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盐池县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周铁军 赵廷宁 +3 位作者 孙保平 丁国栋 张维江 李卫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5-138,共4页
以宁夏盐池县为研究对象,以4期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景观生态学原理,在获取大量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定量的方法深入分析了研究区的景观格局状况。结果显示,在研究时段内盐池县土地景观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 以宁夏盐池县为研究对象,以4期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景观生态学原理,在获取大量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定量的方法深入分析了研究区的景观格局状况。结果显示,在研究时段内盐池县土地景观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整体景观的破碎度和多样性指数在不断上升,优势度指数不断降低,均匀度指数持续增加,景观格局朝着农、林、牧多优势度的趋势良性发展,盐池县生态环境状况正在逐步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盐池县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理中灌溉设计频率分析计算方法研究——以贵州省息烽县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兰华 康峰峰 +1 位作者 姜海波 张德林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70-271,275,共3页
目前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常对降雨量进行频率分析来选取灌溉设计保证率及其对应典型年,这种方法没有充分考虑降雨时空分布,而采用对作物净灌溉需水量进行频率分析则可弥补这一缺陷,更具合理性。
关键词 灌溉设计保证率 设计典型年 频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青藏铁路站区低温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3
作者 水春雨 侯世全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3-136,共4页
研究和试验采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IMBR)处理青藏铁路站区的低温生活污水。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培养出来的活性污泥进入高原缺氧、低温的环境中,虽然其微生物增殖缓慢,但微生物的种群经过自然筛选可以逐步适应低温缺氧的自然环境;由... 研究和试验采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IMBR)处理青藏铁路站区的低温生活污水。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培养出来的活性污泥进入高原缺氧、低温的环境中,虽然其微生物增殖缓慢,但微生物的种群经过自然筛选可以逐步适应低温缺氧的自然环境;由于IMBR采用膜进行固液分离,能有效克服与污泥沉降性能有关的限制条件,尽管在缺氧、低温环境下IMBR内活性污泥的浓度仅维持在2 g.L-1左右,但经过长时间保持较稳定的低温运转后,处理生活污水仍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COD平均去除率达80%,同时IMBR还表现出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污水处理 IMBR 青藏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生态大棚污水处理系统的研究
4
作者 马津伟 王三反 沈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0-82,共3页
介绍了青藏高原生态大棚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将污水处理和大棚蔬菜种植有机结合,在寒冷、缺氧、高海拔的青藏高原,生态大棚内做到热量平衡、O2-CO2的平衡、水的循环平衡,成功解决了污水处理和蔬菜种植两大难题。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生态大棚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铁路格拉段野生动物通道利用效果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耀增 周铁军 姜海波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7-131,共5页
根据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区域特点,在青藏铁路格拉段设计了桥梁下方通道、隧道上方通道和缓坡平交通道3种基本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33处。采用自动录像观测、定点观测和动态观测3种方法,以藏羚为主要观测对象,兼顾其他物种,以可可西里通... 根据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区域特点,在青藏铁路格拉段设计了桥梁下方通道、隧道上方通道和缓坡平交通道3种基本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33处。采用自动录像观测、定点观测和动态观测3种方法,以藏羚为主要观测对象,兼顾其他物种,以可可西里通道为主要观测地点进行观测。分析2004年至2007年的观测数据可知:可可西里通道使用率最高;藏羚利用通道进行迁徙的数量逐年增多,上迁时全部使用通道,回迁时通道的使用效率提升明显,2007年达到100%;藏羚在穿越铁路前徘徊和停留的时间也在逐渐缩短;铁路正式运营未引起通道使用率下降。说明:可可西里通道使用率高,藏羚等野生动物已逐步适应利用通道进行迁徙,铁路建设和运营未对沿线野生动物种群交流和繁殖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野生动物保护 动物通道 通道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地区铁路建设生态恢复技术初探——以青藏铁路格唐段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兰华 李耀增 康锋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0-312,共3页
以青藏铁路格唐段为例分析了高原地区铁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即:植被破坏、生态用水阻隔、野生动物及冻土环境影响,从生态防护与生态恢复两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恢复有关技术原则。
关键词 高原地区 青藏铁路 青藏高原 生态防护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客车新型自动上水设备的研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晓帆 侯世全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54,共3页
目前,铁路车站和客车整备所的上水设备相对落后,存在着上水软管堆置不美观、不卫生、水资源浪费严重等诸多问题。在充分调研的情况下,开发研制了TKH—GSⅠ铁路客车自动上水设备。该设备可放置在地面或地下,具有上水软管自动回收、自动... 目前,铁路车站和客车整备所的上水设备相对落后,存在着上水软管堆置不美观、不卫生、水资源浪费严重等诸多问题。在充分调研的情况下,开发研制了TKH—GSⅠ铁路客车自动上水设备。该设备可放置在地面或地下,具有上水软管自动回收、自动控制上水、自动停止上水、自动排空余水、接头自动脱落、低温时自动加热、上水状况自动记录等多项功能。该设备的推广使用将提高铁路上水设备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车 上水设备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点声源模拟铁路噪声的误差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焦大化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19,共6页
根据声学基本理论分析了采用3种指向特性的系列点声源,模拟铁路噪声线声源的误差问题,论证了点源模拟误差和长度模拟误差与各种影响参数的定量关系,给出声源模拟法预测铁路列车运行噪声中确定系列点声源的点源间距和总长的方法,解决了... 根据声学基本理论分析了采用3种指向特性的系列点声源,模拟铁路噪声线声源的误差问题,论证了点源模拟误差和长度模拟误差与各种影响参数的定量关系,给出声源模拟法预测铁路列车运行噪声中确定系列点声源的点源间距和总长的方法,解决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铁路噪声预测的一个重要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源模拟 铁路噪声预测 环境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措施在铁路防护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耀增 周铁军 肖玉保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8年第1期41-43,共3页
通过对适合铁路行业主体工程、临时附属工程以及绿色通道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生物防护措施简要分析,结果表明,铁路工程采取生物措施防护效果明显,不仅能够有效减少铁路施工、运营期的水土流失,改善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而且还美化了线路两侧... 通过对适合铁路行业主体工程、临时附属工程以及绿色通道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生物防护措施简要分析,结果表明,铁路工程采取生物措施防护效果明显,不仅能够有效减少铁路施工、运营期的水土流失,改善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而且还美化了线路两侧的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措施 铁路 防护工程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