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铁路隧道高风险抗滑桩加固边坡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张骞
曹书杰
+6 位作者
杜彦良
崔志勇
杜明媛
赵依炫
马岩
石龙贺
谢立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8-164,共7页
为确保铁路隧道安全和可靠运营,针对加固后的隧道-边坡体系开展列车移动荷载下边坡稳定性研究,分析其稳定性及力学规律。以四川省某铁路隧道下穿滑坡为研究对象,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及现场勘察数据,建立三维隧道-边坡体系动力有限元模...
为确保铁路隧道安全和可靠运营,针对加固后的隧道-边坡体系开展列车移动荷载下边坡稳定性研究,分析其稳定性及力学规律。以四川省某铁路隧道下穿滑坡为研究对象,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及现场勘察数据,建立三维隧道-边坡体系动力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列车速度和轴重对于隧道-边坡体系稳定性的影响,选取位移和加速度作为研究指标,得到不同车速及轴重下的隧道-边坡体系加速度、位移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列车速度的增加,不同部位的竖向加速度呈线性增加趋势,坡顶加速度最大值为2.25 m/s^(2),移动荷载对隧道和边坡位移的影响表现出多样性,最大沉降量出现在仰拱底部位置,沉降量为2.103 mm。同样地,随着列车轴重的增加,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和竖向加速度也呈线性增大,边坡部分的水平位移表现为与滑动方向一致,隧道部分的水平位移表现为与滑动方向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锚固边坡
轴重
列车速度
抗滑桩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组合坡段参数对重载列车运行性能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李帅
李向国
+2 位作者
王凯
曹晨旭
戴汀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67,共7页
为探究线路组合坡段参数对30 t轴重货车行车安全性及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动力学仿真模型,并结合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组合坡段与反向双曲线平面线重叠情况下,线路坡度和坡段长变化时重载列车各动力响应的...
为探究线路组合坡段参数对30 t轴重货车行车安全性及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动力学仿真模型,并结合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组合坡段与反向双曲线平面线重叠情况下,线路坡度和坡段长变化时重载列车各动力响应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车-线耦合动力学模型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运用响应面分析法拟合坡段参数与列车横、垂向加速度之间的影响关系,两模型P值均小于0.05,校正决定系数与预测决定系数之差均小于0.2,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当仅考虑坡度影响时,坡度差越大列车动力响应越明显,坡度为1‰与4‰组合工况下列车垂向加速度最大值为1.256 m·s^(-2);当单一坡长变化时,随着坡长增加动力响应略微减小,改变相同长度,第一坡段的影响要略大于第二坡段,最大相差3%;组合坡段参数变化中当第一坡段坡度确定时,随第二坡段坡长的增加,横向加速度数值先减小后增大,坡度值为3‰、坡长为300 m时,车体横向加速度最小值为0.447 m·s^(-2)。当第一坡段坡长确定时,横向加速度数值随第二坡段坡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坡度值为4‰、坡长为400 m时,车体横向加速度最大值为0.565 m·s^(-2);车体垂向加速度分别在坡度差最大或坡长最小时取得最大值为1.266 m·s^(-2)和1.133 m·s^(-2)。建议在重载列车反向曲线设计时,尽量减小坡段的坡度值与坡度差并适当增加坡段长度,以减小列车通过反向曲线时的动力响应,增加行车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动力响应
动力学仿真
反向曲线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超声应力检测的钢轨锁定轨温测定
被引量:
4
3
作者
邸锦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6-108,共3页
通过轨温计测定无缝钢轨的轨温,利用超声波法测定应力,并记录环境温度,总结了应力、锁定轨温等参数的变化规律。超声波法利用超声波发生器产生的临界折射纵波穿过特定距离的时差,并结合钢轨的弹性常数和零应力钢轨试件的初始状况,来获...
