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200J动车组手制动钢缆优化设计
1
作者 魏润龙 李建勇 +3 位作者 张新永 蒋奎 侯英凤 王伟宵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90,共7页
针对CR200J动车组在生产运用期间的柔性钢缆滚动球偏离保持架失效、钢缆固定支架开裂失效以及带手制动的制动夹钳单元闸片偏磨的故障进行了研究分析,在原钢带承载的滚动球钢缆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了一种钢丝绳承载的全柔性组合钢... 针对CR200J动车组在生产运用期间的柔性钢缆滚动球偏离保持架失效、钢缆固定支架开裂失效以及带手制动的制动夹钳单元闸片偏磨的故障进行了研究分析,在原钢带承载的滚动球钢缆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了一种钢丝绳承载的全柔性组合钢缆。并在对钢缆固定支架的裂损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柔性吊挂方式,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在出口客车上得到了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集中动车组 手制动系统 闸片偏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空气弹簧内部流场分析及其对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戚壮 姜磊 +3 位作者 刘鹏飞 申永军 苗新添 顾晓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9-27,36,共10页
空气弹簧作为高速动车组二系悬挂中的重要元件,直接影响了车辆的运行品质,如何建立更加贴近实际的空气弹簧模型逐渐成为车辆动力学分析的重点。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对空气弹簧内部气体方程进行了推导,依据动网格理论建立了空气弹簧流体力... 空气弹簧作为高速动车组二系悬挂中的重要元件,直接影响了车辆的运行品质,如何建立更加贴近实际的空气弹簧模型逐渐成为车辆动力学分析的重点。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对空气弹簧内部气体方程进行了推导,依据动网格理论建立了空气弹簧流体力学模型,并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探索了空气弹簧系统内部湍流的计算方法,研究了空气弹簧不同载荷下的刚度特性,进一步分析了空气弹簧的动态特性。研究空气弹簧系统结构参数对垂向特性的影响,通过对管路不同结构参数下Helmholtz共振频率的计算,得出当空气弹簧激振频率与Helmholtz共振频率相同时,会增大空气弹簧阻尼系数。不同连接管路直径下,频率在1.0~5.0 Hz内,随着频率的增大,动刚度明显增大,当频率大于5.0 Hz之后,动刚度逐渐减小并趋于水平;频率在0.5~5.0 Hz内,连接管路直径越小,阻尼系数越大且具有一定滞后性,当频率大于10.0 Hz之后,阻尼系数趋近于0。不同连接管路长度下,频率在1.0~7.0 Hz内,频率越大动刚度越大,当频率大于7.0 Hz之后,随着频率的增加,动刚度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频率在1.0~9.0 Hz内,连接管路长度越短,空气弹簧阻尼系数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弹簧 流场分析 高速动车组 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旧客车车底利旧改造方案 被引量:1
3
作者 曲力强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8-100,共3页
以原进口18型列车为例探索老旧客车车底利旧改造技术,系统研究了老旧车底改造的基本内容和需要注意的技术问题,将车底改造工作分为3个部分:车底基础结构改造、面向旅客的基础设施的改造、旅客界面的软装设计改造等,并对每个部分进行了... 以原进口18型列车为例探索老旧客车车底利旧改造技术,系统研究了老旧车底改造的基本内容和需要注意的技术问题,将车底改造工作分为3个部分:车底基础结构改造、面向旅客的基础设施的改造、旅客界面的软装设计改造等,并对每个部分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改造项目对既有的车底基础结构进行利旧检修,并根据舒适度要求重新确定技术参数;对车内旅客界面进行了包括电气化、空调化、信息化等的现代化改造,并依照客户需求完成模块化软装设计。改造后的车底设施功能完善、服务品质高、价格优势明显,受到铁路旅游市场的欢迎,也为铁道旅行社带来了可观的经营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底 空调化 舒适度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