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双向编组站列车-车场指派优化模型与算法
1
作者 赵军 张思宇 +1 位作者 赵嵩森 彭其渊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35,共14页
研究铁路双向编组站在作业计划编制中的列车-车场指派优化问题,给定计划时段内的到达列车信息、出发列车信息及其编组要求,以及各系统的接发车能力与解编能力,该问题在于灵活确定到达列车的接入系统与出发列车的发出系统。根据双向编组... 研究铁路双向编组站在作业计划编制中的列车-车场指派优化问题,给定计划时段内的到达列车信息、出发列车信息及其编组要求,以及各系统的接发车能力与解编能力,该问题在于灵活确定到达列车的接入系统与出发列车的发出系统。根据双向编组站技术作业过程,以车辆在站总停留时间最小为目标,考虑到发列车间的车流接续、出发列车编组要求和车站作业能力限制等实际约束,将原问题先构建为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再进一步转换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此外,设计遗传算法快速寻找近似最优解,该算法对到达列车的接入系统进行二进制编码,基于此设计1个启发式解码规则获得原问题的可行解。最后,以切实算例验证所提出方法相较于现场经验规则的优越性,并分析系统解编能力与接发车条件对方法性能及求解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列车-车场指派 双向编组站 整数规划 定制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的编组站工作组织仿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尹彦博 何必胜 +3 位作者 陈鹏 张博健 鲁工圆 张光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1-199,209,共10页
编组站工作组织是铁路货物运输关键环节,为提升编组站运营效率,加快货物周转,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编组站工作组织仿真模型。结合多智能体仿真技术与编组站工作组织内容,分别设计本务机车、调机、车辆和列车智能体以及其智能... 编组站工作组织是铁路货物运输关键环节,为提升编组站运营效率,加快货物周转,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编组站工作组织仿真模型。结合多智能体仿真技术与编组站工作组织内容,分别设计本务机车、调机、车辆和列车智能体以及其智能呼叫机制、动态进路选择与调度机制以及智能体转换功能,从环境建模和行为建模2个维度构建了编组站智能体仿真模型,实现到达解体列车、自编始发列车和无改编中转列车的作业模拟,并能有效满足编发线列车出发功能以及移动单元的动态进路选择与调度机制,使得仿真模型更贴合编组站的实际工作。最后,通过对实际的单向混合式二级三场编组站进行实例分析,不仅验证了仿真模型及动态进路选择与调度机制的有效性,而且通过实验分析了解编顺序与小运转列车占比对编组站运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智能体仿真技术能有效进行编组站工作组织仿真,该仿真模型对于指导编组站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运 编组站仿真 多智能体技术 进路选择 解编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枢纽南阳寨至郑州站新建三四线方案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志刚 李明林 +1 位作者 杨涛 董隆健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77,共9页
郑焦城际铁路在南阳寨站与既有京广线共线引入郑州站,随着郑太高速铁路的开通,南阳寨至郑州站区间高普共线运行,已经成为枢纽内能力制约区段。基于郑州枢纽总图规划及运营管理现状,统筹考虑枢纽客运系统分工,对南阳寨至郑州站区间存在... 郑焦城际铁路在南阳寨站与既有京广线共线引入郑州站,随着郑太高速铁路的开通,南阳寨至郑州站区间高普共线运行,已经成为枢纽内能力制约区段。基于郑州枢纽总图规划及运营管理现状,统筹考虑枢纽客运系统分工,对南阳寨至郑州站区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运量预测,结合既有铁路设施、市政道路、房屋拆迁等控制因素,针对区间新建三四线方案,从运输组织、车站作业、既有线改造、工程投资等多角度,对新建三四线与陇海铁路线路别和方向别以及与郑太高速铁路线路别和方向别引入郑州站方案进行综合比较,推荐运输组织效率高、交叉干扰小的新建三四线与郑太高速铁路线路别与陇海铁路方向别引入方案,为郑州枢纽客运系统的优化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枢纽 南阳寨至郑州区间 运输组织 新建三四线 方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跨线列车运行路径选择优化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闫绍辉 张天伟 董隆健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9-116,共8页
跨线列车运行路径选择是列车运行组织研究的重要环节,为满足跨线客流出行需求,提高路网区段通过能力,将该问题转变为0-1规划问题,并考虑列车站内跨线作业难度、跨线可能性、区段线路通过能力等约束,以列车运行总距离最短、列车运行总时... 跨线列车运行路径选择是列车运行组织研究的重要环节,为满足跨线客流出行需求,提高路网区段通过能力,将该问题转变为0-1规划问题,并考虑列车站内跨线作业难度、跨线可能性、区段线路通过能力等约束,以列车运行总距离最短、列车运行总时间最小、区段线路影响最小为目标,构建跨线列车运行路径选择优化模型,并以高速铁路路网中太原—南京、济南—成都、北京—重庆3条列车OD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列车选择跨线节点问题,生成的跨线列车运行路径方案可为列车运行组织方案的编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跨线列车 通过能力 运行路径选择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道左转交叉口CV与MV混合流建模与仿真
5
作者 陈群 杜梦笑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3-200,共8页
借道左转是为了提高左转车流的通行效率,在信号交叉口采用的一种非传统的左转车流组织方式。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是一种纵向车速自动控制的驾驶辅助系统,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道路上将会是传统人工驾驶车辆和安装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借道左转是为了提高左转车流的通行效率,在信号交叉口采用的一种非传统的左转车流组织方式。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是一种纵向车速自动控制的驾驶辅助系统,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道路上将会是传统人工驾驶车辆和安装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车辆混合行驶。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了采用借道左转交通组织方式信号交叉口传统人工驾驶车辆(MV)和安装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车辆(CV)混合交通流的运行情况,考虑车辆行驶至开口区域时前方的车辆数、前方车辆的运动状态、信号灯状态和信号周期等为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开发了一个是否借道的决策程序。结果表明,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可以使左转车辆的通行效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混合流 交叉口 借道左转 元胞自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