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1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监测大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7
1
作者 牛道安 刘金朝 +2 位作者 杨飞 王婧 孟景辉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随着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监测体系逐步完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更加精准、及时研判和科学评估基础设施服役状态的需求愈加迫切。围绕数据归集、传输、存储、治理、挖掘、共享、应用,构建铁路基础设施检测监测大数据总体架构... 随着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监测体系逐步完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更加精准、及时研判和科学评估基础设施服役状态的需求愈加迫切。围绕数据归集、传输、存储、治理、挖掘、共享、应用,构建铁路基础设施检测监测大数据总体架构,提出干扰数据修正、动态波形数据精准对齐、海量数据融合及综合展示等关键技术。在较为完善的大值安全报警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分析实践,解决了工务、供电、电务等设备安全风险全面感知、设备状态准确评价、趋势变化精准预测等难题,为实现高铁安全超前防范和基础设施精准维修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基础设施 检测监测 大数据 全生命周期管理 病害识别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沪高铁基础设施检测数据管理分析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陶凯 邵长虹 +1 位作者 杨劲松 刘国跃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5,共9页
实现基础设施综合检测数据的自动归集传输、分布式存储、数据质量稽查和治理、智能挖掘分析和可视化数据服务,是提升京沪高铁检测分析能力的关键。通过研究检测数据资产化管理、检测数据流转过程与智能化分析等内容,构建了京沪高铁基础... 实现基础设施综合检测数据的自动归集传输、分布式存储、数据质量稽查和治理、智能挖掘分析和可视化数据服务,是提升京沪高铁检测分析能力的关键。通过研究检测数据资产化管理、检测数据流转过程与智能化分析等内容,构建了京沪高铁基础设施检测数据管理分析体系。体系集成综合检测数据车地快速传输、多源异构检测数据分布式存储、海量数据综合展示、基于人工智能的检测数据深度挖掘等关键技术,可为京沪高铁提供全链路、智能化、一站式检测数据管理分析服务。通过典型应用案例,验证了体系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沪高铁 铁路基础设施 检测监测 检测数据 人工智能 5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深度学习在钢轨顶面伤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3
作者 程雨 刘金朝 +1 位作者 张长伦 张国粹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86,共17页
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钢轨顶面伤损检测问题,分析使用多模态数据进行病害识别的优势,阐述多模态深度学习的最新成果及其在钢轨顶面伤损检测中的应用,并明确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病害检测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从多模态联合... 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钢轨顶面伤损检测问题,分析使用多模态数据进行病害识别的优势,阐述多模态深度学习的最新成果及其在钢轨顶面伤损检测中的应用,并明确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病害检测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从多模态联合与协同特征表示、多模态显式对齐与隐式对齐以及不同方式的多模态融合方法等方面分析多模态深度学习基本理论和研究现状;结合钢轨振动信号、巡检图像和三维点云等多模态数据,梳理当前最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不同模态间数据融合算法和病害检测方法。结果表明:针对钢轨多模态数据,当前研究方向主要有多模态表示、多模态对齐和多模态融合3种与识别检测有关的方法;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钢轨顶面伤损检测,当前研究主要包含振动信号与巡检图像融合检测、灰度图像数据与三维点云数据融合检测方法;总体上,使用多模态深度学习技术对钢轨进行病害识别能有效提高准确率,在一定程度上排除错检的情况。对钢轨的多模态数据基于增强语义的共享性和互补性学习特征表示、结合特征点对齐和隐式对齐的混合对齐模型、基于转换器网络的多模态融合检测以及缺失模态融合检测会成为钢轨顶面伤损检测未来研究方向,将为工程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病害识别 伤损检测 深度学习 多模态融合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数据管理平台及应用研究
4
作者 田新宇 尤明熙 +2 位作者 王婧 孟景辉 从建力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4年第11期49-55,共7页
结合大规模、指数级增长的高速铁路(简称:高铁)基础设施检测数据,开展高铁基础设施大数据管理与分析研究。介绍高铁基础设施检测数据管理平台的架构及功能;基于该平台,开展工务、电务、供电等专业基础设施检测监测数据的分析应用研究。... 结合大规模、指数级增长的高速铁路(简称:高铁)基础设施检测数据,开展高铁基础设施大数据管理与分析研究。介绍高铁基础设施检测数据管理平台的架构及功能;基于该平台,开展工务、电务、供电等专业基础设施检测监测数据的分析应用研究。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够为生产单位提供全面的基础设施服役状态评价、分析和预测服务,为指导基础设施运营维护工作、提高其服役质量、节约运营维护成本等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基础设施 服役状态评估 多源检测数据 数据管理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现代化建设的铁路基础设施检测监测体系创新研究
