服役现状,结合国情和实情从设计理论、建造技术、运维制度等角度探讨了我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梳理了先进交通基础设施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纹、渗透性能、内部损伤与钢筋锈蚀监测技术,概述了交通基础设施混凝土结构精准维修技术。研究提出了我国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提升的对策建议:做好顶层设计、强化科技创新、完善标准体系,全面保障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混凝土结构长寿命安全服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混凝土结构 耐久性 健康监测 预防性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隧道内列车气动噪声分布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卓明 马伟斌 王子洪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1-351,共11页
为明确高速列车产生的气动噪声在隧道内的分布特性,基于大涡模拟和声扰动方程建立隧道环境近场气动噪声数值仿真模型,采用移动壁面法实现固定列车与环境的相对运动,开展不同列车速度单线和双线隧道环境下近场气动噪声数值仿真,数值仿真... 为明确高速列车产生的气动噪声在隧道内的分布特性,基于大涡模拟和声扰动方程建立隧道环境近场气动噪声数值仿真模型,采用移动壁面法实现固定列车与环境的相对运动,开展不同列车速度单线和双线隧道环境下近场气动噪声数值仿真,数值仿真与现场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1)在列车转向架和受电弓等复杂几何结构附近产生显著的非定常涡结构时,会在附近引起较强的湍流压力脉动。2)气动噪声以列车转向架和受电弓等非定常流动较为复杂的结构为核心向四周传播,在靠近列车行驶线路的双线隧道拱脚处气动噪声较高,400 km/h列车速度下低于车顶平面的隧道表面声压级平均值为124.5 dB,比车顶以上的隧道表面高1.5 dB;而在单线隧道中,声压级在隧道空间中以列车为中心展向对称分布,其拱顶和拱脚附近声压级量值相近,均约为129 dB。3)不同列车速度下,拱脚和拱腰处测点气动噪声频谱相似,均为200~1000 Hz频段下的气动噪声声压级较高,且未出现显著峰值噪声;拱脚处气动噪声高于拱腰处气动噪声,在1000 Hz以上频段的差别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隧道 流场结构 大涡模拟 气动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基表面振动波的高速铁路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珂 蔡德钩 +3 位作者 闫宏业 安再展 尧俊凯 毕宗琦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5,共8页
高速铁路路基是高速列车安全平顺运行的重要基础,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方法是极其重要。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及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提出一种基于路基表面振动波波速的路基压实质量检测方法,采用数值模拟和足尺模型试验对其可行性和有效... 高速铁路路基是高速列车安全平顺运行的重要基础,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方法是极其重要。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及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提出一种基于路基表面振动波波速的路基压实质量检测方法,采用数值模拟和足尺模型试验对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路基表面振动波波速测算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且测点间距对振动波波速的测算结果产生的误差小于0.3%;根据单一震荡模式信号与原始信号在时域及频域范围内曲线形态、频率带宽与曲线幅值的一致性,定义一种路基碾压过程中的特征震荡信号;提出基于特征震荡信号的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方法,验证路基表面振动波波速与填料压实度的极强相关关系,且相关性系数大于0.8。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路基压实质量检测提供新方法,为高速铁路路基智能填筑及路基压实质量连续检测技术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压实质量 足尺模型 路基表面振动波波速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黄土状粉质黏土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家玮 张玉芳 +1 位作者 李健 袁坤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6,共12页
黄土遇水易湿陷、软化,研究黄土水敏软化的力学特性对于工程设计中参数的合理选取至关重要。通过原位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等现场试验与室内物理力学试验相结合的手段,研究郑州地区某铁路沿线黄土状粉... 黄土遇水易湿陷、软化,研究黄土水敏软化的力学特性对于工程设计中参数的合理选取至关重要。通过原位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等现场试验与室内物理力学试验相结合的手段,研究郑州地区某铁路沿线黄土状粉质黏土不同含水率状态下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及地基承载力,提出黄土状粉质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标准贯入击数及剪切模量的计算式。结果表明:郑州黄土状粉质黏土黏聚力与内摩擦角均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含水率从10.1%增大至29.3%时,黏聚力损失65.2%,内摩擦角损失22.1%;郑州黄土状粉质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分别与静力触探试验锥尖阻力、比贯入阻力之间呈线性相关,提出的计算式可用于快速计算土体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含水率由9.3%增大至25.5%时,郑州黄土状粉质黏土标准贯入击数、剪切模量与含水率之间呈分段线性相关,该计算式可用于现场勘察,快速计算地基承载力与剪切模量;郑州黄土状粉质黏土因其干密度大、孔隙比小,与西北黄土相比密实程度高,基本不具备湿陷性。研究成果可为郑州地区某铁路沿线土性参数的合理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郑州黄土状粉质黏土 力学特性 不排水抗剪强度 原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大白铁路路基状态检测评估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殿峰 常思铭 刘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9,共6页
