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物流场站发展分析与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秦宝来 武建平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共9页
为加快推进铁路物流场站转型升级,提升铁路在现代物流体系中骨干作用,更好服务新发展格局,系统回顾了我国铁路物流场站发展历程,明确当今正处于物流场站转型阶段,并深入剖析了当前物流场站在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经营开发等方面存在的问... 为加快推进铁路物流场站转型升级,提升铁路在现代物流体系中骨干作用,更好服务新发展格局,系统回顾了我国铁路物流场站发展历程,明确当今正处于物流场站转型阶段,并深入剖析了当前物流场站在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经营开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家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地方打造综合货运枢纽以及铁路自身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多重背景下,对铁路物流场站转型升级所提出的新要求,同时全面总结国内外铁路、物流企业在物流场站规划、物流服务提供以及物流体系运作等方面可供借鉴的有益经验。基于上述研究,针对铁路物流场站转型升级这一核心内容,提出坚持服务大局、开放融合、适度超前和创新驱动的转型发展思路,通过“两角度切入、三维发力、四方面转变”的实施路径,实现铁路物流场站由传统运输生产向现代物流经营的升级转变,对于支撑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和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物流场站 转型升级 铁路现代物流体系 现代物流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数据定价体系构建及应用路径研究
2
作者 马长青 田志强 +1 位作者 刘斌 李津铭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7-175,191,共10页
在数据作为当今世界关键生产要素的时代,构建以铁路数据资产化为目标的定价体系意义重大。围绕铁路数据定价体系在资源和产权管理等方面的特点,从资产性质、市场需求、安全性和管理权限等方面对数据资产进行分类,明确战略规划、运输生... 在数据作为当今世界关键生产要素的时代,构建以铁路数据资产化为目标的定价体系意义重大。围绕铁路数据定价体系在资源和产权管理等方面的特点,从资产性质、市场需求、安全性和管理权限等方面对数据资产进行分类,明确战略规划、运输生产等多方面定价需求。通过构建定价体系,设计铁路数据成本价值、标的价值和增值价值指标,搭建铁路数据的基础成本法模型和动态系数法评估模型,制定铁路内外部市场定价策略及交易方案。提出建立铁路数据定价交易平台和协会、仲裁机制等保障措施,旨在为铁路数据市场化交易和财务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数据 数据分类 内外部市场 定价体系 保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装箱运输的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货运功能实现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邹明辉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6,共8页
我国有一批以200 km/h标准设计的客货共线铁路,但在实际运营中存在货运设施闲置、货运功能发挥不充分的情况,在铁路高质量发展要求下,亟需推动其货运功能的实现。近年来,随着高附加值白货运输需求的增长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铁路... 我国有一批以200 km/h标准设计的客货共线铁路,但在实际运营中存在货运设施闲置、货运功能发挥不充分的情况,在铁路高质量发展要求下,亟需推动其货运功能的实现。近年来,随着高附加值白货运输需求的增长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铁路集装箱运输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从普通货物列车与动车组共线运行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集装箱运输载重低、密闭性好、速度快、装卸标准化、运输直达化等特点及最新管理规定,分析上线运行集装箱班列对客货共线问题的优化,并从路网层面分析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在集装箱运输通道中的比例,最后提出推动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实现货运功能的相关建议。研究表明,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上线集装箱班列具备可行性和客观条件,能有效推动其货运功能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 货运功能 集装箱运输 集装箱班列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阶段双层规划模型的高速铁路差异化票价制定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聂正英 赵飞 +1 位作者 李萍 赵鹏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27,共6页
为完善高速铁路票价机制,设计合理的票价体系,将市场化定价理念引入到高速铁路票价问题的制定当中,构建多阶段双层规划模型,即基于旅客市场细分条件下的第一阶段双层票价制定模型,以及考虑客运产品等级的第二阶段双层票价制定模型,并以... 为完善高速铁路票价机制,设计合理的票价体系,将市场化定价理念引入到高速铁路票价问题的制定当中,构建多阶段双层规划模型,即基于旅客市场细分条件下的第一阶段双层票价制定模型,以及考虑客运产品等级的第二阶段双层票价制定模型,并以京石城际铁路为例,对模型的可行性及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多阶段双层规划模型的高速铁路定价方式在提高铁路部门收益的同时降低了旅客的广义出行费用,并且为旅客提供了多种类型的票价选择,对我国高速铁路票价优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票价 多阶段双层规划模型 市场细分 产品等级 差异化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追踪间隔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侯黎明 孙鹏飞 +1 位作者 聂英杰 王青元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1,共7页
