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设施无人机自主巡检算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翟慧英 郝汉 +1 位作者 李均利 占志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80,共20页
在铁路维护与安全监测领域,无人机巡检作为一种高效且能够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式被业界看好。现有成果多聚焦于铁路某一具体设施场景下无人机自主巡检算法的研究,综述性文章并不多见。基于此,对铁路设施无人机自主巡检算法进行系统... 在铁路维护与安全监测领域,无人机巡检作为一种高效且能够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式被业界看好。现有成果多聚焦于铁路某一具体设施场景下无人机自主巡检算法的研究,综述性文章并不多见。基于此,对铁路设施无人机自主巡检算法进行系统性分析总结。归纳了当前铁路无人机自主巡检的场景和难点,分析了无人机自主巡检在各个场景下的特有问题,对近年来巡检算法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从分析结果来看,现有研究多侧重于异物入侵和轨道扣件等缺陷的检测,而隧道和水害防治等领域的研究则相对不足。汇总了现公开的铁路相关数据集,并对评价指标从精度、速度、复杂度进行整理,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该项工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宝贵的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铁路巡检 无人机 目标检测 语义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局集团公司列车工作计划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游艳雯 王楠 +1 位作者 张云龙 程文毅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25-130,共6页
列车工作计划作为铁路局集团公司调度日(班)计划的核心,对于保证列车安全、快速、按点运行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列车工作计划的构成要素及编制依据,以及在编制及执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从兑现运输生产任务、路网能力统筹利用、机车车辆运... 列车工作计划作为铁路局集团公司调度日(班)计划的核心,对于保证列车安全、快速、按点运行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列车工作计划的构成要素及编制依据,以及在编制及执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从兑现运输生产任务、路网能力统筹利用、机车车辆运用效率、车流组织质量、运输生产经济性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计划调度员编制列车工作计划的水平;根据阶段计划和班计划兑现率、机车乘务员超劳率等指标,考核多层级、多工种、多部门协调指挥下列车工作计划的执行质量,充分调动各级调度指挥人员积极性,实现铁路运输生产挖潜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日班计划 列车工作计划 编制质量 执行质量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Q网络的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运用冲突调整研究
3
作者 田锐 孟令云 +3 位作者 王维 李忠灿 唐晓龙 孙飞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高速列车受到自然灾害或设备故障因素干扰时可能导致运行秩序大规模紊乱,引发高速铁路枢纽到发线运用产生冲突、原有方案无法准时执行,需要调整冲突列车的停靠到发线或时刻。目前到发线调整方法主要依靠列车调度员经验,方案调整的效率... 高速列车受到自然灾害或设备故障因素干扰时可能导致运行秩序大规模紊乱,引发高速铁路枢纽到发线运用产生冲突、原有方案无法准时执行,需要调整冲突列车的停靠到发线或时刻。目前到发线调整方法主要依靠列车调度员经验,方案调整的效率和质量因人而异。通过对高速铁路枢纽到发线运用冲突类别、消解策略和目标导向进行梳理,构建到发线运用冲突调整优化模型。为解决优化模型求解效率问题,提出深度强化学习框架进行求解。以长沙南站为例,验证深度强化学习框架的求解可行性,结果显示:该模型可以协助快速找到符合运输实际的调整方案,为高速铁路枢纽到发线运用调整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车站 深度强化学习 决策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的铁路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方案设计
4
作者 赵明丽 马小龙 曹若飞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39,共10页
