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5.0版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37
1
作者 朱建生 单杏花 +2 位作者 周亮瑾 刘春煌 刘强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5-103,共9页
为适应铁路客运快速网的建设与发展,满足铁路第6次大提速以及客运新产品销售的需求,研发铁路客票系统5.0版。系统继续采用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席位全部集中到各地区数据中心,车站可不设置服务器。系统为3级体系结构... 为适应铁路客运快速网的建设与发展,满足铁路第6次大提速以及客运新产品销售的需求,研发铁路客票系统5.0版。系统继续采用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席位全部集中到各地区数据中心,车站可不设置服务器。系统为3级体系结构,由铁道部数据中心、地区数据中心和所辖车站系统组成;每一级系统均包括数据逻辑层、应用逻辑层和表示逻辑层。系统数据库包括基础数据库、运行数据库、营销数据库和算法库4个库。系统功能设计包括铁道部中心系统功能体系,地区中心系统功能体系和车站系统功能体系3部分。系统创新性地实现了席位的集中管理和售票组织策略;开发了客票应用服务器、客票接口平台、数据传输系统和客票营销系统;支持取消车站服务器,支持地区中心由业务中心向数据中心转变;优化了票价计算策略的和数据复制策略等。系统已于2006年8月底完成在全路的推广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票系统 系统结构 系统功能 数据组织 数据中心 负载均衡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关键技术体系及战略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卓 贾利民 +1 位作者 王艳辉 李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5年第1期33-37,共5页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是智能交通 (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与轨道运输相结合的产物 ,本文结合《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发展战略研究》项目 ,给出了铁路智能运输系统 ( RITS)的明确定义 ,介绍了 RITS的关键技术体系 ,并分别对列...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是智能交通 (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与轨道运输相结合的产物 ,本文结合《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发展战略研究》项目 ,给出了铁路智能运输系统 ( RITS)的明确定义 ,介绍了 RITS的关键技术体系 ,并分别对列车定位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共享与综合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最后提出总体的技术战略 ,为深入进行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发展战略研究奠定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 RITS 中国铁路 发展战略研究 列车 智能交通 定位技术 技术战略 体系 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学工作流的铁路行车安全评价系统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杜彦华 吴秀丽 +1 位作者 钱程 刘春煌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6-82,共7页
针对铁路运输中列车安全评价的实际需求,依据科学工作流理论,提出一种基于开源软件Kepler的评价系统,从而有效实现行车安全预警并提供辅助决策依据。该系统主要通过扩展Kepler构建:一方面,实现多源监测数据的自动收集和共享融合;另一方... 针对铁路运输中列车安全评价的实际需求,依据科学工作流理论,提出一种基于开源软件Kepler的评价系统,从而有效实现行车安全预警并提供辅助决策依据。该系统主要通过扩展Kepler构建:一方面,实现多源监测数据的自动收集和共享融合;另一方面,增加Kepler的流程管控能力和个性化Web界面。在此基础上,针对列车运行特点,建立模糊综合评价的Kepler流程,对状态不良列车进行跟踪和综合评价,将数据和计算过程灵活组合成一套可配置的、自动化的科学计算流程。以部分现实数据为例,使系统的有效性得到验证。本系统不但能够有效解决行车安全评价问题,而且适用面广,也可应用于其他领域的评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安全评价 科学工作流 模糊综合评价 KEPL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代身份证的互联网电子票自动检票系统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成 蒋秋华 +2 位作者 张家锋 朱建军 张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46-351,共6页
首先分析了以二代身份证为载体的铁路电子票检票业务开展的背景,介绍了铁路自动检票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为实现电子票检票,分别从TRS接口设计、检票机改造和自动检票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其中,对自动检票系统的软件结构、电子... 首先分析了以二代身份证为载体的铁路电子票检票业务开展的背景,介绍了铁路自动检票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为实现电子票检票,分别从TRS接口设计、检票机改造和自动检票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其中,对自动检票系统的软件结构、电子票检票流程、多检票线程的并发与同步、检票规则的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检票 铁路电子票 二代身份证 网络购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换乘需求统计算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丽辉 朱建生 +1 位作者 史峰 单杏花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1-1117,共7页