高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是衡量高速铁路通过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为实现3min追踪间隔,在分析列车不同追踪间隔原理的基础上,给出列车区间追踪间隔、列车出发追踪间隔、列车到达追踪间隔等列车间隔时间计算方法,对速度、闭塞分区长度、线... 高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是衡量高速铁路通过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为实现3min追踪间隔,在分析列车不同追踪间隔原理的基础上,给出列车区间追踪间隔、列车出发追踪间隔、列车到达追踪间隔等列车间隔时间计算方法,对速度、闭塞分区长度、线路坡度、咽喉区限速、咽喉区长度等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仿真分析,提出主要制约因素包括信号系统、线路条件、列车性能,为新线路设计提供有效参考。最后,在保持线路横纵断面不变的前提下对既有线路进行优化,通过提升列车性能或改变线路限速的方式,提出高速列车追踪间隔的优化策略,并通过仿真算例验证,实现3min追踪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列车追踪间隔 车线匹配优化 牵引计算 闭塞分区 仿真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邹明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5-128,共4页
在总结优化行车组织设计思路的基础上,设计了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架构。基于人机交互技术,利用C#语言完善功能需求设计及优化系统数据流程,来实现各业务模块的开发,并重点对配线设计和折返能力仿真计算进行深入论述。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行车组织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配线设计 折返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深西部铁路速度目标值研究
7
作者 韩沛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27,37,共8页
港深西部铁路是引领港深西部走廊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围绕服务两地旅客快速出行、适应两地技术标准、具备工程经济合理性等目标开展速度目标值研究,对提升该线路服务质量和项目收益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调查法、实验法、定量和定性分析法... 港深西部铁路是引领港深西部走廊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围绕服务两地旅客快速出行、适应两地技术标准、具备工程经济合理性等目标开展速度目标值研究,对提升该线路服务质量和项目收益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调查法、实验法、定量和定性分析法对港深西部铁路速度目标值进行综合比选。首先,对港铁运营线路及大湾区城际铁路的技术标准进行分析梳理,结合本线功能定位,确定速度目标值初选范围。在此基础上,模拟计算各速度目标值区间运行时分,分析其时间目标适应性和站间距适应性,从列车运行角度对比各速度目标值。然后,分析和计算不同供电制式的设施数量、系统匹配性、工程可实施性及建设投资,得出供电制式推荐意见;结合速度目标值比选范围及供电制式推荐方案,计算对应车型平台的车辆购置费和车辆基地规模、建设费用及物业开发收益,从供电和车型角度比较各速度目标值。基于上述比选,全面总结梳理各速度目标值优缺点,最终推荐本项目采用160 km/h的速度目标值方案。研究结论综合考虑了港深两地技术标准、时空距离、项目功能定位、供电制式、车型平台以及工程经济等影响因素,为合理确定本项目速度目标值方案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对港深都市圈城际铁路的速度目标值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 港深西部铁路 速度目标值 区间运行时分 车辆选型 供电制式 工程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线网热备动车组配置优化模型
8
作者 曲云腾 杨世瑞 +2 位作者 杨军 赵东升 赵鹏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高速铁路热备动车组配置直接影响应急救援效率与运营成本,针对现有配置方法存在的粗放式管理和风险覆盖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路网事故风险全覆盖的优化方法.首先,综合考虑应急响应时效性与经济性,以最小化热备动车组应急响应时间和... 高速铁路热备动车组配置直接影响应急救援效率与运营成本,针对现有配置方法存在的粗放式管理和风险覆盖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路网事故风险全覆盖的优化方法.首先,综合考虑应急响应时效性与经济性,以最小化热备动车组应急响应时间和配置成本为双目标,构建多目标规划模型,融合点覆盖与弧段覆盖方法,精确描述接续任务和区间救援场景需求,结合应急救援点需求、响应时间限制及风险点全覆盖约束,有效适应复杂路网和突发事件不确定性;然后,采用ε约束法求解模型,避免传统权重系数法中量纲统一和参数设定的局限,生成多组Pareto最优解,为决策提供灵活选择;最后,以某铁路局管辖的高速铁路网为对象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能根据不同优化目标生成合理配置方案;随热备动车组数量增加,应急响应时间最大降幅达29.3%,且配置成本可有效控制;模型对不同响应时间约束条件和风险点分布特征有较强适应性.本模型可以为热备动车组科学配置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助力高铁应急管理体系地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热备动车组 高速铁路线网 多目标优化 ε约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光伏开发评估模型与方法