通过阐述铁路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人工巡检效能制约、联锁设备功能缺位及岗位效能结构性改变等现状,剖析存在的效率低下和安全风险等问题,明确无人机在设备监测、进路准备、凭证传递等环节的应用潜力。基于无人机(UAV)的优劣势,对业务场... 通过阐述铁路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人工巡检效能制约、联锁设备功能缺位及岗位效能结构性改变等现状,剖析存在的效率低下和安全风险等问题,明确无人机在设备监测、进路准备、凭证传递等环节的应用潜力。基于无人机(UAV)的优劣势,对业务场景进行解构,明确工作人员与无人机分工,提出人机协同接发列车作业方案,构建四层人机协同作业系统架构,根据接发列车作业实际,确定无人机平台、载荷及航线规划等关键技术方案,支持无人机在设备监测、发车辅助、凭证传递等环节的高效应用。以道岔失去表示发车作业为例,呈现人机协同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流程,并与传统模式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方案在安全、效率及成本等方面的优越性,为铁路运输领域的智慧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 无人机 作业方案 铁路安全 作业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建设工程消防审验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5
作者 高延峰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9-573,共5页
针对铁路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职责由铁路公安消防部门移交地方住建部门后,铁路建设工程在消防设计审查和验收备案环节遇到的问题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分析了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存在的原因,并从项目规划手续、设计图纸审查、特殊消... 针对铁路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职责由铁路公安消防部门移交地方住建部门后,铁路建设工程在消防设计审查和验收备案环节遇到的问题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分析了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存在的原因,并从项目规划手续、设计图纸审查、特殊消防设计评审、统筹消防验收评定以及备案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明晰了铁路建设工程在消防设计审验过程中对应的政策变化要求,为促进铁路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建设工程 消防设计 审查验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双向编组站列车-车场指派优化模型与算法
6
作者 赵军 张思宇 +1 位作者 赵嵩森 彭其渊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35,共14页
研究铁路双向编组站在作业计划编制中的列车-车场指派优化问题,给定计划时段内的到达列车信息、出发列车信息及其编组要求,以及各系统的接发车能力与解编能力,该问题在于灵活确定到达列车的接入系统与出发列车的发出系统。根据双向编组... 研究铁路双向编组站在作业计划编制中的列车-车场指派优化问题,给定计划时段内的到达列车信息、出发列车信息及其编组要求,以及各系统的接发车能力与解编能力,该问题在于灵活确定到达列车的接入系统与出发列车的发出系统。根据双向编组站技术作业过程,以车辆在站总停留时间最小为目标,考虑到发列车间的车流接续、出发列车编组要求和车站作业能力限制等实际约束,将原问题先构建为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再进一步转换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此外,设计遗传算法快速寻找近似最优解,该算法对到达列车的接入系统进行二进制编码,基于此设计1个启发式解码规则获得原问题的可行解。最后,以切实算例验证所提出方法相较于现场经验规则的优越性,并分析系统解编能力与接发车条件对方法性能及求解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列车-车场指派 双向编组站 整数规划 定制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都市圈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模式 被引量:2
7
作者 苗丽君 《中国铁路》 2023年第3期103-109,共7页
城际铁路是连通城市群的重要通道,实现其公交化运营有助于满足城市间快速出行需求,构建城市群“半小时交通圈”。分析郑州都市圈区域内城际铁路运营现状及客流需求特征发现,既有运营模式在匹配旅客出行需求、精准接续铁路同一车站内其... 城际铁路是连通城市群的重要通道,实现其公交化运营有助于满足城市间快速出行需求,构建城市群“半小时交通圈”。分析郑州都市圈区域内城际铁路运营现状及客流需求特征发现,既有运营模式在匹配旅客出行需求、精准接续铁路同一车站内其他列车、便捷接驳其他交通系统等方面存在不足。针对上述不足,结合公交化运营需要,基于郑州东站、新郑机场站、宋城路站及绿博园站提出了包含改造车站设施设备、优化旅客组织方案、调整列车开行方案等内容的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实践方案。结果表明,相比于既有运营模式,公交化运营模式更有利于提升城际客运服务质量、促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都市圈 城际列车 公交化运营 旅客组织 运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的编组站工作组织仿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尹彦博 何必胜 +3 位作者 陈鹏 张博健 鲁工圆 张光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1-199,209,共10页
