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铁路钢轨波磨对车辆和扣件动态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金 安博伦 +4 位作者 梁雪江 管曙刚 李英奇 杜吉康 李晨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调研了高速铁路钢轨波磨引发扣件弹条断裂的典型危害,归纳总结了高速铁路钢轨波磨特征。通过建立车辆-无砟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高速铁路钢轨波磨对车辆和扣件动态响应的影响,并分析了扣件弹条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 本文调研了高速铁路钢轨波磨引发扣件弹条断裂的典型危害,归纳总结了高速铁路钢轨波磨特征。通过建立车辆-无砟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高速铁路钢轨波磨对车辆和扣件动态响应的影响,并分析了扣件弹条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波深的增大,轮轨垂向力和轮重减载率均呈现出明显增大的变化趋势;不同速度、波长及波深工况下,钢轨波磨引起的车辆动态响应的峰值均主要集中出现在频率800 Hz左右,该频率与W1型弹条固有频率较为接近,容易产生共振诱发扣件弹条断裂;在速度400 km/h、波长140 mm及波深0.08 mm条件下,钢轨波磨引起的扣件动态响应会出现多个谐波峰值,对应的频率基本均为795 Hz及其倍数,与W1型弹条固有频率十分接近,产生共振引发扣件弹条断裂,从而缩短扣件弹条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钢轨波磨 动态响应 仿真分析 扣件弹条断裂 弹条固有频率 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检测数据融合的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诊断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赵文博 杨飞 +2 位作者 支洋 尤明熙 胡伟松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6-405,共10页
高速铁路路基区段受环境变化、地下水开采等因素影响,可能会产生较大幅度的沉降,其中不均匀沉降对高速铁路运行安全、舒适和耐久性影响较大,因此,快速、有效地诊断运营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非常重要。基于列车轨道动态检测数据、车载晃车仪... 高速铁路路基区段受环境变化、地下水开采等因素影响,可能会产生较大幅度的沉降,其中不均匀沉降对高速铁路运行安全、舒适和耐久性影响较大,因此,快速、有效地诊断运营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非常重要。基于列车轨道动态检测数据、车载晃车仪检测数据、台账信息等多源数据,研究不均匀沉降区段的轨道不平顺波长、幅值特征,建立轨道不平顺特征、列车运行速度和列车加速度之间的关联;同时,充分发挥不同数据源的优势,提取波长因子、幅值因子、车体动力响应因子、竖曲线因子、劣化率因子等能够反映路基不均匀沉降特征的指标。利用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统一各指标当量值,确定各指标融合权重,最终构建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综合评价指标,建立相应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路基不均匀沉降会引起较大幅值的轨道几何长波不平顺,进而导致车体加速度超限,并可以通过车载式晃车仪检测;同一区段轨道长波不平顺呈现趋势劣化时能侧面反映沉降的发生,但竖曲线是预先设计的坡度,对路基沉降诊断有一定干扰。路基沉降综合评价指标可以采用百分制,根据现场实践经验,以超过60分作为沉降发生的评判标准。通过3条高速铁路的实际验证,表明本方法能够有效发现路基沉降区段,及时提示工务部门精准维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沉降 多源数据融合 动态检测 晃车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雷达视频协同技术的铁路区域安防系统 被引量:8
3
作者 尧丰 王军锋 +4 位作者 刘宏江 温忠凯 徐海军 吕大勇 祁晓临 《中国铁路》 2022年第4期114-119,共6页
基于对铁路周界管理要求及一线运行管理情况的深入调研,分析铁路安防系统现状和业务需求,提出基于雷达视频协同技术的铁路区域安防系统设计思路,搭建系统总体架构并实现系统目标功能。经过基础测试、入侵测试、现场试运行测试及环境适... 基于对铁路周界管理要求及一线运行管理情况的深入调研,分析铁路安防系统现状和业务需求,提出基于雷达视频协同技术的铁路区域安防系统设计思路,搭建系统总体架构并实现系统目标功能。经过基础测试、入侵测试、现场试运行测试及环境适应性测试,确定系统的可靠性、功能符合性和实用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报警准确率和响应效率方面表现良好,可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便捷式应用软件及移动端管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周界防护 雷达视频协同 区域安防 侵限探测 智能报警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雷达的铁路碎石道床状态表征指标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石磊 彭湛 +2 位作者 李明 王光辉 许永贤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16,共9页