9
作者 孟炜 王炜 +1 位作者 欧阳鹏 于林沣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57,共7页
实施“双碳”战略是我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决策。目前,光伏发电技术在各行业应用已相对成熟,但在铁路上仍存在应用规模不大、针对性不强等突出问题。通过梳理铁路光伏开发现状,结合铁路自身特点,构... 实施“双碳”战略是我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决策。目前,光伏发电技术在各行业应用已相对成熟,但在铁路上仍存在应用规模不大、针对性不强等突出问题。通过梳理铁路光伏开发现状,结合铁路自身特点,构建铁路光伏开发评估方法和模型。以某动车所为例,对铁路光伏开发评估方法和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动车所25年总发电量为2.27亿kWh,总收益为1.72亿元,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量6.87万t,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89万t,静态投资回收期为8.42年,内部收益率为13.34%,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符,对后续铁路光伏工程建设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光伏发电 评估方法 评估模型 动车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购票时序的高速铁路客流分配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宇 李思萌 聂磊 《中国铁路》 2021年第11期108-115,共8页
高速铁路客流分配是评估供需匹配关系、优化调整客运产品的重要手段。总结客流分配问题的研究思路,以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为研究对象,构建旅客服务网络,并通过分析铁路客运组织特点,确定了考虑票价、行程时间、旅行舒适度在内的路径效... 高速铁路客流分配是评估供需匹配关系、优化调整客运产品的重要手段。总结客流分配问题的研究思路,以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为研究对象,构建旅客服务网络,并通过分析铁路客运组织特点,确定了考虑票价、行程时间、旅行舒适度在内的路径效用函数。在客流分配过程中,为体现旅客购票时序及客运组织调控对运输资源供给的影响,以MNL客流分配模型为基础,建立了考虑旅客购票时序、路径客流调整阈值约束的混合客流分配模型,并通过实例测算验证了相关研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客流分配 购票时序 客流优先级 混合客流分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弱化缓冲算法与CRITIC法的车站技术作业时间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季禹 吴其刚 +1 位作者 赵小柠 孟学雷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2-159,共8页
在铁路运输领域,列车的在站技术作业时间是车站进行高效运营管理、确保各项作业安全的重要保证,亦是准确计算车站通过能力的根本依据。而人为因素或突发状况的存在,势必会影响现场原始数据写实的准确性,进而干扰车站技术作业时间的确定... 在铁路运输领域,列车的在站技术作业时间是车站进行高效运营管理、确保各项作业安全的重要保证,亦是准确计算车站通过能力的根本依据。而人为因素或突发状况的存在,势必会影响现场原始数据写实的准确性,进而干扰车站技术作业时间的确定。因此,从接车作业时间分析入手,采用灰色理论中的弱化缓冲算法,对波动较大的原始数据序列进行平稳化处理,降低原始数据中随机扰动因素对作业时间确定的不利影响。同时结合CRITIC法,分析作业时间数据序列的信息价值,确定其对应的指标权重,弱化无效信息的干扰,强化有效信息的效用,以提高作业时间计算的科学性、合理性。最后,以兰州站下行3股道为例,阐述技术作业时间分析的步骤,通过方案对比与分析,验证了方法应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时间 数据分析 弱化缓冲 CRITIC法 兰州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唐京滨铁路周期运行图编制方案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尹元钊 张伦 陈青云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4-41,共8页
京唐铁路、京滨铁路主要服务于区域城际客流及中长途客流,综合路网衔接条件、列车运行时分、运营适应性等因素明确了2条铁路的动车组类型、定员,结合客流特点,以公交化运营为出发点,考虑规格化开行列车、充分发挥动车组性能、保证一定... 京唐铁路、京滨铁路主要服务于区域城际客流及中长途客流,综合路网衔接条件、列车运行时分、运营适应性等因素明确了2条铁路的动车组类型、定员,结合客流特点,以公交化运营为出发点,考虑规格化开行列车、充分发挥动车组性能、保证一定服务频率、提高车底运用效率等原则,建议跨线列车及本线大站停城际列车采用350 km/h级别动车组,本线站站停城际列车采用200 km/h级别动车组。以开行方案及线路工程条件为基础,编制京唐铁路与京滨铁路周期运行图,规格化开行城际列车与跨线列车,北京城市副中心至宝坻南段每10 min开行1对车,京唐铁路与京滨铁路列车运行图全日共铺画194列车,划分为17个交路,两线共需配置18列8辆编组350 km/h动车组、11列4辆编组200 km/h城际动车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运行图 动车组交路 开行方案 城际列车 运行图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圈城际铁路折返能力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保仁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6-113,共8页
