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7篇文章
< 1 2 1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标杆企业指标体系构建——以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高伟 张俊锋 +1 位作者 张威 薛毅 《中国铁路》 2021年第1期54-58,共5页
贯彻落实中央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精神,聚焦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按照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关于深化国铁企业改革部署要求,以对标管理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和指导,充分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经验,结合企业自身业务特... 贯彻落实中央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精神,聚焦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按照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关于深化国铁企业改革部署要求,以对标管理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和指导,充分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经验,结合企业自身业务特点、发展战略等,遵循"导向性、全面性、可得性、可比性"4项基本原则,构建由"目标层、要素层、指标层"组成的,包括五大目标、15项要素、65项具体指标的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建设标杆企业的指标体系,为国铁企业和其他勘察设计类企业进行管理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铁企业改革 勘察设计企业 标杆企业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至2024年底中国铁路隧道情况统计及2024年新开通项目隧道情况介绍 被引量:6
2
作者 巩江峰 王伟 +8 位作者 黎旭 何卫 袁溢 王芳 杨昌贤 丁祥 韩贺 李力 曹勇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6-653,I0027-I0044,共36页
对截至2024年底中国铁路隧道、高速铁路隧道、特长铁路隧道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km,其中,投入运营的铁路隧道18997座,总长24246 km;2024年新增开通运营线路铁路隧道424座,总长738 km;在建铁... 对截至2024年底中国铁路隧道、高速铁路隧道、特长铁路隧道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km,其中,投入运营的铁路隧道18997座,总长24246 km;2024年新增开通运营线路铁路隧道424座,总长738 km;在建铁路隧道2521座,总长约6905 km;规划铁路隧道5634座,总长约13742 km。中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总长超过4.8万km,共建成高速铁路隧道4917座,总长8279 km,其中,长度大于10 km的特长隧道120座,长约1536 km;2024年新增运营有隧道工程项目的高速铁路共12条,总长1981 km,共有隧道356座,长约544 km;在建高速铁路共58条,总长9866 km,共有隧道1412座,长约3509 km;规划高速铁路项目中含隧道2057座,长约4843 km。中国投入运营的特长铁路隧道共296座,长约4007 km,其中,长度20 km以上的特长铁路隧道14座,长约335 km;2024年新增运营特长铁路隧道10座,长约138 km;在建特长铁路隧道163座,长约2504 km;规划特长铁路隧道259座,长约3633 km。最后,对2024年新开通的重点项目佛莞城际铁路、成兰铁路、兰张三四线铁路和池黄铁路隧道的概况及特点进行介绍,并总结其技术经验。佛莞城际铁路通过地质选线,管片采用“双掺”技术、设置分布式凹凸榫等措施,有效降低了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成兰铁路德胜隧道制定了大变形综合防治体系,并研发了双线合修隧道洞内救援站,提升了隧道变形防控和疏散救援能力;兰张三四线铁路借鉴既有施工经验,通过减灾选线和综合利用既有辅助坑道,显著降低了施工及运营期间的安全风险;池黄铁路隧道成功应用掌子面围岩质量分析技术,保障了隧道施工安全。中国在复杂环境下的大直径盾构隧道建造技术日趋成熟,应对复杂地质条件的隧道设计施工水平进一步提高,钻爆法隧道全工序机械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高速铁路隧道 特长铁路隧道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GIS电子沙盘的重庆市郊铁路永川线三维设计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郭剑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49,共7页