通过轨温计测定无缝钢轨的轨温,利用超声波法测定应力,并记录环境温度,总结了应力、锁定轨温等参数的变化规律。超声波法利用超声波发生器产生的临界折射纵波穿过特定距离的时差,并结合钢轨的弹性常数和零应力钢轨试件的初始状况,来获得实际的钢轨应力。超声波法能够高效量测钢轨的应力或锁定轨温,进而判定钢轨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临界折射纵波
试验研究
锁定轨温
轨道应力
温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铁路隧道高风险抗滑桩加固边坡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张骞
曹书杰
杜彦良
崔志勇
杜明媛
赵依炫
马岩
石龙贺
谢立
机构
石家庄铁道大学安全工程与应急管理学院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保定工务段
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8-16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铁联合基金项目(U2034207)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2022210065)
国能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开发项目(GJNY-20-230)。
文摘
为确保铁路隧道安全和可靠运营,针对加固后的隧道-边坡体系开展列车移动荷载下边坡稳定性研究,分析其稳定性及力学规律。以四川省某铁路隧道下穿滑坡为研究对象,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及现场勘察数据,建立三维隧道-边坡体系动力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列车速度和轴重对于隧道-边坡体系稳定性的影响,选取位移和加速度作为研究指标,得到不同车速及轴重下的隧道-边坡体系加速度、位移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列车速度的增加,不同部位的竖向加速度呈线性增加趋势,坡顶加速度最大值为2.25 m/s^(2),移动荷载对隧道和边坡位移的影响表现出多样性,最大沉降量出现在仰拱底部位置,沉降量为2.103 mm。同样地,随着列车轴重的增加,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和竖向加速度也呈线性增大,边坡部分的水平位移表现为与滑动方向一致,隧道部分的水平位移表现为与滑动方向相反。
关键词
铁路隧道
锚固边坡
轴重
列车速度
抗滑桩
动力响应
Keywords
railway tunnel
anchored slope
axle load
train speed
anti-slide piles
dynamic response
分类号
U25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TU45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组合坡段参数对重载列车运行性能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李帅
李向国
王凯
曹晨旭
戴汀
机构
石家庄铁道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安全保障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保定工务段
出处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6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378453)。
文摘
为探究线路组合坡段参数对30 t轴重货车行车安全性及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动力学仿真模型,并结合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组合坡段与反向双曲线平面线重叠情况下,线路坡度和坡段长变化时重载列车各动力响应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车-线耦合动力学模型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运用响应面分析法拟合坡段参数与列车横、垂向加速度之间的影响关系,两模型P值均小于0.05,校正决定系数与预测决定系数之差均小于0.2,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当仅考虑坡度影响时,坡度差越大列车动力响应越明显,坡度为1‰与4‰组合工况下列车垂向加速度最大值为1.256 m·s^(-2);当单一坡长变化时,随着坡长增加动力响应略微减小,改变相同长度,第一坡段的影响要略大于第二坡段,最大相差3%;组合坡段参数变化中当第一坡段坡度确定时,随第二坡段坡长的增加,横向加速度数值先减小后增大,坡度值为3‰、坡长为300 m时,车体横向加速度最小值为0.447 m·s^(-2)。当第一坡段坡长确定时,横向加速度数值随第二坡段坡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坡度值为4‰、坡长为400 m时,车体横向加速度最大值为0.565 m·s^(-2);车体垂向加速度分别在坡度差最大或坡长最小时取得最大值为1.266 m·s^(-2)和1.133 m·s^(-2)。建议在重载列车反向曲线设计时,尽量减小坡段的坡度值与坡度差并适当增加坡段长度,以减小列车通过反向曲线时的动力响应,增加行车安全性。
关键词
重载铁路
动力响应
动力学仿真
反向曲线
响应面分析
Keywords
heavy-haul railway
dynamic response
dynamic simulation
reverse curve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分类号
U239.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超声应力检测的钢轨锁定轨温测定
被引量:
4
3
作者
邸锦玉
机构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保定工务段
出处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6-108,共3页
文摘
通过轨温计测定无缝钢轨的轨温,利用超声波法测定应力,并记录环境温度,总结了应力、锁定轨温等参数的变化规律。超声波法利用超声波发生器产生的临界折射纵波穿过特定距离的时差,并结合钢轨的弹性常数和零应力钢轨试件的初始状况,来获得实际的钢轨应力。超声波法能够高效量测钢轨的应力或锁定轨温,进而判定钢轨安全状态。
关键词
高速铁路
临界折射纵波
试验研究
锁定轨温
轨道应力
温度应力
Keywords
High speed railway
Critical refraction longitudinal wave
Test
Rail lock temperature
Rail stress
Temperature stress
分类号
U213.9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铁路隧道高风险抗滑桩加固边坡稳定性研究
张骞
曹书杰
杜彦良
崔志勇
杜明媛
赵依炫
马岩
石龙贺
谢立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组合坡段参数对重载列车运行性能的影响研究
李帅
李向国
王凯
曹晨旭
戴汀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超声应力检测的钢轨锁定轨温测定
邸锦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