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坡自重应力条件下的土拱效应与变形规律研究
1
作者 芮瑞 方涵喆 +4 位作者 胡向东 伊坤 刘吉 贺世开 崔程煜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6-156,共11页
采用阵列式活动门装置开展了偏压(斜坡)条件下的活动门试验,通过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得到了填料断面全场位移与剪应变,并通过载荷计准确测得了活动门与周边固定部分随活动门下沉过程的竖向荷载变化。采用离散元(DEM)数值模拟探讨了活动门... 采用阵列式活动门装置开展了偏压(斜坡)条件下的活动门试验,通过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得到了填料断面全场位移与剪应变,并通过载荷计准确测得了活动门与周边固定部分随活动门下沉过程的竖向荷载变化。采用离散元(DEM)数值模拟探讨了活动门距坡脚距离的影响规律,对活动门下沉过程中填料颗粒旋转、主应力偏转与力链分布等细观力学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活动门下沉过程中,荷载更迅速地转移到坡脚侧,随后更多地转移到深埋侧,最终两侧荷载增量基本相等;填料中坡脚侧滑移面先于深埋侧形成,两侧滑移面张开角度基本恒定,但深埋侧会随活动门下沉量增加形成新的向外侧扩展的滑移面;偏压条件下的地基反应曲线与传统活动门试验类似,活动门越靠近深埋侧,土拱效应发挥越稳定;当活动门离坡脚距离达到2倍活动门宽度时,土拱效应发挥基本保持不变;随着活动门的下沉,填料中形成了以活动门两侧为拱脚的强力链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拱效应 变形规律 偏压条件 活动门试验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及含水率对固化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魏贤华 王得林 +2 位作者 李超 钟海军 郭龙龙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49-1956,共8页
地质聚合物是一类以SiO_(2)和Al_(2)O_(3)为主要成分,经适当工艺及化学反应得到的具有非晶态三维网状结构的新型硅铝质材料。使用地质聚合物部分替代水泥用于土壤固化不仅可以减少水泥用量,还可以改善固化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本研究采用... 地质聚合物是一类以SiO_(2)和Al_(2)O_(3)为主要成分,经适当工艺及化学反应得到的具有非晶态三维网状结构的新型硅铝质材料。使用地质聚合物部分替代水泥用于土壤固化不仅可以减少水泥用量,还可以改善固化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本研究采用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部分代替水泥固化粉土,分别探究不同固化剂配比、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替代水泥比例、含水量、养护时间对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部分替代水泥对土壤的固化效果有显著提升。当固化剂含量在8%~15%(质量分数)时,固化剂含量越高,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越大,且强度增长速度越快。随着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替代水泥比例的增加,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当含水率为28%、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占比为5%(质量分数)、养护时间为60 d时,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当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占比为10%和15%时,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占比为0%和5%时,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含量的增加,固化土应力-应变曲线斜率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普通硅酸盐水泥 固化土 地质聚合物 无侧限抗压强度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补风速率对船舶油料池火灾控烟效果数值模拟研究
3
作者 陈雷 袁金永 +3 位作者 高涵 马永智 金晔 张宇伦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5,144,共6页
针对船舶结构复杂性及传统实验方法局限性,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 6.7.4,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补风速率对火灾烟气温度分布及浓度变化的影响。模拟中设置了多种补风速率条件,并建立油池火源模型,进行网格独立性分析以优化计算精度。结... 针对船舶结构复杂性及传统实验方法局限性,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 6.7.4,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补风速率对火灾烟气温度分布及浓度变化的影响。模拟中设置了多种补风速率条件,并建立油池火源模型,进行网格独立性分析以优化计算精度。结果表明,不同补风速率对火灾区域温度和烟气浓度有显著影响。较高的补风速率可有效降低火灾区域温度与烟气浓度,促进燃料充分燃烧,减少有毒气体生成;而较低的补风速率则导致氧气供应不足,燃烧不完全,烟气浓度升高。研究还发现,适当补风能够改善烟气排放速率,减少火灾区域烟气积聚,但过高的补风速率可能引发烟气紊乱,反而降低控烟效果。综上,合理调节补风速率可显著提升船舶火灾控烟效果,为船舶设计和火灾应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火灾 温度 补风速率 控烟效果 F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效应影响下的海相软土静力学特性试验