基于客票系统中现有的记录并未对换乘旅客进行标识,需要后期对原始数据进行深入挖掘才能获取。以往采用换乘方向的算法在处理大量数据时,耗时长,效率低。通过分析换乘旅客行为特征,提出一种比较OD最短路径距离的换乘需求统计方法。实例... 基于客票系统中现有的记录并未对换乘旅客进行标识,需要后期对原始数据进行深入挖掘才能获取。以往采用换乘方向的算法在处理大量数据时,耗时长,效率低。通过分析换乘旅客行为特征,提出一种比较OD最短路径距离的换乘需求统计方法。实例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将运行效率提高近百倍,并能获得小于3%的相对误差,因此该算法用于换乘需求统计更高效。该算法在计算过程中保留了详细的车次换乘信息,因此该数据还可以用于支撑进一步的深入挖掘换乘需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高速铁路 最短路径 OD距离 换乘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客票系统电子支付关键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天翼 王明哲 王芳 《中国铁路》 2012年第6期51-55,共5页
铁路客票发售电子支付的关键在于保证电子交易的安全性。PKI、数据库审计技术、数字时间戳技术、业务流程控制、访问与控制技术、虚拟技术等是构建电子支付平台的技术基础。在电子支付相关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对构建铁路客票发售的电子支... 铁路客票发售电子支付的关键在于保证电子交易的安全性。PKI、数据库审计技术、数字时间戳技术、业务流程控制、访问与控制技术、虚拟技术等是构建电子支付平台的技术基础。在电子支付相关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对构建铁路客票发售的电子支付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以此为基础优化业务逻辑,保证铁路客票发售电子支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票发售 电子支付 业务逻辑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计算的动车组PHM模型处理框架
7
作者 李燕 王辉 +2 位作者 杨春辉 李超旭 赵士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32,共6页
针对动车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实时海量数据解析处理与模型计算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流计算的动车组PHM模型处理框架。首先分析动车组车载数据处理流程,然后基于Spark Streaming给出动车组PHM模型... 针对动车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实时海量数据解析处理与模型计算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流计算的动车组PHM模型处理框架。首先分析动车组车载数据处理流程,然后基于Spark Streaming给出动车组PHM模型处理的总体框架。针对实时海量数据解析处理,首先分析解析前的车载数据结构,定义解析后的车载数据结构,然后设计通用化数据解析组件,给出流计算实现方式。针对模型计算,详细给出PHM模型的形式化定义,包括模型的基本信息、输入、输出和逻辑主体等,根据此定义设计模型通用组件,实现模型的快速研发、高效计算和统一应用。通过动车组PHM系统的有效应用,证明了该框架可以很好地满足海量数据的实时计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 流计算 模型 形式化 组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客运中转径路计算模型研究
8
作者 吕晓艳 刘春煌 +1 位作者 朱建生 单杏花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77,80,共4页
针对目前径路计算中缺乏实时性、径路维护工作量大、径路选择缺乏灵活性等问题,从分析径路计算方式人手,结合车站发售通票业务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统一径路计算模型。该模型充分平衡预先计算与实时计算的优点,在保证径路有效性和合理性... 针对目前径路计算中缺乏实时性、径路维护工作量大、径路选择缺乏灵活性等问题,从分析径路计算方式人手,结合车站发售通票业务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统一径路计算模型。该模型充分平衡预先计算与实时计算的优点,在保证径路有效性和合理性的前提下,对径路计算中的车站个性径路信息和全路共性信息进行有效剥离,从根本上解决了径路计算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运 径路计算 客票 结算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旅客列车票额智能预分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单杏花 周亮瑾 +2 位作者 吕晓艳 张军峰 王凌燕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5-128,共4页
