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7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局集团公司运输调度安全管理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1
作者 宋蔚峰 冯小芳 《铁道货运》 2024年第9期27-36,共10页
铁路运输调度指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守好铁路运输安全的第一道大门,铁路调度指挥音视频安全检查和数据检索分析等调度安全管理的核心工作还主要依靠手动方式来完成,亟需利用新技术、新应用提升调度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首先研究智能... 铁路运输调度指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守好铁路运输安全的第一道大门,铁路调度指挥音视频安全检查和数据检索分析等调度安全管理的核心工作还主要依靠手动方式来完成,亟需利用新技术、新应用提升调度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首先研究智能语音分析、智能视频分析和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等关键技术并设计其在调度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技术路线;其次分析构建铁路调度指挥安全管理应用需要实现的业务目标;最后按照业务目标要求,详细设计调度人员及安全风险管理、调度语音识别、调度用语考核、调度安全监测、“调度问询”小程序等主要功能。基于人工智能AI音视频分析和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为铁路智能调度安全管理应用注入新活力,可有效提升调度安全考核、主动监测和智能搜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识别 视频分析 多模态大语言模型 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神经网络模型的站台门故障识别技术研究
2
作者 李帅 王志飞 +2 位作者 方晟浩 张胜阳 魏耀南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5年第1期22-26,共5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系统面临的维护效率低下、运行数据缺失、严重依赖运营维护(简称:运维)人员技术水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神经网络模型的站台门故障识别方法。通过多维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并采用Adam优化器对该模型进行训...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系统面临的维护效率低下、运行数据缺失、严重依赖运营维护(简称:运维)人员技术水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神经网络模型的站台门故障识别方法。通过多维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并采用Adam优化器对该模型进行训练和优化,在站台门运行状态实时监控的基础上,实现关键部件故障识别和智能运维。通过详细的测试与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站台门故障模式识别方面具有优越的性能,可减少站台门系统平均维护时间,提升其可用性和可靠性,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神经网络 数据采集 站台门系统 故障识别 智能运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的中国铁路国际联运数据交换方案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宁 唐晗 +2 位作者 霍星 陆垚 刘洋 《物流技术》 2019年第11期121-124,共4页
为解决中国铁路在国际联运中存在的数据更新不及时、数据共享性较差等问题,首先通过对中国铁路国际联运现状进行分析描述,并选取中欧班列为例,对班列通关现状进行定量分析,指出铁路国际联运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云计算的特点,对数据交换... 为解决中国铁路在国际联运中存在的数据更新不及时、数据共享性较差等问题,首先通过对中国铁路国际联运现状进行分析描述,并选取中欧班列为例,对班列通关现状进行定量分析,指出铁路国际联运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云计算的特点,对数据交换平台进行部署,设计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交换平台架构,在现有报文数据交换流程的基础上,对云环境下的数据交换流程进行设计和梳理,进而得出可行的数据交换方案,最后规范了数据交换平台的编码标准和报文标准。以案例验证了该平台可实现不同业务系统间数据有效互通,提高了铁路联运数据的共享性和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国际联运 数据交换 云计算 X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与GIS融合技术的铁路三维电子沙盘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钟庆华 刘德军 +1 位作者 伍思同 张彦云 《铁道技术标准(中英文)》 2024年第5期13-20,共8页