5
作者 牛道安 陈东生 +2 位作者 赵钢 田新宇 杨志鹏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共9页
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方案对基础设施检测监测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通过梳理铁路现代化内涵及工作要求,对比国内外基础设施检测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体系设计架构。结合我国计量体系和铁路现代化建设要求,剖... 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方案对基础设施检测监测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通过梳理铁路现代化内涵及工作要求,对比国内外基础设施检测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体系设计架构。结合我国计量体系和铁路现代化建设要求,剖析了先进测量、评定校准、泛在互联、智能感知、大数据应用及评价体系等层面的关键技术,开展了第2代高速综合检测技术、普速综合检测技术和大数据应用分析等实践探索,相关成果体现了我国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更加可靠和智能,为更好地落实铁路现代化建设要求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现代化 铁路基础设施 检测监测 综合检测技术 大数据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提离钢轨电磁热成像检测方法研究
6
作者 杨庚 李浩然 +7 位作者 高斌 陆小龙 田贵云 张玉华 熊龙辉 殷鹰 段洪斌 朱玉玉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8,共8页
针对实际钢轨电磁热成像检测,由于存在振动和轨道表面不平整因素,需将激励线圈布置在较大的提升距离,以确保钢轨检测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然而,由于提离效应,大多数电磁热成像激发线圈的提离距离被限制在10 mm以内,缺乏对大提离钢轨... 针对实际钢轨电磁热成像检测,由于存在振动和轨道表面不平整因素,需将激励线圈布置在较大的提升距离,以确保钢轨检测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然而,由于提离效应,大多数电磁热成像激发线圈的提离距离被限制在10 mm以内,缺乏对大提离钢轨电磁热成像检测方法的研究。因此,该论文通过分析现有电磁热成像检测的提离局限,设计了适用于大提离条件的蛇形导磁体线圈,然后通过理论、仿真和实验分析合适的大提离距离,提出一种基于该激励线圈的大提离钢轨电磁热成像检测方法,并在提离为30 mm、检测速度为1 m/s的条件下对6种不同尺寸的钢轨缺陷进行实际检测。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大提离钢轨电磁热成像检测方法针对6种缺陷均能检出,且缺陷在热图中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提离 电磁热成像检测 蛇型导磁体线圈 钢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普速综合检测车的无线传输系统研究
7
作者 杨吉 许庆阳 +1 位作者 酒昀洋 刘津珲 《铁道通信信号》 2025年第3期52-58,共7页
针对电务检测车装备的轨道电路检测数据无线传输系统存在误码率过高、传输距离过短等问题,设计和实现适用于普速综合检测列车的无线传输系统。按照典型的普速综合检测列车编组方式,开展无线传输系统传输性能的动态试验,检测既有无线传... 针对电务检测车装备的轨道电路检测数据无线传输系统存在误码率过高、传输距离过短等问题,设计和实现适用于普速综合检测列车的无线传输系统。按照典型的普速综合检测列车编组方式,开展无线传输系统传输性能的动态试验,检测既有无线传输系统的性能瓶颈;在既有无线传输系统中增加中继设备,引入可兼容多种配置模式的传输机制,完成系统软硬件设计,并开发样机;在电务检测车上开展动态试验,验证无线传输系统在不同列车编组模式下的传输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无线传输系统能够有效提升轨道电路检测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提高电务检测车检测作业效率,并可有效解决普速综合检测列车运用过程中因编组调整造成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速综合检测列车 信号检测 轨道电路 短路电流 动态检测 无线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技术的铁路基础设施动态检测数据实时汇聚方案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姚莉 陶凯 +2 位作者 张文轩 刘国跃 王凡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2年第4期1-6,共6页
针对铁路基础设施动态检测数据人工汇聚时效性差、准确性低等问题,设计了基于5G移动通信(简称:5G)技术的铁路基础设施动态检测数据实时汇聚方案总体架构,阐述了方案的关键技术,并介绍了5G技术在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业务中的应用效果,为解... 针对铁路基础设施动态检测数据人工汇聚时效性差、准确性低等问题,设计了基于5G移动通信(简称:5G)技术的铁路基础设施动态检测数据实时汇聚方案总体架构,阐述了方案的关键技术,并介绍了5G技术在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业务中的应用效果,为解决检测数据汇聚过程中的时效性、规范性、安全性等相关问题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移动通信 铁路基础设施 动态检测数据 实时汇聚 智能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监测体系框架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牛道安 柯在田 +3 位作者 刘维桢 李红艳 赵钢 刘秀波 《中国铁路》 2020年第10期9-17,共9页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监测工作是实现基础设施状态全面感知安全风险预警、设备状态准确评价、故障诊断预测、趋势变化分析,推进实施精准维修和预防性状态修,以及提高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的重要手段,是确保铁路持续安全运营的重要技...