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渣熔分电炉冷凝式耐火材料炉衬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顾静 夏德宏 +1 位作者 敖雯青 齐照东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8-42,共5页
由于钛渣熔体活泼的化学活性导致目前冶炼钛渣时无论采用何种材质的耐火材料,都会遭受严重损坏。为了延长钛渣熔分电炉炉衬的使用寿命,结合生产工艺的要求,本文设计了以镁碳砖为耐火材料工作层的部分冷凝式炉衬结构。分析计算了炉衬耐... 由于钛渣熔体活泼的化学活性导致目前冶炼钛渣时无论采用何种材质的耐火材料,都会遭受严重损坏。为了延长钛渣熔分电炉炉衬的使用寿命,结合生产工艺的要求,本文设计了以镁碳砖为耐火材料工作层的部分冷凝式炉衬结构。分析计算了炉衬耐火材料与钛渣熔液发生化学侵蚀起始临界反应温度、镁碳材质炉衬温度梯度及热流密度,并给出了确定合理的钛渣渣壳层厚度的方法。目前钛渣熔分电炉的工业化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强化换热的冷凝式炉衬结构的应用也处于起步阶段。在采用冷凝式炉衬的钛渣熔分电炉工业化试生产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来冷凝式炉衬技术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渣 熔分电炉 矿热电炉 冷凝炉衬 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碳热还原条件下钛铁矿物相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顾静 夏德宏 +1 位作者 齐照东 敖雯青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21,26,共6页
采用煤粉为还原剂,在1 573~1 873K的温度条件下进行TiO2含量为61.85%的钛铁矿的碳热还原实验,并采用XRD、SEM等技术手段分析了还原产物的物相变化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当C与钛铁矿中全部氧化物的碳氧比例≥1∶1时,钛铁矿的还原产物全部... 采用煤粉为还原剂,在1 573~1 873K的温度条件下进行TiO2含量为61.85%的钛铁矿的碳热还原实验,并采用XRD、SEM等技术手段分析了还原产物的物相变化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当C与钛铁矿中全部氧化物的碳氧比例≥1∶1时,钛铁矿的还原产物全部为TiC和金属Fe。即采用碳热还原法可以从钛铁矿中获得TiC/Fe复合材料,为钛铁矿中Fe和Ti的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铁矿 碳热还原 TiC 物相分析 配碳量 还原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微粉添加量对高温气固分离用氧化铝陶瓷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康峰 罗志勇 +1 位作者 刘开琪 于晓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5-247,251,共4页
为了调控氧化铝陶瓷膜的孔径大小及分布,并提高其抗热震性能,在平均粒径为20μm的氧化铝粉中添加不同量的中位粒径为2μm的Zr O_2微粉(Zr O_2微粉分别占混合粉质量的0、10%、20%、30%、40%),再加入结合剂等,经配料、制浆、莫来石支撑体... 为了调控氧化铝陶瓷膜的孔径大小及分布,并提高其抗热震性能,在平均粒径为20μm的氧化铝粉中添加不同量的中位粒径为2μm的Zr O_2微粉(Zr O_2微粉分别占混合粉质量的0、10%、20%、30%、40%),再加入结合剂等,经配料、制浆、莫来石支撑体浸渍、110℃干燥和1 300℃保温2 h煅烧后,制成氧化铝陶瓷膜试样,研究了Zr O_2微粉加入量对陶瓷膜孔径大小、孔径分布、孔隙率、透气度和抗热震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Zr O_2微粉加入量的增加,陶瓷膜的最可几孔径、孔隙率和透气度均逐渐减小,孔径分布变窄,抗热震性提高。在满足高温烟气气固分离使用要求的条件下,氧化铝粉中Zr O_2微粉加入量以20%(w)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微粉 氧化铝陶瓷膜 孔径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炭添加量对多孔莫来石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袁永兵 刘开琪 刘永锋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56-358,364,共4页