穿越复杂艰险山区轨道交通线路的勘察设计工作面临诸多难点,尤其是线站位方案的确定依赖于常规勘测手段,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很难高效地完成设计工作。为提升山区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设计效率,依托重庆市郊铁路永川线工程开展基于BIM+GIS电... 穿越复杂艰险山区轨道交通线路的勘察设计工作面临诸多难点,尤其是线站位方案的确定依赖于常规勘测手段,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很难高效地完成设计工作。为提升山区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设计效率,依托重庆市郊铁路永川线工程开展基于BIM+GIS电子沙盘的三维设计研究与应用,更新了系统化、数字化的三维设计手段。阐明了BIM设计组织实施流程和地质BIM建模方法,提出电子沙盘系统总体技术架构,以Skyline为基础平台搭建BIM+GIS电子沙盘,通过数据格式转化和地形文件编辑解决了BIM模型与GIS数据融合剖切问题,利用线路三维中心线函数的参数联动机制实现了设计方案实时更新展示功能。研究成果在永川线应用表明:通过BIM+GIS电子沙盘可以高效完成三维场景下建筑方案优化、管线综合与碰撞检查、景观分析与线站位比选等关键设计环节,满足永川线工程设计进度和精度要求,有效缩短工程项目设计周期,提升工程建设效率,可为山区市郊铁路三维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郊铁路 BIM GIS 三维设计 电子沙盘 数据融合 线站位比选 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桥梁典型减隔震设计显式计算方法
4
作者 苏伟 李晓波 +2 位作者 王雨权 国巍 管仲国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2-722,共11页
高烈度区铁路桥梁减隔震设计广泛使用位移依赖型的摩擦摆支座与钢阻尼器组合减震体系,设计时采用非线性时域分析方法费时费力,而国内外减隔震设计规范中推荐的基于等效线性化原理的解析方法由于是隐式求解过程,需要迭代计算。结合铁路... 高烈度区铁路桥梁减隔震设计广泛使用位移依赖型的摩擦摆支座与钢阻尼器组合减震体系,设计时采用非线性时域分析方法费时费力,而国内外减隔震设计规范中推荐的基于等效线性化原理的解析方法由于是隐式求解过程,需要迭代计算。结合铁路桥梁的结构受力特点,针对等效线性化解析方法,提出了高精度等代显式计算方法。通过减隔震系统设计参数全面系统的参数抽样分析,检验了该方法的计算误差。结果显示:组合减震体系的支座位移响应可以很好地表征为1 s周期的反应谱值的幂函数,由此建立的显式计算方法在常用的设计参数界限范围内,即摩擦摆支座等效回转半径3~6 m、摩擦因数0.03~0.06,钢阻尼器屈服力与梁恒载总重之比0~0.2、钢阻尼器屈服位移0.01~0.03 m、屈后与屈前刚度比0.01~0.03范围内,误差均少于3%。进一步基于典型高速铁路桥梁建立有限元基准分析模型,开展了大量的减隔震设计方案参数抽样,每个工况进行了12条地震波作用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证实基于等效线性化原理的解析方法与非线性时域分析的平均结果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非线性时程方法的分析结果受具体地震波的影响较大,即使对应同一目标谱,与之相协调的不同地震波仍会产生较大的离散性,建议在设计实践中优先选择等效线性化解析方法或者综合考虑2种算法的结果。此外,建议阻尼调整系数采用我国公路抗震设计规范的建议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减隔震设计 等效线性化原理 显式计算方法 阻尼调整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潍高速铁路东营黄河公铁大桥主桥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雷 马广 +1 位作者 季伟强 李永兴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4,共8页
