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NN-LSTM-NOMA的车车通信频谱效率研究
1
作者 孙博 杨宗烨 +2 位作者 张博文 马腾飞 陈维民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199,共8页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5G毫米波车车通信系统频谱资源不足的问题,对T2T通信频谱效率进行研究。首先,构建下行多用户簇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模型,在保证簇内各天线能够通过串行干扰消除(SIC)成功分配功率的同时,完成NOMA系统中总频谱...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5G毫米波车车通信系统频谱资源不足的问题,对T2T通信频谱效率进行研究。首先,构建下行多用户簇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模型,在保证簇内各天线能够通过串行干扰消除(SIC)成功分配功率的同时,完成NOMA系统中总频谱效率的设计;其次,提出簇内天线功率分配方案,在不设定速率限制的情况下实现最大功率分配;最后,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辅助的NOMA通信方法 (CNN-LSTM-NOMA),对输入数据进行训练,得到最佳的频谱效率。结果表明:同一试验数据集下,所提方法的决定系数可达0.995 71,高于采用单一神经网络辅助的CNN-NOMA和LSTM-NOMA方法,两者决定系数分别为0.966 54和0.979 96,且CNN-LSTM-NOMA方法的频谱效率更接近最优无约束数字预编码。该研究可为未来城市轨道交通中提高T2T通信的频谱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非正交多址接入 频谱效率 毫米波 T2T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智能配线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建楠 秦海超 《中国铁路》 2022年第3期144-149,共6页
配线系统是通信管理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据传输的基础支撑。随着各类业务的不断发展,对数据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则需要更多的通信设备,众多设备之间更多的交叉连接大大增加了线路的复杂性以及维护、管理的难度。介绍一种主要面向铁... 配线系统是通信管理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据传输的基础支撑。随着各类业务的不断发展,对数据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则需要更多的通信设备,众多设备之间更多的交叉连接大大增加了线路的复杂性以及维护、管理的难度。介绍一种主要面向铁路行业的智能配线系统,该系统包括智能采集单元、智能管理单元、智能维护终端和智能网管系统,可实现光纤和数据配线架每一端口的监测和电子标签管理功能,满足通信业务的传输性能要求。系统可有效减少人为失误并降低维护管理的复杂性,实现故障精准定位以及配线架的智能化管理,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配线系统 端口监测 电子标签 实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U算法的西北多山地区GSM-R无线传播模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高锐 闫光辉 +3 位作者 严天峰 王逸轩 孙禹 周文颖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2-72,共11页
针对西北多山地形场景下的GSM-R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对大尺度区域铁路无线电波传播进行建模,提出一种基于滑动窗口合并算法(SWU)的衍射改进算法。首先,对覆盖区域进行栅格化处理,并利用IDW算法和数字高程数据DEM获取“点—点”链路的高程... 针对西北多山地形场景下的GSM-R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对大尺度区域铁路无线电波传播进行建模,提出一种基于滑动窗口合并算法(SWU)的衍射改进算法。首先,对覆盖区域进行栅格化处理,并利用IDW算法和数字高程数据DEM获取“点—点”链路的高程值;在此基础上,基于SWU衍射改进算法进行无线信号场强计算;最后,利用Leaflet.js、HTML5和Vue3.js等WebGIS技术,实现了铁路场景无线信号覆盖预测的可视化仿真。结果表明:SWU衍射改进算法能够对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电波覆盖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建模和场强精确预测,从而为铁路无线通信系统的规划、运维管理提供可靠、便捷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波传播 反距离加权插值 滑动窗口合并算法 GSM-R 可视化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环境下的危险品运输车辆路径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琴 杨信丰 +2 位作者 李楠 李平 方晟浩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309-316,共8页