4
作者 芮瑞 田子衿 +3 位作者 杨海青 黄腾 蒙庆辉 王金元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2-1120,共9页
弄清温度作用下海相软土的力学变化对海底管道的建设与长期运行有着重要作用。针对广东汕尾海相软土,进行了一系列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扫描电镜仪对其矿物成分、元素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 弄清温度作用下海相软土的力学变化对海底管道的建设与长期运行有着重要作用。针对广东汕尾海相软土,进行了一系列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扫描电镜仪对其矿物成分、元素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温控三轴仪对其开展了等向固结与偏压固结条件下的固结不排水室内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轴向应变较小时,环境温度和固结应力比Kc对饱和广东软土的不排水剪切特性影响表现为环境温度越高或固结应力比越小,其割线模量越大,且其割线模量与固结应力比呈反比,与环境温度呈幂函数关系。轴向应变增大时,其峰值强度受环境温度和固结应力比共同影响,而其峰值孔压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小。试样初始干密度会对等向固结土(Kc=1.00)的不排水剪切特征产生影响:试样初始干密度越大,峰值孔压越小,峰值强度越大,且温度升高时其峰值强度的下降幅度越大。固结应力比会影响不同环境温度下饱和广东软土的峰值强度与有效应力路径:当Kc=1.00、0.67时,环境温度上升对饱和广东软土起软化作用;当Kc=0.50、0.40时,环境温度上升则对其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软土 物理力学参数 微观结构 三轴试验 温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废渣协同水泥固化淤泥压缩特性 被引量:5
5
作者 仲维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7,135,共8页
为实现绿色环保宗旨,推动工业废渣利用,通过高炉矿渣、粉煤灰和电石渣等工业废渣协同水泥固化淤泥的一维固结和扫描电镜试验,研究了工业废渣种类、掺量和养护龄期对压缩特性的影响,探讨了微观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工业废渣协同水泥固化... 为实现绿色环保宗旨,推动工业废渣利用,通过高炉矿渣、粉煤灰和电石渣等工业废渣协同水泥固化淤泥的一维固结和扫描电镜试验,研究了工业废渣种类、掺量和养护龄期对压缩特性的影响,探讨了微观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工业废渣协同水泥固化淤泥对压缩性能提升作用明显。随工业废渣掺量增加,固化土孔隙比和压缩量逐渐减小,屈服应力逐渐增大;电石渣协同水泥固化土压缩性能逐渐增大,粉煤灰和高炉矿渣协同水泥固化土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最佳掺量与工业废渣种类有关;扫描电镜试验表明胶结和填充作用是改善压缩性能的主要原因;最后,基于有界函数建立了固化淤泥的压缩量预测模型,拟合效果优异,可为后续施工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渣 固化 压缩特性 屈服应力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MICP协同固化淤泥效能评价与驱动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浩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7-125,共9页
绿色低碳化学固化技术研发是“双碳”背景之下实现淤泥质地基快速加固的有效保障。为此,创新性提出活性纳米SiO_(2)联合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淀(MICP)协同技术对淤泥进行固化改性,通过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pH变化、Ca^(2+)利用率和扫描电... 绿色低碳化学固化技术研发是“双碳”背景之下实现淤泥质地基快速加固的有效保障。为此,创新性提出活性纳米SiO_(2)联合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淀(MICP)协同技术对淤泥进行固化改性,通过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pH变化、Ca^(2+)利用率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其加固效能与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①当纳米SiO_(2)掺量不高于0.1%时,SiO_(2)-MICP固化淤泥试样抗压强度随纳米SiO_(2)掺量增加而增大;②相比未添加纳米SiO_(2)的MICP固化试样,0.5、1和2 mol/L Ca^(2+)浓度下0.1%纳米SiO_(2)联合MICP固化试样抗压强度对应提升64.21%、10.28%和75.98%;③纳米SiO_(2)可为MICP提供新成核位点且填充孔隙,诱导淤泥试样中生物矿物由文石向方解石转化,且凝胶产物生成促进试样强度进一步升高;④纳米SiO_(2)提高胶结液中Ca^(2+)利用量和利用率,并调节液相环境中pH值水平。微生物诱导产生生物CaCO_(3)(发挥胶结、填充、架桥等作用)和纳米SiO_(2)物化效应(即矿物生长新成核位点、微集料填充、胶凝产物),二者联合作用促使淤泥固化体力学特性的提升和微观骨架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_(2) 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淀 无侧限抗压强度 Ca^(2+)利用 扫描电镜 固化淤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接触式测量技术的高强螺栓预紧力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夏凯峰 石和杰 李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101,共9页
