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铁路大跨度斜拉桥无砟轨道静动力及平顺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凌雁 李大成 +2 位作者 韦臻 高梓航 王聚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5,44,共7页
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大跨度桥梁应用无砟轨道是最大的技术难题之一,因此针对大跨度桥梁无砟轨道开展研究十分必要。以主跨2×448 m大跨度斜拉桥为例,对大跨度桥上无砟轨道力学特性及平顺性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桥梁各变形工况... 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大跨度桥梁应用无砟轨道是最大的技术难题之一,因此针对大跨度桥梁无砟轨道开展研究十分必要。以主跨2×448 m大跨度斜拉桥为例,对大跨度桥上无砟轨道力学特性及平顺性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桥梁各变形工况下无砟轨道受力良好,铺设橡胶弹性缓冲垫层可有效协调层间变形,改善受力状态;(2)列车以设计速度350 km/h运行时,车辆、轨道、桥梁的动力响应各指标均能满足相关要求;(3)桥梁在温度及温度组合荷载作用下,主跨竖向变形最小曲率半径为359164 m>49000 m,满足行车舒适性要求;(4)轨道结构长波不平顺评价以7 mm/60 m作为设计速度350 km/h高速铁路的平顺性限值,并在200 m高通滤波后进行评价,主跨2×448 m斜拉桥60 m弦正矢值最大为3.209 mm<7 mm,满足平顺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大跨度斜拉桥 轨道不平顺 无砟轨道 静动力学特性 中点弦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二维云模型的铁路线路方案优选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长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6,共8页
针对线路方案比选时评价指标体系单一赋权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决策过程中多从工程建设结果单方面考虑的问题,提出基于组合赋权-二维云模型的线路方案评价方法。依托沈白铁路通化段线路方案比选实例,以技术可行和生态平衡为导向,选取线路... 针对线路方案比选时评价指标体系单一赋权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决策过程中多从工程建设结果单方面考虑的问题,提出基于组合赋权-二维云模型的线路方案评价方法。依托沈白铁路通化段线路方案比选实例,以技术可行和生态平衡为导向,选取线路设计、自然人文景观破坏、水土资源环境污染、施工难度及安全4个方面的17个影响线路走向因素,构建线路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后运用改进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组合赋权确定指标权重,并以工程建设结果与工后恢复成本作为二维云的2组基础变量,运用MATLAB正向云发生器输出评价云图,确定不同线路方案的隶属等级。结果表明:经新宾、通港方案隶属评价等级介于良好和优秀之间,更贴近良好(Ⅱ级);经新宾、通化县西和经桓仁北、通化县西方案,隶属评价等级介于一般和良好之间,更贴近一般(Ⅲ级);推荐经新宾、通港方案为铁路建设方案,与工程实际选择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选线 组合赋权 二维云模型 线路方案评价 隶属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线路方案拟合及平纵横自适应优化方法
3
作者 李顶峰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4-70,共7页
铁路线路方案拟合及优化是铁路线路设计领域的重要课题,传统人工交互式优化速度慢,现有优化技术不够全面。提出一种铁路线路方案拟合及平纵横自适应优化方法,根据引导线模型进行高代价段落平纵横自适应优化,可以快速获得平纵横设计更为... 铁路线路方案拟合及优化是铁路线路设计领域的重要课题,传统人工交互式优化速度慢,现有优化技术不够全面。提出一种铁路线路方案拟合及平纵横自适应优化方法,根据引导线模型进行高代价段落平纵横自适应优化,可以快速获得平纵横设计更为合理的线路走向,为进一步优化提供了较高价值的初始线路方案。以圆曲线或夹直线最小长度作为控制,采用最大弦支距法可以快速拟合符合规范的平面线位。基于差异演化算法进行铁路线路方案平纵横自适应优化,能够加快优化速度,提升优化效果。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线路设计效率和方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线路 线路方案 平纵横自适应 引导线模型 拟合 优化 差异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潍高速铁路引入天津铁路枢纽始发客站选择的理论与实践
4
作者 包天 秦宝来 曹猛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5-185,共11页