编组站工作组织是铁路货物运输关键环节,为提升编组站运营效率,加快货物周转,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编组站工作组织仿真模型。结合多智能体仿真技术与编组站工作组织内容,分别设计本务机车、调机、车辆和列车智能体以及其智能... 编组站工作组织是铁路货物运输关键环节,为提升编组站运营效率,加快货物周转,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编组站工作组织仿真模型。结合多智能体仿真技术与编组站工作组织内容,分别设计本务机车、调机、车辆和列车智能体以及其智能呼叫机制、动态进路选择与调度机制以及智能体转换功能,从环境建模和行为建模2个维度构建了编组站智能体仿真模型,实现到达解体列车、自编始发列车和无改编中转列车的作业模拟,并能有效满足编发线列车出发功能以及移动单元的动态进路选择与调度机制,使得仿真模型更贴合编组站的实际工作。最后,通过对实际的单向混合式二级三场编组站进行实例分析,不仅验证了仿真模型及动态进路选择与调度机制的有效性,而且通过实验分析了解编顺序与小运转列车占比对编组站运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智能体仿真技术能有效进行编组站工作组织仿真,该仿真模型对于指导编组站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运 编组站仿真 多智能体技术 进路选择 解编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客户属性的城市公铁联运物流选址-路径优化
9
作者 张宇昂 陈静怡 +1 位作者 张肖飞 周姝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54-1565,共12页
“外集内配”模式下基于公铁联运的城市物流可以有效缓解大型城市道路拥堵和能耗高等难题,推动我国城市物流系统向着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此,从全局视角出发,综合考虑超大型城市主要物流基地、既有铁路货运站及末端... “外集内配”模式下基于公铁联运的城市物流可以有效缓解大型城市道路拥堵和能耗高等难题,推动我国城市物流系统向着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此,从全局视角出发,综合考虑超大型城市主要物流基地、既有铁路货运站及末端配送网点等物流网络关键节点特性,构建以运输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的公铁联运城市两阶段物流选址-路径优化模型。第1阶段依据客户主要属性并结合手肘法,使用加权k-means聚类算法改变客户属性在选址时的影响度并制定不同的选址分配方案;第2阶段在第1阶段设计的选址方案基础上,分析节点间的连通度并通过时间窗约束对铁路小运转列车运行组织与城市货运车辆路径进行协同优化;并使用CPLEX求解器对各选址方案下的优化模型进行精确求解,研究客户属性对物流成本的影响机理并制定成本最低的物流方案。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客户属性对于物流系统的运营效率与整体运输成本的影响难以忽视,且不同的客户属性在该系统中对于物流成本的影响程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合理控制物流系统中客户属性的权重,制定科学高效的运输方案,可有效降低14%~25%的物流成本。规划方法与相关结论可为优化大型城市物流配送模式提供理论支持,推动“外集内配,公铁联运”模式下的城市物流体系建设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集内配 公铁联运 城市物流规划 选址分配-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的高精度时钟同步技术研究
10
作者 王凡 戴鹏 +4 位作者 刘俊博 李茂 袁立 王纪坤 赵德华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6-214,共9页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各检测系统时间的精确同步是确保各系统数据时空一致性的关键技术。以满足450 km/h检测速度条件下的高精度同步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精确时间协议(PTP)的高精度时钟同步框架。该框架采用“一主多从”的网络结构,主节点...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各检测系统时间的精确同步是确保各系统数据时空一致性的关键技术。以满足450 km/h检测速度条件下的高精度同步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精确时间协议(PTP)的高精度时钟同步框架。该框架采用“一主多从”的网络结构,主节点为车载高精度时间服务器,接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提供的精确授时。