为了研究非接触式测量技术检测高强螺栓预紧力的可行性,以8.8级M16高强螺栓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对高强螺栓施加预紧力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螺栓预紧力下螺帽表面应变分布。通过电阻应变片检测试验测量了高强螺栓施加预紧力过程... 为了研究非接触式测量技术检测高强螺栓预紧力的可行性,以8.8级M16高强螺栓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对高强螺栓施加预紧力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螺栓预紧力下螺帽表面应变分布。通过电阻应变片检测试验测量了高强螺栓施加预紧力过程中的螺帽表面应变,将测量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的正确性和螺栓预紧力与螺帽表面应变之间的线性关系。采用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检测了高强螺栓预紧力施加过程中的螺帽表面应变,并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采用正态分布完全样本可靠度置信下限计算方法得到了20%失效概率、50%置信度下的8.8级M16高强螺栓螺帽表面应变检测目标值。结果表明:采用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通过检测螺帽表面应变从而确定高强螺栓预紧力理论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 高强螺栓 预紧力 表面应变 非接触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筒超高性能混凝土管套箍混凝土短柱的抗压性能研究
8
作者 陈岱杰 曹杰荣 +6 位作者 黄维佳 渊喆 石兵 楼拓 丁庆军 李进辉 侯东帅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0,共6页
跨海大桥面临着严峻的耐久性问题,尤其是混凝土桥墩。提出以围套的形式保护海洋工程桥墩混凝土柱防止海水侵蚀,在钢管外壁设置剪力钉,然后浇筑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并缠绕预应力钢丝,最后浇筑UHPC,形成预应力钢筒超高性能混凝土管(PUC... 跨海大桥面临着严峻的耐久性问题,尤其是混凝土桥墩。提出以围套的形式保护海洋工程桥墩混凝土柱防止海水侵蚀,在钢管外壁设置剪力钉,然后浇筑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并缠绕预应力钢丝,最后浇筑UHPC,形成预应力钢筒超高性能混凝土管(PUCCP)。制备了PUCCP套箍混凝土柱,并对其进行了抗压试验,并与素混凝土柱和UHPC套箍混凝土柱进行对比。此外,分析了PUCCP中预应力大小对PUCCP套箍混凝土柱抗压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比素混凝土柱和UHPC套箍混凝土柱,PUCCP套箍可显著提高混凝土柱的抗压强度,且随着预应力的增加,混凝土柱的抗压强度相应增加;PUCCP套箍能对混凝土柱提供比UHPC套箍更充分的侧向约束,以实现应变硬化行为,从而显著提高混凝土柱的初始刚度和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钢筒超高性能混凝土管 混凝土 短柱 抗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路基中刚性桩抗弯能力验算简易方法 被引量:9
9
作者 刘吉福 郑刚 安关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87-1396,共10页
稳定路基的刚性桩复合地基会产生一定的侧向位移,其刚性桩会承受一定的弯矩并可能开裂。为了保证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基的长期稳定性,应验算路堤下复合地基刚性桩的抗弯能力。为减小路堤下复合地基刚性桩的抗弯能力验算难度,需要研究刚性... 稳定路基的刚性桩复合地基会产生一定的侧向位移,其刚性桩会承受一定的弯矩并可能开裂。为了保证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基的长期稳定性,应验算路堤下复合地基刚性桩的抗弯能力。为减小路堤下复合地基刚性桩的抗弯能力验算难度,需要研究刚性桩弯矩简易计算方法。首先,基于大量公路路基软基试验和监测工程,对路基最大沉降与最大侧向位移的关系进行了统计研究,得到了两者之间的经验关系式;然后,根据路堤下复合地基和刚性桩的侧向位移曲线形状,提出刚性桩水平受力简化模型,并对复合地基刚性桩弯矩与最大侧向位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推导。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根据复合地基沉降得到桩身弯矩的简易方法。工程算例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研究表明,刚性桩位移与桩间土位移基本相等,可忽略不计桩土位移差对刚性桩弯矩的影响;当刚性桩进入硬土层的长度超过7倍桩径时,可认为刚性桩在软土层底面处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 刚性桩 抗弯能力 侧向位移 固定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减荷载法分析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基绕流滑动稳定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吉福 郑刚 安关峰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6-181,共6页
