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T供电方式下高速铁路钢轨电位抑制措施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磊 王新越 +2 位作者 姜超东 王志云 邢又元 《电气化铁道》 2023年第S01期66-70,共5页
AT供电方式下接触网的额定电压为25 kV,最高工作电压为27.5 kV,为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必须配套设计安全可靠的回流装置以降低钢轨电位,减弱地回流过大的危害。本文探讨在AT供电方式下加装回流线、上下行钢轨横向连接、加装CPW线、... AT供电方式下接触网的额定电压为25 kV,最高工作电压为27.5 kV,为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必须配套设计安全可靠的回流装置以降低钢轨电位,减弱地回流过大的危害。本文探讨在AT供电方式下加装回流线、上下行钢轨横向连接、加装CPW线、改良部分区段土壤电阻率、特设综合地线等几种钢轨电位抑制措施,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钢轨电位 回流 抑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打磨治理杭深线动车组车体低频晃动研究
2
作者 吴仕凤 《高速铁路新材料》 2024年第4期53-57,共5页
针对CRH1型动车组在杭深线部分区段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车体低频晃动问题,对晃车区段的轨道几何尺寸、钢轨廓形、车轮踏面状态等进行了调查,并对杭深线动车组晃车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杭深线晃车区段左、右股钢轨廓形存在不对称性... 针对CRH1型动车组在杭深线部分区段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车体低频晃动问题,对晃车区段的轨道几何尺寸、钢轨廓形、车轮踏面状态等进行了调查,并对杭深线动车组晃车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杭深线晃车区段左、右股钢轨廓形存在不对称性,廓形和光带均会出现40 m左右的周期性变化;当左、右股钢轨廓形对称性不良时,新车轮和磨耗车轮的轮轨等效锥度均会减小,轮轨匹配等效锥度过小时,轮对的蛇行运动收敛能力下降,在外界激扰下横向位移量增大,引起晃车;钢轨廓形对称性不良会导致轮对轮径差变大,使得钢轨轨距角处出现交替性偏磨,加剧钢轨廓形的不对称度,形成恶性循环;钢轨打磨可有效治理高速动车组低频横向晃动,在打磨中应优先降低钢轨廓形的不对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打磨 晃车 等效锥度 轮径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聚能非均布荷载作用下浅埋隧道动力响应
3
作者 胡文韬 胡继民 +3 位作者 陶彪 耿大新 刘鑫磊 徐长节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954-2962,共9页
通过解析方法研究爆炸荷载下动力响应问题。模型假定在半空间弹性土体中衬砌隧道中心处发生爆炸,荷载简化为双向聚能的非均布瞬态周期荷载并作用在隧道边界上,根据弹性动力学理论和Hamilton壳体理论得到围岩运动方程和衬砌运动方程,通过... 通过解析方法研究爆炸荷载下动力响应问题。模型假定在半空间弹性土体中衬砌隧道中心处发生爆炸,荷载简化为双向聚能的非均布瞬态周期荷载并作用在隧道边界上,根据弹性动力学理论和Hamilton壳体理论得到围岩运动方程和衬砌运动方程,通过Laplace变换、波函数展开法和Graf坐标变换法,得到频域下爆炸荷载作用下隧道衬砌及围岩位移和应力响应表达式。利用Laplace数值逆变换得到时域响应半解析解,分析隧道在不同位置、埋深、衬砌厚度和荷载集度的波动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隧道顶部和底部响应的方向相反,不同位置处响应趋势都趋于一致,随时间推移,响应逐渐衰弱;随着隧道埋深的增加位移场响应幅值先增强后减弱,在应力场中,隧道侧向响应幅值变化较小,而在隧道顶部和底部产生的幅值变化较大;衬砌厚度增加,隧道周身响应随之减小,并且厚度增加对隧道顶部和底部响应幅值影响较大;当荷载集度增加隧道顶部和底部附近出现较大的环向位移,顶部径向位移增大底部减小,应力响应在隧道顶部衰减,环向应力响应在底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衬砌隧道 非均匀荷载 LAPLACE变换 时域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轨道不平顺维修策略研究
4
作者 何祥国 张斌 +2 位作者 曾城林 邹海浪 罗雁云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68-75,共8页
为有效判别轨道几何状态、适应高速铁路养护状态修,开展轨道不平顺维修策略优化研究。选取马尔可夫决策过程,设置轨道状态等级、维修动作空间和维修动作成本等模型参数,利用价值迭代算法进行求解,实现高速铁路线路维修计划的有效制定。... 为有效判别轨道几何状态、适应高速铁路养护状态修,开展轨道不平顺维修策略优化研究。选取马尔可夫决策过程,设置轨道状态等级、维修动作空间和维修动作成本等模型参数,利用价值迭代算法进行求解,实现高速铁路线路维修计划的有效制定。以华东地区某有砟高速铁路线路为例,结合典型劣化速度的轨道单元区段特征,分析马尔可夫决策模型的维修决策优化过程并验证效果,同时探究轨道单元区段在每个决策时刻的最优维修决策,利用蒙特卡洛法模拟规划周期内的维修总成本并与实际维修成本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轨道不平顺维修决策,能够充分考虑轨道单元区段不平顺劣化的异质性,可以根据轨道单元区段的实际状态和劣化规律科学安排维修活动,提高维修作业的空间分辨率,规划周期内维修决策的优化效果显著,在保证线路高平顺性的同时减少维修成本,对铁路线路轨道养护维修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轨道不平顺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价值迭代算法 养护维修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岔综合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曹发善 吴俊 +1 位作者 成远 张立都 《铁道通信信号》 2022年第8期37-43,49,共8页
针对目前道岔采用定期修模式,难以及时掌握道岔状态的问题,研发了道岔综合监测系统。通过对道岔电气特性参数和机械特性参数等关键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从工电结合方面,对道岔在运用过程中的整体性能进行评估。介绍系统架构、各子系统组成... 针对目前道岔采用定期修模式,难以及时掌握道岔状态的问题,研发了道岔综合监测系统。通过对道岔电气特性参数和机械特性参数等关键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从工电结合方面,对道岔在运用过程中的整体性能进行评估。介绍系统架构、各子系统组成,以及智能分析平台原理,并通过动静态试验验证,可为道岔日常维护及检修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岔 工电结合 综合监测 故障诊断 健康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检测数据特征的400 km/h接触网支柱实时定位方法
6
作者 王斌 王婧 +2 位作者 刘太浪 张文轩 张涛 《中国铁路》 2025年第5期32-38,共7页
基于检测数据实现接触网支柱实时定位是有效开展400 km/h弓网匹配性能评估的基础。将一定范围内的拉出值检测数据,视为由线路公里标和拉出值组成的二维轮廓曲线,采用CCR算子和多尺度乘积方法实现轮廓曲线角点特征建模。采用NMS方法实现... 基于检测数据实现接触网支柱实时定位是有效开展400 km/h弓网匹配性能评估的基础。将一定范围内的拉出值检测数据,视为由线路公里标和拉出值组成的二维轮廓曲线,采用CCR算子和多尺度乘积方法实现轮廓曲线角点特征建模。采用NMS方法实现接触网支柱初始定位,并利用邻近跨距、中心偏移量、角点特征量等,对初始定位结果进行综合校核与优化,重点解决高速实时检测中算法对不同拉出值布置区段的适用性问题。依托大量实测数据开展模拟采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运行速度400 km/h的实时检测要求,接触网支柱定位准确率达到96.4%;相较于现有方法,其在小半径曲线和拉出值布置平缓区段的定位准确率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 实时检测 支柱定位 角点检测 多尺度乘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