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工程施工管理水平评价方法研究
1
作者 刘红良 王万齐 +3 位作者 赵健 解亚龙 吴佳琪 黄成峰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41,共9页
针对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上的痛点,依据可采集性、代表性、可比性、可扩展性原则,从安全、质量、环保、工期角度建立铁路工程施工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反映铁路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计算主客观权重,引入博弈... 针对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上的痛点,依据可采集性、代表性、可比性、可扩展性原则,从安全、质量、环保、工期角度建立铁路工程施工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反映铁路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计算主客观权重,引入博弈论方法对权重进行组合赋权,根据组合权重,采用TOPSIS方法对Z铁路7个站前施工标段的施工管理水平进行排序,得到管理水平雷达图与排序表。研究结果表明,组合赋权-TOPSIS模型在权重确定过程中既保留了客观数据的公正性,又融入了专家对各指标重要性的判断。该方法评价结果与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水平 指标体系 组合权重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地下高铁站一体化建设管理平台架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斌 索宁 +1 位作者 杨威 尹逊霄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38,共9页
雄忻高铁雄安新区地下段土建工程及相关配套工程是雄安新区首个超大型系统性工程,雄安地下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是地下段的关键性节点工程,具有行业领域多、技术体系复杂、项目管理难度大等特点。为解决多行业管理标准融合、交叉施工组织... 雄忻高铁雄安新区地下段土建工程及相关配套工程是雄安新区首个超大型系统性工程,雄安地下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是地下段的关键性节点工程,具有行业领域多、技术体系复杂、项目管理难度大等特点。为解决多行业管理标准融合、交叉施工组织协调、地下空间安全风险管控等一体化建设管理难题,以BIM、GIS、IoT等技术为核心,分析多行业协同作业和管理模式,开展一体化建设管理平台总体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和功能架构研究,设计基础数据服务、工程项目管理、BIM模型发布、统筹调度指挥等核心功能,实现多行业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提升项目数字化管理水平,并为类似工程建设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高铁 地下高铁站 一体化 建设管理 综合交通枢纽 BIM+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景三维的综合交通体项目管理应用研究
3
作者 解亚龙 杨威 +3 位作者 尹逊霄 宋歌 廖利 任佳琦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116,123,共6页
研究目的:针对综合交通体工程涉及行业专业众多、统筹管理难度大、工序转换与接口工程复杂、动态管理与调度要求高等实际问题,本文以雄忻高铁雄安地下段及相关工程为背景,研究实景三维语义库、多源多维时空数据融合、实景三维可视化和... 研究目的:针对综合交通体工程涉及行业专业众多、统筹管理难度大、工序转换与接口工程复杂、动态管理与调度要求高等实际问题,本文以雄忻高铁雄安地下段及相关工程为背景,研究实景三维语义库、多源多维时空数据融合、实景三维可视化和时空关联影像等技术,实现基于实景三维的工程建设立体化、数字化和一体化管理,提升跨行业项目综合管理效能。研究结论:(1)设计了实景三维的技术架构,构建了适应多行业统一管理的工程语义库,可为基于实景三维元素精细化管理和分析提供有效支撑;(2)建立了实景三维时空管理成果库和真实三维场景序列库,丰富了管理场景表达维度,有助于加强现场管理;(3)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开展应用实践,可在跨行业统筹调度和项目风险管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4)本研究成果可为跨行业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体 实景三维 时空数据 数字化 项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线路跨越铁路断线路线冲击力仿真研究
4
作者 孙继星 杨加生 +4 位作者 王鑫 胡凯旋 赵鹏飞 穆清 丛显成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33,共9页