新建津潍高速铁路工程起点为滨海站,滨海站作为既有地下站车场规模有限且扩建代价较大,存在办理始发车作业能力不足问题。因此,对津潍高速铁路引入天津枢纽内始发车站的选取进行研究。结合天津枢纽客站总布局,梳理客运车站的定位分工,... 新建津潍高速铁路工程起点为滨海站,滨海站作为既有地下站车场规模有限且扩建代价较大,存在办理始发车作业能力不足问题。因此,对津潍高速铁路引入天津枢纽内始发车站的选取进行研究。结合天津枢纽客站总布局,梳理客运车站的定位分工,根据天津市主城区与滨海新区双城发展的特点,分析各车站规划年度办理作业量,对车场能力进行核算,提出津潍高速铁路在天津枢纽的始发车站宜利用既有车站,根据主城区、滨海新区客流需求比例布置始发列车办理作业量。对于天津市主城区,可利用天津站作为始发车站;对于滨海新区,结合滨海西站扩建方案,从工程投资与车站功能的角度,对滨海西站既有高铁场与新建城际车场之间的联络线设置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不设场间立折线车站方案,将滨海西站、滨海站作为津潍高速铁路始发车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枢纽 客运站 客流需求 能力分析 立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郊)铁路车站布置方案研究
5
作者 李智基 代振环 +3 位作者 罗伟钊 齐胜玉 李健翔 何锐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76,共10页
目前我国市域(郊)铁路的发展存在建设标准不统一、运营管理模式多样、运输需求差异化较大、车辆及列控制式不统型等诸多问题,考虑到市域(郊)铁路车站的设计规模和布置方案对工程项目投资有重要影响,重点对市域(郊)铁路车站的合理布置方... 目前我国市域(郊)铁路的发展存在建设标准不统一、运营管理模式多样、运输需求差异化较大、车辆及列控制式不统型等诸多问题,考虑到市域(郊)铁路车站的设计规模和布置方案对工程项目投资有重要影响,重点对市域(郊)铁路车站的合理布置方案开展研究。通过阐述我国市域(郊)铁路的项目特点、主要技术标准和车站设置原则,分析客流需求、运营组织、列控系统、车辆选型和敷设方式等5个影响市域(郊)铁路车站方案布置的重要因素,系统研究始发终到站、中间站、折返站和换乘站等不同类型的市域(郊)铁路车站布置方案。结合国内既有的市域(郊)铁路车站布置情况及工程案例,分析不同车站布置方案的差异并得出推荐方案,为市域(郊)铁路车站布置方案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郊)铁路 站场 系统制式 车站布置 方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高架桥梁无缝道岔群结构检算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蔡小培 王铁霖 +1 位作者 杨憬帆 徐凌雁 《中国铁路》 2022年第8期8-15,共8页
为研究高速铁路高架桥上铺设无缝道岔群的可行性,以某高架桥上道岔群为例,基于岔-桥相互作用原理、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建立无缝道岔-梁体-墩台空间耦合模型,计算分析桥上道岔群及桥墩墩顶的力学特性,并提出结构优化方案。研究表明:当无... 为研究高速铁路高架桥上铺设无缝道岔群的可行性,以某高架桥上道岔群为例,基于岔-桥相互作用原理、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建立无缝道岔-梁体-墩台空间耦合模型,计算分析桥上道岔群及桥墩墩顶的力学特性,并提出结构优化方案。研究表明:当无缝道岔群铺设于温度跨度较大的多联桥梁时,无缝道岔钢轨纵向力较大,钢轨强度往往不满足《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要求;铺设小阻力扣件可显著降低钢轨纵向力,铺设方案应同时满足道岔变形控制要求;混凝土箱梁截面惯性矩较大,道岔区钢轨挠曲力较小;道岔群铺设于多联连续刚构桥时,温度作用下的墩顶纵向力远大于断轨作用;无缝道岔铺设时,应严格控制梁体温度,避免极端气温时转辙器处梁轨相对位移超限。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高架桥上无缝道岔群的设计与运维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桥上无缝道岔 有限元模型 结构优化 小阻力扣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站桥一体高架车站无砟轨道减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启好 蔡小培 +4 位作者 郄录朝 侯博文 汤雪扬 高梓航 王继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128,共10页
为进行站桥一体高速铁路车站振动控制,以减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采用落轴试验、现场行车测试和有限元动力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轨道减振效果并预测车站最大振动。结果表明:高速铁路车站区段铺设减振轨道不会影响行车安全... 为进行站桥一体高速铁路车站振动控制,以减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采用落轴试验、现场行车测试和有限元动力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轨道减振效果并预测车站最大振动。结果表明:高速铁路车站区段铺设减振轨道不会影响行车安全,隔振垫刚度为0.03 N/mm^(3)时可实现轨道动力响应和减振效果的均衡;减振轨道振动控制效果显著,落轴试验最大分频插入损失为32.9 dB,车站行车测试总插入损失可达11.4 dB;铺设减振轨道后站台及候车厅振动均满足鼓励值要求,高架候车厅比地面候车厅振动约增大4 dB;建议在高速铁路车站区段,尤其是在列车不停站通过情况下,铺设减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站桥一体 减振轨道 动力仿真 现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铁路专用线网络多调机取送车作业优化