针对整体滑动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的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基仍然可能滑塌的事实,对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基绕流滑动稳定分析开展了研究。基于对桩土作用力的研究,对桩土作用力进行了简化处理,提出了折减荷载法用于刚性桩复合地基绕流滑动... 针对整体滑动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的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基仍然可能滑塌的事实,对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基绕流滑动稳定分析开展了研究。基于对桩土作用力的研究,对桩土作用力进行了简化处理,提出了折减荷载法用于刚性桩复合地基绕流滑动稳定分析。工程实例表明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基需要分析绕流滑动稳定性,折减荷载法简单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 刚性桩 绕流滑动 荷载折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A方法的生态胶凝材料生产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陶明 聂克蜜 +1 位作者 成诗冰 张旭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76-2183,共8页
为评估生态胶凝材料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利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从生命周期角度定量分析生态胶凝材料生产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及能源消耗等上游污染、加工制造以及现场排放所造成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生态胶凝材料生产过程对海... 为评估生态胶凝材料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利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从生命周期角度定量分析生态胶凝材料生产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及能源消耗等上游污染、加工制造以及现场排放所造成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生态胶凝材料生产过程对海洋生态毒性方面的影响程度最高,其次是淡水生态毒性、人类致癌毒性、人类非致癌毒性和陆地生态毒性。原材料消耗及辅助材料消耗是最主要的污染来源,其中原材料消耗所带来的污染对近18种环境影响类型的贡献达50%以上。敏感性分析表明,降低原材料消耗是减少人类致癌毒性污染的最有效措施,降低辅助材料消耗在海洋生态毒性以及全球变暖上产生最明显的环境效益。此外,通过与传统硅酸盐水泥生产过程对比发现生态胶凝材料生产过程具有更良好的环保性能,尤其针对全球变暖、陆地生态毒性以及海洋生态毒性方面,体现出明显的环境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生态胶凝材料 硅酸盐水泥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相变爆破中的振动信号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陶明 吴英杰 +2 位作者 赵瑞 赵明生 商武锋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3-98,共6页
为分析二氧化碳相变爆破产生的振动信号特性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衰减规律,通过现场二氧化碳相变爆破试验,分别对距离爆源处5、8、12 m位置设置质点速度监测仪,分别对得到的爆破振动信号进行频谱、能量谱分析,得到关于二氧化碳相变爆破振... 为分析二氧化碳相变爆破产生的振动信号特性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衰减规律,通过现场二氧化碳相变爆破试验,分别对距离爆源处5、8、12 m位置设置质点速度监测仪,分别对得到的爆破振动信号进行频谱、能量谱分析,得到关于二氧化碳相变爆破振动信号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衰减规律。随着距离的增加,低频部分逐渐衰减只剩下高频段部分。在能量的分布上,二氧化碳相变爆破的能量主要分布在中低频段(0 Hz<f<500 Hz),在距离上的衰减速度快,且在水平方向上的振动衰减明显大于垂直方向。研究结果对二氧化碳相变爆破的安全距离的确定和合理爆破参数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相变爆破 爆破振动 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液化场地减震结构体系地震动特性影响效应研究
13
作者 唐亮 司盼 +3 位作者 凌贤长 邢东亮 刘正滨 黄腾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8-517,共10页
工程结构的地震响应规律与地震动特性紧密相关。为了研究地震动特性对可液化场地装设黏滞阻尼器的桩基-结构体系地震响应和黏滞阻尼器减震效果的影响,选取24条不同特性的地震动作为输入,针对可液化场地装设黏滞阻尼器的桩基-结构体系数... 工程结构的地震响应规律与地震动特性紧密相关。为了研究地震动特性对可液化场地装设黏滞阻尼器的桩基-结构体系地震响应和黏滞阻尼器减震效果的影响,选取24条不同特性的地震动作为输入,针对可液化场地装设黏滞阻尼器的桩基-结构体系数值模型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远场地震动作用和近场非脉冲地震动作用,近场脉冲地震动作用下,液化场地减震结构体系具有更大的地震响应;近场脉冲地震动作用下,速度型黏滞阻尼器的减震效果得到了充分发挥;相同振幅下,地震动峰值速度(PGV)与液化场地减震结构体系地震响应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可作为评价液化场地减震结构体系地震响应的主要指标。研究结果对液化场地黏滞阻尼器的减震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场地 黏滞阻尼器 地震动特性 地震响应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荷载刚性桩复合地基修正密度法稳定分析改进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吉福 郑刚 +2 位作者 龚晓南 谢永利 陈昌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33-36,共4页