根据铁路的客流特点、季节特征和预售票规律,结合客流的历史数据和专家经验,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旅客列车客流预测模型,预测旅客列车的OD客流。以预测的OD客流为基础,以旅客列车全程的客座率、收入以及整体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研究... 根据铁路的客流特点、季节特征和预售票规律,结合客流的历史数据和专家经验,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旅客列车客流预测模型,预测旅客列车的OD客流。以预测的OD客流为基础,以旅客列车全程的客座率、收入以及整体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研究提出先长途后短途、先有座后无座、先按数量预分再按比例预分等旅客列车票额预分等主要原则,给出票额预分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铁路旅客列车票额智能预分系统。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铁路旅客列车票额的动态分配,提高了旅客列车沿途停靠车站组织客流的积极性,提高了旅客列车的客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票额预分 售票组织 客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oSQL数据库的大数据查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9
10
作者 朱建生 汪健雄 张军锋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5-141,共7页
基于NoSQL数据库理论,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将NoSQL数据库分为面向高性能读写、面向文档和面向分布式计算的3种类型。对比分析这3种类型数据库的6种代表产品的优缺点,结合铁路客票实名制售票信息综合分析系统中的大数据操作的需求,选用No... 基于NoSQL数据库理论,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将NoSQL数据库分为面向高性能读写、面向文档和面向分布式计算的3种类型。对比分析这3种类型数据库的6种代表产品的优缺点,结合铁路客票实名制售票信息综合分析系统中的大数据操作的需求,选用NoSQL数据库中的面向分布式计算的Cassandra数据库。基于Cassandra数据库,提出铁路客票实名制信息综合分析系统的技术架构,并设计反向索引以构建客票实名制乘车信息的查询策略和查询流程。通过性能测试,验证了NoSQL数据库技术在处理大数据查询和分析中的高可用性,可突破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和数据仓库在应用中所遇到的查询性能、扩展性以及投资成本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SQL数据库 Cassandra数据库 大数据处理 反向索引 数据查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信息共享平台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徐杰 刘春煌 +1 位作者 李平 王富章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5年第2期35-39,共5页
为了解决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中的自动化“孤岛”问题,必须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以实现各个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及无缝连接。对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共享平台的基本功能作了描述,分析了各业务子系统的结构特征和组件技术的特性。城市轨道交通信息... 为了解决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中的自动化“孤岛”问题,必须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以实现各个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及无缝连接。对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共享平台的基本功能作了描述,分析了各业务子系统的结构特征和组件技术的特性。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共享平台的结构应该是基于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和组件对象模型/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技术的。给出了信息共享平台的框架结构以及实现平台功能的基本组件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共享平台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技术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 交通监控系统 无缝连接 基本功能 组件技术 基本组件 框架结构 自动化 特征和 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客运量数据挖掘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艳辉 王卓 +1 位作者 贾利民 秦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7,共7页
在分析铁路客票数据特征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分段模糊BP神经网络对铁路客运量进行数据挖掘预测。通过对铁路客票数据的分段处理,提高了网络学习的收敛速度和预测精度,并在MATLAB环境下建立了分段模糊BP神经网络模型,在仿真试验中各分段的... 在分析铁路客票数据特征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分段模糊BP神经网络对铁路客运量进行数据挖掘预测。通过对铁路客票数据的分段处理,提高了网络学习的收敛速度和预测精度,并在MATLAB环境下建立了分段模糊BP神经网络模型,在仿真试验中各分段的期望输出和实际输出之间吻合较好,从而证明了分段模糊的数据处理方法是有效的;同时,预测的客运量和实际客运量数值非常接近,说明分段模糊BP神经网络得到的数据挖掘预测模型对铁路客运量有很好的预测效果,该预测模型可信,为预测铁路客运量提出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票数据 数据挖掘 分段模糊BP神经网络 旅客发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宁线行车安全监控信息网络技术方案和管理中心的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刘春煌 桑苑秋 +1 位作者 李继先 王石生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5-23,共9页
