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小净距大断面隧道两台阶法控制爆破方法
1
作者 蔡路军 邹朋来 +1 位作者 赵云鹏 何理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4,74,共12页
极小净距隧道后行洞爆破开挖产生的爆破振动是影响先行洞安全的主要因素,控制爆破振动确保先行洞的安全极为关键。以渝昆高铁大山坡极小净距隧道为工程背景,在先行洞布置测点,监测后行洞爆破作业产生的振动。通过对监测振动数据进行分析... 极小净距隧道后行洞爆破开挖产生的爆破振动是影响先行洞安全的主要因素,控制爆破振动确保先行洞的安全极为关键。以渝昆高铁大山坡极小净距隧道为工程背景,在先行洞布置测点,监测后行洞爆破作业产生的振动。通过对监测振动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工业电子雷管延时精确的特点,优化隧道减振爆破方案,并根据净距逐渐减小的特点,动态调整减振控制爆破方案。基于监测数据对后行洞爆破开挖产生的爆破振动对先行洞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总结,发现各测点X向(径向)振速最大,径向振速与合速度相近;爆破开挖对爆源后方未形成中隔岩墙的扰动大于前方已形成中隔岩墙区域;爆破主振频率集中在高频段(50~120 Hz);掏槽孔和周边孔产生的振速最大。通过改变掏槽孔的形式、优化掏槽孔段别以及优化周边孔的起爆顺序,合理地解决了掏槽引起振动过大的问题,较好地控制了掏槽孔和周边孔的振动速度;周边孔孔间延时为3 ms的逐孔毫秒延时爆破,也取得了较好的光面爆破效果,平均线性超欠挖为13.5 cm,周边孔段振速更平稳,峰值振速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小净距隧道 工业电子雷管 爆破振动 安全控制 逐孔毫秒延时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跳车冲击下车桥耦合振动参数影响性分析
2
作者 李雪峰 张智越 肖润生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0-628,共9页
研究车辆在不同参数影响下发生跳车,对桥梁车桥耦合响应的影响。以三跨变截面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将变截面梁划分为有限个微段,进行受力分析得出桥梁振动方程;并选用1/4车辆模型,运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车辆的振动方程;再联立计算得到车... 研究车辆在不同参数影响下发生跳车,对桥梁车桥耦合响应的影响。以三跨变截面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将变截面梁划分为有限个微段,进行受力分析得出桥梁振动方程;并选用1/4车辆模型,运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车辆的振动方程;再联立计算得到车桥耦合振动方程,借助Newmark-β法求解车桥耦合方程。结果表明:不考虑几何非线性后,跳车冲击作用下,悬架及轮胎系统的刚度对桥梁的位移响应没有明显影响;并非车辆速度越快车桥耦合位移响应就越明显;车质量对车桥耦合响应有显著影响,车辆越重,桥梁位移响应越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车冲击 车桥耦合 参数影响性 连续梁桥 几何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板式橡胶复合式减隔震支座性能分析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孙建鹏 主父高林 +1 位作者 赵健 安路明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0-87,共8页
为实现桥梁的抗震韧性,满足防震减灾的高质量、高性能要求,基于减隔震原理将钢板的屈曲特性与板式橡胶支座的力学性能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钢板-板式橡胶复合式减隔震支座。该新型支座由板式橡胶支座与外围钢板组成,钢板可提供抗剪刚度... 为实现桥梁的抗震韧性,满足防震减灾的高质量、高性能要求,基于减隔震原理将钢板的屈曲特性与板式橡胶支座的力学性能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钢板-板式橡胶复合式减隔震支座。该新型支座由板式橡胶支座与外围钢板组成,钢板可提供抗剪刚度,且具有耗能能力。通过有限元软件建模,研究了新型支座的滞回曲线、抗剪刚度、骨架曲线等力学特性,并基于某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对比分析采用新型支座、普通球型支座和铅芯橡胶支座时的桥梁自振周期、墩顶支座剪力以及墩底弯矩。结果表明:新型支座的外围钢板与橡胶为并联关系,外围钢板提高了支座整体耗能能力,在往复荷载作用下新型支座呈现出三阶段特性;新型支座相较普通球型支座具有更好的减隔震效果,相较铅芯橡胶支座减隔震效果略低,但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减隔震支座 钢板 橡胶 滞回曲线 抗剪刚度 骨架曲线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体初始体积含水率空间变异性的边坡降雨入渗模型及其稳定性