为满足都市圈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要求,需实现设计折返能力。以现状技术条件下双司机作业、单线折返为基本方案,提出基于CTCS2+ATO(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二级结合列车自动运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折返间隔计算方法。研究增加折返线、优... 为满足都市圈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要求,需实现设计折返能力。以现状技术条件下双司机作业、单线折返为基本方案,提出基于CTCS2+ATO(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二级结合列车自动运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折返间隔计算方法。研究增加折返线、优化折返作业组织对提高折返能力的效果,并进一步探讨采用两线交替折返方案及单线折返方案来实现设计折返能力的技术条件和相关数值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单折返线条件下,折返线作业时间阈值为64 s,可作为自动折返技术条件下折返线作业时间优化目标值;在双折返线交替折返条件下,折返线作业时间阈值为244 s,可按此制定自动折返技术调试期折返作业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城际铁路 折返能力 折返间隔 折返线作业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追踪间隔标准选择及供电设施配置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卫彪 汤杰 +1 位作者 马保仁 邢晓乾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8-152,共5页
我国已运营高速铁路列车最小追踪间隔及供电设施基本按照3 min标准设计,对于行车量较小的线路,供电设施容量存在较大的冗余,造成了供电设施投资和运营费的浪费。为节省投资和运营成本,统计分析我国高速铁路开行列车对数和追踪间隔现状... 我国已运营高速铁路列车最小追踪间隔及供电设施基本按照3 min标准设计,对于行车量较小的线路,供电设施容量存在较大的冗余,造成了供电设施投资和运营费的浪费。为节省投资和运营成本,统计分析我国高速铁路开行列车对数和追踪间隔现状的基础上,研究行车量与追踪间隔的关系。以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为例,根据铁路项目特点和行车量,研究不同年度最小追踪间隔标准,在满足客流需求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变压器容量,减少了供电设备投资和运营成本。研究表明,5 min追踪间隔标准较4 min追踪间隔标准每年每运营公里可节省成本约3.6万元,研究结果对新建高速铁路项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追踪间隔 供电系统 牵引变压器 运营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大坡道对高速铁路运营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白少明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3-97,共5页
我国部分地区由于地形等因素,高速铁路线路建设需采用20‰以上的长大坡道,亟需研究长大坡道对高速铁路运营影响。通过梳理相关设计规范对高速铁路长大坡道设置的要求,对既有高速铁路长大坡道的设置情况进一步研究,分析动车组在长大坡道... 我国部分地区由于地形等因素,高速铁路线路建设需采用20‰以上的长大坡道,亟需研究长大坡道对高速铁路运营影响。通过梳理相关设计规范对高速铁路长大坡道设置的要求,对既有高速铁路长大坡道的设置情况进一步研究,分析动车组在长大坡道下坡运行时区间追踪间隔时间影响,提出在不同坡度的长大坡道下坡运行时的最高运行速度;研究在长大坡道上坡运行时对最高运行速度影响,确定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上坡运行速度对应的坡度值,总结长大坡道对高速铁路运营影响,为今后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追踪间隔 运行速度 长大坡道 制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排放的城市轨道交通跳站运行图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维珩 刘斌 韩沛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1-60,共10页
为了降低城市污染物排放,实现低碳绿色发展,在传统的列车跳站停车模式优化模型的基础上,考虑跳站停车对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的影响,并且考虑每位乘客的乘车可达性,针对跳站停车可能出现的乘客换乘次数过多及无法到站的问题,提出跳站停车到... 为了降低城市污染物排放,实现低碳绿色发展,在传统的列车跳站停车模式优化模型的基础上,考虑跳站停车对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的影响,并且考虑每位乘客的乘车可达性,针对跳站停车可能出现的乘客换乘次数过多及无法到站的问题,提出跳站停车到站约束,并设计列车车内风险惩罚函数,以乘客总等待时间和碳排放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跳站停车优化模型。考虑模型的非线性特征,设计一种新的滚动跳站停车模式。以天津市某地铁线路为例,对早高峰列车采取跳站停车模式优化。结果表明,考虑再生能利用的跳站停车方案在乘客平均等待时间几乎不变的情况下,牵引碳排放最多降低11.74%;并且相比于传统的跳站停车,考虑车内风险的跳站停车模式可以降低车内风险3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跳站停车 列车运行图 再生制动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到达重车超卸车能力分级预警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志新 张璐 +1 位作者 桂欣 秦志鹏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22,共6页