研究目的:跨越铁路的电力线路在风载荷及覆冰作用下会出现断线落线情况,威胁铁路的运行安全。本文针对该问题开展研究,建立了柔性导线结构断线模型,得到了跨越铁路的电力线路断线路线冲击暂态过程,获得了挂线点高度、交叉角度对断线冲... 研究目的:跨越铁路的电力线路在风载荷及覆冰作用下会出现断线落线情况,威胁铁路的运行安全。本文针对该问题开展研究,建立了柔性导线结构断线模型,得到了跨越铁路的电力线路断线路线冲击暂态过程,获得了挂线点高度、交叉角度对断线冲击力及冲击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论:(1)断线冲击力随着挂线点升高而增大,对于35 kV电力导线,挂线点高度为120 m时,碰撞力幅值接近20 kN;(2)断线冲击力随着电力线路与铁路线路的交叉角度的增加而减小,交叉角度从15°增加至90°时,碰撞力减小近50%;(3)结合本文的研究方法,计算获得京张铁路110 kV电力线路断线与防护结构的冲击力13 kN,35 kV电力线路断线落线碰撞力8.4 kN,该数据设计了防护结构的横梁布局,同时上述成果可为电力线路防护棚洞强度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走廊 电气化铁路 导线 最大断线力 防护棚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RP自感知监测设备在高速铁路四线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彦海 李恩良 +3 位作者 韩晓强 马广 王显进 郭西锐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0,共4页
在杭台高速铁路椒江特大桥的一联四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上布置GFRP(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自感知应变计和智能筋两种应变监测设备,采用数值模拟与实桥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测试两种监测设备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 在杭台高速铁路椒江特大桥的一联四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上布置GFRP(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自感知应变计和智能筋两种应变监测设备,采用数值模拟与实桥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测试两种监测设备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建立的局部模型比较合理,用其计算得到的应变值可用于评价GFRP自感知应变计和智能筋工作性能;两种监测设备的工作性能稳定,反应灵敏,各测点混凝土和钢筋的实测应变曲线在无列车通过时比较平稳,在有列车通过时呈现出与主梁受力一致的波峰和波谷;两种监测设备能够较准确地反映桥梁结构的瞬时和长期受力情况,无列车通过时各测点的应变、列车通过前后应变增量均与计算值基本吻合;监测云平台建立一年半以来,两种监测设备运行状况良好,可进一步推广应用于铁路桥梁长期健康监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梁 椒江特大桥 四线连续梁 自感知技术 试验研究 复合纤维 应变计 智能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线路跨越电气化铁路断线影响范围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继星 江忠贵 +4 位作者 杨加生 郑力 赵朋飞 穆清 丛显成 《中国铁路》 2023年第9期117-124,共8页
电气化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大规模建设中,与高等级电力线路频繁发生交叉穿越的情况,铁路建成运营后,如发生电力线路断线工况,会严重影响高速铁路的运行安全。研究电力线路跨越电气化铁路断线影响范围,建立柔性导线断线模型,获得了线路交... 电气化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大规模建设中,与高等级电力线路频繁发生交叉穿越的情况,铁路建成运营后,如发生电力线路断线工况,会严重影响高速铁路的运行安全。研究电力线路跨越电气化铁路断线影响范围,建立柔性导线断线模型,获得了线路交叉角度、弧垂及挂线点高度对断线影响范围的规律,以及考虑风舞条件的断线影响范围与覆冰条件的断线影响范围。断线影响范围随交叉角度(0~90°)的增加而减小,随挂线点高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弧垂高度增加而增大,随断线间距的增加而减小;当线路覆冰时,受风阻力影响,落线范围减小。该研究成果应用于京唐城际铁路,并可为电力线路防护棚洞修建长度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输电走廊 导线 最大断线力 防护棚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新区粉质黏土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马丽娜 石磊 +2 位作者 杨斌 徐红星 张戎令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1,共8页