4
作者 马义安 雷赟 +4 位作者 汤浩杰 胡志平 刘一震 姚懿德 李永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355,共12页
边坡降雨入渗分析对降雨型滑坡的预测与防范至关重要。经典Green-Ampt(GA)模型意义明确且参数较少,在降雨入渗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该方法不能有效分析考虑体积含水率空间变异性的边坡降雨入渗问题。针对以上不足,综合考虑坡体初始体... 边坡降雨入渗分析对降雨型滑坡的预测与防范至关重要。经典Green-Ampt(GA)模型意义明确且参数较少,在降雨入渗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该方法不能有效分析考虑体积含水率空间变异性的边坡降雨入渗问题。针对以上不足,综合考虑坡体初始体积含水率空间变异性以及入渗过程中饱和层渗流作用及气体压力影响,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强度降雨工况的修正GA模型(简称为“SR-GA模型”),并构建了相应的稳定性系数计算表达式。结果表明:SR-GA模型采用变步长复化Cotes法求解,求解过程简便,且其计算结果与既有解析解及数值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表明模型合理可靠;相比其他既有模型,SR-GA模型适用范围更广,普适性明显提高;初始体积含水率对湿润峰入渗影响显著,不同分布形式下入渗规律差异明显,表现为梯形型和指数型分布形式下入渗深度随时间呈非线性增大,均布型分布则为线性变化;初始体积含水率是影响边坡失稳时机的关键因素,非均布型分布形式下稳定性系数降幅明显,且失稳时间较均布型分布大幅度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降雨入渗 修正Green-Ampt模型 体积含水率 稳定性 湿润峰 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拼装梁桥车致振动剪力键受力特性研究
5
作者 尹龙龙 李雪峰 +1 位作者 束晓宇 张智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9-1145,共7页
文章选用1/4车辆模型,在ANSYS软件中以约束方程法模拟胶接缝并求解桥梁模型,采用全过程迭代法对车桥耦合模型进行求解。以胶接缝腹板测点剪应力和底板测点正应力为指标,研究不同参数对预制节段拼装梁桥剪力键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力... 文章选用1/4车辆模型,在ANSYS软件中以约束方程法模拟胶接缝并求解桥梁模型,采用全过程迭代法对车桥耦合模型进行求解。以胶接缝腹板测点剪应力和底板测点正应力为指标,研究不同参数对预制节段拼装梁桥剪力键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力键应力的变化幅度及最大值随路面不平整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桥梁阻尼比的增大而减小,车辆速度的影响会随车辆和测点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车辆驶过测点截面时,测点的剪应力会发生突变;各参数中路面不平整度对剪力键受力影响是最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振动 预制节段拼装 剪力键 胶接缝 全过程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V形峡谷桥位风场特性风洞试验研究
6
作者 靖洪淼 赵万茹 +3 位作者 赵健 安路明 于超 刘庆宽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7-167,共11页
山区峡谷桥位处的风场特性非常复杂,成为山区大跨桥梁设计和建造的新难题。为准确获取山区峡谷内的风场特性,并研究风场特性的分布规律,以某待建大跨桥梁所在的山区V形峡谷桥位风场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均匀来流和边界层湍流风场来流... 山区峡谷桥位处的风场特性非常复杂,成为山区大跨桥梁设计和建造的新难题。为准确获取山区峡谷内的风场特性,并研究风场特性的分布规律,以某待建大跨桥梁所在的山区V形峡谷桥位风场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均匀来流和边界层湍流风场来流下地形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了不同风向角下桥位的平均风场特性和脉动风场特性,分析了桥塔和主梁位置处的风场特性分布规律。并对比了边界层湍流风场来流下V形峡谷中主梁1/6跨和跨中与来流风特性。结果表明:相关抗风规范中适用于平坦地形的风剖面无法应用于山区峡谷地形,并且峡谷内风攻角变化范围较大,V形峡谷内风攻角取值范围建议-20°~+20°。当来流方向和峡谷走向一致时,湍流强度也较小,而桥梁背风侧湍流强度大,桥梁设计时应对背风侧加固。主梁跨中和桥塔位置的脉动风功率谱均与von Kármán谱吻合。该研究可为类似的山区V形峡谷大跨桥梁的抗风分析和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V形峡谷 桥位 风场特性 风向角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ython的ABAQUS华伦形钢桁梁多尺度模型二次开发