通过采用IEEE1588 v2协议作为主通讯协议搭建同步网络,并采用三层万兆PTP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搭建光纤传输网络连接各从节点(专项检测系统)。对多级路由接入、长距离传输、实时/非实时操作系统平台等不同工况下的时间同步性能进行测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时间同步框架可确保各检测系统主控制器系统之间的时间同步误差在微秒级,可确保在最高450 km/h运行速度下同一时刻各系统数据的空间对齐误差<1 cm;时钟同步性能基本不受同步网络线缆长度和多级路由层数影响;各系统主控器需运行实时操作系统接入同步网络,才可保证各系统对数据进行时间标记操作时的同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 精确时间协议 时钟同步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IEEE1588 v2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电算机车数据自动获取方法研究
11
作者 刘淏天 吕希奎 +1 位作者 张楷 宋雪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2-199,共8页
针对现有规范提供的稀疏机车数据无法满足列车牵引电算的计算精度问题,基于分段三次样条插值法进行牵引力、制动力和电流等机车数据的高精度自动获取方法研究。首先,采用一阶差分法计算曲线斜率,根据斜率符号及大小变化自动判断数据拐点... 针对现有规范提供的稀疏机车数据无法满足列车牵引电算的计算精度问题,基于分段三次样条插值法进行牵引力、制动力和电流等机车数据的高精度自动获取方法研究。首先,采用一阶差分法计算曲线斜率,根据斜率符号及大小变化自动判断数据拐点,实现对机车数据的智能分段,避免直接插值时产生的误差。然后,采用自然边界条件的三次样条插值法,在准确保留原始机车的数据特征基础上,对机车数据进行插值补偿,确保每一分段计算结果的光滑性和连续性。在插值补偿数据基础上,基于MATLAB平台开发了机车数据自动获取程序,实现了任意速度间隔、任意机车的精细化数据自动获取和特性曲线图自动生成,满足了牵引电算对机车数据精细化的要求。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插值后数据进行建模,推导得到简洁高精度的机车特性数据计算公式,为牵引电算提供了完备的机车数据计算模型。以HXD3型电力机车与DF4D(客)型内燃机车的数据为例进行实例数据验证,建立的机车数据计算模型计算误差小于0.3%,有效满足了牵引电算仿真系统的精度要求,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牵引计算 机车数据 自动获取 三次样条插值法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孔CT的黄土路堤钢花管劈裂注浆效果评价
12
作者 范家玮 王建军 +3 位作者 刘东旭 王春燕 叶咸 邱树茂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2,共7页
针对钢花管劈裂注浆效果难以量化的科学难题,开展跨孔地震波层析成像波速测试原位试验,探究钢花管劈裂注浆前后地震波在黄土路堤地层内的传递规律,分析钢花管劈裂注浆对于地震波速的影响。结合钢花管挖探试验,验证跨孔CT(Computed Tomog... 针对钢花管劈裂注浆效果难以量化的科学难题,开展跨孔地震波层析成像波速测试原位试验,探究钢花管劈裂注浆前后地震波在黄土路堤地层内的传递规律,分析钢花管劈裂注浆对于地震波速的影响。结合钢花管挖探试验,验证跨孔CT(Computed Tomography)试验评价黄土路堤钢花管劈裂注浆效果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试验区黄土路堤近地表1~5 m压实度较低,地震波在此深度范围内的波速较低;试验区地层深部干缩裂缝发育,局部亦呈现低波速区。钢花管常压注浆后7 d内,管周波速提升了约100 m/s;在注浆后2个月,管周波速提升幅度不变,仍为100 m/s。钢花管劈裂注浆后7 d内,管周波速提升了约100 m/s;在注浆后2个月,管周波速提升幅度进一步增加至200 m/s。试验成果为钢花管劈裂注浆效果的定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劈裂注浆 原位试验 跨孔CT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故障对动车组运行影响及应急处置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道德 刘长利 张韬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2-88,共7页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故障的应急处置问题对列车的运行效率影响重大。通过分析牵引供电系统的网络结构和故障特点,将牵引供电故障的自愈重构模式划分为自愈控制模式和网络重构模式,其中网络重构模式又分为供电臂重构模式和供电分段重构模式...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故障的应急处置问题对列车的运行效率影响重大。通过分析牵引供电系统的网络结构和故障特点,将牵引供电故障的自愈重构模式划分为自愈控制模式和网络重构模式,其中网络重构模式又分为供电臂重构模式和供电分段重构模式2种。分别从追踪间距及惰行方式2方面评价自愈重构模式对动车组运行的影响,提出针对牵引供电故障的行车调度与供电调度联合应急处置体系,明确供电调度端的应急操作内容,并建议纳入智能调度指挥系统,研究结论为完善牵引供电故障的应急处置和调度指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牵引供电故障 自愈重构 动车组 应急处置 智能调度指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拓学的铁路信号系统安全风险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艳霞 郑云水 +1 位作者 马兵 岳小雪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5-531,共7页