8
作者 户佐安 怡智航 +2 位作者 张文豪 郭怡欣 张玉召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73-2984,共12页
为解决混合型铁路专用线网络多调机取送车作业优化问题,从铁路与货主双视角出发,以车小时消耗最小,时间满意度最大为优化目标,在考虑调车进路占用唯一性约束和调车进路与接发车进路冲突约束这两类进路约束的基础上,同时引入调机牵引能... 为解决混合型铁路专用线网络多调机取送车作业优化问题,从铁路与货主双视角出发,以车小时消耗最小,时间满意度最大为优化目标,在考虑调车进路占用唯一性约束和调车进路与接发车进路冲突约束这两类进路约束的基础上,同时引入调机牵引能力与货物作业点容车能力2类能力约束,以及批次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时间约束、取送批次和取送车作业的逻辑约束,构建一个更具普适性的混合型铁路专用线网络多调机取送车优化模型。针对模型特点,在传统NSGA-Ⅱ中引入灰狼寻优策略,使种群快速向前沿面聚集,设计引入离散灰狼寻优策略的改进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通过分析30、50及70项取送车作业3种规模的算例测试算法效率,结果表明:与传统NSGA-II相比,NSGA-II&DGWOS通过引入灰狼优化策略显著提升了运行效率,且随问题规模的扩大体现出更大的时间优势,在70项取送车作业时算法求解时间已缩短12%。此外,灰狼优化在迭代初期有效提升了种群质量,使NSGA-II&DGWOS在最小化车小时消耗方面表现优异,平均节省6%。传统NSGA-II算法由于保持更高的种群多样性,在最小化平均时间不满意度方面平均节省5%。研究成果可为混合型铁路专用线网络多调机取送车作业优化问题提供可行的算法支持和理论依据,有助于提升铁路货运作业的效率与优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送车作业优化方案 NSGA-Ⅱ&DGWOS 混合型铁路专用线网络 多批次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北京铁路枢纽客运站总体布局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蒋小军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2-86,共5页
新建高速铁路引入既有铁路枢纽,客运站如何合理布局及分工,成为修建高速铁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阐述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北京铁路枢纽既有概况的基础上,结合铁路枢纽规划概况,以及枢纽客运量预测及车流特点,提出北京铁路枢纽... 新建高速铁路引入既有铁路枢纽,客运站如何合理布局及分工,成为修建高速铁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阐述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北京铁路枢纽既有概况的基础上,结合铁路枢纽规划概况,以及枢纽客运量预测及车流特点,提出北京铁路枢纽客运站布局调整的思路。北京铁路枢纽作为我国铁路网最大的铁路枢纽之一,衔接多条高速铁路,通过采用分方向把口引入的原则,综合分析枢纽内各铁路的点线能力和主要客运站之间的通路条件,提出北京枢纽新建客运站与既有客运站的分工方案,为新建铁路引入铁路枢纽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枢纽 客站分工 总图规划 客流组织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价图的铁路线路走向通道智能规划方法
10
作者 郑志霖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76,共8页
在铁路智能选线中,线路走向通道规划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是后续线路方案设计的基础。针对分析总结现有线路走向通道规划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基于代价图的铁路线路走向通道智能规划方法。基于线路技术标准进行地形快速探查,构建桥隧高代... 在铁路智能选线中,线路走向通道规划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是后续线路方案设计的基础。针对分析总结现有线路走向通道规划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基于代价图的铁路线路走向通道智能规划方法。基于线路技术标准进行地形快速探查,构建桥隧高代价面域;基于各类面域的边界特征线,通过三角剖分构建无向图,并形成代价图;基于差异演化算法,计算最优代价参数集;基于代价图,使用改进的Dijkstra算法生成多样化走向通道;基于走向通道,进行站位的智能推荐。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生成多个线路走向通道,为线路方案决策提供参考,有效提高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智能选线 走向通道规划 站位推荐 代价图 差异演化算法 DIJKSTR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动态时空网络的零散整车列车工作计划编制方法研究