7
作者 田亮 张诚至 +2 位作者 司志远 程斌 樊立龙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1,共7页
华伦形钢桁梁是目前大跨度铁路悬索桥应用最多的加劲梁形式,但由于结构形式复杂且桥梁跨度不断增加,导致建模过程繁琐。为提高多尺度模型前处理效率,基于Python语言开发了华伦形钢桁梁与桥面板快速建模插件,通过内核执行代码与ABAQUS GU... 华伦形钢桁梁是目前大跨度铁路悬索桥应用最多的加劲梁形式,但由于结构形式复杂且桥梁跨度不断增加,导致建模过程繁琐。为提高多尺度模型前处理效率,基于Python语言开发了华伦形钢桁梁与桥面板快速建模插件,通过内核执行代码与ABAQUS GUI图形界面交互实现了钢桁梁节段的参数化建模。以我国西南峡谷地区在建SQ铁路悬索桥为例,建立了全桥的多尺度有限元模型,对典型钢梁节段吊装过程进行了抗风验算,并与MIDAS、ANSYS两类有限元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风致位移响应在不同吊装高度的趋势基本一致且误差较小。研究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快速建模插件各预设功能均可正常实现,在确保计算精度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复杂钢桁梁结构的建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铁路悬索桥 华伦形钢桁梁 多尺度模型 PYTHON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测试数据缺失时特殊条件下的三维应力计算
8
作者 李顺群 张春伟 +4 位作者 周燕 张凯 李有兵 井乐炜 王英红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9-1428,共10页
应力状态是评价土体强度和稳定性的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应力测试过程中,局部损伤等不确定性因素可能造成传感器部分数据缺失,从而引起现有三维应力计算方法失效。为准确还原部分测试数据缺失时间段土体内部的应力状态,基... 应力状态是评价土体强度和稳定性的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应力测试过程中,局部损伤等不确定性因素可能造成传感器部分数据缺失,从而引起现有三维应力计算方法失效。为准确还原部分测试数据缺失时间段土体内部的应力状态,基于三维应力测试原理,结合轴对称和一维压缩状态的受力特点,建立了传感器部分数据缺失时三维应力计算方法。计算了某砂土地基在一维压缩条件下不同数据缺失时的三维应力、主应力、应力第一不变量I_(1)、应力第二不变量J_(2)和应力罗德角,并与数据完整时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建立的计算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度,且随荷载增大,相对误差减小并趋于收敛。各主应力、应力第一不变量I_(1)、应力第二不变量J_(2)和应力罗德角与一维压缩力学响应相符,表明该计算方法支持高级数据挖掘。该研究为充分利用测试数据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应力测试 传感器数据缺失 转换矩阵 主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幅Π型叠合梁涡振特性及减振措施研究
9
作者 安路明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4,共8页
为研究双幅Π型叠合梁的涡振特性以及相应的气动减振措施,以贵州省乌当至长顺高速公路金旗特大桥的双幅Π型叠合梁为背景,采用缩尺比为1∶40的节段模型进行风洞试验,先在0°、±3°、±5°风攻角下,研究单幅梁和双... 为研究双幅Π型叠合梁的涡振特性以及相应的气动减振措施,以贵州省乌当至长顺高速公路金旗特大桥的双幅Π型叠合梁为背景,采用缩尺比为1∶40的节段模型进行风洞试验,先在0°、±3°、±5°风攻角下,研究单幅梁和双幅梁的涡振特性;再研究涡振振幅最大风攻角下不同间距比(双幅梁净间距与单幅梁宽度之比)和阻尼比对双幅梁涡激振动的影响;最后研究安装不同尺寸的倒L型导流板对主梁涡振振幅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在+5°风攻角下,双幅梁的涡振响应最为明显,与单幅梁相比,双幅梁的涡振振幅变大。随着间距比的增大,双幅梁的竖弯最大振幅先增大后减小;随着阻尼比的增大,主梁的竖弯最大振幅逐渐减小。安装不同尺寸的倒L型导流板均能降低双幅梁的涡振振幅,其中L4-3(对应实桥水平和竖向尺寸分别为160 cm和120 cm)倒L型导流板降低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双幅Π型叠合梁 风攻角 间距比 阻尼比 涡振特性 减振措施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竖向下稳定板对分离式断面涡振流场的拟序结构研究