为量化评估铁路碎石道床状态,采用高频雷达测试系统分别采集有砟轨道线路洁净道床和脏污道床数据并分析其雷达信号时频特性,基于雷达原始信号设计频谱域积分面积、扫描区域面积、时间轴交叉数、时域拐点数和希尔伯特变换后幅值包络5个... 为量化评估铁路碎石道床状态,采用高频雷达测试系统分别采集有砟轨道线路洁净道床和脏污道床数据并分析其雷达信号时频特性,基于雷达原始信号设计频谱域积分面积、扫描区域面积、时间轴交叉数、时域拐点数和希尔伯特变换后幅值包络5个道床状态表征指标,并进行指标有效性及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高频雷达测试碎石道床枕底探测厚度达55 cm,满足道床检测需求;相对洁净道床,脏污道床5个指标均存在变大现象,5个指标均可有效表征道床状态;希尔伯特变换后幅值包络计算效率为140 s·km^(-1),其他指标计算效率为5 s·km^(-1);在路基段及隧道段希尔伯特变换后幅值包络最为敏感,其次是扫描区域面积;在桥梁段时间轴交叉数最为敏感,其次是扫描区域面积;扫描区域面积能够适应路基、桥梁、隧道等不同的线下结构类型,综合敏感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砟轨道 碎石道床 高频雷达 测试 时频特性 表征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碎石道床雷达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石磊 赵志刚 +3 位作者 刘宏江 彭湛 刘贵宪 许永贤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6-126,共11页
为促进有砟轨道道床修理由周期修向状态修转变,亟需发展碎石道床状态快速无损检测技术。从碎石道床电磁特征、状态识别方法及检测技术应用状况进行分析总结,选择高频地质雷达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探讨道床雷达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 为促进有砟轨道道床修理由周期修向状态修转变,亟需发展碎石道床状态快速无损检测技术。从碎石道床电磁特征、状态识别方法及检测技术应用状况进行分析总结,选择高频地质雷达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探讨道床雷达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构建雷达信号时频特性表征指标,采用不同脏污程度样本进行标定可实现道床状态量化评价;雷达信号频域面积、信号扫描面积、信号时间轴交叉点数等3个表征指标敏感性强;收集多场景雷达数据并开展标定试验是建立道床状态量化评价标准的重要手段;开发车载式测试系统、建立状态评价指标体系是我国科学化制定道床修理策略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道床 地质雷达 时频特性 状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角仪的铁路桥梁挠度检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巍 陈晓静 +5 位作者 石梦笛 王鹏 姚京川 杨宜谦 董振升 孟鑫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44,共5页
传统挠度测试方法存在适用性问题,倾角仪法为铁路桥梁挠度测试提供了一种新手段。通过比选倾角仪、数据采集设备的参数,基于LabVIEW编程软件开发了桥梁挠度检测系统,并结合斜拉桥、悬索桥的静动载试验对检测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桥... 传统挠度测试方法存在适用性问题,倾角仪法为铁路桥梁挠度测试提供了一种新手段。通过比选倾角仪、数据采集设备的参数,基于LabVIEW编程软件开发了桥梁挠度检测系统,并结合斜拉桥、悬索桥的静动载试验对检测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桥梁挠度检测系统测试得到的桥梁静态或准静态挠度较为理想,且该系统能够给出测试孔跨的挠度分布图,方便用户对桥梁挠度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倾角仪 检测系统 挠度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混凝土结构物图像裂缝亚像素级宽度提取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茅宇琳 柴雪松 +2 位作者 张中坡 李健超 凌烈鹏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32,共6页