津潍高速铁路东营黄河公铁大桥主桥采用(90+210+600+255+105)m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采用半飘浮体系。主梁采用N形钢桁梁,桁高12.8 m;下层运行双线高速铁路,桥面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上层运行双向6车道一级公路,桥面以正交异性钢桥... 津潍高速铁路东营黄河公铁大桥主桥采用(90+210+600+255+105)m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采用半飘浮体系。主梁采用N形钢桁梁,桁高12.8 m;下层运行双线高速铁路,桥面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上层运行双向6车道一级公路,桥面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为主,局部采用混凝土桥面板。桥塔采用无下横梁的新型H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203.6 m。全桥共布置144根斜拉索,斜拉索采用标准抗拉强度1770 MPa的锌铝合金镀层平行钢丝索。索梁锚固采用锚拉板结构,索塔锚固采用混凝土内核交叉索锚固结构。进行桥梁静力分析、抗风性能分析、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和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桥结构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桥塔基础为梭形承台+钻孔灌注群桩基础,并采用后压浆技术控制桩长。钢梁架设采用边跨及辅助跨支架散拼、主跨单悬臂散拼施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斜拉桥 钢桁梁 桥塔 索塔锚固 后压浆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速铁路轨道设计标准在东南亚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志国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3-49,共7页
东南亚国家尚未建立本地的高速铁路标准体系,印尼雅万高铁、泰国曼谷至呵叻高铁等“一带一路”合作项目所在国均以中国高铁的技术标准为基础开展建设,由于国情不同,中国高速铁路标准无法直接套用在东南亚高速铁路项目中。依托印尼雅万... 东南亚国家尚未建立本地的高速铁路标准体系,印尼雅万高铁、泰国曼谷至呵叻高铁等“一带一路”合作项目所在国均以中国高铁的技术标准为基础开展建设,由于国情不同,中国高速铁路标准无法直接套用在东南亚高速铁路项目中。依托印尼雅万高铁、泰国曼谷至呵叻高铁项目具体案例,从主要设计原则、工程材料、钢轨定尺、轨道结构选型、预制轨道板、无缝线路几个方面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中国高速铁路轨道设计标准在东南亚地区的适应性。主要结论如下:(1)钢筋、混凝土可采用当地材料,需对比强度、化学元素含量等特性,合理选择;(2)东南亚国家地区的钢轨一般从中国进口,因此定尺长需考虑港口吊装基础设施、既有海运条件、境外公路和铁路运输等影响因素,建议采用50 m轨;(3)结合当地气候条件,从经济性角度考虑合理优化无砟轨道结构,可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轨道板;(4)中国跨区间无缝线路技术完全能适应东南亚地区线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铁路轨道 设计标准 中国标准 泰国工业标准(T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佛西环城际铁路预制拼装式刚构体系桥梁标准化设计研究
7
作者 牟兆祥 张雷 +1 位作者 历付 周岳武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134,共9页
广佛西环城际铁路大规模应用预制拼装式刚构体系桥梁,该类桥梁设计总长度22.6 km,共计189联,以3×40 m、4×40 m跨度为主。为提升预制拼装式刚构体系桥梁的设计效率和工程质量,开展该类桥梁结构设计与适用条件、结构受力规律与... 广佛西环城际铁路大规模应用预制拼装式刚构体系桥梁,该类桥梁设计总长度22.6 km,共计189联,以3×40 m、4×40 m跨度为主。为提升预制拼装式刚构体系桥梁的设计效率和工程质量,开展该类桥梁结构设计与适用条件、结构受力规律与标准化设计以及关键构造等研究。结果表明:城际铁路主跨33~40 m刚构体系桥梁梁高推荐采用2.4 m;高矮墩临界值以下的矮墩以墩身受力为其壁厚选型条件,高矮墩临界值及其以上的高墩以结构纵向体系刚度为其壁厚选型条件;桥墩配筋设计可按基础刚度上限、计入成桥后收缩徐变时的墩身内力进行控制性检算;刚构体系桥梁的主梁内力受基础刚度、墩高影响较小,利用基础刚度上下限、墩高上下限等边界条件下的主梁内力开展标准化设计具备可行性;采用竖向定刚度弹性支座解决了曲线内、外侧支座反力差及梁体主应力大的技术难题,采用梁端横向限位措施实现了相邻联梁端横向变形协调及行车平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 刚构体系桥梁 预制拼装 标准化设计 关键构造 基础刚度 墩高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长联多塔大跨部分斜拉桥抗震设计研究