10
作者 宋家满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7-157,共11页
以某实际大跨分离式双箱梁桥为研究背景,结合风洞试验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设置双竖向下稳定板这一气动措施对主梁涡振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入动模态分解(DMD)技术与拉格朗日拟序结构(LCS)方法,从拉格朗日视角下对主梁断面周围流... 以某实际大跨分离式双箱梁桥为研究背景,结合风洞试验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设置双竖向下稳定板这一气动措施对主梁涡振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入动模态分解(DMD)技术与拉格朗日拟序结构(LCS)方法,从拉格朗日视角下对主梁断面周围流场结构及示踪粒子的输运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原始主梁断面在不同攻角条件下均表现出显著的涡振现象,当采用双竖向下稳定板后,涡振幅值显著降低,结构响应得到有效控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断面能有效将中央开槽处的大尺度涡旋打散为小尺度结构,耗散掉原大尺度涡结构能量,并显著减小作用于下游断面的表面压力;动模态分解显示优化后断面的平均流场在双竖板位置处存在着明显的涡结构,其流场主模态能量幅值和空间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并改变了高阶流场结构;从拉格朗日视角下显示出优化后中央开槽处的示踪粒子将明显增加,周围拉格朗日结构数量增多,形状变得相对扭曲且模糊,对周围流体粒子的吸引程度降低,导致下游箱梁所受的气动力减弱,尾流难以形成周期性、规律性的涡脱落行为,从而有效抑制涡激振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式双箱梁 涡振 风洞试验 数值模拟 逆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顺序对U肋双面焊接头残余应力及变形的影响
11
作者 田亮 徐正 +2 位作者 肖飞知 樊立龙 赵健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2,共7页
为了解焊接顺序对U肋双面焊接头残余应力及变形的影响,建立典型钢桥面板双面焊接头的有限元模型,基于热弹塑性理论分析4种不同焊接顺序(内焊缝→打底焊→盖面焊、打底焊→盖面焊→内焊缝、内焊缝与打底焊同步施工→盖面焊、打底焊→内... 为了解焊接顺序对U肋双面焊接头残余应力及变形的影响,建立典型钢桥面板双面焊接头的有限元模型,基于热弹塑性理论分析4种不同焊接顺序(内焊缝→打底焊→盖面焊、打底焊→盖面焊→内焊缝、内焊缝与打底焊同步施工→盖面焊、打底焊→内焊缝与盖面焊同步施工)下U肋双面焊接头的温度场、焊接残余应力及变形的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焊接顺序下U肋内、外焊缝焊趾处测点在热源经过时温度骤升,远离测点温度陡降;U肋内、外焊缝同步施焊时,局部热输入叠加导致焊趾处峰值温度明显升高;焊接残余应力在焊缝及其热影响区分布状态复杂,残余拉应力主要分布在试件中心线50 mm范围内,横向残余应力在数值上小于纵向残余应力;打底焊→盖面焊→内焊缝方案的横向残余拉应力峰值相比打底焊→内焊缝与盖面焊同步施工方案降低11.9%;不同焊接顺序下试件的焊接变形沿顶板上表面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打底焊→盖面焊→内焊缝方案的竖向变形最小。综合考虑焊接横向残余应力和焊接变形等因素,U肋双面焊接头推荐采用先施工打底焊及盖面焊(外焊缝),后施工内焊缝的焊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面板 U肋双面焊接头 焊接顺序 温度场 焊接残余应力 焊接变形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大跨度斜拉桥无砟轨道轨排高程测控新方法研究
12
作者 李斌彬 李麒麟 +4 位作者 黄志斌 刘成龙 陈国顺 饶惠明 梁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31,共5页