基于柔性荷载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绕流滑动时的桩土作用分析,改进了用于稳定分析的修正密度法。滑动面圆心外侧填料密度不作修正,拉中性面以上的正摩擦力增大桩间土密度,拉中性面以下的负摩擦力减小桩间土的密度,并考虑了桩身抗拉强度对拉... 基于柔性荷载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绕流滑动时的桩土作用分析,改进了用于稳定分析的修正密度法。滑动面圆心外侧填料密度不作修正,拉中性面以上的正摩擦力增大桩间土密度,拉中性面以下的负摩擦力减小桩间土的密度,并考虑了桩身抗拉强度对拉中性面位置和桩间土修正密度的影响,将端阻力的反力换算到桩端土密度中。分析表明,滑动面圆心外侧填料和桩间土密度修正方法的变化对稳定安全系数影响较小,存在软土下卧层时,桩端土密度修正对稳定安全系数影响较大。工程实例证明改进后的修正密度法分析结果与工程实际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荷载 刚性桩 复合地基 绕流滑动 中性面 修正密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应力法计算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基沉降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刘吉福 郑刚 龚晓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95-2002,共8页
部分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基实际沉降超过计算沉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现有沉降计算方法存在严重缺陷。在分析桩土沉降关系和桩土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路堤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新方法——附加应力法。首先根据桩土作用计算桩土附加应力,然... 部分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基实际沉降超过计算沉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现有沉降计算方法存在严重缺陷。在分析桩土沉降关系和桩土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路堤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新方法——附加应力法。首先根据桩土作用计算桩土附加应力,然后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复合地基沉降。经工程实例验证后,利用附加应力法研究了桩长、桩间距、扩底、桩帽等因素对路基沉降的影响,并与现行方法计算的沉降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附加应力法可以考虑单桩竖向承载力、桩帽转移荷载能力、桩土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计算沉降与实测沉降接近;利用桩帽将路堤大部分荷载转移到桩顶可以有效减小路基沉降;扩底比桩长加大更经济合理;按"强桩、大间距、大桩帽"原则设计的复合地基比密桩复合地基更经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桩 路基 沉降 附加应力法 扩底桩 桩帽 等沉面法 等沉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竖向地震效应土质边坡临界滑动面识别解析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四发 邢文强 +3 位作者 丛晟亦 唐亮 凌贤长 曲娜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78,共10页
众多震害调查与研究表明,竖向地震动对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依据极限平衡理论,借助数学解析手段,保证地震中边坡满足土体应力和运动学容许准则,结合边坡变形的几何相容条件,考虑竖向地震动效应的作用,推导了土质边坡临界... 众多震害调查与研究表明,竖向地震动对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依据极限平衡理论,借助数学解析手段,保证地震中边坡满足土体应力和运动学容许准则,结合边坡变形的几何相容条件,考虑竖向地震动效应的作用,推导了土质边坡临界滑动面数学表达式,建立了土质边坡临界滑动面识别解析方法,并进行了可操作的界面化数值实现。随后,采用基于OpenSees独立开发的边坡地震反应分析三维有限元软件SlopeSAR的计算结果验证了该解析方法的可靠性。最后,针对均质边坡、非均质边坡及考虑孔压效应的均质边坡3种情况,探讨了竖向地震动对土质边坡临界滑动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竖向地震能够明显增大边坡临界滑动带的范围和深度。本文建立的方法可为同类土质边坡地震滑动面确定提供一种新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滑动面 竖向地震动 土质边坡 运动学容许准则 解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压系数对不耦合装药爆破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洪志先 郭超 +2 位作者 熊宏武 蒋海波 陶明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5-75,89,共12页