8
作者 康银庚 陈磊 +2 位作者 杜通道 张上 刘敏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6,共9页
郑济铁路济南黄河特大桥主桥采用(108+4×216+108) m五塔六跨混凝土部分斜拉桥,针对该桥桥塔数量较多、联长较大的特点,对纵、横向抗震体系进行研究,确定适宜的抗震体系方案,并考虑顺桥向地震动行波效应进行非一致激励响应分析。结... 郑济铁路济南黄河特大桥主桥采用(108+4×216+108) m五塔六跨混凝土部分斜拉桥,针对该桥桥塔数量较多、联长较大的特点,对纵、横向抗震体系进行研究,确定适宜的抗震体系方案,并考虑顺桥向地震动行波效应进行非一致激励响应分析。结果表明:主桥顺桥向采用双曲面减隔震支座体系可有效降低桥墩内力,罕遇地震下边墩墩-梁相对位移的最大值为295.9 mm,满足梁端位移需求;横桥向采用固定约束体系可满足罕遇地震需求;主、边墩处双曲面减隔震支座曲率半径分别取8 m和3.8 m,摩擦系数0.06;制动墩支座顺桥向设计剪断力按多遇地震力设计,同时在梁端设置横向限位装置;在非一致地震激励作用下桥墩内力有一定程度降低,边墩支座变形有较大程度增加,最大增幅约50%,应重点关注边墩支座位移需求和梁缝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 部分斜拉桥 长联多塔 抗震体系 双曲面减隔震支座 横向限位装置 非一致激励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语义的铁路连续梁桥面系二维三维一体参数化设计
9
作者 齐成龙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7-154,共8页
为提高铁路桥梁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设计效率及其参数化模型的通用性,解决其内置几何约束表征对二次开发参数化桥梁结构建模的限制问题,本文基于几何语义分析铁路连续梁桥面系结构参数化建模流程,研究桥面系断面轮廓参... 为提高铁路桥梁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设计效率及其参数化模型的通用性,解决其内置几何约束表征对二次开发参数化桥梁结构建模的限制问题,本文基于几何语义分析铁路连续梁桥面系结构参数化建模流程,研究桥面系断面轮廓参数化设计算法,开发具备二维交互式设计及XML结果输出功能的桥面系横断面设计软件,并通过国产BIMBase几何引擎二次开发形成铁路连续梁桥面系三维BIM设计软件。基于几何语义对铁路连续梁桥面系横断面进行分解,确定分段形式下的参数关系,提出了一种断面轮廓参数化设计算法。对应内存和本地XML定义两套数据结构,基于RapidXML工具包开发桥面系横断面设计软件,实现了二维环境下的横断面交互式设计。基于国产BIMBase几何引擎开发三维设计软件,验证了横断面设计软件及参数化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提出的参数化算法不受几何引擎内置约束表征的限制,直接绘制三维模型,满足桥面系二维、三维一体化设计需求,可提高铁路桥梁工程参数化设计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桥面系 BIM BIMBase 横断面 参数化设计 几何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铁路牵引供电标准差异性研究及中国标准制修订建议
10
作者 刘诗慧 马志远 +3 位作者 曲衍宁 夏炎 张德玉 朱飞雄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7-184,190,共9页
为满足中国铁路“一带一路”等海外工程需要,提升中国标准国际化水平,对比分析中欧铁路牵引供电设计标准,可为国际铁路工程项目提供参考。通过对中国标准和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等欧盟标准中技术方案、设计原则、评价标准等关键内容进行研究... 为满足中国铁路“一带一路”等海外工程需要,提升中国标准国际化水平,对比分析中欧铁路牵引供电设计标准,可为国际铁路工程项目提供参考。通过对中国标准和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等欧盟标准中技术方案、设计原则、评价标准等关键内容进行研究,确定了13项主要对比技术指标,包括牵引供电系统电压、牵引变电所主接线、接触网几何形状、弓网相互作用仿真模拟等,对上述关键技术进行差异性分析并提出适用性建议。中欧铁路牵引供电标准的总体设计原理和方法基本相同,但因地制宜的细部技术调整使部分标准不完全等效。我国设计规范给出明确推荐值,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强;欧盟规范注重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和仿真,灵活性较强。