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监测工作是实现基础设施状态全面感知安全风险预警、设备状态准确评价、故障诊断预测、趋势变化分析,推进实施精准维修和预防性状态修,以及提高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的重要手段,是确保铁路持续安全运营的重要技防保障。在分析国内外工务、电务、供电专业检测监测系统现状基础上,结合新形势下高速铁路高质量发展和工电设备修程修制改革要求,研究提出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监测体系框架,并对该体系功能应用和主要发展方向提出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基础设施 检测监测 体系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数据资产管理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陶凯 郭奇园 代春平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3年第1期15-19,共5页
实现海量、多源、异构检测数据的高效归集、安全存储、质量管控和安全共享是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结合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业务特点,提出了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数据资产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并对体系架构进行研究和设计,... 实现海量、多源、异构检测数据的高效归集、安全存储、质量管控和安全共享是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结合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业务特点,提出了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数据资产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并对体系架构进行研究和设计,详细阐述了体系架构中的4个管理过程域,为实现铁路综合检测数据“采集—传输—存储—治理—共享”全生命周期的资产化管理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基础设施 检测数据 管理体系 数据治理 数据资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数据处理分析中心深化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陶凯 代春平 +3 位作者 张煜 赵钢 张文轩 高利民 《中国铁路》 2018年第6期85-92,共8页
2012年创建的"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数据处理分析中心"为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随着高速铁路运营里程逐步增加和检测监测技术快速发展,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数据多源异构,且体量爆炸式增长,原数据中心的... 2012年创建的"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数据处理分析中心"为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随着高速铁路运营里程逐步增加和检测监测技术快速发展,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数据多源异构,且体量爆炸式增长,原数据中心的平台架构和数据分析能力在处理海量多源异构数据与高效智能处理等方面已无法满足高速铁路运维对检测数据综合化、智能化的管理分析需求。为此,有必要利用车地无线传输、移动终端应用等方式实现周期动态检测、现场人工检查、固定在线监测和养护维修作业等多源数据的接入与集成管理;采用虚拟化平台,整合服务器资源,实现IT资源的可弹性扩展和动态部署,提高数据存储能力和数据处理效率;采用面向服务(SOA)的架构设计思想研发集成处理分析平台,为生产和科研单位提供全面的数据智能处理,设备状态评价、分析和预测服务。同时,尝试使用MongoDB、Hadoop等新平台、新技术打造更加专业化、智能化的综合型数据处理分析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基础设施 检测数据 处理分析 数据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综合一体化检测监测体系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刘维桢 涂文靖 +1 位作者 杨飞 杨志鹏 《中国铁路》 2019年第3期22-26,共5页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基础设施养修体制面临新的挑战。经过修程修制改革方面的不断探索,重检慎修的理念已深入基础设施管理,科学开展检测监测、全面掌握设备状态是落实重检慎修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在分析高速铁路基础设...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基础设施养修体制面临新的挑战。经过修程修制改革方面的不断探索,重检慎修的理念已深入基础设施管理,科学开展检测监测、全面掌握设备状态是落实重检慎修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在分析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监测现状及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综合一体化检测监测管理组织架构、综合一体化检测监测方案、检测监测数据统一管理方案等建议,为更好地执行动态检测、及时掌握基础设施状态、指导养护维修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基础设施 检测监测体系 综合维修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数据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剑峰 刘金朝 +3 位作者 陶凯 代春平 高佳佳 张川 《铁路技术创新》 2021年第6期110-117,共8页
