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电机用冷轧无取向电工钢退火板析出物的析出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娜 项利 +1 位作者 仇圣桃 赵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41-44,47,共5页
通过热力学计算,分析了实验钢中主要析出物析出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液相和固液两相区中,AlN和MnS均不能析出;在奥氏体区,AlN和MnS具备热力学析出条件,平衡析出温度分别为1547、1582K。成品退火板中的析出物主要为AlN和MnS。扫描电镜下... 通过热力学计算,分析了实验钢中主要析出物析出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液相和固液两相区中,AlN和MnS均不能析出;在奥氏体区,AlN和MnS具备热力学析出条件,平衡析出温度分别为1547、1582K。成品退火板中的析出物主要为AlN和MnS。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的AlN形貌多为长条状,MnS形貌多为棒状或近似球形。这两种析出物占了析出物总量的85%以上,尺寸集中分布在400~800nm;复合析出物主要是(Al2O3+MnS)和(AlN+MnS),形貌不规则,尺寸集中在0.7~1.5μm;透射电镜下观察到了少量100nm以下独立的AlN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电机 冷轧无取向电工钢 析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W600无取向硅钢在轧制与退火工序间的织构演变 被引量:8
2
作者 唐伟 项利 +1 位作者 仇圣桃 王建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8-32,共5页
运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50W600无取向硅钢在热轧→冷轧→退火工序间织构的演变。结果表明:由于热轧板沿板厚方向的应力场和温度场存在差异,导致热轧板不同层织构类型和强度存在差异;热轧板表层主要存在铜型、黄铜和高斯织... 运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50W600无取向硅钢在热轧→冷轧→退火工序间织构的演变。结果表明:由于热轧板沿板厚方向的应力场和温度场存在差异,导致热轧板不同层织构类型和强度存在差异;热轧板表层主要存在铜型、黄铜和高斯织构,1/4层织构主要为α纤维织构和较弱的高斯织构,中心层织构较单一,主要为α纤维织构;和热轧板相比,冷轧板各层织构差异较小,为典型的轧制织构(α纤维织构和γ纤维织构);退火板各层都表现为γ纤维织构增强、α纤维织构减弱,旋转立方织构基本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织构 取向线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P流程试制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瓦楞缺陷的织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荣哲 马良 +2 位作者 项利 仇圣桃 刘和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5,共5页
研究了CSP流程生产的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中瓦楞缺陷的产生机理。采用EBSD技术对热轧、常化工序样品织构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热轧板织构在厚度方向上差异显著,中心层存在很强的旋转立方织构及较弱的α纤维织构和γ纤维织构,旋转立... 研究了CSP流程生产的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中瓦楞缺陷的产生机理。采用EBSD技术对热轧、常化工序样品织构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热轧板织构在厚度方向上差异显著,中心层存在很强的旋转立方织构及较弱的α纤维织构和γ纤维织构,旋转立方织构是铸坯中心处原始<001>位向柱状晶演变得到的,它经历了小应变量及简单应变类型并绕ND轴转动,其轧制形变储能低,再结晶驱动力低,难以回复再结晶。它们是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中瓦楞缺陷产生的根本原因。热轧板常化后织构发生显著改变,中心层形变纤维组织消失,存在较强的旋转立方织构和{115}<110>织构,但旋转立方织构强度比热轧板中的织构强度已大幅减弱,因此常化工艺可有效减轻瓦楞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P 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 瓦楞缺陷 EBSD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