通过中欧铁路牵引供电标准差异性研究,提出我国牵引供电设计标准国际化制修订建议:裕量较大的标准进一步突出经济性与灵活性;对自然环境差异比较大的地区,在附录中进一步细化各地区指标;规范纳入统一变量定义和详细设计方法,便于进行参数移植和适应性修改;进一步考虑与其他系统的匹配性,并规定相关接口要求;总结常见或特定场景设计算法,便于具体工程应用参考;积极推进我国智能牵引供电系统等先进技术经验在国际标准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牵引供电 中欧标准 国际化 标准对比 制修订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产平台的铁路三维设计地形系统研究
11
作者 渠涧涛 齐春雨 +3 位作者 杨绪坤 王爱辉 王凯军 刘新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20,共9页
目前在铁路三维设计方面,国外商业平台仍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存在着被“卡脖子”的风险。此外,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三维设计平台,都缺乏成熟、可用的支持长大线性铁路三维设计的地形系统。针对上述情况,首先,设计了一个基于C/S架构的... 目前在铁路三维设计方面,国外商业平台仍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存在着被“卡脖子”的风险。此外,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三维设计平台,都缺乏成熟、可用的支持长大线性铁路三维设计的地形系统。针对上述情况,首先,设计了一个基于C/S架构的铁路三维设计地形系统框架,能够支持在线和离线两种模式下,多项目多坐标系地形数据的存储、可视化及计算;然后,基于国产BIMBase平台,引入GIS的相关标准和理念,提出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大规模地形瓦片数据调度机制,实现了面向长大线性铁路设计的大规模地形三维可视化;之后,根据铁路各专业三维设计的需求,充分考虑地形瓦片数据格式及组织形式的特点,提出高程提取和地形开挖两类地形计算方法。最后,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验证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国产图形平台的铁路三维设计地形系统,能够满足铁路三维设计过程中,对大规模地形数据的流畅三维可视化以及高效计算等的应用需求,从而有效提升铁路三维设计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三维设计 地形系统 地形计算 BIMB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箱式路基新型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宏 陈盈盈 +2 位作者 宋绪国 郭帅杰 魏绍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1-793,共13页
主要阐述箱式路基的结构特点、荷载分类及组合,并建立车辆-轨道-箱式路基-复合地基空间力学模型对其工作特性和荷载传递开展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箱式路基纵向长度应≤17.24m,底部设计厚度应≥500mm;在温度作用下无明显伸缩位移,但... 主要阐述箱式路基的结构特点、荷载分类及组合,并建立车辆-轨道-箱式路基-复合地基空间力学模型对其工作特性和荷载传递开展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箱式路基纵向长度应≤17.24m,底部设计厚度应≥500mm;在温度作用下无明显伸缩位移,但在结构端缝处存在钢轨应力峰;结构不存在共振风险;在350km/h速度下,箱式路基动应力、动位移均远比限值要求小;但顶板加速度会达到3.325m/s^(2),比我国传统简支梁桥振动加速度大,但比规范限值小;与传统土质路基对比,箱式路基对动荷载的吸收和耗散更具有优势,到路基垫层时,振动衰减超过90%,因此,对箱式路基底部复合地基进行设计时可不考虑列车动荷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新型结构 箱式路基 结构设计 有限元分析 荷载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至2023年底中国铁路隧道情况统计及2023年新开通重点项目隧道情况介绍 被引量:73
13
作者 巩江峰 王伟 +2 位作者 王芳 杨昌贤 袁溢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7-392,I0057-I0072,共32页