在铁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传统的二维设计模式难以满足庞大复杂的空间三维铁路建设设计要求,而代表数字化的BIM技术可以在技术上极大地弥补传统设计建设方式的不足。为更好地开展杭温铁路施工建造和运营维护,本文对杭温铁路三维电子... 在铁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传统的二维设计模式难以满足庞大复杂的空间三维铁路建设设计要求,而代表数字化的BIM技术可以在技术上极大地弥补传统设计建设方式的不足。为更好地开展杭温铁路施工建造和运营维护,本文对杭温铁路三维电子沙盘系统的总体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对其功能进行了预期。该系统可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优势,结合GIS技术创建杭温铁路信息模型,开展杭温铁路三维电子沙盘应用,了解杭温铁路设计信息获取问题、掌握施工情况,并为杭温铁路特点与特色展示提供智能化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建设 BIM技术 GIS技术 电子沙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违禁品检测和人脸表情识别的铁路客运站安检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彭凯贝 吕晓军 +1 位作者 李超 魏昊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5,共7页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和客流量日益增长,铁路客运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逐年升高,仅靠安检值机人员辨识风险已无法满足需求。为了更好地评估车站安全风险,降低车站安全评估对人力的依赖,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旅客及物品安检风险评...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和客流量日益增长,铁路客运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逐年升高,仅靠安检值机人员辨识风险已无法满足需求。为了更好地评估车站安全风险,降低车站安全评估对人力的依赖,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旅客及物品安检风险评估机制。首先采用训练好的YOLOv5s模型对安检X光照片中的违禁品进行检测;其次使用训练好的ResNet50模型对车站安检机出口的人脸表情进行识别;最后建立了违禁品检测和人脸表情识别相结合的旅客及其所携物品风险评估机制。仿真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方法可以较准确地检测和识别出违禁品以及人脸表情,所提出的风险评估机制降低了安检过程对人力的依赖,可以帮助车站工作人员预防安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风险评估 目标检测 违禁品 铁路运输 表情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自然语言大模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展望 被引量:2
6
作者 史天运 李新琴 +3 位作者 代明睿 史维峰 李国华 杜文然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4,共8页
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大模型的涌现为行业深度赋能带来了新的曙光,研究铁路自然语言大模型关键技术及应用,对促进和统筹铁路人工智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铁路人工智能应用需求,提出铁路自然语言大模型应用场景;依托铁路人工智能平台,设... 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大模型的涌现为行业深度赋能带来了新的曙光,研究铁路自然语言大模型关键技术及应用,对促进和统筹铁路人工智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铁路人工智能应用需求,提出铁路自然语言大模型应用场景;依托铁路人工智能平台,设计铁路自然语言大模型的总体架构,研究自然语言大模型关键技术,构建面向智能问答的铁路行业大模型,并以实际数据进行模型验证;最后从铁路运输组织、铁路运营安全、旅客服务方面对铁路自然语言大模型的发展和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高铁 人工智能 铁路自然语言大模型 应用场景 大模型架构 大模型微调 检索增强生成 铁路知识问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GIS的铁路三维信息实景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聪旭 徐晓磊 +2 位作者 王雪甜 刘唯佳 焦雯雯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109,117,共11页