为更加准确全面的对计算机联锁系统安全风险进行评价,提出了基于博弈论与可拓学的计算机联锁系统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利用博弈论的思想将由G1法得到的主观权重与由熵权法确定的客观权重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得到最终权重,避免单独使用主观... 为更加准确全面的对计算机联锁系统安全风险进行评价,提出了基于博弈论与可拓学的计算机联锁系统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利用博弈论的思想将由G1法得到的主观权重与由熵权法确定的客观权重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得到最终权重,避免单独使用主观赋权法或客观赋权法使评价结果偏离实际的出现;将经典域物元与待评物元规格化,运用非对称贴近度代替最大隶属度原则,有效解决了最大隶属度的失效问题。将此模型应用到计算机联锁系统安全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拓学 安全风险评价 计算机联锁系统 铁路信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编组站智能化转型发展内涵及路径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文桥 叶飞 辛姝丽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5-80,共6页
随着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铁路货运高质量发展成为必然,要求作为铁路路网重要货运作业节点的铁路编组站进一步提升其作业安全、效率和管理水平。基于编组站发展关系模型,提出铁路编组站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作业和管理信息对称... 随着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铁路货运高质量发展成为必然,要求作为铁路路网重要货运作业节点的铁路编组站进一步提升其作业安全、效率和管理水平。基于编组站发展关系模型,提出铁路编组站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作业和管理信息对称、推动编组站从传统经验管理模式向数据决策管理模式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从作业执行、安全管控、管理决策3个方面对铁路编组站智能化的内涵进行探讨,构建以智能管控中心为核心,以智能化作业装备和各生产要素相关基础数据为依托,以相关辅助系统和管理体系为支撑的编组站智能化架构,提出解决关键技术难点、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创新作业组织模式等转型发展路径,为铁路编组站智能化转型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组站 智能化 转型发展 内涵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郑州站运输能力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万臣 陈亮 +1 位作者 刘纳夺 保鲁昆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26,39,共7页
随着2021年第一季度列车运行图的实施,郑州站能力紧张的局面更加突显。研究提升郑州站运输能力,可为列车运行图调整提供相对宽松的条件。通过对郑州站运输组织现状的分析,从机车换挂次数、始发终到调车作业、动车组出入库占用和个别列... 随着2021年第一季度列车运行图的实施,郑州站能力紧张的局面更加突显。研究提升郑州站运输能力,可为列车运行图调整提供相对宽松的条件。通过对郑州站运输组织现状的分析,从机车换挂次数、始发终到调车作业、动车组出入库占用和个别列车占用股道作业时间等方面分析存在问题,从组织迂回运输、优化机车交路、调整动车组配属、相关作业外移、调整或停运个别列车等方面提出针对性优化举措,可有效释放郑州站运输能力,为旅客列车统筹开行提供充足能力支撑,给广大旅客提供更加安全、便捷、快速的出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站 运输能力 迂回运输 机车交路调整 运输组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GIS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詹广振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1-95,99,共6页