为提高深部岩体在非静水压力条件下的爆破效果、优化炮孔装药参数,利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不同初始应力下的单孔不耦合装药计算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得到了侧压力系数(λ)和不耦合系数(Kd)分别为1.0、1.5、2.0、3.0和4.0时的爆破压力、振... 为提高深部岩体在非静水压力条件下的爆破效果、优化炮孔装药参数,利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不同初始应力下的单孔不耦合装药计算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得到了侧压力系数(λ)和不耦合系数(Kd)分别为1.0、1.5、2.0、3.0和4.0时的爆破压力、振动响应和岩体破坏形态。结果表明:随着λ的增加,岩体竖直方向的质点压力峰值增长幅度大于水平方向,竖直方向的质点峰值速度(PPV)得到促进而水平方向PPV受到抑制且不断减小。炸药和岩石在不完全耦合的状态下,岩石损伤区的形状随侧压系数的增加逐渐由圆形转变为长轴出现在较大主应力作用方向的椭圆形,且长短轴之比值逐渐增大。最后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当不耦合系数大于2时,Kd对各质点压力峰值和PPV的影响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应力 数值分析 侧压力系数 不耦合系数 质点峰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淤泥条件下爆破挤淤技术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郑强强 徐颖 孙悦 《工程爆破》 2018年第1期63-67,共5页
针对复杂环境下淤泥质软土层厚度较大、软土层中含有砂层的问题,以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大小鱼山促淤围涂工程南堤段为研究背景,设计了炸药单耗为0.10~0.15kg/m3、药包埋深为淤泥厚度的(0.2~0.45)倍、药包间距为4m的爆破参数,采用深厚淤... 针对复杂环境下淤泥质软土层厚度较大、软土层中含有砂层的问题,以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大小鱼山促淤围涂工程南堤段为研究背景,设计了炸药单耗为0.10~0.15kg/m3、药包埋深为淤泥厚度的(0.2~0.45)倍、药包间距为4m的爆破参数,采用深厚淤泥条件下的施工工艺和利用金属探杆检测施工后沉降的质量检测方法,并分别在南堤桩号SK0+250~SK0+350的无夹砂层段和SK0+650~SK0+750的夹砂层段进行了现场爆破实验,监测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爆破后堤身结构稳定,施工后日沉降量小于10mm,在深厚淤泥条件下修筑防波堤时采用爆破挤淤定向滑移法是成功的,并且在炸药单耗上也较为经济,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淤泥 爆破挤淤 定向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分析——基于建筑业的调研 被引量:32
19
作者 李世春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8-94,共7页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有企业在新时代要通过改革创新,继续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本文从微观层面出发,结合作者自身在建筑业国企的从业经验及调查研究发现,新时代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主要面临同质化竞争、聚焦主...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有企业在新时代要通过改革创新,继续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本文从微观层面出发,结合作者自身在建筑业国企的从业经验及调查研究发现,新时代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主要面临同质化竞争、聚焦主业不够、创新活力不足、海外业务发展不充分、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滞后、管理创新推动不够、风险管控压力大等问题,需要紧跟市场形势,深化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围绕主业开展转型升级,加快转产、转商、转场,抓住“一带一路”机遇积极扩张海外业务,并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高质量发展 实现路径 建筑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模双梁”式移动模架设计与关键施工技术 被引量:13
20
作者 魏贤华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0-116,共7页
为解决东莞水道特大桥近距离、变间距并置箱梁现浇施工难题,提出采用"一模双梁"式移动模架施工该桥箱梁。"一模双梁"式移动模架设计为上行式,采用挂梁环抱2套箱梁模板(其间距可在一定范围内随意调节)系统结构,主要... 为解决东莞水道特大桥近距离、变间距并置箱梁现浇施工难题,提出采用"一模双梁"式移动模架施工该桥箱梁。"一模双梁"式移动模架设计为上行式,采用挂梁环抱2套箱梁模板(其间距可在一定范围内随意调节)系统结构,主要由主梁、前导梁、上横梁、吊挂系统、支腿、模板系统、走行系统、液压系统等组成。采用ANSYS软件建模,对混凝土浇筑和移动模架行走工况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各项结构安全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施工中采取了桥台台背处理、移动模架预压、设置预拱度、线间距变化调整、平衡浇筑箱梁混凝土、箱梁同步张拉、移动模架行走等关键施工技术,顺利实现了1台移动模架同时施工2片变间距并置箱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形梁 移动模架 结构设计 桥梁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