为了改善以木炭为造孔剂的多孔莫来石陶瓷的性能,以烧结莫来石(0.25~0.3 mm)、SiO2微粉、Al2 O3微粉、滑石粉、球黏土、膨润土、甲基纤维素、木炭粉(≤0.044 mm)为原料,研究了不同量的木炭粉(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2%、4%... 为了改善以木炭为造孔剂的多孔莫来石陶瓷的性能,以烧结莫来石(0.25~0.3 mm)、SiO2微粉、Al2 O3微粉、滑石粉、球黏土、膨润土、甲基纤维素、木炭粉(≤0.044 mm)为原料,研究了不同量的木炭粉(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2%、4%、6%、8%、10%、12%)对多孔莫来石坯体的成型外观、烘干后的常温耐压强度及1400℃保温3h热处理后的显气孔率和常温耐压强度的影响,并对不同木炭添加量的多孔莫来石试样进行了显微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外加质量分数≤8%的木炭,制成的多孔莫来石坯体可较好成型;外加质量分数2%~8%木炭的莫来石坯体与不添加木炭的相比,烘干后试样的常温耐压强度明显提高;多孔莫来石热处理后的显气孔率随着木炭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常温耐压强度随之降低。综合考虑多孔莫来石陶瓷各项性能,木炭外加质量分数不宜超过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莫来石 木炭 添加量 常温耐压强度 显气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料方式对莫来石质陶瓷膜支撑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袁永兵 刘开琪 +2 位作者 刘永峰 罗智勇 康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5-197,203,共4页
为提高莫来石支撑体的渗透性,采用添加造孔剂法制备莫来石支撑体,并通过改变混料方式研究对莫来石支撑体的显气孔率、透气度、常温耐压强度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将莫来石、烧结助剂及造孔剂同时混合的传统混料法,以逐层包... 为提高莫来石支撑体的渗透性,采用添加造孔剂法制备莫来石支撑体,并通过改变混料方式研究对莫来石支撑体的显气孔率、透气度、常温耐压强度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将莫来石、烧结助剂及造孔剂同时混合的传统混料法,以逐层包覆混料法混合莫来石、烧结助剂及造孔剂时,所制备的支撑体的显气孔率和透气度更高,常温耐压强度更低,支撑体的孔隙贯通性更好,这将有助于改善支撑体的渗透性能,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来石 陶瓷膜支撑体 逐层包覆混料法 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剂对莫来石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永锋 刘开琪 +2 位作者 王秉军 丁钰 赵宏伟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0-433,共4页
研究了低温结合剂和高温结合剂对莫来石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淀粉醚作为低温结合剂,不仅可使坯体具有良好的成型性能,且氧化脱碳过程中不会引起陶瓷坯体变形;高岭土和长石作为高温结合剂,制备的多孔陶瓷气孔率为38%,抗弯强度可... 研究了低温结合剂和高温结合剂对莫来石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淀粉醚作为低温结合剂,不仅可使坯体具有良好的成型性能,且氧化脱碳过程中不会引起陶瓷坯体变形;高岭土和长石作为高温结合剂,制备的多孔陶瓷气孔率为38%,抗弯强度可达18MPa,;在多孔陶瓷中,高温结合剂均匀分布于颗粒表面及颗粒连接处;试样的整体气孔分布较为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剂 莫来石 多孔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寿中频炉工作衬用铝镁质捣打料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秉军 刘开琪 +4 位作者 高飞 丁钰 刘永锋 赵宏伟 杨粉荣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52-455,共4页