结合我国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GIS开关柜全密封的特点,根据其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研制了GIS柜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在研制过程中,认真分析了影响GIS柜局部放电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针对京广高铁分区所、AT所GIS柜在... 结合我国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GIS开关柜全密封的特点,根据其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研制了GIS柜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在研制过程中,认真分析了影响GIS柜局部放电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针对京广高铁分区所、AT所GIS柜在运行中出现的异声问题,进行现场测试,能够准确的判断GIS柜局部放电的类型、大小、位置,清晰显示GIS柜内部局部放电的幅值,特性图谱等信息,实现了GIS柜局部放电故障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GIS高压开关柜 局部放电 在线监测 脉冲电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铁变形监测内容与铁路运营安全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胜利 程梁 +3 位作者 肖超 高喜成 王保江 宋浩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180-185,共6页
为设定高铁变形监测内容,精准捕捉施工对高铁桥梁墩台的影响数据,分析高铁变形监测各监测项的关联变化对整体数据变化趋势的影响,研究高铁变形监测与铁路安全运营的关系,并以案例验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高铁变形监测能够在数据层面反... 为设定高铁变形监测内容,精准捕捉施工对高铁桥梁墩台的影响数据,分析高铁变形监测各监测项的关联变化对整体数据变化趋势的影响,研究高铁变形监测与铁路安全运营的关系,并以案例验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高铁变形监测能够在数据层面反应现场施工对铁路构筑物的影响变化,为突发情况提供整改依据,为铁路管理部门监管提供风险预警和趋势判断;大型的高铁营业线施工会对高铁桥梁墩台甚至轨面造成一定量的变形,铁路监管部门可利用监测数据,更好地把控高铁营业线施工的工程质量,避免影响高铁运营安全的事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变形监测 建设体量 监测内容 运营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深高速铁路中通道优化方案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洋 金国 +1 位作者 李盛 张林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0-75,共6页
优化杭深高速铁路中部通道,构建闽西地区至浙江西部地区的直连铁路通道,对优化路网结构,满足杭州至深圳间旅客出行需要及促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阐述杭深高速铁路通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衢州—三明、金华—三明、丽... 优化杭深高速铁路中部通道,构建闽西地区至浙江西部地区的直连铁路通道,对优化路网结构,满足杭州至深圳间旅客出行需要及促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阐述杭深高速铁路通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衢州—三明、金华—三明、丽水—三明三大宏观走向方案,经综合比选运营里程及运输时间、前后方通道能力适应性、枢纽地区引入条件、沿线经济据点覆盖、连接重要旅游景区构建旅游经济走廊、吸引客流等方面,提出衢州—三明方案最为合理。该方案有利于缓解通道能力紧张区段,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增加沿线经济据点高速铁路覆盖,促进沿线旅游开发,带动革命老区经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深高速铁路 铁路网规划 通道能力 铁路建设 规划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跨线列车运行路径选择优化模型 被引量:3
20
作者 闫绍辉 张天伟 董隆健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9-116,共8页
跨线列车运行路径选择是列车运行组织研究的重要环节,为满足跨线客流出行需求,提高路网区段通过能力,将该问题转变为0-1规划问题,并考虑列车站内跨线作业难度、跨线可能性、区段线路通过能力等约束,以列车运行总距离最短、列车运行总时... 跨线列车运行路径选择是列车运行组织研究的重要环节,为满足跨线客流出行需求,提高路网区段通过能力,将该问题转变为0-1规划问题,并考虑列车站内跨线作业难度、跨线可能性、区段线路通过能力等约束,以列车运行总距离最短、列车运行总时间最小、区段线路影响最小为目标,构建跨线列车运行路径选择优化模型,并以高速铁路路网中太原—南京、济南—成都、北京—重庆3条列车OD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列车选择跨线节点问题,生成的跨线列车运行路径方案可为列车运行组织方案的编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跨线列车 通过能力 运行路径选择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