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雄安新区地下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预留工程设计要点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和勇
邢家勇
毛维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1,共6页
[目的]针对雄安新区大型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时序不一的问题,为减少二次建设影响并降低后期难度、风险与投资,需对雄安新区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中预留的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要点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介绍了雄安新区雄安城际站、小里站...
[目的]针对雄安新区大型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时序不一的问题,为减少二次建设影响并降低后期难度、风险与投资,需对雄安新区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中预留的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要点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介绍了雄安新区雄安城际站、小里站及金融岛站等枢纽的基本概况,分析了地下综合交通枢纽预留轨道交通工程的必要性,总结了枢纽预留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理念,提炼了枢纽轨道交通预留工程的设计要点。[结果及结论]枢纽轨道交通预留工程的设计要点为:以规划条件为基础,确定系统制式及车辆编组;以整体最优为思路,确定合理的线路站位及站型;以站城融合为策略,统筹城市功能与交通功能;以一体化设计为理念,完善枢纽布局方案;以集约适度为原则,研究枢纽分期实施;以精细落地为目标,统筹预留预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轨道交通预留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市域轨道交通运营车站超大客流问题的应对与反思——以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九亭站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大治
严咏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22,26,共6页
在城市化进程逐步深化、城市人口不断扩张的背景下,大城市市域轨道交通部分运营车站出现了超大规模客流的现象,需要相关部门积极应对,提早防范安全风险。以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九亭站出现的大客流问题为例,通过对车站周边的发展研究及客...
在城市化进程逐步深化、城市人口不断扩张的背景下,大城市市域轨道交通部分运营车站出现了超大规模客流的现象,需要相关部门积极应对,提早防范安全风险。以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九亭站出现的大客流问题为例,通过对车站周边的发展研究及客流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优化思路,并对于后续可能出现类似情况的车站,从客流组织、设计流线和规划适应等方面提出参考意见。并提出了超大客流车站的应对措施建议,如优化客流组织、设计流线,提高站内候车空间的冗余度,以适应城市未来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轨道交通
车站超大客流
流线调整
规划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铁盾构施工下穿既有明挖隧道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刘勇
曹毅泽
+4 位作者
吴薪柳
樊浩博
周怡晟
宋玉香
林家桢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为探究盾构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结构和地层的变形影响规律,以拟建的石家庄市地铁5号线下穿6线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几何相似比配制地层和结构模型试验材料,并设计试验监测系统。采用直径1 200 mm小型盾构机,试验模拟盾构隧道以不同深度垂...
为探究盾构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结构和地层的变形影响规律,以拟建的石家庄市地铁5号线下穿6线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几何相似比配制地层和结构模型试验材料,并设计试验监测系统。采用直径1 200 mm小型盾构机,试验模拟盾构隧道以不同深度垂直下穿既有6线隧道的施工过程,并分析下穿过程中既有6线隧道和地层土体的沉降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既有隧道底部地层距盾构隧道拱顶距离的增大,地层沉降减小,盾构施工对地层的影响范围约为1.5倍洞径,显著影响区为1倍洞径;随着埋深的增大,盾构施工引起结构下方地层的沉降减小,距盾构隧道拱顶距离分别为1倍洞径和1.5倍洞径时沉降最大差值为31.25%;6线隧道结构与其下方地层产生脱空,盾尾脱出阶段发生的地层沉降占比大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盾构施工
下穿既有隧道
模型试验
沉降规律
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下联通通道基坑工程上跨既有隧道施工控制技术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国民
杜志田
李辉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2,共8页
某地下联通通道工程与已建地铁区间隧道并行距离长,通道底部距离区间隧道顶部仅为2.03~3.32 m,基坑深度为6.8~7.6 m,只能采用明挖法实施。为研究项目实施对既有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MIDAS有限元软件,将地下联通通道整体开挖过程按照...