对截至2023年底中国铁路隧道、高速铁路隧道、特长铁路隧道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9万km,其中,投入运营的铁路隧道18 573座,总长23 508 km;中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总长超过4.5万km,共建成高速... 对截至2023年底中国铁路隧道、高速铁路隧道、特长铁路隧道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9万km,其中,投入运营的铁路隧道18 573座,总长23 508 km;中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总长超过4.5万km,共建成高速铁路隧道4 561座,总长7 735 km,其中,长度大于10 km的特长隧道115座,长约1 471 km;中国投入运营的特长铁路隧道共286座,长约3 869 km,其中,长度20 km以上特长铁路隧道13座,长约312 km。最后,对2023年新开通的重点项目贵南铁路隧道、成兰铁路成都至川主寺段隧道的概况及特点进行介绍,并总结其技术经验;同时对广汕铁路隧道、金甬铁路隧道、南崇铁路留村大直径盾构隧道、和邢铁路隧道的技术应用进行总结。贵南铁路通过空间选线、创新岩溶处理手段,以及加强运营期间的排水措施,有效降低了岩溶发育地区高速铁路运营的安全风险;成兰铁路设计充分贯彻“减灾选线”的理念,大规模减小了运营期间的安全风险,另外创新了隧道通过活动断裂带的处理技术。随着铁路建设向西部地区转移,隧道建设将面临埋深更大、地应力更高、地质构造更加复杂、高海拔地区缺氧等系列建设问题,仍需要各位同仁共同攻坚克难,不断创新隧道修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高速铁路隧道 特长铁路隧道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声辐射指向性研究
14
作者 成功 黄洪明 +3 位作者 冯青松 圣小珍 张良涛 胡文林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22-2432,共11页
为准确计算与分析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在列车高速移动时产生的复杂噪声指向性,根据轨道结构的周期性特点,基于2.5维有限元-边界元方法建立轨道结构振动噪声预测模型;在轨道结构横截面上设置半圆形场点,通过各个方向上的场点声压预测值来分... 为准确计算与分析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在列车高速移动时产生的复杂噪声指向性,根据轨道结构的周期性特点,基于2.5维有限元-边界元方法建立轨道结构振动噪声预测模型;在轨道结构横截面上设置半圆形场点,通过各个方向上的场点声压预测值来分析自由边界、轨道板边界、轨道板及车体边界的噪声指向和声功率特征;设置不同的列车荷载移动速度,分析不同声学边界下速度对钢轨声辐射特性的影响;根据钢轨结构固有的声辐射特性,给出列车速度为350 km/h时钢轨噪声在车体和轨道板边界下的噪声指向性拟合式。分析结果表明:钢轨噪声具有不受列车荷载速度影响的声辐射特性,一是钢轨噪声主要贡献频段为180~250 Hz、350~500 Hz、600~800 Hz、950~1 050 Hz、1 150~1 350 Hz、1 600~1 800 Hz、2 100~2 300 Hz和2 550~2 700 Hz,二是钢轨噪声在各个频段下都有特殊的噪声指向性,这一特性为钢轨噪声指向性的统一描述提供了依据;速度变化通过更显著地提升1 200 Hz以上的高频噪声的声功率,来增强高频噪声对总体指向性的贡献,且频率越高,高频噪声的声功率增加得越快,但由于高频噪声的声功率较小,因此速度对噪声的指向性影响很小;基于钢轨声源的固有特性给出准确的等效声源,再根据车体边界下的噪声指向性仿真计算结果,给出车体声学边界下的噪声指向性拟合式。钢轨噪声等效声源和车体边界下的指向性拟合结果可为进一步的噪声传递特性仿真计算提供准确的等效声源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指向性 2.5维有限元边界元 钢轨噪声 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站城融合研究
15
作者 胡映东 封钧瀚 +2 位作者 张鹏 张文杰 董玉香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9-136,共8页