BIM+GIS技术可用于铁路环境的模拟分析,目前在BIM模型信息的语义场景转化方面的扩展尚显不足,造成部分BIM模型转化后信息冗余或缺失的现象。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坐标转换方法,将铁路BIM模型相对坐标转化为GIS地理坐标,并设计了一种考虑... BIM+GIS技术可用于铁路环境的模拟分析,目前在BIM模型信息的语义场景转化方面的扩展尚显不足,造成部分BIM模型转化后信息冗余或缺失的现象。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坐标转换方法,将铁路BIM模型相对坐标转化为GIS地理坐标,并设计了一种考虑铁路场景复杂度的三维模型与GIS地形匹配方法,以实现铁路BIM模型在不同三维场景下的精确匹配,基于构建的对象重要性评价模型,实现了符号化三维铁路场景多尺度表达,该方法有效解决模型漂浮或模型淹没等问题,满足大比例尺下探析三维场景要素和目视精确定位的场景需求,同时兼顾铁路BIM模型轻量化按需加载的应用要求。研究成果解决了铁路BIM模型与三维GIS地理场景精确匹配与表达的技术难题,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GIS 坐标转换 铁路模型匹配 重要性评价 三维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画像的铁路客运票价浮动平衡点研究
8
作者 刘彦麟 周姗琪 +1 位作者 颜颖 吕晓艳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0-214,224,共6页
为了提升高速铁路运营品质,满足旅客不同出行需求,研究铁路票价浮动前后收益的平衡点,建立基于旅客出行需求细分下的列车票价浮动前后的票款收益模型。通过深入剖析铁路用户的行为数据和交易数据,深入挖掘旅客群体特征,细分旅客出行需求... 为了提升高速铁路运营品质,满足旅客不同出行需求,研究铁路票价浮动前后收益的平衡点,建立基于旅客出行需求细分下的列车票价浮动前后的票款收益模型。通过深入剖析铁路用户的行为数据和交易数据,深入挖掘旅客群体特征,细分旅客出行需求,形成旅客精准用户画像数据。构建列车票价浮动前后的票款收益模型,研究票价浮动后的浮动平衡点,计算票价浮动平衡点对应的票价浮动折扣率,此折扣率为铁路盈利的最低线。以2023年12月1日北京—西安票价浮动列车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铁路客运票价浮动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为票价浮动策略的优化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画像 票价浮动 平衡点 需求细分 旅客支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交付标准研究
9
作者 王焕松 于胜利 +2 位作者 刘伟 卢文龙 娄燕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8,共7页
为规范铁路、公路工程等陆路交通基础设施工程设计交付的数字化成果,保证设计数据向施工阶段移交的完整性、正确性及通用性,提高设计数据利用率和数字化程度,结合国内外陆路交通基础设施设计数据数字化交付现状调研,在公铁工程二维设计... 为规范铁路、公路工程等陆路交通基础设施工程设计交付的数字化成果,保证设计数据向施工阶段移交的完整性、正确性及通用性,提高设计数据利用率和数字化程度,结合国内外陆路交通基础设施设计数据数字化交付现状调研,在公铁工程二维设计交付基础上,融合三维设计数据,研究制定陆路交通基础设施设计阶段(可研、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数字化交付标准和交付内容(说明、附件、附图、附模),并将交付内容离散为结构化数据、三维信息模型、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规定基于UML类图和元数据子集梳理各业务之间关联关系,采用XML SCHEMA数字化交付;三维信息模型规定采用IFC格式进行交付,并规定模型交付内容及深度要求、模型表达要求(基本模型+参考模型)、信息提交要求等;非结构化数据一般采用PDF格式或表格形式进行线上审批管理。标准规定三维信息模型、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等不同表达方式之间的具有属性关联映射及规范的数字化交付标准流程定义,实现公铁陆路交通设计数据的无损传递,解决设计交付数据计算机识别性差、再利用率低等问题,为全生命周期公铁陆路交通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路交通 交付标准 设计阶段 结构化数据 三维信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施工数据标准化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
10
作者 陈伟庚 钱进 +3 位作者 周平 蔡理平 陈金蔚 周艳惠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8,共9页
为推动铁路盾构隧道(群)施工信息管理标准化建设,通过对盾构参数数据、传感监测信息、监控视频等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一套覆盖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质量、数据共享全流程的数据标准化管理方案。在此基础... 为推动铁路盾构隧道(群)施工信息管理标准化建设,通过对盾构参数数据、传感监测信息、监控视频等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一套覆盖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质量、数据共享全流程的数据标准化管理方案。在此基础上,依托深江铁路项目对数据标准接口设计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形成基于项目数据分类分级的盾构信息管理系统接口标准,构建面向建设方的多层级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盾构隧道施工信息化管理平台,解决深江铁路项目盾构施工多区间并行作业和管理的难题,促进建设方对深江铁路盾构隧道施工安全、质量方面的深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施工 深江铁路 接口设计 信息管理系统 接口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高速铁路“模数驱动、轴面协同”理论研究及应用