随着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快货物周转效率、提高客户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立足运输调度视角,着眼于解决卸车端卸车能力掌握不足、车流推算存在短板、预警调整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研究超卸车能力的分级预警成为提升铁路货... 随着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快货物周转效率、提高客户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立足运输调度视角,着眼于解决卸车端卸车能力掌握不足、车流推算存在短板、预警调整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研究超卸车能力的分级预警成为提升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水平的重要途径。依据铁路调度组织的特点,从卸车能力分析、到重车流推算、分级预警机制、优化调整策略4个层面出发,研究卸车能力与重车推算到达的能力适应性,基于卸车过程和重车到达过程,分析预警分级、预警发布、调整策略的实施和优化等问题,构建了一套持续改进、动态调整的到达重车超卸车能力的分级预警机制,实现了车站、铁路局集团公司、国铁集团三级对超卸车能力的掌握,对日常调度指挥工作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车 货运调度 运输调整 分级预警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铁路最大坡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耿敬春 《中国铁路》 2018年第8期24-27,共4页
最大坡度作为市域铁路主要技术标准之一,其选择是否合理不仅关系着铁路工程投资,还对列车运行速度和运输能力产生影响。在确定市域铁路最大坡度时,需要考虑铁路沿线地形、地貌等工程条件的制约,还要符合市域铁路对列车运行速度和运输能... 最大坡度作为市域铁路主要技术标准之一,其选择是否合理不仅关系着铁路工程投资,还对列车运行速度和运输能力产生影响。在确定市域铁路最大坡度时,需要考虑铁路沿线地形、地貌等工程条件的制约,还要符合市域铁路对列车运行速度和运输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为满足市域铁路规划建设需要,根据市域铁路动车组的牵引和制动性能,从满足列车运行速度和运输能力角度分析提出最大坡度值及其对应坡段长度的匹配建议,为市域铁路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最大坡度 动车组 坡段长度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高级修计划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武建平 何君礼 +3 位作者 林柏梁 王辉 张旭辉 王忠凯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共9页
动车组高级修耗时较长,当检修作业发生在客流高峰时期,造成客运能力持续紧缺,而提前检修又会造成检修成本增加。基于高级修计划的编制流程与实际约束条件,本文构建了0-1整数规划模型。为方便模型的描述,以每列动车组的运用与检修历史数... 动车组高级修耗时较长,当检修作业发生在客流高峰时期,造成客运能力持续紧缺,而提前检修又会造成检修成本增加。基于高级修计划的编制流程与实际约束条件,本文构建了0-1整数规划模型。为方便模型的描述,以每列动车组的运用与检修历史数据为基础生成备选送修时间集合,即送修时间窗。模型以检修规程、用车需求和检修能力限制等实际条件为约束,以损失里程最小为优化目标。设计了相应的粒子群求解策略。最后以上海局的部分动车组为实际背景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显示,与目前普遍采用的人工编制计划相比,本文所述方法可将动车组的损失里程降低21.58%,而且送修计划的质量与编制效率也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高级修送修计划 备选送修时间集合 0-1整数规划模型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reto最优的动车组高级修轮廓计划多目标决策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武建平 聂英杰 +1 位作者 林柏梁 汤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共8页
动车组高级修轮廓计划对动车组使用效率提升、检修成本控制和检修基地效益提高等多个经营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而这些经营目标间存在着此长彼消、效益悖反现象。针对多目标互斥问题,将高级修轮廓计划中各业务逻辑关系进行数学抽象,借鉴... 动车组高级修轮廓计划对动车组使用效率提升、检修成本控制和检修基地效益提高等多个经营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而这些经营目标间存在着此长彼消、效益悖反现象。针对多目标互斥问题,将高级修轮廓计划中各业务逻辑关系进行数学抽象,借鉴流体力学中坐标系分析法,在拉格朗日坐标系下,测算每列动车组在何时何地进行何种等级高级修作业,在欧拉坐标系下,记录每一检修地点每一时刻每一等级高级修作业在修动车组列数,并将二者有效耦合,构建多目标0-1整数规划模型。然后利用ε-constraint法求解多目标规划模型得到Pareto前沿。最后,基于上海局部分动车组的实际案例对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相较于以往决策过程,文中所述方法可快速给出系列最优解,大幅度提升高级修轮廓计划编制的质量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高级修轮廓计划 多目标优化 PARETO前沿 检修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