新建、改建铁路枢纽正在回归中心城区,成为新一轮城市更新的重要驱动力。过去20年,我国地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已从尝试、探索转向站城融合创新。为探究这一枢纽新类型的缘起、演进、特征和趋势,综合运用知识图谱与实证研究方法,印证地下... 新建、改建铁路枢纽正在回归中心城区,成为新一轮城市更新的重要驱动力。过去20年,我国地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已从尝试、探索转向站城融合创新。为探究这一枢纽新类型的缘起、演进、特征和趋势,综合运用知识图谱与实证研究方法,印证地下枢纽在综合开发、地下空间利用等方面已经并将持续助力站城融合,提出枢纽集群规划、交通与开发融合、客站设计、人本环境、换乘效率等5方面设计策略,旨在优化地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站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城融合 地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 知识图谱 综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铁路专用线网络多调机取送车作业优化
16
作者 户佐安 怡智航 +2 位作者 张文豪 郭怡欣 张玉召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73-2984,共12页
为解决混合型铁路专用线网络多调机取送车作业优化问题,从铁路与货主双视角出发,以车小时消耗最小,时间满意度最大为优化目标,在考虑调车进路占用唯一性约束和调车进路与接发车进路冲突约束这两类进路约束的基础上,同时引入调机牵引能... 为解决混合型铁路专用线网络多调机取送车作业优化问题,从铁路与货主双视角出发,以车小时消耗最小,时间满意度最大为优化目标,在考虑调车进路占用唯一性约束和调车进路与接发车进路冲突约束这两类进路约束的基础上,同时引入调机牵引能力与货物作业点容车能力2类能力约束,以及批次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时间约束、取送批次和取送车作业的逻辑约束,构建一个更具普适性的混合型铁路专用线网络多调机取送车优化模型。针对模型特点,在传统NSGA-Ⅱ中引入灰狼寻优策略,使种群快速向前沿面聚集,设计引入离散灰狼寻优策略的改进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通过分析30、50及70项取送车作业3种规模的算例测试算法效率,结果表明:与传统NSGA-II相比,NSGA-II&DGWOS通过引入灰狼优化策略显著提升了运行效率,且随问题规模的扩大体现出更大的时间优势,在70项取送车作业时算法求解时间已缩短12%。此外,灰狼优化在迭代初期有效提升了种群质量,使NSGA-II&DGWOS在最小化车小时消耗方面表现优异,平均节省6%。传统NSGA-II算法由于保持更高的种群多样性,在最小化平均时间不满意度方面平均节省5%。研究成果可为混合型铁路专用线网络多调机取送车作业优化问题提供可行的算法支持和理论依据,有助于提升铁路货运作业的效率与优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送车作业优化方案 NSGA-Ⅱ&DGWOS 混合型铁路专用线网络 多批次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际运行数据的普速铁路区间通过能力利用率计算方法研究
17
作者 张守帅 张春来 +2 位作者 闻克宇 马长青 聂英杰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0,共10页
从设备设施、作业时间等方面分析扣除系数法计算结果误差较大的原因,分析UIC406法在我国铁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根据实际运行数据获取运行图参数及扣除系数的思路。给出基于实际运行数据的运行图参数取值方法,针对单线铁路设计... 从设备设施、作业时间等方面分析扣除系数法计算结果误差较大的原因,分析UIC406法在我国铁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根据实际运行数据获取运行图参数及扣除系数的思路。给出基于实际运行数据的运行图参数取值方法,针对单线铁路设计考虑相邻区间运行图结构的周期计算方法,提出非基本列车扣除系数的取值方法。分析双线铁路对时间占用进行划分的难点,提出时间占用划分的原则及扣除系数确定方法。完成全路3634个单线区间和3021个双线区间的计算,结果表明单、双线分别有5.5%和28.9%的区段通过能力利用率较为紧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线铁路 双线铁路 通过能力 运行数据 时间占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铁路隧道衬砌抗冻主要设计标准与施工技术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5-191,共7页