11
作者 王同军 李平 王万齐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当前围绕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智能高速铁路体系架构1.0内容,国内多条新建高速铁路线路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并投入到实际工程应用中。为进一步推进中国高速铁路智能化建设,从智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运营宏观层面,以智能高速铁路... 当前围绕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智能高速铁路体系架构1.0内容,国内多条新建高速铁路线路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并投入到实际工程应用中。为进一步推进中国高速铁路智能化建设,从智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运营宏观层面,以智能高速铁路多专业全要素为研究内容,以整体综合能效为目标,提出“模数驱动、轴面协同”的智能高速铁路复杂巨系统工程管理理论,设计包含多专业协同、需求为中心、与外部环境互动、全生命周期动态最优等多种要素在内的系统最优化方法,形成模数一体化驱动、全生命周期协同、全要素管理的系统管理机制,构建基于“模数一体、轴面协同”的系统总体效能最优化模型,为智能高速铁路设计、建造、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同时,分析福厦高速铁路在建设过程中在“模数驱动、轴面协同”理论指导下构建的业务应用体系架构,总结最新的实践应用成果,为大量既有运营高速铁路的智能化升级提供指导和借鉴,以提高国内整个高速铁路网的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高速铁路 模数驱动、轴面协同理论 复杂巨系统 智能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影音数据融合的铁路工程调度指挥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以广州白云站工程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焕松 张荣娜 +2 位作者 于胜利 郭祥 娄燕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3-159,共7页
为解决铁路行业工程建设阶段现场资源调度难、生产情况实时把控难,以及紧急事件应变处置难等问题,提升施工各参与方对铁路工程施工现场情况的掌控分析和紧急情况的应急决策能力。以广州白云站铁路工程项目为实际背景,通过对项目管理各... 为解决铁路行业工程建设阶段现场资源调度难、生产情况实时把控难,以及紧急事件应变处置难等问题,提升施工各参与方对铁路工程施工现场情况的掌控分析和紧急情况的应急决策能力。以广州白云站铁路工程项目为实际背景,通过对项目管理各方实际调度需求的梳理分析和施工建设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多源影音数据归纳管理,研究私有云+公用端模式的多层架构体系(MVC)、5G技术、数据融合、BIM+GIS、全IP网络结构等关键技术以及安全传输协议,结合多源影音数据融合与分析算法,研发涵盖“基础数据管理、即时通讯、预警分析、指挥调度以及调度移动端APP”等功能模块的铁路工程多源影音融合指挥调度平台。平台将施工现场的物联设施、监控设备、通讯工具等多源时效数据交互应用,实现高效管理与资源调度、现场即时管控与多方面综合考量、快速分析与应急决策的铁路工程项目调度指挥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平台在白云站建设过程中示范应用,为白云站工程调度效率提升30%,减少25%的安全事故,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调度指挥 多源影音 信息化管理 5G技术 铁路客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万高铁动车组车载数据实时传输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春辉 程凯 +1 位作者 李超旭 张惟皎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4年第5期52-56,共5页
针对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简称:雅万高铁)的车载数据尚未实现实时传输和应用,不利于开展动车组故障诊断及分析的情况,文章基于KCIC400AF型动车组车载无线传输装置的工作原理,设计了车载数据实时传输架构。通过采用车地无线传输安全机... 针对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简称:雅万高铁)的车载数据尚未实现实时传输和应用,不利于开展动车组故障诊断及分析的情况,文章基于KCIC400AF型动车组车载无线传输装置的工作原理,设计了车载数据实时传输架构。通过采用车地无线传输安全机制、分布式大数据实时处理和分级多维监控等关键技术,实现动车组车载数据的实时传输,满足安全性与可靠性要求;根据动车组运用维修业务场景,分析车载数据在实时监控与故障处置、参数关联与运营维护决策等方面的应用,提高雅万高铁运营安全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万高铁 动车组 车载数据 实时传输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铁路货物运输生产系统多语言策略研究