铁路路基状态检测评估是铁路路基病害整治加固或线路升级改造的重要环节。检测评估的内容、方法以及评价标准是开展铁路路基检测评估工作的前提。本文在分析现有检测评估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以车载地质雷达技术为主导,结合现场调查,并... 铁路路基状态检测评估是铁路路基病害整治加固或线路升级改造的重要环节。检测评估的内容、方法以及评价标准是开展铁路路基检测评估工作的前提。本文在分析现有检测评估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以车载地质雷达技术为主导,结合现场调查,并辅以必要的原位试验或土性试验的铁路路基检测评估方法。在分析铁路路基病害成因及其形态的基础上,总结了路基下沉、翻浆冒泥和排水不畅三种病害的雷达波响应特征。推导出道床、基床体积含水率以及孔隙率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评价阈值。采用上述研究成果,对赤大白铁路全线路基进行检测评估,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车载地质雷达检测效率高,不仅可以探测路基中隐伏病害,还能评价道床、基床中含水状态和道床的脏污程度。现场调查能够获得路基表观状态,确定路基病害的类型和规模,分析病害的成因,还能验证车载地质雷达检测的结果。原位试验和土性试验可深入分析路基病害成因。以车载地质雷达为主导,结合现场调查,辅以必要的原位试验或土性试验,不仅可以提供令人满意的检测评估效果,还能提高检测评估效率,该方法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检测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车载地质雷达 路基病害 检测评估 含水状态 道床脏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拱架锈蚀下二次衬砌力学演变机制研究
15
作者 张艺腾 田四明 +4 位作者 王明年 马伟斌 王志伟 徐湉源 张金龙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04-112,共9页
为获得海底隧道钢拱架锈蚀后二次衬砌荷载分担比演化规律,进而保障隧道长期安全性,依托某海底隧道建立考虑钢拱架锈蚀作用的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的三维实体荷载-结构模型,分析不同锈蚀程度下初期支护-二次衬砌间接触应力、二次衬砌安全性... 为获得海底隧道钢拱架锈蚀后二次衬砌荷载分担比演化规律,进而保障隧道长期安全性,依托某海底隧道建立考虑钢拱架锈蚀作用的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的三维实体荷载-结构模型,分析不同锈蚀程度下初期支护-二次衬砌间接触应力、二次衬砌安全性及荷载分担比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钢拱架锈蚀率由0%增加至60%,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的接触应力明显增加,拱顶、拱肩、边墙、拱脚、仰拱接触应力增幅分别为46%、45.11%、49%、47.42%、44%,相应二次衬砌安全系数呈下降趋势;2)钢拱架锈蚀率从0%至60%,二次衬砌荷载分担比由0.54增加至0.63,增幅达16.67%;3)综合考虑钢拱架锈蚀率、二次衬砌厚度、二次衬砌弹性模量3个因素,建立二次衬砌荷载分担比预测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隧道 钢拱架锈蚀 二次衬砌 力学演变 安全系数 荷载分担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纵连板式轨道温度应力释放的板间接缝优化研究
16
作者 何安 刘钰 +3 位作者 王君义 林锦镇 徐旸 赵国堂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4,共10页
针对高温天气中纵连板式轨道结构内部积聚过大温度应力导致的板间接缝热胀失稳问题,提出纵连板式轨道板间接缝优化方法,建立桥上纵连板式轨道结构热损伤计算模型,分析换填接缝的弹性材料宽度和弹模匹配方案,研究接缝等效弹模对轨道结构... 针对高温天气中纵连板式轨道结构内部积聚过大温度应力导致的板间接缝热胀失稳问题,提出纵连板式轨道板间接缝优化方法,建立桥上纵连板式轨道结构热损伤计算模型,分析换填接缝的弹性材料宽度和弹模匹配方案,研究接缝等效弹模对轨道结构温度应力、温度变形、接缝损伤和层间损伤的影响规律,提出接缝等效弹模的合理建议值.研究结果表明:换填接缝的弹性材料宽度相同时,材料弹模越小,轨道结构纵向温度应力释放越大,接缝垂向变形降低量、纵向变形、接缝受压损伤和层间损伤越大;板间接缝等效弹模建议取值为28 400 MPa,对应的换填宽接缝两侧弹性材料总宽度为50 mm,弹性模量为17 324 MPa;相较于原轨道结构的接缝,采用弹性材料换填宽接缝两侧后,纵连板式轨道结构纵向温度应力降低了14.2%,接缝受压损伤和层间损伤分别减少了7.4%和3.2%,接缝垂向变形减少了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工程 纵连板式轨道 板间接缝 温度应力释放 接缝受压损伤 层间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上拱变形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17