受长期低温环境作用,寒区铁路隧道衬砌易出现开裂、剥落等病害,影响结构的安全耐久性。通过梳理分析寒区隧道衬砌抗冻设防相关建设标准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设计和施工方面提出需要研究完善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进一步探讨抗冻... 受长期低温环境作用,寒区铁路隧道衬砌易出现开裂、剥落等病害,影响结构的安全耐久性。通过梳理分析寒区隧道衬砌抗冻设防相关建设标准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设计和施工方面提出需要研究完善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进一步探讨抗冻设防段衬砌的配筋参数、伸缩缝设置等主要设计标准和保温层防水施工工艺,提出寒区隧道衬砌模段长度计算方法。结果表明:(1)抗冻设防段衬砌的纵筋宜采用“细而密”的配置方式,有利于提高结构的抗裂性能;(2)“零缝宽”伸缩缝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消减寒区隧道温度应力作用;(3)“喷涂式”聚氨酯保温板防水处理施工工艺可有效提高保温性能;(4)隧址区的年平均气温应作为寒区隧道衬砌环境温差的重点考量因素,计算结果表明,当最冷月平均气温-3~-8℃,年均温12~8℃时,12 m的衬砌模段长度亦可满足季节性温差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 铁路隧道 衬砌抗冻性 温度伸缩缝 保温层 模段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雄城际铁路桥梁设计关键技术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长发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81,共7页
京雄城际铁路作为新时代智能高铁的代表,在现有高速铁路桥梁建设经验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技术探索与创新,在桥梁装配式一体化结构、全封闭声屏障桥梁结构、边墩牵引长悬臂墩顶转体及雄安高架站的设计情况等方面进行研究。桥梁装配式一体化... 京雄城际铁路作为新时代智能高铁的代表,在现有高速铁路桥梁建设经验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技术探索与创新,在桥梁装配式一体化结构、全封闭声屏障桥梁结构、边墩牵引长悬臂墩顶转体及雄安高架站的设计情况等方面进行研究。桥梁装配式一体化结构和全封闭声屏障桥梁结构的首次应用,具有较好的生态环保社会效益,满足高速铁路技术标准要求;边墩牵引长悬臂墩顶转体在跨越高速公路重大立交节点方面做出了创新尝试,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思路;雄安高架站咽喉区桥梁布置方式为雄安新区后续土地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雄城际 桥梁装配式一体化 全封闭声屏障 墩顶转体 高架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拱拱脚设计与施工深化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峰 苗永抗 +2 位作者 宋树峰 邸昊 孟繁增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99,107,共8页
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拱拱脚结构构造复杂,且近年来拱脚部位出现混凝土开裂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连续梁拱拱脚质量。针对这一现状,以BIM技术为手段,以一座(90+180+90)m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拱桥为研究对象,在设计层面分别从竖向... 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拱拱脚结构构造复杂,且近年来拱脚部位出现混凝土开裂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连续梁拱拱脚质量。针对这一现状,以BIM技术为手段,以一座(90+180+90)m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拱桥为研究对象,在设计层面分别从竖向预应力束与根部撑板及交界处钢板等拱肋预埋件、多种受力主筋与三向预应力束、预埋拱肋定位立柱与纵向横向预应力束等关键受力构件的干扰冲突入手进行优化;在施工层面分别从拱脚混凝土浇筑方案、钢筋加工种类、构件施工精确定位、混凝土浇筑振捣等进行深化应用。结果表明:借助BIM技术可视化、参数化优势,建立施工图精度的BIM模型,能够有效查看连续梁拱拱脚内各构件空间关系,进而开展深化设计及施工应用;在拱脚深化设计方面,对关键受力部位从结构安全层面优化共计5处,从技术方案层面优化共计4处,能够有效提升设计质量与安全性能;在拱脚深化施工应用方面从施工质量、效率与结构安全重要关键点上优化共计4处,更好地提升拱脚施工水平;成果在昌景黄铁路、汕汕铁路等项目中的实践应用有效促进了拱脚设计与施工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铁路桥 连续梁拱 拱脚 深化设计 施工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