针对非满载危险品运输车辆路径优化问题,通过模糊变量刻画运输过程中的人口密度、行驶速度与运输时间以及客户需求量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考虑载货量变化对风险评估的影响,建立基于动态载货量的风险评估模型,以运输总风险、车辆总行程、... 针对非满载危险品运输车辆路径优化问题,通过模糊变量刻画运输过程中的人口密度、行驶速度与运输时间以及客户需求量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考虑载货量变化对风险评估的影响,建立基于动态载货量的风险评估模型,以运输总风险、车辆总行程、车辆使用数最小为优化目标,同时兼顾时间窗、事故概率、载货量等约束构建了不确定环境下的危险品运输车辆路径多目标优化模型。将NSGA-Ⅱ算法与LNS算法相结合,设计混合NSGA-Ⅱ算法求解模型。结果表明,混合NSGA-Ⅱ算法可以获得空间分布均匀且收敛性较好的Pareto解集,不同运输参与者可根据自身偏好在解集中选择相应的配送方案;该算法得到的最优总风险、总行程及车辆使用数目分别比NSGA-Ⅱ算法优化了11.5%、1.0%和14.3%,算法搜索性能和求解精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品运输 不确定环境 动态载货量 混合NSGA-Ⅱ算法 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mma-Gamma湍流信道下广义空时脉冲位置调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悦 王惠琴 +1 位作者 张莉萍 包仲贤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37-2445,共9页
针对现有光空间调制空间资源利用率较低、传输速率不理想等问题,本文将线性弥散码与光空间调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广义空时脉冲位置调制(Generalized Space-time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GSTPPM)方案。详细介绍了广义空时弥散矩阵映... 针对现有光空间调制空间资源利用率较低、传输速率不理想等问题,本文将线性弥散码与光空间调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广义空时脉冲位置调制(Generalized Space-time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GSTPPM)方案。详细介绍了广义空时弥散矩阵映射和脉冲位置调制映射原理,采用球形译码算法完成了信号检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GSTPPM方案的理论误码率表达式,并利用蒙特卡洛法将所提方案与现有的光空间调制方案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当激光器数目和调制阶数固定时,GSTPPM方案的传输速率明显高于空间复用、光空间脉冲位置调制和广义光空间脉冲位置调制。当传输速率相同时,(2,4,4)-GSTPPM的误码率明显优于(32,4,4)-光空间脉冲位置调制和(5,4,4)-广义光空间脉冲位置调制。当BER=10-3时,前者的信噪比比后者分别改善了约7 dB和5.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光通信 光空间调制 广义空时脉冲位置调制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出行起讫点的公交服务可达性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石磊 陈明明 +2 位作者 张浩 张艺铭 康蓉桂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3-451,共9页
考虑公交乘客出行的直观感受,提出基于乘客感知的公交服务可达性评价方法,分析出行起讫点(origin destination,OD)间的公交可达性.基于网格划分采集出行强度、提取出行热点OD,并调用公交路径规划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 考虑公交乘客出行的直观感受,提出基于乘客感知的公交服务可达性评价方法,分析出行起讫点(origin destination,OD)间的公交可达性.基于网格划分采集出行强度、提取出行热点OD,并调用公交路径规划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获取热点OD的公交出行数据.从乘客感知角度出发,基于理想出行轨迹与实际出行轨迹的时空差异性,构建OD间公交服务可达性评价模型;将公交服务可达性作为公交供给指标,构建公交供需耦合协调性评价模型.以中国兰州市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热点OD的公交服务可达性均值为0.89,属于较高等级;兰州市公交服务可达性空间分布特征受行政区资源集中程度、地形特征、路网密度及天然屏障阻隔等因素影响,在行政区及横纵方向分布不均衡.兰州市热点OD的公交供需协调度均值为0.62,处于初级协调水平;失调OD以轻度失调为主,其空间分布没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能较全面反映出行OD的公交服务可达性水平及供需耦合协调度水平,识别供需失调OD,并提取失调OD的公交线路,明确公交线网优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公交服务可达性 出行起讫点数据 出行强度 公交供需耦合协调度 供需失调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