为分析雄安新区粉质黏土的动力特性,采用GDS多功能动态循环三轴试验系统,对雄安新区粉质黏土进行14种工况(不同围压、固结比和加载频率)下的动三轴试验,深入分析了动骨干曲线、动弹性模量、动剪切模量、阻尼比等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规律... 为分析雄安新区粉质黏土的动力特性,采用GDS多功能动态循环三轴试验系统,对雄安新区粉质黏土进行14种工况(不同围压、固结比和加载频率)下的动三轴试验,深入分析了动骨干曲线、动弹性模量、动剪切模量、阻尼比等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规律及相关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随动应力幅值的增大,动应变呈非线性增长,且存在某一临界动应力值;随动应变的增大,动模量逐渐减小,且减小速率先快后慢、最后趋于稳定;随动剪应变增长,阻尼比呈非线性增长,且阻尼比最大值不超过0.12;随围压与固结比增大,动强度和动模量均明显增大;围压与固结比对阻尼比影响较小,具有归一性特征;随频率增大,动应力幅值、动弹性模量增大,但增长幅度并不明显。综合分析三变量对雄安新区粉质黏土动力特性的影响程度得出:围压影响最大、固结比次之、加载频率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粉质黏土 动三轴试验 动弹性模量 动剪切模量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硫酸盐腐蚀耦合作用下早龄期混凝土强度演变及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学鹏 张戎令 +3 位作者 杨斌 肖鹏震 王小平 龙朝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5-213,共9页
为了研究冻融-硫酸盐腐蚀耦合作用对早龄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新疆若羌地区实际环境条件,对三种水胶比的早龄期混凝土分别进行冻融循环、硫酸盐腐蚀、冻融-硫酸盐腐蚀耦合作用工况下的耐久性试验,分析不同环境作用工况与水胶比... 为了研究冻融-硫酸盐腐蚀耦合作用对早龄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新疆若羌地区实际环境条件,对三种水胶比的早龄期混凝土分别进行冻融循环、硫酸盐腐蚀、冻融-硫酸盐腐蚀耦合作用工况下的耐久性试验,分析不同环境作用工况与水胶比交互作用下早龄期混凝土强度经时演变规律和作用机制。同时,基于灰色系统理论与遗传算法,建立早龄期混凝土强度的变权缓冲GM(1,1)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同环境作用工况下,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早龄期混凝土抗蚀系数均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并且在腐蚀终期,水胶比与早龄期混凝土抗蚀系数呈负相关。在同水胶比条件下,相较于单一冻融循环工况,冻融-硫酸盐腐蚀耦合作用工况对早龄期混凝土抗蚀系数终值的影响程度更高。早龄期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的最大平均预测误差仅为1.893%,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可为寒冷、盐渍土地区混凝土结构服役状态评估提供参考;通过预测模型对不同环境作用工况下早龄期混凝土进行耐久性评估,可知:冻融循环作用下,0.26、0.32、0.38水胶比的早龄期混凝土预测服役寿命分别是75.3 a、24.6 a、15.3 a,而在冻融-硫酸盐腐蚀耦合作用工况下,同水胶比下早龄期混凝土预测服役寿命缩短至30.7 a、22 a、12.7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硫酸盐腐蚀耦合 早龄期混凝土 强度演变规律 遗传算法 变权缓冲GM(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荷载作用下平行钢丝拉索疲劳寿命评估
9
作者 晏铖 韩晓强 +3 位作者 徐伟杰 杨彦海 魏强 柳成荫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8-93,共6页
为研究列车荷载下平行钢丝拉索疲劳寿命,利用斜拉索内平行钢丝的疲劳寿命模型,基于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伤准则推导了平行钢丝拉索任意一根钢丝疲劳破坏所经历的循环次数,采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斜拉桥疲劳寿命的概率分布。以一座现役... 为研究列车荷载下平行钢丝拉索疲劳寿命,利用斜拉索内平行钢丝的疲劳寿命模型,基于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伤准则推导了平行钢丝拉索任意一根钢丝疲劳破坏所经历的循环次数,采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斜拉桥疲劳寿命的概率分布。以一座现役大跨径斜拉桥为背景工程,分别建立了有91根钢丝的普通拉索疲劳寿命模型和有109根钢丝的加强拉索疲劳寿命模型,研究了钢丝根数对拉索疲劳寿命的影响,计算了铁路荷载作用下该斜拉桥拉索寿命。结果表明:在10%的断丝率下,普通斜拉索和加强斜拉索疲劳寿命均服从正态分布且均值基本相同,普通斜拉索方差要大于加强斜拉索。两种斜拉索在仅考虑列车荷载作用下的疲劳寿命均远大于其设计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斜拉索疲劳寿命模型 MONTE-CARLO模拟 平行钢丝拉索 铁路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