11
作者 王曼宁 高翔 +1 位作者 金福才 武旭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107,共10页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实现高附加值货物运输的铁路零散整车运输组织关键技术,对指导铁路运输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将铁路列车工作计划编制问题抽象为双层动态时空服务网络设计问题,结合铁路运输生产实际,以车辆运输、列车运行和未运输惩...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实现高附加值货物运输的铁路零散整车运输组织关键技术,对指导铁路运输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将铁路列车工作计划编制问题抽象为双层动态时空服务网络设计问题,结合铁路运输生产实际,以车辆运输、列车运行和未运输惩罚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考虑流量守恒、列车编组、中转改编作业时间等约束,构建了双层动态时空网络的零散整车列车工作计划编制模型,并设计了人工蜂群算法进行求解。以实际路网信息和列车运行图构建案例进行模型与算法验证,结果显示算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列车工作计划车流组合与列车运行线选线的2个关键环节,可以为列车工作计划的高效编制提供相关的辅助与决策支持,对提高零散整车运输组织效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散整车 列车工作计划 动态时空网络 人工蜂群算法 车流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桥上道岔群无缝线路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增增 《中国铁路》 2021年第5期22-27,共6页
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原理,建立桥上无缝道岔线桥墩一体化模型,对典型高架站咽喉区单渡线道岔梁+简支梁+单开道岔梁上无缝道岔的轨道受力和变形特性进行分析;对不同小阻力铺设方案、道岔梁间插入简支梁方案的轨道受力和变形特性规律进行研... 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原理,建立桥上无缝道岔线桥墩一体化模型,对典型高架站咽喉区单渡线道岔梁+简支梁+单开道岔梁上无缝道岔的轨道受力和变形特性进行分析;对不同小阻力铺设方案、道岔梁间插入简支梁方案的轨道受力和变形特性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钢轨伸缩附加力、钢轨制动附加力最大值出现在单渡线道岔梁梁缝处,钢轨强度、钢轨纵向位移、尖轨跟端限位器及翼轨跟端间隔铁受力均满足要求。设置小阻力扣件对无缝道岔的受力有利,道岔梁两端或道岔梁相邻简支梁布置小阻力扣件能够有效降低钢轨伸缩力、制动力、轨底总应力;道岔梁与道岔梁之间增加简支梁可以减小温度跨度,对无缝道岔的受力有利,道岔梁与道岔梁间宜设置1孔或以上简支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桥上无缝道岔 钢轨附加力 纵向位移 小阻力扣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快运班列开行方案与车底周转一体化优化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新毅 李海鹰 +2 位作者 王莹 廖正文 苗建瑞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15,共7页
在传统动态服务网络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引入“运输状态”维度,构建“时间-空间-状态”服务网络,以清晰地描述货物的运输过程和车底的周转过程,将问题转化为一类多商品流问题。在此基础上,同时考虑列车开行时段、编组内容、固定运行区段... 在传统动态服务网络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引入“运输状态”维度,构建“时间-空间-状态”服务网络,以清晰地描述货物的运输过程和车底的周转过程,将问题转化为一类多商品流问题。在此基础上,同时考虑列车开行时段、编组内容、固定运行区段、运载能力等约束,构建0-1整数规划模型,从而实现班列开行方案和车底周转计划的一体化优化。为提高模型求解效率,设计拉格朗日松弛启发式算法。算例证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通过灵敏度分析给出了班列组织方式、可供运用车底数量对一体化优化方案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快运班列 列车开行方案 车底周转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铁路标准技术分析及国际化建议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红平 宗璐 +1 位作者 井国庆 王浩宇 《中国铁路》 2022年第4期69-74,共6页