针对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数据中的里程偏差、无效数据和质量评估等共性数据管理问题,需要研究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数据的综合治理技术。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数据综合治理技术包括:基于台账信息的检测数据基准文件自动生成数据预处理技术、基于最... 针对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数据中的里程偏差、无效数据和质量评估等共性数据管理问题,需要研究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数据的综合治理技术。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数据综合治理技术包括:基于台账信息的检测数据基准文件自动生成数据预处理技术、基于最大相关系数的多次检测数据里程自动对准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无效数据智能识别技术和检测数据质量自动评估技术。对于轨道几何等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数据,首先基于台账信息自动生成基准文件,之后利用自动生成的基准文件基于最大相关系数原理实现多次检测数据里程自动对准,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检测数据的无效自动识别,最终实现从完整性、有效性和一致性等角度对检测数据的质量进行评估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基础设施 检测数据 综合治理 人工智能 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基础设施动态检测系统计量保证方案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春雷 韩庐平 郝晋斐 《中国铁路》 2019年第2期54-58,共5页
由于现行的检测系统量值溯源方法不能满足铁路基础设施动态检测系统检测发展的需求,针对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及各类专业检测车提出一套系统、完整、有效的检测系统计量保证方案(MAP),以保障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动态检测系统的检测能力。介绍MA... 由于现行的检测系统量值溯源方法不能满足铁路基础设施动态检测系统检测发展的需求,针对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及各类专业检测车提出一套系统、完整、有效的检测系统计量保证方案(MAP),以保障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动态检测系统的检测能力。介绍MAP的原理和实施流程,MAP针对不同检测系统被测对象的差异采用2种方式:对于传递标准和核查标准可以作为可移动装备送往检测车辆;对于传递标准为固定设施不能移动,同时由于检测车辆不能频繁调往检测中心实验室,核查标准将以另一辆通过检定的车辆以比对的方式进行。并介绍2种方式的实施过程和检测系统计量保证实施的项目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基础设施检测 动态检测装备 量值溯源 计量保证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PD-CNN的补偿电容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泽霖 孟景辉 +3 位作者 刘金朝 罗依梦 许庆阳 解婉茹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1-197,共7页
为进一步挖掘动态检测数据中蕴含的补偿电容状态特征,针对ZPW-2000A型轨道电路,结合小波包分解与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一种基于WPD-CNN的补偿电容故障诊断方法。采用功率谱分析的方法,找出检测曲线中趋势项特征与补偿电容特征所在频带范围... 为进一步挖掘动态检测数据中蕴含的补偿电容状态特征,针对ZPW-2000A型轨道电路,结合小波包分解与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一种基于WPD-CNN的补偿电容故障诊断方法。采用功率谱分析的方法,找出检测曲线中趋势项特征与补偿电容特征所在频带范围,然后利用小波包分解方法对原始信号进行分解,提取其中特征频带内的小波包系数构造补偿电容特征矩阵。使用动态检测数据构造训练集与测试集,将不同故障类型的特征矩阵输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学习,并在测试集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WPD-CNN方法对单个信号的特征提取用时5.9 ms,总体故障识别准确率为98.4%,可有效识别不同位置的补偿电容故障问题,为补偿电容故障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电路 补偿电容 动态检测 小波包分解 卷积神经网络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客流仿真模拟的铁路客运站安检通道设计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昕然 安迪 +3 位作者 王睿 董飞 李怡娜 刘晓亮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0-197,共8页
铁路客运站的安检流程是保障旅客出行安全、提升铁路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传统客运站的安检方式与高速铁路旅客方便快捷的出行需求间矛盾日益突出。以北京南站为例,结合历史客流数据,通过调查安检通道的具体参数、旅客在通过安... 铁路客运站的安检流程是保障旅客出行安全、提升铁路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传统客运站的安检方式与高速铁路旅客方便快捷的出行需求间矛盾日益突出。以北京南站为例,结合历史客流数据,通过调查安检通道的具体参数、旅客在通过安检通道过程中的行为参数,利用Anylogic仿真软件建立铁路客运站旅客安检通道模型,对旅客的安检流程进行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得到旅客平均排队长度、旅客平均排队时长、旅客通过安检通道平均时间等参数,分析安检流程设置的瓶颈,得出采取增加检查点或替换新型X光机的优化方案后,旅客安检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旅客在各个队列的等待时间以及旅客在安检通道中花费的时间均优于以往的安检流程,从而对提升铁路客运服务质量、保障便捷高效的运输服务提供支撑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运安检 仿真试验 流程优化 服务品质提升 北京南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段关节等高点高度对接触线抬升量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王婧 姚永明 +2 位作者 鲁小兵 杨佳 杨浩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6,共7页