沪宁线安装了多种行车安全检测、监控设备,该系统以这些基层安全监测设备 系统作为测报点,充分利用铁路通信网既有网络通道和路局、分局、站段办公网,构建沪宁线综合安全监测信息传输网络,将沿线地域上分散的、由各专业部门独立管理的... 沪宁线安装了多种行车安全检测、监控设备,该系统以这些基层安全监测设备 系统作为测报点,充分利用铁路通信网既有网络通道和路局、分局、站段办公网,构建沪宁线综合安全监测信息传输网络,将沿线地域上分散的、由各专业部门独立管理的各类安全检测 监控系统与安全监测管理中心联接起来,实现各种安全监控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广泛共享;以综合利用安全管理中心各种安全数据为目标,开发出具有安全报警预警管理、行车事故管理、专业安全信息查询服务、抢险救援支持、综合分析与决策支持等功能的应用系统,提供电子化安全监控管理信息服务,构筑起集监测、管理和决策为一体的行车安全综合监控管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沪宁线 行车安全监控信息网络 技术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杨国元 史天运 张秋亮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38,44,共7页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铁路客运服务质量,从旅客感知角度出发,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BP神经网络求解模型,提出了基于BP算法的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算法.通过对网络的训练,使得网络输出达到了期望的精度,满足了客运服务质量评价的要求...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铁路客运服务质量,从旅客感知角度出发,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BP神经网络求解模型,提出了基于BP算法的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算法.通过对网络的训练,使得网络输出达到了期望的精度,满足了客运服务质量评价的要求.最后通过对铁路旅客的调查问卷实例,从均方误差、统计识别率方面进行了分析、仿真,对客运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提出的评价算法收敛速度快、误差小,评价结果能够有效地反映客运服务质量水平,为提高和改进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BP神经网络 客运服务质量 评价体系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案例推理的铁路行车事故应急决策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磊 孟学雷 +1 位作者 韦强 吴艳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共6页
为提高铁路行车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本文提出一种实用的行车事故应急决策方法,将案例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CBR)理论应用到铁路应急决策中。首先对铁路行车事故的案例表示、案例属性体系进行描述;其次,针对铁路行车事故案例属性值类型... 为提高铁路行车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本文提出一种实用的行车事故应急决策方法,将案例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CBR)理论应用到铁路应急决策中。首先对铁路行车事故的案例表示、案例属性体系进行描述;其次,针对铁路行车事故案例属性值类型,考虑数值型、有序枚举型、无序枚举型、区间数型及模糊数型5种形式,给出不同形式属性值的局部相似度计算模型;然后,通过计算当前铁路行车事故与事故案例的各属性相似度,建立全局相似度计算模型;再次,提出当前铁路行车事故属性缺失时的全局相似度计算模型;最后,使用案例验证该方法可行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行车事故 案例推理 应急决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嵌套式票额分配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包云 刘军 +1 位作者 马敏书 孟令云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共6页
目前,高速铁路大多数列车的票额自预售之日起全程共用,实行旅客"先到先得"的原则。由于运输需求局部紧张,"先到先得"的售票原则会导致因短途旅客先购票,后到的长途旅客购不到票,造成铁路能力的浪费和收益的损失。... 目前,高速铁路大多数列车的票额自预售之日起全程共用,实行旅客"先到先得"的原则。由于运输需求局部紧张,"先到先得"的售票原则会导致因短途旅客先购票,后到的长途旅客购不到票,造成铁路能力的浪费和收益的损失。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嵌套式"票额分配模型,通过"套用"短途OD的票额来保护长途OD的需求,设计蚁群算法对该模型求解。通过算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了验证,算例结果表明模型和算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票额分配 嵌套式座位控制 蚁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研究现状及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平 张莉艳 +1 位作者 杨峰雁 贾利民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18,共7页