为了研制高质量的中频感应炉用干式捣打料,以棕刚玉、白刚玉、板状刚玉、镁砂为主要原料,通过颗粒级配和复合高温促烧剂的调整,研制中频炉工作衬用铝镁质干式捣打料。结果表明:研制干式捣打料的最佳配比(w)为:1~0.1 mm的白刚玉、板状... 为了研制高质量的中频感应炉用干式捣打料,以棕刚玉、白刚玉、板状刚玉、镁砂为主要原料,通过颗粒级配和复合高温促烧剂的调整,研制中频炉工作衬用铝镁质干式捣打料。结果表明:研制干式捣打料的最佳配比(w)为:1~0.1 mm的白刚玉、板状刚玉和电熔镁砂分别为14%、14%和6%,≤0.1 mm的电熔镁砂和刚玉细粉为22%,≤0.005 mm的复合高温促烧剂2%。这种捣打料分别在某厂8和20 t中频炉试用,用后没有明显的裂纹产生,使用寿命长,完全满足了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炉 工作衬 干式捣打料 颗粒级配 促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级配和结合体系对弥散式透气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丁钰 刘开琪 +2 位作者 王秉军 刘永锋 赵宏伟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42,共4页
以板状刚玉颗粒、白刚玉细粉、α-Al2O3微粉为主要原料,酚醛树脂或黏土为结合剂,根据不同的颗粒配比方案,采用机压成型方法压制弥散式透气砖试样。将成型的试样在110℃24 h烘干后经1 600℃3 h烧结。研究了颗粒分布和结合体系对弥散式透... 以板状刚玉颗粒、白刚玉细粉、α-Al2O3微粉为主要原料,酚醛树脂或黏土为结合剂,根据不同的颗粒配比方案,采用机压成型方法压制弥散式透气砖试样。将成型的试样在110℃24 h烘干后经1 600℃3 h烧结。研究了颗粒分布和结合体系对弥散式透气砖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使用单筒视频显微镜对烘干后试样结构进行分析,采用孔径渗透性测定仪对烘干后试样渗透系数进行检测,并对烧后试样的强度、体积密度等物理性能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当粗颗粒(1~0.5 mm)、中颗粒(0.5~0.3 mm)、细颗粒(<0.074 mm)的质量比为57∶29∶12时,材料的物理性能最佳;与树脂结合的相比,黏土结合的透气砖具有更优异的烧后使用性能和物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式透气砖 颗粒级配 结合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半成品废砖的再生镁碳砖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云 李林 +3 位作者 彭小艳 高飞 丁贺玮 杨粉荣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8-280,共3页
为了回收利用镁碳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半成品废砖,将半成品废砖经拣选、破碎、筛分后制成3~1、≤1和≤0.088 mm三种粒度的再生料,然后在镁碳砖常规配方中添加20%(w)的再生料制成再生镁碳砖试样,研究了试样的颗粒级配(粗颗粒、中颗粒、... 为了回收利用镁碳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半成品废砖,将半成品废砖经拣选、破碎、筛分后制成3~1、≤1和≤0.088 mm三种粒度的再生料,然后在镁碳砖常规配方中添加20%(w)的再生料制成再生镁碳砖试样,研究了试样的颗粒级配(粗颗粒、中颗粒、细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4%~56%、14%~26%、24%~36%),再生料加入方式(分级后分别与相同粒度的其他料混合后加入或不分级直接与电熔镁砂颗粒料混合后加入),树脂添加量(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3.8%、4.0%、4.2%、4.4%)对再生镁碳砖试样性能的影响,并与未添加再生料的镁碳砖试样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适当增加中颗粒料的量,减少细粉的量,可以提高再生镁碳砖试样的致密度和抗氧化性能,但对强度影响不大。2)再生镁碳砖试样中树脂的最佳外加量(w)为4.0%。3)与不分级直接加入相比,再生料分级加入可以有效提高再生镁碳砖试样的致密度和强度。4)通过工艺优化,添加20%(w)再生料的再生镁碳砖试样的性能可以达到YB 4074—91中镁碳砖MT14A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碳废砖 回收利用 再生镁碳砖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Al_2O_3微粉对合成CA_6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小林 刘开琪 +2 位作者 谢笑虎 刘永锋 罗志勇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4-178,共5页