14
作者 王乔 马志强 +2 位作者 张雅琴 孔庆玮 付冰珂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5年第1期34-38,共5页
为满足中老(中国—老挝)铁路磨(丁)万(象)段现场不同国籍职工生产作业需求,设计中老铁路货物运输生产系统(简称:货运系统)的多语言策略。在对货运系统多语言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货运系统总体架构与技术架构,结合i18n国际化多语言... 为满足中老(中国—老挝)铁路磨(丁)万(象)段现场不同国籍职工生产作业需求,设计中老铁路货物运输生产系统(简称:货运系统)的多语言策略。在对货运系统多语言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货运系统总体架构与技术架构,结合i18n国际化多语言库、动静态结合多语言策略等关键技术,实现中文、英文和老挝文等3种语言的实时切换。该策略显著提升了货运系统的运营维护能力和兼容性,为货运系统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铁路 多语言策略 业务模型 i18n技术 云原生技术 动态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轨道交通枢纽多运营主体信息共享模型设计与研究
15
作者 韩佩瑶 杜呈欣 +1 位作者 张铭 田源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5年第1期114-121,共8页
针对轨道交通综合枢纽运营主体间数据共享难、业务协同不畅以及业务数据实时流转性差等问题,对枢纽多运营主体数据共享需求进行分析。通过阐述枢纽多运营主体运营特点、数据共享业务具体需求,以及区块链技术在促进数据协同共享、确保安... 针对轨道交通综合枢纽运营主体间数据共享难、业务协同不畅以及业务数据实时流转性差等问题,对枢纽多运营主体数据共享需求进行分析。通过阐述枢纽多运营主体运营特点、数据共享业务具体需求,以及区块链技术在促进数据协同共享、确保安全可靠方面的优势,提出“设备-存储-运营主体-车站-联邦”的多层次区块链信息共享模型总体架构。该架构通过对枢纽运营数据进行分布式加密存储,利用区块链技术保障多运营主体间信息共享、多功能点的信息交互的安全性,并且提升枢纽运营主体业务功能的可扩展性,为枢纽的数据协同共享提供新的建设思路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综合枢纽 信息共享 区块链 多运营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GC辅助铁路应用软件海报设计研究
16
作者 张鹤 王喆 +2 位作者 郭歌 刘承亮 朱韦桥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6期133-136,141,共5页
随着数字铁路规划的提出,对铁路应用软件的建设速度与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铁路应用软件研发面临的很重要的问题是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缺少专业设计人员,产出的软件产品的用户界面设计和用户体验质量差强人意。该文提出一种借助stable diff... 随着数字铁路规划的提出,对铁路应用软件的建设速度与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铁路应用软件研发面临的很重要的问题是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缺少专业设计人员,产出的软件产品的用户界面设计和用户体验质量差强人意。该文提出一种借助stable diffusion工具的AIGC能力,按照设计—生成—再优化的步骤,通过正向和反向提示词、调优参数以及蒙版重绘的手段实现较为高效的产出海报设计,既降低对设计人员的专业要求又节省整体出图时间。该方法应用在某业务安全日以及中秋节软件中海报宣传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文生图 提示词 软件界面设计 海报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京唐港站货运能力对策研究
17
作者 程大龙 李晓俊 +3 位作者 钱奎呈 郭凯生 李崇 陈珺 《铁路物流》 2025年第2期47-51,共5页
集疏港车站是实现海铁联运的重要物流基础设施,是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关键节点,对推动我国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至关重要。京唐港站作为唐山地区重要的集疏港铁路车站,发挥京唐港站在集疏港运输中担负的重要作用,对满足“... 集疏港车站是实现海铁联运的重要物流基础设施,是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关键节点,对推动我国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至关重要。京唐港站作为唐山地区重要的集疏港铁路车站,发挥京唐港站在集疏港运输中担负的重要作用,对满足“公转铁”铁路货运增量计划要求,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阐述京唐港站基本情况和货运能力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京唐港站在行车组织、货运组织、机车车辆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提高京唐港站货运能力的对策,以达到充分挖掘京唐港站运输潜力,有效释放京唐港站货能运力,提高京唐港站运输效率的目的。为我国加快集疏港铁路建设,加快实现“公转铁”货运增量和结构调整目标,推进港铁一体化运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疏港 “公转铁” 货运能力 货运增量 运输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技术改造与大修整治项目精细化管理与辅助决策关键技术研究