通过对中国铁路标准技术优势挖掘及中国和欧洲铁路标准的差异研究,提出在基础工程沉降控制观测和评估、桥上救援疏散设施设置、无砟轨道相关理论和设计等10类优势技术方面,中国应进一步主导国际铁路标准制定;提出在线路设计参数取值、... 通过对中国铁路标准技术优势挖掘及中国和欧洲铁路标准的差异研究,提出在基础工程沉降控制观测和评估、桥上救援疏散设施设置、无砟轨道相关理论和设计等10类优势技术方面,中国应进一步主导国际铁路标准制定;提出在线路设计参数取值、路基填料选用和结构组成、桥梁结构计算等15类技术方面,中国和欧洲铁路标准存在差异,应进一步加强中欧技术交流,互学互鉴。并提出分类(基础设施和系统)解决中国铁路标准国际化方案,即在铁路基础设施(路基、桥梁、隧道、车站等)标准方面应逐步适应国际通行的大土木标准体系;在轨道和四电系统等标准方面,结合优势设备供应商和集成商的力量,共同推动中国铁路标准或者推进中国铁路产品与国际铁路标准融合。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铁路标准国际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铁路标准 欧洲铁路标准 优势技术 标准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银高速铁路引入乌海地区方案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盖晓野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7-92,共6页
包银高速铁路作为我国铁路"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京兰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北地区连接东北、华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和经济大通道,其引入乌海地区方案对地区交通整体规划有着较大影响。根据乌海地区既有铁路现状,结合... 包银高速铁路作为我国铁路"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京兰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北地区连接东北、华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和经济大通道,其引入乌海地区方案对地区交通整体规划有着较大影响。根据乌海地区既有铁路现状,结合乌海地区铁路客运量预测数据,重点研究包银高速铁路引入乌海地区、乌海站方案,提出包银高速铁路宜由地区北侧既有包兰线东侧引入,由西侧外包乌海站后于如意俊安物流园新设乌海南站;包银高速铁路在乌海站北侧新建高速车场。该研究结论为包银高速铁路乌海地区引入方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银高速铁路 乌海地区 铁路规划 方案研究 方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工程理论的高速铁路建设方案优选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秦宝来 刘江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6-103,共8页
在高速铁路的走向方案设计过程中,通常存在多种可行性方案,如何从多种铁路规划设计方案中选择出既能最大程度实现其功能,又能降低投资成本的方案是铁路建设方案决策的重点。依据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通过系统分析铁路规划设计方案的功能... 在高速铁路的走向方案设计过程中,通常存在多种可行性方案,如何从多种铁路规划设计方案中选择出既能最大程度实现其功能,又能降低投资成本的方案是铁路建设方案决策的重点。依据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通过系统分析铁路规划设计方案的功能属性和成本要素,建立铁路设计方案的功能指标系统和成本指标系统,形成铁路方案价值指标体系,并根据对哈佳快速铁路的方案分析,计算不同方案的功能值、成本值及价值量。结合价值量分析结果,对哈佳快速铁路方案选择提出推荐意见。研究表明,采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铁路规划设计方案的分析和比较,结论科学合理,与工程实践相一致,可以为铁路规划设计方案的选择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设计方案 价值工程 功能 成本 价值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际铁路到发线有效长度优化方案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智基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3-98,共6页