为研究锚段关节等高点高度对受电弓通过锚段关节时接触线抬升量的影响,建立了2种不同等高点高度的含五跨锚段关节的接触网模型。计算了受电弓以不同的速度通过2种不同等高点高度的锚段关节时接触线抬升量并通过线路试验加以验证。研究... 为研究锚段关节等高点高度对受电弓通过锚段关节时接触线抬升量的影响,建立了2种不同等高点高度的含五跨锚段关节的接触网模型。计算了受电弓以不同的速度通过2种不同等高点高度的锚段关节时接触线抬升量并通过线路试验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将锚段关节等高点高度从40 mm降低到20 mm可以起到降低接触线抬升量的效果,并且在隧道内或者隧道外、受电弓开口运行或者闭口运行时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 五跨锚段关节 等高点高度 抬升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TW算法的轨道几何动态检测数据里程偏差校准方法研究
18
作者 陶凯 尹辉 +2 位作者 张洋 田新宇 黄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4,共10页
高速铁路轨道几何动态检测数据的绝对里程偏差校准是准确评估轨道几何状态与深入研究轨道几何状态演变规律的基础。针对当前检测数据绝对里程偏差校准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1种线路曲线台账辅助的检测数据绝对里程精细校准方法,通过2种动... 高速铁路轨道几何动态检测数据的绝对里程偏差校准是准确评估轨道几何状态与深入研究轨道几何状态演变规律的基础。针对当前检测数据绝对里程偏差校准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1种线路曲线台账辅助的检测数据绝对里程精细校准方法,通过2种动态时间规整(DTW)变体算法实现检测数据里程的精确校准。首先,使用导数动态时间规整(D-DTW)算法进行检测数据与线路曲线台账数据的粗匹配,实现检测数据的自动分段;然后,采用图形动态时间规整(Shape-DTW)算法实现分段后检测数据中超高通道数据和线路曲线台账数据中的曲线特征点的精准对齐;最后,将线路曲线台账中曲线特征点的准确里程一一对应赋值给检测数据中超高通道数据的曲线特征点,实现对轨道几何动态检测数据绝对里程偏差的精细校准。通过在我国某高速铁路轨道几何动态检测数据集上进行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曲线长度误差最大不超过0.8%,校准后同一线路行别区段的多次检测数据在左高低通道数据相关性指标均优于校准前,因而该校准方法是有效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轨道几何 绝对里程偏差校准 里程偏差 曲线特征点 动态时间规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检测数据融合的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诊断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文博 杨飞 +2 位作者 支洋 尤明熙 胡伟松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6-405,共10页
高速铁路路基区段受环境变化、地下水开采等因素影响,可能会产生较大幅度的沉降,其中不均匀沉降对高速铁路运行安全、舒适和耐久性影响较大,因此,快速、有效地诊断运营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非常重要。基于列车轨道动态检测数据、车载晃车仪... 高速铁路路基区段受环境变化、地下水开采等因素影响,可能会产生较大幅度的沉降,其中不均匀沉降对高速铁路运行安全、舒适和耐久性影响较大,因此,快速、有效地诊断运营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非常重要。基于列车轨道动态检测数据、车载晃车仪检测数据、台账信息等多源数据,研究不均匀沉降区段的轨道不平顺波长、幅值特征,建立轨道不平顺特征、列车运行速度和列车加速度之间的关联;同时,充分发挥不同数据源的优势,提取波长因子、幅值因子、车体动力响应因子、竖曲线因子、劣化率因子等能够反映路基不均匀沉降特征的指标。利用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统一各指标当量值,确定各指标融合权重,最终构建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综合评价指标,建立相应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路基不均匀沉降会引起较大幅值的轨道几何长波不平顺,进而导致车体加速度超限,并可以通过车载式晃车仪检测;同一区段轨道长波不平顺呈现趋势劣化时能侧面反映沉降的发生,但竖曲线是预先设计的坡度,对路基沉降诊断有一定干扰。路基沉降综合评价指标可以采用百分制,根据现场实践经验,以超过60分作为沉降发生的评判标准。通过3条高速铁路的实际验证,表明本方法能够有效发现路基沉降区段,及时提示工务部门精准维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沉降 多源数据融合 动态检测 晃车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趋势相关的自适应补偿电容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20
作者 许庆阳 罗泽霖 +1 位作者 孟景辉 王泽宇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8,共9页
为进一步提高轨道电路动态检测数据的分析效率,有效识别补偿电容故障问题,针对轨道电路与补偿电容动态检测数据,提出一种基于趋势相关的自适应补偿电容故障识别方法。使用Savitzky-Golay滤波器对轨道电路感应电压数据进行平滑除噪,并计... 为进一步提高轨道电路动态检测数据的分析效率,有效识别补偿电容故障问题,针对轨道电路与补偿电容动态检测数据,提出一种基于趋势相关的自适应补偿电容故障识别方法。使用Savitzky-Golay滤波器对轨道电路感应电压数据进行平滑除噪,并计算不同数据间最大互相关系数,找到与总体样本相关性差异最明显的曲线。采用自适应阈值的方法,对该区段补偿电容脉冲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其中是否存在脉冲缺失情况,进而判断该区段内是否存在补偿电容故障问题,并找出对应故障电容位置。实验结果证明,所设计的方法能有效识别补偿电容故障问题,平均故障识别率可达88.86%,漏报率小于4.66%,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电路动态检测 补偿电容 故障诊断 趋势相关 自适应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