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耦合关系的LPG铁路罐车运输风险网络研究
1
作者 常全盛 张玉召 +1 位作者 李建国 杜海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99-3010,共12页
液化石油气作为一种清洁燃料得到广泛应用,但其通过铁路罐车运输是一个涉及多种风险因素的复杂系统。为研究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运输网络中的风险情况,确保其运输安全,提出一种基于耦合关系的动态贝叶斯风险分析方法。首先,基于实际事故... 液化石油气作为一种清洁燃料得到广泛应用,但其通过铁路罐车运输是一个涉及多种风险因素的复杂系统。为研究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运输网络中的风险情况,确保其运输安全,提出一种基于耦合关系的动态贝叶斯风险分析方法。首先,基于实际事故案例数据,建立包括人员、机械设备、管理和环境4种1级风险因素的N-K风险耦合模型,分析不同耦合形式下的风险耦合效应。然后,进一步探讨2级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出风险复杂网络模型,并通过N-K风险耦合值对复杂网络进行修正,对比耦合前后网络风险的变化情况。最后,基于修正后的风险耦合复杂网络模型,建立动态贝叶斯风险分析模型,对风险概率进行诊断推理,分析耦合条件下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运输风险网络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网络中风险耦合值的大小与参与耦合的风险因素数量成正比,其中机械设备与管理因素的耦合对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运输的影响最为显著。当不同风险因素彼此发生耦合时,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发生泄漏的主要原因是安全附件失效、外壁及相关附件老化等。此外,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的泄漏概率在初期阶段迅速上升,随后逐渐趋于稳定。研究结果识别出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运输中的关键风险因素,分析了耦合时风险网络的变化情况,为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防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和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 N-K模型 复杂网络 动态贝叶斯 风险耦合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35 t敞顶箱裸包装大板玻璃集装运输架设计及仿真分析
2
作者 王建国 潘帅 袁舜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05-310,共6页
目的针对铁路大板玻璃木箱包装存在受潮易变形、耐用性差、无法循环使用等问题,设计一款安全可靠、可循环使用、拆解回送、实现重去重回的铁路35 t敞顶箱裸包装大板玻璃集装运输架。方法首先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及敞顶箱内部结构,设... 目的针对铁路大板玻璃木箱包装存在受潮易变形、耐用性差、无法循环使用等问题,设计一款安全可靠、可循环使用、拆解回送、实现重去重回的铁路35 t敞顶箱裸包装大板玻璃集装运输架。方法首先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及敞顶箱内部结构,设计集装架;接着根据《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确定不利工况下的装载加固方案,计算作用在集装架上的力值;最后利用SolidWorks和ANSYS协同仿真技术,建立玻璃集装架CAE模型,进行动载工况有限元分析。结果集装架纵向、垂向、横向限位组件最薄弱部分应力分别是186.44、184.82、168.98 MPa,变形量分别是1.30、0.36、0.75 mm,均符合规定。结论结果表明,大板玻璃集装运输架安全可靠,可有效降低玻璃破损率,符合铁路货物安全运输需求,可为同类型铁路板状货物集装运输架设计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5 t敞顶箱 大板玻璃集装运输架 装载加固方案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铁联运模式下考虑航班延误的高铁运行图优化
3
作者 叶彬彬 黄志鹏 +1 位作者 张可 程虹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4-472,共9页
空铁联运模型通过结合航空高速与高铁高可达性的特点,构建立体化综合运输网络体系.为提升空铁联运服务质量与乘客出行体验,研究航班延误下的高速铁路运行图优化问题.基于多目标优化理论,综合考虑列车运行图基本约束、空铁联运接续约束... 空铁联运模型通过结合航空高速与高铁高可达性的特点,构建立体化综合运输网络体系.为提升空铁联运服务质量与乘客出行体验,研究航班延误下的高速铁路运行图优化问题.基于多目标优化理论,综合考虑列车运行图基本约束、空铁联运接续约束及旅客换乘惩罚约束,构建以最大化空铁接续次数和最小化列车停站时长为目标函数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为提高求解效率,采取缩减决策变量和简化约束条件的策略,并采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以中国石家庄正定机场和高铁站正定机场站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列车停站时间缩短了2%,与航班的接续次数增加了2%.灵敏度分析表明,航班延误次数以及航班换乘时间窗对航空高铁接续次数影响较为明显.对列车停站时长和接续次数的优化,不仅提升了空铁联运的运输效率,也提升了乘客的出行体验,进一步推动了空铁联运在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空铁联运 高速铁路 列车运行图 航班延误 多目标混合整数规划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W-SE-DEA模型的铁路货场运营效能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建国 王智琦 +1 位作者 向万里 朱亮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310-3319,共10页
根据铁路货场运营效能评价结果,优化铁路货场资源配置,提升铁路货场运营能力和运营效率。以L铁路局所属60个铁路货场为研究对象,建立熵权‒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EW‒SE‒DEA),评价铁路货场运营能力和运营效率。首先,构建定量化的货场投... 根据铁路货场运营效能评价结果,优化铁路货场资源配置,提升铁路货场运营能力和运营效率。以L铁路局所属60个铁路货场为研究对象,建立熵权‒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EW‒SE‒DEA),评价铁路货场运营能力和运营效率。首先,构建定量化的货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其次,借助熵权法(EW)定量评价铁路货场运营能力,以及采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SE‒DEA)评价铁路货场运营绩效;最后,对L铁路局货场进行综合评价,将铁路货场划分为低效高能、高效低能、高效高能和低效低能4种类型,同时结合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分析铁路货场实际运营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经营管理策略和建议。研究发现,EW‒SE‒DEA模型可以摆脱定性评价的人为因素影响,有效识别货场能力和货场绩效。L铁路局货场效率和能力匹配度不高,存在的低效低能货场共占比91.7%,而高效高能货场仅有5个,占比8.3%,表明资源配置欠优化。根据铁路货场效能评价结果,结合SE‒DEA模型获得铁路货场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信息,针对性提出投入改善对策。采用EW‒SE‒DEA模型评价铁路货场,可以有效识别货场的效率、能力高低和匹配情况,了解铁路货场运营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铁路货场实际运营改善提供辅助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场 绩效评价 投入产出 熵权法 超效率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程物流的铁路到达端营销策略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齐建国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8-62,共5页
铁路到达端营销是相对既有发运端营销的新模式,是基于物流服务视角,利用跨局合作和铁路联动优势,以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营销手段和最佳运输方式,辅以多种增值服务尝试开展的铁路全程物流服务。兰州局集团公司以到达宁夏地区疏港矿石为... 铁路到达端营销是相对既有发运端营销的新模式,是基于物流服务视角,利用跨局合作和铁路联动优势,以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营销手段和最佳运输方式,辅以多种增值服务尝试开展的铁路全程物流服务。兰州局集团公司以到达宁夏地区疏港矿石为突破口,通过组建合作联盟、建立跨局战略协同、采取灵活价格政策、完善补强设施设备、建立接取送达服务体系、推出定制化增值项目等措施,组织开展铁路全程物流服务,吸引企业选择铁路运输疏港矿石和发往港口地区的合金产品,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全程物流 大宗货物 到达端营销 合作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