作者 赵国堂 李晨曦 +2 位作者 宋慧来 赵磊 赵一馨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隧道在复杂地质和高水压环境下易产生衬砌裂损、渗漏水及隧底变形等病害,尤其是隧底隆起,对铁路安全和轨道平顺性构成威胁。提出水是隧底隆起的源头,基于水致泥岩膨胀与高水压对隧底及衬砌结构局部作用效应,构建隧底结构-荷载模型,并建... 隧道在复杂地质和高水压环境下易产生衬砌裂损、渗漏水及隧底变形等病害,尤其是隧底隆起,对铁路安全和轨道平顺性构成威胁。提出水是隧底隆起的源头,基于水致泥岩膨胀与高水压对隧底及衬砌结构局部作用效应,构建隧底结构-荷载模型,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隧底围压下结构变形与层间损伤。计算结果表明:隧底围压增加导致结构层间及施工缝界面黏结失效迅速发展,轨道高低、水平、三角坑不平顺性增大,节段挤出效应显著;双线隧道更易发生显著的结构及轨道变形,单线隧道在相同条件下可减少80%隆起量;仰拱厚度不足加剧结构变形和层间离缝,仰拱隆起与无砟轨道上拱变形呈非线性,双线隧道仰拱厚度不足0.2 m时,结构隆起与上拱变形快速增加,层间黏结破坏的临界围压由厚度0.6 m的1.3 MPa降至厚度0.3 m的0.9 MPa。计算结果验证了结构-荷载模型的科学性,其揭示的隆起与上拱变形规律对铁路设计、建造与运维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仰拱隆起 隧底围压 结构-荷载模型 轨道上拱变形 层间伤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建筑固废再生骨料取代率下粗粒土填料永久变形特性及安定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肖源杰 王政 +6 位作者 AMINU Umar Faruk 王萌 李昀博 孔坤锋 陈宇亮 周震 李志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8-1022,共15页
为探究城市建筑拆除固废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取代天然骨料用于粗粒土路基填料的可行性,开展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含水率、围压和剪应力比等组合下的室内大型静动三轴试验,定量研究土性参数和应力状态对试样抗剪强度和累积塑性应变特性的... 为探究城市建筑拆除固废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取代天然骨料用于粗粒土路基填料的可行性,开展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含水率、围压和剪应力比等组合下的室内大型静动三轴试验,定量研究土性参数和应力状态对试样抗剪强度和累积塑性应变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半对数坐标下累积塑性应变发展的多阶段特征,分别考虑不同阶段塑性变形累积速率以及相邻两阶段的塑性变形累积速率的差异,提出适用于建筑固废再生骨料路基填料的新型安定行为判定准则。研究结果表明:再生骨料路基填料试样的累积塑性应变随含水率和剪应力比的增大而增大,当再生骨料路基填料试样在剪应力比为0.3和0.5时,抗累积变形性能与天然骨料路基填料试验所得的抗累积变形性能接近,综合考虑抗剪强度和累积塑性变形特性的再生骨料路基填料最优取代率为85%;新安定行为判定准则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为相似路基填料的长期路用性能评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建筑固废 再生骨料 永久变形 安定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剪力钉连接的钢-UHPC组合结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19
作者 鞠晓臣 李彬洋 +1 位作者 左照坤 赵欣欣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49,共7页
为了解短剪力钉连接的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结构的力学性能及影响参数,进行该类结构的推出试验及疲劳试验。设计、制作9组不同钢筋横向间距及养护条件的短剪力钉连接钢-UHPC组合结构试件进行推出试验,4组试件进行不同剪应力幅值... 为了解短剪力钉连接的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结构的力学性能及影响参数,进行该类结构的推出试验及疲劳试验。设计、制作9组不同钢筋横向间距及养护条件的短剪力钉连接钢-UHPC组合结构试件进行推出试验,4组试件进行不同剪应力幅值疲劳加载,分析试件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疲劳性能等,并将试件剪力钉抗剪承载力和疲劳强度试验值与国内外规范建议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推出试验及疲劳试验所有试件的失效模式均为剪力钉根部破坏,钢筋横向间距及养护条件对UHPC与工字钢连接的剪力钉的抗剪承载力影响不大;9组推出试件的平均极限承载力为66.56 kN,接近美国规范计算值;拟合回归得到4组疲劳试验试件的疲劳强度为107.90 MPa,高于我国与日本规范设计指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UHPC组合结构 短剪力钉 钢筋横向间距 养护条件 极限承载力 疲劳强度 推出试验 疲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砟轨道桥面防水层修补用材料附着力试验研究
20
作者 王乐然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57,共5页
CRTSⅡ型无砟轨道结构的混凝土桥面采用喷涂聚脲防水层。在运营阶段,部分区段的聚脲防水层逐渐出现了黄变、龟裂、剥离、起鼓、破裂等问题,病害的清理和整治工作已逐步开展,但病害防水层清理后的修补技术,目前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本文... CRTSⅡ型无砟轨道结构的混凝土桥面采用喷涂聚脲防水层。在运营阶段,部分区段的聚脲防水层逐渐出现了黄变、龟裂、剥离、起鼓、破裂等问题,病害的清理和整治工作已逐步开展,但病害防水层清理后的修补技术,目前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本文结合现有相关技术、经验,围绕不同底涂料和防水层组合形成的两层和三层修补构造,以附着力为主要评价指标对修补体系自身性能及其与原有聚脲防水层搭接效果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双组分聚氨酯类底涂和HPU-R型聚氨酯材料形成的双层构造,工艺便捷、防水和黏结性能较好,更适合混凝土桥面防水层的修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桥梁 聚脲防水层 修补 附着力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