18
作者 程智博 杨怀志 +3 位作者 吴艳华 李景 高峰 江晓振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6,104,共8页
为建立高效精细的高速铁路技术改造与大修整治服务体系,针对运营期高速铁路技术改造与大修整治项目计划系统的应用现状,紧密结合高速铁路技术改造与大修整治项目精细化管理与辅助决策需求,提出系统优化总体框架及关键技术。以技术改造... 为建立高效精细的高速铁路技术改造与大修整治服务体系,针对运营期高速铁路技术改造与大修整治项目计划系统的应用现状,紧密结合高速铁路技术改造与大修整治项目精细化管理与辅助决策需求,提出系统优化总体框架及关键技术。以技术改造与大修整治关键信息提取为基础,构建技术改造与大修整治知识库,打通设备数据链条;优化设计立项管理与审批流程,实现审批流程可回转、全程消息通知及自定义配置;结合时空关联技术手段支持技术改造与大修整治设备全过程查看,构建辅助决策模型开展立项冲突检测及预算估算。分析立项管理优化应用实例、技改大修设备时空关联应用实例和立项冲突检测应用实例,为开展高速铁路技术改造与大修整治精细化管理与辅助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技改大修 立项审批 流程优化 立项辅助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实结合的铁路入侵检测监测系统测试技术及平台研究
19
作者 史维峰 张万鹏 +1 位作者 陈中雷 包云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6-114,131,共10页
随着智能铁路、数字铁路的发展和技防手段在铁路入侵检测监测中的应用,对依托各种智能识别技术建设的入侵检测监测系统的测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既有的依托物理实际测试环境的硬件在环测试已无法满足测试需求,需要研发虚实结合的测试... 随着智能铁路、数字铁路的发展和技防手段在铁路入侵检测监测中的应用,对依托各种智能识别技术建设的入侵检测监测系统的测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既有的依托物理实际测试环境的硬件在环测试已无法满足测试需求,需要研发虚实结合的测试技术和平台,以满足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下的列车运行环境安全检测监测系统测试需求。为此,对基于虚实结合的铁路入侵检测监测系统的测试场景构建、测试方法、测试关键技术等进行研究,对测试平台的架构、功能进行设计,为铁路入侵检测监测相关系统的测试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撑,为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研发提供试验环境,助力智能检测监测技术、设备和系统的落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入侵检测监测 虚实结合 场景驱动 测试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智能车站室内定位关键技术研究
20
作者 陈瑞凤 史天运 +3 位作者 李超 刘小燕 张亚伟 吴首蓉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0-168,208,共10页
铁路智能车站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旅客便捷出行、车站温馨服务、客运高效管理,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提升客运管理工作效率。为满足智能车站旅客便捷出行、客运高效组织的精准定位需求,首先归纳了几何测量法、位置指纹... 铁路智能车站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旅客便捷出行、车站温馨服务、客运高效管理,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提升客运管理工作效率。为满足智能车站旅客便捷出行、客运高效组织的精准定位需求,首先归纳了几何测量法、位置指纹识别法和临近关系定位法3种室内无线定位原理及方法。然后综合对比和分析了目前应用较为成熟的不同类型无线定位技术的特征和性能,包括5G通信、低功耗蓝牙、UWB、Wi-Fi、RFID等多类型无线定位技术。最后面向智能车站客运管理场景提出了基于5G融合新型反向散射技术的定位方案,采用更小体积、更广连接、更低功耗、更长使用周期的反向散射移动标签,实现亚米级高精度定位;面向旅客服务场景提出了基于低功耗蓝牙融合Wi-Fi/移动通信技术的定位方案,满足旅客只使用一部手机便可实现站内无盲区精准定位的需求,实现便捷出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智能车站 无线定位 便捷出行 客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