从运营管理、列车控制、安全、电子付费等多个角度对国外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日本最新提出的智能铁路系统的规划进行了全面追踪。从系统的角度规划中国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总体结构。提出了以"高服务、... 从运营管理、列车控制、安全、电子付费等多个角度对国外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日本最新提出的智能铁路系统的规划进行了全面追踪。从系统的角度规划中国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总体结构。提出了以"高服务、高安全、高效率"为核心,以"先进的用户信息服务系统、铁路电子商务系统、多式联运系统、综合化的营运管理系统、先进的运输资源管理系统、智能化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智能化紧急事件救援与安全系统"为基本组成的中国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RITS) 智能技术 智能交通系统(ITS)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A和工作流的铁路客运站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春婕 史天运 +1 位作者 刘硕研 王静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20-725,共6页
针对目前现有的铁路客运站信息服务系统存在的系统整合和改造困难等问题,建立了基于SOA和工作流技术的系统架构,设计了完善的系统功能和全新的数据集成方案。研究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基于SOA和工作流的铁路客运站管... 针对目前现有的铁路客运站信息服务系统存在的系统整合和改造困难等问题,建立了基于SOA和工作流技术的系统架构,设计了完善的系统功能和全新的数据集成方案。研究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基于SOA和工作流的铁路客运站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地重用了已有的业务资源和数据资源,满足了客运业务管理和旅客服务的需求,解决了现有系统分散和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实现了业务流程创新,具有安全性高、扩展性强等特征。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正确性。该系统效果良好,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铁路客运站管理系统 面向服务体系结构 企业服务总线 工作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地理信息系统路局应用框架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秦勇 刘峰 +2 位作者 周志民 赖文彬 贾利民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1,共5页
针对路局现有GIS实施系统的缺点和局限,借鉴国外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经验,RGIS路局试点工程的统一应用框架应包括统一的海量空间数据库管理方式、开放的分布式组件、GIS开发平台和多层服务体系结构,其中的关键技术是对象-关系数据库... 针对路局现有GIS实施系统的缺点和局限,借鉴国外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经验,RGIS路局试点工程的统一应用框架应包括统一的海量空间数据库管理方式、开放的分布式组件、GIS开发平台和多层服务体系结构,其中的关键技术是对象-关系数据库技术,多层服务体系结构和开放的分布式组件GIS平台。同时提出了基于RGIS的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应用功能,并结合上海局的实际情况描述了系统的开发模式以及基于RGIS的工务管理信息系统、行车安全信息系统和事故救援信息系统的部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框架 铁路地理信息系统 对象-关系数据库 OPENGIS 组件 铁路局 智能运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客行为微观仿真的大型铁路客运站售票设备配置方案评估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得伟 禹丹丹 +1 位作者 张彦 刘启钢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共7页
本文运用旅客行为微观仿真方法,针对大型铁路客运站旅客对售票设备的使用行为进行建模,提出基于旅客行为微观仿真的售票设备评估指标体系,并建立仿真系统。最后,以北京南站为例进行模型的参数标定和实例验证,解决了车站售票设备现状评... 本文运用旅客行为微观仿真方法,针对大型铁路客运站旅客对售票设备的使用行为进行建模,提出基于旅客行为微观仿真的售票设备评估指标体系,并建立仿真系统。最后,以北京南站为例进行模型的参数标定和实例验证,解决了车站售票设备现状评估、极限能力计算及远景数量配置等问题。仿真发现:北京南站售票设备能够满足近期和远期设计要求;现状窗口开放条件下,极限服务能力为10万人;远期所有窗口均开放时,极限服务能力为35万人。研究表明,应用旅客行为微观仿真方法较传统方法和排队论方法能够更精细刻画售票设备与旅客的相互作用、更为客观地反映评估结果,由此验证所提模型和系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客行为仿真 铁路客运站 售票设备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