宽度是裂缝定量检测最重要的结果之一,是评估混凝土结构物开裂严重程度及影响的重要指标。为实现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宽度的精细计算,首先对通过残差网络ResNet+金字塔池模型网络分割出的裂缝区域进行宽度提取;然后运用基于中轴线垂线的... 宽度是裂缝定量检测最重要的结果之一,是评估混凝土结构物开裂严重程度及影响的重要指标。为实现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宽度的精细计算,首先对通过残差网络ResNet+金字塔池模型网络分割出的裂缝区域进行宽度提取;然后运用基于中轴线垂线的裂缝宽度计算方法,结合三次Cardinal样条插值拟合裂缝边缘,获取符合实际应用需求的亚像素级裂缝宽度,同时对复杂裂缝体的平均宽度进行了定义;最后与像素级的宽度计算方法进行对比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更为精准有效,且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宽度的裂缝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符合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物 裂缝宽度 亚像素 三次Cardinal样条插值 残差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激励下城轨车辆-轨道系统耦合动力特性及预警安全控制参数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加林 杨飞 +4 位作者 马莉 支洋 梁雪江 张骞 冀昆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7-166,共10页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车辆-轨道系统耦合振动并确定地震报警阈值,选取3类场地在不同振动振幅条件下的15种典型地震波,考虑地震波和轨道不平顺的叠加作用,对建立的车辆-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进行激励,分析典型地震波对路基地段车辆运行平...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车辆-轨道系统耦合振动并确定地震报警阈值,选取3类场地在不同振动振幅条件下的15种典型地震波,考虑地震波和轨道不平顺的叠加作用,对建立的车辆-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进行激励,分析典型地震波对路基地段车辆运行平稳性、安全性的影响规律及地震预警安全控制参数。结果表明:列车各项动力学指标受运行速度、地震波场地类型的影响较大,但受地震波幅值的影响相对较弱;当车速达到100 km·h^(-1)时,不论地震波的场地类型以及幅值大小,均会出现轮重减载率超限的情况;在幅值不超过100 cm·s^(-2)的地震波作用下,Ⅰ类和Ⅱ类场地均限速80 km·h^(-1)、Ⅲ类场地限速40 km·h^(-1)。综合考虑场地类型、列车运行安全性和平稳性指标,城轨地震报警阈值宜为40 cm·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城轨车辆-轨道刚柔耦合 动力学指标 安全控制参数 报警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衬砌掉块类缺陷结构安全性检算方法及整治技术方案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建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6-119,共4页
隧道衬砌掉块类缺陷分布隐蔽、危害极大,若发现该类缺陷进行快速有效的安全性评估和及时整治至关重要。针对重整治轻评估的现状,结合工程实例,依据旧新两版《铁路隧道设计规范》,分别给出采用容许应力法和极限状态法进行该类缺陷结构安... 隧道衬砌掉块类缺陷分布隐蔽、危害极大,若发现该类缺陷进行快速有效的安全性评估和及时整治至关重要。针对重整治轻评估的现状,结合工程实例,依据旧新两版《铁路隧道设计规范》,分别给出采用容许应力法和极限状态法进行该类缺陷结构安全性检算的流程和方法。经计算,极限状态法、容许应力法计算所得的衬砌结构最小厚度分别为20、25 cm,说明容许应力法计算结果偏保守,因此安全性检算时该方法尚不能摒弃,应综合考虑和对比两者的计算结果。最后给出了一种注浆加固填补衬砌掉块空洞的通用技术方案,为类似缺陷整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衬砌掉块 缺陷结构 对比分析 极限状态法 容许应力法 安全性检算 整治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有砟道床聚氨酯表面胶结材料
10
作者 靳昊 罗慧刚 +3 位作者 易忠来 董延东 李化建 梁雪江 《中国铁路》 2020年第10期94-98,共5页
基于等体积混合喷涂要求,对高早强、易捣固破坏的有砟道床聚氨酯表面胶结材料进行研究。性能测试结果显示:MDI100与220制备的预聚物粘度低,所制产品的综合性能最佳;合理控制PAPI掺量,可有效改善材料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聚醚多元醇330N... 基于等体积混合喷涂要求,对高早强、易捣固破坏的有砟道床聚氨酯表面胶结材料进行研究。性能测试结果显示:MDI100与220制备的预聚物粘度低,所制产品的综合性能最佳;合理控制PAPI掺量,可有效改善材料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聚醚多元醇330N与819复配效果优、憎水效果好,产品兼具良好的力学强度与柔顺性;液体高活性扩链交联剂T-41所制产品的早期力学强度和粘结强度满足天窗期施工要求,对水不敏感;R值在1.05~1.35时,产品性能稳定;断裂伸长率是胶结道床可捣固性优劣的决定性指标,为便于捣固维修,产品断裂伸长率宜为10%~35%。研制的聚氨酯表面胶结材料服役寿命长,可有效解决道砟飞溅问题,不影响道床正常养护维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表面胶结材料 有砟道床 聚氨酯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