针对高铁大跨度斜拉桥主梁上轨道控制网CPⅢ点高程受温度及荷载变化导致其存在多值性、主梁上轨排施工时轨顶高程测控受温度变化影响显著和海湾风力较大导致电子水准仪自动安平无法整平等问题,对大跨度斜拉桥梁体受温度、荷载等因素变... 针对高铁大跨度斜拉桥主梁上轨道控制网CPⅢ点高程受温度及荷载变化导致其存在多值性、主梁上轨排施工时轨顶高程测控受温度变化影响显著和海湾风力较大导致电子水准仪自动安平无法整平等问题,对大跨度斜拉桥梁体受温度、荷载等因素变化的结构变形及其主梁高程变化特点和轨排高程测控方法进行系统性研究,提出一种“相对高差”控制的高铁大跨度斜拉桥主梁上无砟轨道轨排高程位置测控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在主梁上布设若干个轨排工具轨轨顶高程测控工作基点,然后计算相同工况下的工作基点高程和轨排测控点设计高程间的高差即“设计高差”,并采用精密光学水准仪实测工作基点与轨排测控点间的高差,以达到指导轨排竖向精调的目的。在进行高程工作基点布设时,应对桥梁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考虑高阶振型的影响,以计算出合理的高程工作基点布设位置及数量。该方法弥补了传统轨排高程测控中绝对高程测量时受温度、风力等因素影响和测量精度低的缺陷。目前已成功指导安海湾大桥斜拉桥主梁上无砟轨道的施工精调工作,无砟轨道轨排高程位置的测控、精度、测控效率和可靠性均较好,能够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保证了福厦高铁部分控制性工程的顺利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高程测控 试验研究 大跨度斜拉桥 无砟轨道 轨排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孔径比多孔板对管道内流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金恒 朱根生 +3 位作者 李凤甡 李澍 陈星泽 张延瑞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8-274,共7页
围绕变孔径比多孔板对于管道内流体的水动力特性演化规律开展工作,建立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型并验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进而讨论了孔隙板周围局部区域流出系数和压损系数变化,研究了流体在带多孔板管道内沿程速度和压力分布特征,分析了... 围绕变孔径比多孔板对于管道内流体的水动力特性演化规律开展工作,建立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型并验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进而讨论了孔隙板周围局部区域流出系数和压损系数变化,研究了流体在带多孔板管道内沿程速度和压力分布特征,分析了压力损失的变化规律会和变孔径比多孔板周围局部的流动状态.计算结果表明,孔径比的改变使得扩散孔对流出系数和压损系数的敏感程度略大于收缩孔,使得进出口的孔径差异程度与压损系数成正比、与流出系数成反比;流速、压力峰值拐点的位置与孔径比有关.在此基础上,引入双层板进行研究,进一步研究表明双层板均使得流出系数下降,压损系数上升,孔径比为1∶4和4∶1的双层板对流出系数、压损系数更加敏感;流速影响距离约为2倍管径,压力影响距离约为1倍管径;变孔径比的后板对前板引起的流速变化无太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板 孔径比 压损系数 流出系数 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断面小净距并行隧道先后施工的相互影响规律数值试验研究
14
作者 徐辉 王脉 +1 位作者 王朝振 章慧健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29,共7页
该文采用数值试验和现场监测方法,研究了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施工时的先行隧道与后行隧道相互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先行隧道和后行隧道施工时对各自初支受力和安全性相互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后者对前者的初支受力影响大于前者对后者的工... 该文采用数值试验和现场监测方法,研究了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施工时的先行隧道与后行隧道相互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先行隧道和后行隧道施工时对各自初支受力和安全性相互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后者对前者的初支受力影响大于前者对后者的工况,这两种工况引起的最大弯矩增幅分别为39.4%和16%,引起的最小安全系数降幅分别为8.8%和5.4%。同时,两隧道先后施工只影响各自的内力值和安全系数值,未引起原结构受力和安全性突变,且对轴力的影响均很小。随着并行隧道的净距减小,先行隧道和后行隧道的相互影响差异更为显著。因此在实际工程施工中,要加强对先行隧道的监测,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隧道 数值试验 影响规律 现场监测 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深切峡谷地区加劲梁缆索吊装横向位移响应分析
15
作者 田亮 司志远 +3 位作者 肖飞知 樊立龙 赵健 任延龙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6,75,共7页