到发线有效长度是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关系到车站的设计规模和工程投资。针对公交化运营城际铁路的需求特点,研究采用CTCS-2列控系统条件下的城际铁路到发线有效长度优化方案。分析城际铁路到发线有效长度计算原理和影... 到发线有效长度是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关系到车站的设计规模和工程投资。针对公交化运营城际铁路的需求特点,研究采用CTCS-2列控系统条件下的城际铁路到发线有效长度优化方案。分析城际铁路到发线有效长度计算原理和影响因素,在保障行车安全、设计规范允许的前提下,优化各项计算参数,提出到发线有效长度优化为380m,360m,315m等3种不同使用功能的方案,从运营组织、控车影响等方面分析到发线有效长度优化方案的可行性。最后,推荐城际铁路到发线有效长度优化至360m的方案并分析了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 到发线有效长度 优化方案 公交化运营 铁路站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郊)铁路出入线接轨站咽喉通过能力计算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乔木 姚丽萍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35,共8页
市域(郊)铁路出入线接轨站咽喉区各类作业进路交叉较多,对咽喉通过能力影响较大。目前,尚未提出针对该类型车站咽喉通过能力的计算公式,因此,有必要对此开展研究。通过对市域(郊)铁路出入线接轨站作业类型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并与其他... 市域(郊)铁路出入线接轨站咽喉区各类作业进路交叉较多,对咽喉通过能力影响较大。目前,尚未提出针对该类型车站咽喉通过能力的计算公式,因此,有必要对此开展研究。通过对市域(郊)铁路出入线接轨站作业类型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并与其他类型铁路车站咽喉通过能力的计算公式进行对比,提出适用于该类型车站咽喉通过能力的计算公式,并利用最大概率进路优化法和坐标计算法进一步完善了该类型车站咽喉通过能力的全过程计算方法。同时,以上海东站市域场为应用实例,对计算方法进行进一步验证分析,计算过程充分考虑了车站运营特点,结果较为准确地反映出咽喉实际通过能力,从而为实际运营合理地使用线路运输能力、有计划地安排运输组织方案,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郊)铁路 出入线接轨站 咽喉区 通过能力计算 上海东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大跨桥上无缝道岔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志国 《中国铁路》 2022年第8期195-201,共7页
沈白高铁某站咽喉区18号道岔铺设于(60+100+60) m大跨度连续梁上,为研究其可行性,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从岔桥纵向耦合作用、列车过岔动力特性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并提出工程应用建议。主要结论如下:通过布置小阻力扣件可使道... 沈白高铁某站咽喉区18号道岔铺设于(60+100+60) m大跨度连续梁上,为研究其可行性,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从岔桥纵向耦合作用、列车过岔动力特性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并提出工程应用建议。主要结论如下:通过布置小阻力扣件可使道岔钢轨满足强度要求,同时道岔尖轨、心轨位移及钢轨断缝等小于规范限值,满足无缝道岔安全性要求;列车直向、侧向通过道岔时,车辆、道岔动力学响应能够满足规范及行车安全性要求;大跨度连续梁铺设无缝道岔应针对大跨度、严寒地区等工程特点,从结构设计、施工控制、运维监测等方面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沈白高铁 大跨连续梁 无缝道岔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衡沧港城际铁路互联互通方案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立阳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4-90,共7页
突出功能定位,发挥路网互联互通作用,是高速铁路互联互通方案研究的关键。在阐述石衡沧港城际铁路互联互通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石衡沧港城际铁路客流特点和功能定位,分析石衡沧港城际铁路石家庄铁路枢纽、衡水铁路枢纽、沧州铁路枢纽和黄... 突出功能定位,发挥路网互联互通作用,是高速铁路互联互通方案研究的关键。在阐述石衡沧港城际铁路互联互通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石衡沧港城际铁路客流特点和功能定位,分析石衡沧港城际铁路石家庄铁路枢纽、衡水铁路枢纽、沧州铁路枢纽和黄骅铁路枢纽等互联互通主要节点枢纽,通过衡水、沧州和黄骅铁路枢纽比选方案分析,提出石衡沧港城际铁路在通道中的枢纽方案,为区域连接线、城际铁路在方案互联互通作用提供研究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衡沧港城际铁路 互联互通 节点枢纽 客流特点 方案 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