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地区160 km/h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列车开行需求分析--以昆明局集团公司为例
1
作者 鲍晶晶 杨晓 +1 位作者 王智彪 郭一丹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0-66,135,共8页
从完善复兴号列车产品谱系,用好既有路网资源的角度考虑,扩大160km/h复兴号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列车开行能够提高普速列车开行质效。首先从通达性、运输效率和票价3个方面论证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列车的优势,然后在对比分析动力集中型动车组... 从完善复兴号列车产品谱系,用好既有路网资源的角度考虑,扩大160km/h复兴号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列车开行能够提高普速列车开行质效。首先从通达性、运输效率和票价3个方面论证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列车的优势,然后在对比分析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列车与其他交通方式基本属性的基础上,构建旅客出行选择的Logit模型,计算得到不同场景下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列车运输市场分担率,并进一步进行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客流需求预测和开行方案调整工作。最后以昆明局集团公司为例,根据不同线路实际情况,在通勤、旅游客流需求旺盛的昆明—保山、昆明—成都南、昆明—宣威、昆明—曲靖、昆明—西双版纳每日分别增加列车2.5对、3对、3对、5.5对和1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列车 开行方案 运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铁路口岸站跨境旅客通关流线优化研究
2
作者 宋政雨 陈沛 +2 位作者 石良 左大杰 陈韬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174,共13页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以来,跨境客流不断增加,口岸站跨境旅客通关作业压力越来越大。为提升中老铁路口岸站通关效率,通过理论分析、模拟仿真等方法研究了跨境旅客通关流线优化问题。在分析磨憨站和磨丁站跨境旅客通关流线的基础上,...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以来,跨境客流不断增加,口岸站跨境旅客通关作业压力越来越大。为提升中老铁路口岸站通关效率,通过理论分析、模拟仿真等方法研究了跨境旅客通关流线优化问题。在分析磨憨站和磨丁站跨境旅客通关流线的基础上,利用排队论和分段交叉作业统筹图,分别计算了中老铁路口岸站单个跨境旅客平均通关时间和整列跨境旅客通关时间,发现口岸站通关“瓶颈”主要在于旅客走行和边检作业;为验证理论计算,基于Anylogic仿真软件模拟了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跨境旅客通关过程,得到仿真通关时间和口岸站跨境旅客密度图,印证了理论计算和通关“瓶颈”分析的合理性;对通关“瓶颈”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通过再次仿真对比了优化前后的通关时间,验证了流线优化措施能够有效压缩通关时间,对于提升中老铁路口岸站跨境旅客通关效率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铁路 跨境旅客 通关流线 排队论 交叉作业统筹图 Anylogic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铁路席位管理系统设计与策略研究
3
作者 卢元惠 王小卫 +2 位作者 王元媛 江琳 孔庆玮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6-63,共8页
针对中老铁路席位跨境、跨时区售票和管理的问题,结合中国铁路客票发展经验,形成以接入层、业务层和资源层为核心的3层总体架构,系统以路网信息、业务运营数据和列车信息为数据基础,采用开源的PG数据库和NACOS微服务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 针对中老铁路席位跨境、跨时区售票和管理的问题,结合中国铁路客票发展经验,形成以接入层、业务层和资源层为核心的3层总体架构,系统以路网信息、业务运营数据和列车信息为数据基础,采用开源的PG数据库和NACOS微服务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提出对用户与窗口分别采用RBAC和ABAC的方式实行最小权限控制,确保系统数据和功能安全,对窗口和接入设备进行基于数字证书的双向验证从而保证接入设备的合法性,并创新性地运用车型信息进行席位计划自动编制,提出采用国际席位交换与返还的席位管理新模式,以解决跨境席位管理权限问题,提升席位管理自动化水平,为中老铁路高效运用跨境运输能力、均衡组织跨境运输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铁路 国际售票 席位管理 最小权限 国际客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