以我国西南地区新建的某双塔三跨钢桁梁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开展加劲梁缆索吊装过程中抗风受力分析。桥址处为深切峡谷地形,峡谷风效应明显,吊装过程中受其影响不容忽视。建立了缆索吊装有限元模型,对钢梁吊装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不同... 以我国西南地区新建的某双塔三跨钢桁梁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开展加劲梁缆索吊装过程中抗风受力分析。桥址处为深切峡谷地形,峡谷风效应明显,吊装过程中受其影响不容忽视。建立了缆索吊装有限元模型,对钢梁吊装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不同风速下吊装钢梁的横向位移。研究结果表明:钢梁吊装过程中的横向位移随缆索体系的提升不断减小,最大位移发生在起吊阶段,须在此阶段加强抗风措施;重点关注的6级风工况下,吊装过程中位移值较小,采取相应抗风措施可在此工况下作业;缆索吊工作状态控制风力8级风工况下,吊装过程位移值较大,此工况下作业存在较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缆索吊装 数值计算 风荷载 深切峡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明珠湾大桥主桥中跨合龙技术 被引量:17
16
作者 赵健 尹光顺 +2 位作者 安路明 刘银涛 任延龙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7-133,共7页
广州明珠湾大桥主桥为(96+164+436+164+96+60)m中承式钢桁拱桥,采用双层桥面布置,主梁采用N形三主桁钢桁梁结构。主桥采用斜拉扣挂法、拱梁同步架设;中跨合龙时,拱肋与主梁分别采用“多点同步合龙”与“节点拼装合龙”法进行先拱后梁施... 广州明珠湾大桥主桥为(96+164+436+164+96+60)m中承式钢桁拱桥,采用双层桥面布置,主梁采用N形三主桁钢桁梁结构。主桥采用斜拉扣挂法、拱梁同步架设;中跨合龙时,拱肋与主梁分别采用“多点同步合龙”与“节点拼装合龙”法进行先拱后梁施工,以提高大桥的合龙效率。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该桥采用26号、29号墩顶、落梁为主,竖向、横向、纵向顶拉为辅的合龙措施调整拱肋合龙口空间姿态。该桥中跨合龙施工中,在边跨采用抗倾覆压重设计,以控制大桥悬臂施工阶段由自重产生的倾覆力矩;在26号、29号墩顶支座处布置顶、落梁及纵移装置,以消除合龙口高差与转角位移,实现精准对位;在拱肋与主梁合龙口设置微调装置,以实现钢梁合龙口间距微调;在27号主墩设置顶推装置,使结构整体纵移0.085 m,实现上、下拱肋同步合龙;主梁合龙节点杆件拼装后,利用吊杆与顶拉装置调节高差与合龙口间距,实现大桥无应力精确合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承式拱桥 三主桁钢桁拱 敏感性分析 多点同步合龙 节点拼装合龙 桥梁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北边跨主梁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12
17
作者 赵健 王元清 +2 位作者 宋伟俊 黄敏 朱永盛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2-107,共6页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820m的双塔非对称混合梁斜拉桥,大桥中跨与南边跨主梁采用PK断面钢箱梁结构,北边跨主梁采用PK断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长251.5m)。受粉细砂地质条件影响,大桥北边跨主梁采用"1+1桥位短线法"进行...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820m的双塔非对称混合梁斜拉桥,大桥中跨与南边跨主梁采用PK断面钢箱梁结构,北边跨主梁采用PK断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长251.5m)。受粉细砂地质条件影响,大桥北边跨主梁采用"1+1桥位短线法"进行工厂化预制、胶拼施工。施工时,首先采用大型组合式移动模板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节段预制施工,然后利用1 100t特种龙门吊机将箱梁节段提升至墩顶滑移支架,最后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节段匹配、胶拼,并张拉纵向预应力钢筋进行体系转换,完成北边跨主梁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公路桥 预应力混凝土梁 PK断面箱梁 1+1桥位短线法 桥梁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公岩轨道大桥加劲梁施工过渡斜拉体系设计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宁贤 张海顺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106,共6页