某地下联通通道工程与已建地铁区间隧道并行距离长,通道底部距离区间隧道顶部仅为2.03~3.32 m,基坑深度为6.8~7.6 m,只能采用明挖法实施。为研究项目实施对既有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MIDAS有限元软件,将地下联通通道整体开挖过程按照8大块、16步开挖的施工步序进行模拟,系统分析工程实施对隧道变形稳定性的影响与变化规律。根据既有工程经验和模拟结果,验证“小分块、快开挖、早封闭、勤量测”实施建议的合理性,通过对相邻既有工程在位移和内力上的变化证明地铁隧道的分析合理性。经过工后评价对比,证明实施建议很好地控制了超近距离施工对既有工程的影响,并将其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研究对类似条件下工程项目提出相关建议,为同类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通通道
明挖施工
数值模拟
位移变化规律
内力影响
工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雄安新区地下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预留工程设计要点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和勇
邢家勇
毛维
机构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交事业部
中国
铁路
设计
集团
有限公司
总包
事业
部
出处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1,共6页
基金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重大课题(K2021G025)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课题(2021CJ0109)。
文摘
[目的]针对雄安新区大型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时序不一的问题,为减少二次建设影响并降低后期难度、风险与投资,需对雄安新区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中预留的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要点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介绍了雄安新区雄安城际站、小里站及金融岛站等枢纽的基本概况,分析了地下综合交通枢纽预留轨道交通工程的必要性,总结了枢纽预留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理念,提炼了枢纽轨道交通预留工程的设计要点。[结果及结论]枢纽轨道交通预留工程的设计要点为:以规划条件为基础,确定系统制式及车辆编组;以整体最优为思路,确定合理的线路站位及站型;以站城融合为策略,统筹城市功能与交通功能;以一体化设计为理念,完善枢纽布局方案;以集约适度为原则,研究枢纽分期实施;以精细落地为目标,统筹预留预埋措施。
关键词
雄安新区
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轨道交通预留工程
Keywords
Xiong’an New Area
underground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hub
reserved rail transit project
分类号
U291.73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市域轨道交通运营车站超大客流问题的应对与反思——以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九亭站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大治
严咏梅
机构
中国
铁路
设计
集团
有限公司
上海分
公司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交事业部
出处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22,26,共6页
文摘
在城市化进程逐步深化、城市人口不断扩张的背景下,大城市市域轨道交通部分运营车站出现了超大规模客流的现象,需要相关部门积极应对,提早防范安全风险。以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九亭站出现的大客流问题为例,通过对车站周边的发展研究及客流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优化思路,并对于后续可能出现类似情况的车站,从客流组织、设计流线和规划适应等方面提出参考意见。并提出了超大客流车站的应对措施建议,如优化客流组织、设计流线,提高站内候车空间的冗余度,以适应城市未来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
市域轨道交通
车站超大客流
流线调整
规划应对
Keywords
suburban rail transit
super-large passenger flow of station
flow line adjustment
planning response
分类号
U293.13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铁盾构施工下穿既有明挖隧道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刘勇
曹毅泽
吴薪柳
樊浩博
周怡晟
宋玉香
林家桢
机构
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交事业部
中铁第四勘察
设计
院
集团
有限公司
浙江分
公司
出处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基金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N2020G009)。
文摘
为探究盾构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结构和地层的变形影响规律,以拟建的石家庄市地铁5号线下穿6线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几何相似比配制地层和结构模型试验材料,并设计试验监测系统。采用直径1 200 mm小型盾构机,试验模拟盾构隧道以不同深度垂直下穿既有6线隧道的施工过程,并分析下穿过程中既有6线隧道和地层土体的沉降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既有隧道底部地层距盾构隧道拱顶距离的增大,地层沉降减小,盾构施工对地层的影响范围约为1.5倍洞径,显著影响区为1倍洞径;随着埋深的增大,盾构施工引起结构下方地层的沉降减小,距盾构隧道拱顶距离分别为1倍洞径和1.5倍洞径时沉降最大差值为31.25%;6线隧道结构与其下方地层产生脱空,盾尾脱出阶段发生的地层沉降占比大于80%。
关键词
地铁
盾构施工
下穿既有隧道
模型试验
沉降规律
埋深
Keywords
Shield tunnel construction for metro
Undercrossing existing tunnel
Model test
Settlement law
Buried depth
分类号
U451.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下联通通道基坑工程上跨既有隧道施工控制技术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国民
杜志田
李辉
机构
天津晟源工程勘察
设计
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交事业部
中国
铁路
设计
集团
有限公司
总包
事业
部
出处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2,共8页
文摘
某地下联通通道工程与已建地铁区间隧道并行距离长,通道底部距离区间隧道顶部仅为2.03~3.32 m,基坑深度为6.8~7.6 m,只能采用明挖法实施。为研究项目实施对既有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MIDAS有限元软件,将地下联通通道整体开挖过程按照8大块、16步开挖的施工步序进行模拟,系统分析工程实施对隧道变形稳定性的影响与变化规律。根据既有工程经验和模拟结果,验证“小分块、快开挖、早封闭、勤量测”实施建议的合理性,通过对相邻既有工程在位移和内力上的变化证明地铁隧道的分析合理性。经过工后评价对比,证明实施建议很好地控制了超近距离施工对既有工程的影响,并将其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研究对类似条件下工程项目提出相关建议,为同类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联通通道
明挖施工
数值模拟
位移变化规律
内力影响
工后分析
Keywords
connecting passage
open-cut construc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displacement change law
internal force influence
post-construction analysis
分类号
U45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雄安新区地下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预留工程设计要点
李和勇
邢家勇
毛维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市域轨道交通运营车站超大客流问题的应对与反思——以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九亭站为例
刘大治
严咏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地铁盾构施工下穿既有明挖隧道模型试验研究
刘勇
曹毅泽
吴薪柳
樊浩博
周怡晟
宋玉香
林家桢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地下联通通道基坑工程上跨既有隧道施工控制技术
李国民
杜志田
李辉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