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超大埋深软岩隧道平行导洞合理超前距离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谭忠盛
张宝瑾
+4 位作者
马建华
陈应武
赵金鹏
范晓敏
王雪冰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共7页
为解决滇藏铁路丽香线哈巴雪山隧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变形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的方法,对哈巴雪山隧道不同平行导洞超前距离下隧道变形及正洞区域应力进行研究,提出平行导洞的合理超前距离。研究结果表明:1)哈巴雪山隧道平行导...
为解决滇藏铁路丽香线哈巴雪山隧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变形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的方法,对哈巴雪山隧道不同平行导洞超前距离下隧道变形及正洞区域应力进行研究,提出平行导洞的合理超前距离。研究结果表明:1)哈巴雪山隧道平行导洞超前正洞的距离应设定为100 m,此时平行导洞对正洞区域的应力释放效果已达90%以上。2)平行导洞的设置使正洞拱顶沉降减小6.92%,上台阶水平收敛减小14.58%,下台阶水平收敛减小10.8%。由此可知,平导超前开挖能够减小正洞支护变形,对正洞水平收敛的控制效果大于拱顶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埋深
软岩隧道
应力释放技术
平行导洞
超前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超前平行导洞开挖对主洞影响:以玉龙雪山隧道工程为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马建华
尤著刚
+5 位作者
王化武
雷飞
胡雯杰
胡自强
杨刚铭
郝艳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265-4275,共11页
为研究高地应力软岩隧道超前平行导洞开挖对主洞影响,依托玉龙雪山隧道工程,基于现场长期监测数据,结合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建立数值分析模型,研究超前平导对主洞围岩应力、围岩位移和塑性区分布的影响,探明主洞与平导间最优间距。研究...
为研究高地应力软岩隧道超前平行导洞开挖对主洞影响,依托玉龙雪山隧道工程,基于现场长期监测数据,结合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建立数值分析模型,研究超前平导对主洞围岩应力、围岩位移和塑性区分布的影响,探明主洞与平导间最优间距。研究结果表明:主洞开挖过程中,当掌子面超过监测面3.63倍主洞宽度的距离后,监测面拱顶沉降、上收敛、中收敛和下收敛值占最终变形值的80%以上,围岩变形稳定后上收敛值和中收敛值均大于拱顶沉降;平导超前开挖可有效改善主洞围岩应力环境,主洞与平导间距较大时,围岩应力改善效果不佳,随着二者间距逐渐减小,围岩应力改善效果逐渐增强,但主洞与平导间距过小时,二者开挖产生的塑性区会贯通,综合考虑,确定主洞与导洞最优间距为3.5倍导洞宽度;主洞拱顶沉降值和仰拱隆起值随着主洞与平导间距的减小而增大,左右拱腰水平位移值随着主洞与平导间距的减小先减小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释放
最优间距
超前平行导洞
塑性区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大埋深软岩隧道平行导洞合理超前距离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谭忠盛
张宝瑾
马建华
陈应武
赵金鹏
范晓敏
王雪冰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滇西铁路建设指挥部
出处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51978041)。
文摘
为解决滇藏铁路丽香线哈巴雪山隧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变形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的方法,对哈巴雪山隧道不同平行导洞超前距离下隧道变形及正洞区域应力进行研究,提出平行导洞的合理超前距离。研究结果表明:1)哈巴雪山隧道平行导洞超前正洞的距离应设定为100 m,此时平行导洞对正洞区域的应力释放效果已达90%以上。2)平行导洞的设置使正洞拱顶沉降减小6.92%,上台阶水平收敛减小14.58%,下台阶水平收敛减小10.8%。由此可知,平导超前开挖能够减小正洞支护变形,对正洞水平收敛的控制效果大于拱顶沉降。
关键词
超大埋深
软岩隧道
应力释放技术
平行导洞
超前距离
Keywords
super-deep depth
soft rock tunnel
stress release technology
parallel guiding tunnel
advance distance
分类号
U45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超前平行导洞开挖对主洞影响:以玉龙雪山隧道工程为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马建华
尤著刚
王化武
雷飞
胡雯杰
胡自强
杨刚铭
郝艳妲
机构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滇西铁路建设指挥部
西南交通大学极端环境岩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
铁路
昆明
局
集团
有限公司
中铁隧道
局
集团
建设
有限公司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265-4275,共11页
基金
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2022JDJQ0018)。
文摘
为研究高地应力软岩隧道超前平行导洞开挖对主洞影响,依托玉龙雪山隧道工程,基于现场长期监测数据,结合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建立数值分析模型,研究超前平导对主洞围岩应力、围岩位移和塑性区分布的影响,探明主洞与平导间最优间距。研究结果表明:主洞开挖过程中,当掌子面超过监测面3.63倍主洞宽度的距离后,监测面拱顶沉降、上收敛、中收敛和下收敛值占最终变形值的80%以上,围岩变形稳定后上收敛值和中收敛值均大于拱顶沉降;平导超前开挖可有效改善主洞围岩应力环境,主洞与平导间距较大时,围岩应力改善效果不佳,随着二者间距逐渐减小,围岩应力改善效果逐渐增强,但主洞与平导间距过小时,二者开挖产生的塑性区会贯通,综合考虑,确定主洞与导洞最优间距为3.5倍导洞宽度;主洞拱顶沉降值和仰拱隆起值随着主洞与平导间距的减小而增大,左右拱腰水平位移值随着主洞与平导间距的减小先减小后增大。
关键词
应力释放
最优间距
超前平行导洞
塑性区
现场监测
Keywords
stress release
optimal horizontal distance
advanced pilot tunnel
plastic zone
field monitoring
分类号
U25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超大埋深软岩隧道平行导洞合理超前距离研究
谭忠盛
张宝瑾
马建华
陈应武
赵金鹏
范晓敏
王雪冰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超前平行导洞开挖对主洞影响:以玉龙雪山隧道工程为例
马建华
尤著刚
王化武
雷飞
胡雯杰
胡自强
杨刚铭
郝艳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