鹅公岩轨道大桥为主跨600m的自锚式悬索桥,由于建设条件受限,该桥在悬索桥桥塔上固结钢塔,采用"先斜拉、后悬索"的方案施工。过渡斜拉桥是该自锚式悬索桥钢箱加劲梁施工的关键结构。根据悬索桥的结构布置、钢箱梁刚度特性和... 鹅公岩轨道大桥为主跨600m的自锚式悬索桥,由于建设条件受限,该桥在悬索桥桥塔上固结钢塔,采用"先斜拉、后悬索"的方案施工。过渡斜拉桥是该自锚式悬索桥钢箱加劲梁施工的关键结构。根据悬索桥的结构布置、钢箱梁刚度特性和对不同固结钢塔高度的比较,确定了斜拉索的布置形式、最佳钢塔高度和相应的斜拉索规格选型。通过对过渡斜拉桥成桥过程和斜拉桥-悬索桥体系转换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确定斜拉索及其锚固结构由过渡斜拉桥成桥过程最大索力控制设计,固结钢塔由斜拉桥-悬索桥体系转换过程控制设计,并以此为依据对过渡斜拉体系主要构件进行设计。斜拉索采用1 670MPa7mm预制平行钢丝索;钢塔高42.5m,采用双肢结构,每肢均为5.6m×3.0m矩形钢箱。实践表明:过渡斜拉体系设计合理,顺利地辅助完成了钢箱梁的架设及斜拉桥-悬索桥体系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桥 斜拉桥-悬索桥体系转换 过渡斜拉桥 斜拉索 钢塔 施工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珠湾大桥主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及寿命评估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朋 陈艺旋 +2 位作者 赵健 安路明 王元清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46,共6页
为保证广州明珠湾大桥主桥疲劳性能及寿命满足要求,根据该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设计尺寸和构造,采用与施工现场相同焊接条件,制作8个足尺单U肋模型并进行疲劳试验,确定桥面板的疲劳破坏关注点及其疲劳寿命曲线;建立桥面板有限元模型,分析... 为保证广州明珠湾大桥主桥疲劳性能及寿命满足要求,根据该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设计尺寸和构造,采用与施工现场相同焊接条件,制作8个足尺单U肋模型并进行疲劳试验,确定桥面板的疲劳破坏关注点及其疲劳寿命曲线;建立桥面板有限元模型,分析实际车辆荷载作用下桥面板的疲劳力学性能,并根据名义应力法确定该桥钢桥面板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桥面板U肋与顶板焊接位置、U肋与横隔板围焊位置为疲劳易损部位,循环次数为5×106次时,两处常幅疲劳极限分别为42.04 MPa和60.30 MPa;桥面板U肋与顶板焊接位置最大应力幅为14.02 MPa,小于常幅疲劳极限,可不考虑疲劳寿命;U肋与横隔板围焊位置最大应力幅为64.73 MPa,大于常幅疲劳极限,桥面板疲劳寿命为158年,满足大桥设计基准期100年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构造细节 疲劳性能 疲劳寿命 疲劳试验 名义应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公岩轨道大桥体系转换实施方案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海顺 唐友刚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7-62,共6页
研究目的:鹅公岩轨道大桥为主跨600 m的自锚式悬索桥,在世界上首次采用斜拉-悬索体系转换的方法进行桥梁建造.在建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由斜拉桥向悬索桥的体系转换过程,其总体特点是施工环节多、干扰因素复杂、控制参量交叉影响、... 研究目的:鹅公岩轨道大桥为主跨600 m的自锚式悬索桥,在世界上首次采用斜拉-悬索体系转换的方法进行桥梁建造.在建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由斜拉桥向悬索桥的体系转换过程,其总体特点是施工环节多、干扰因素复杂、控制参量交叉影响、小变形大位移的非线性特征显著等.为大幅度降低体系转换过程中的吊索张拉难度,通过对斜拉桥成桥后的主梁线形进行调整的优化分析,降低体系转换过程中主缆和主梁的高差,既保证体系转换的安全度,又大幅度优化体系转换方案.依据现场实际施工方案的逐步分解,以及现场监控桥梁各项结构反应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进行斜拉-悬索体系转换的系统研究,以指导施工的全过程.研究结论:(1)斜拉-悬索耦合体系结构受力十分复杂,需采用实际监控数据提取分析与数值仿真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两个独立缆吊系统的体系转换过程的力学变化情况,才可精准安排后续施工工作;(2)给出了主梁线形调整过程的斜拉索引出量和调整后的实测索力,以及包含吊索张拉实测索力的体系转换全过程;(3)本研究成果可为大跨度无支架自锚式悬索桥成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桥 体系转换 临时斜拉桥 吊索张拉 主梁线形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