将煅烧α-Al2O3、活性α-Al2O3和ρ-Al2O3三种微粉分别与轻质CaCO3按六铝酸钙(CA6)的化学计量比配料,采用反应烧结法,分别于1 200、1 300、1 400和1 500℃空气气氛中保温3 h合成CA6,并研究了不同的Al2O3微粉对合成CA6材料相组成、显微... 将煅烧α-Al2O3、活性α-Al2O3和ρ-Al2O3三种微粉分别与轻质CaCO3按六铝酸钙(CA6)的化学计量比配料,采用反应烧结法,分别于1 200、1 300、1 400和1 500℃空气气氛中保温3 h合成CA6,并研究了不同的Al2O3微粉对合成CA6材料相组成、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三种不同Al2O3微粉与轻质CaCO3配制的试样,其合成CA6的反应均在1 500℃基本完成,试样中均只有片状CA6,但片状CA6晶体的排列方式稍有不同;由煅烧α-Al2O3微粉和ρ-Al2O3微粉分别与轻质CaCO3制成的试样,烧后基本全部呈体积收缩,而由活性α-Al2O3微粉与轻质CaCO3合成的试样呈体积膨胀;由活性α-Al2O3微粉与轻质CaCO3合成的试样,其常温耐压强度最高,当试样中只有单相CA6时(1 500℃烧后),其耐压强度可达42.5 MPa;由ρ-Al2O3微粉与轻质CaCO3合成的试样,其生成CA6的温度最低,显气孔率最高,当试样中只有单相CA6时(1 500℃烧后),其显气孔率最高,可达70.1%;由煅烧α-Al2O3微粉与轻质CaCO3合成的试样,其体积密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铝酸钙(CA6) 活性α-Al2O3 煅烧α-Al2O3 ρ-Al2O3轻质CaCO3 体积收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炉渣的显微结构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粉荣 刘开琪 王秉军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7-478,共2页
以涟源钢厂转炉顶底复合吹炼法的冶炼转炉渣为样本,采用化学组成分析、扫描电镜和EDS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炉渣在冶炼过程中的物相变化规律和显微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在转炉吹炼过程中,炉渣主晶相变化由含镁较高的橄榄石、镁硅钙石到不含... 以涟源钢厂转炉顶底复合吹炼法的冶炼转炉渣为样本,采用化学组成分析、扫描电镜和EDS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炉渣在冶炼过程中的物相变化规律和显微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在转炉吹炼过程中,炉渣主晶相变化由含镁较高的橄榄石、镁硅钙石到不含镁的硅酸二钙相,基质物相组成变化由开始的单一低熔点相到生成铁酸钙相和RO相;Al、Ti和V元素主要存在于炉渣中的低熔点相和铁酸钙相中,终渣中的金属Fe相夹杂S、Ca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渣 化学分析 ED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加入量对矾土基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杰 李林 +1 位作者 彭小艳 丁书强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55-457,共3页
为改善矾土基浇注料的保温隔热性能,以二级高铝矾土和粉煤灰为主原料,铝酸钙水泥为结合剂,经振动成型制备了矾土基浇注料,研究了粉煤灰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2%、4%、6%、8%和10%)对浇注料常温抗折强度、热导率、显气孔率和显微结构... 为改善矾土基浇注料的保温隔热性能,以二级高铝矾土和粉煤灰为主原料,铝酸钙水泥为结合剂,经振动成型制备了矾土基浇注料,研究了粉煤灰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2%、4%、6%、8%和10%)对浇注料常温抗折强度、热导率、显气孔率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加入量的增加,矾土基浇注料的显气孔率提高明显,气孔尺寸降至微米级,热导率、强度和体积密度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显气孔率 微米级气孔 矾土基浇注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温时间对反应烧结合成CA_6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小林 刘开琪 +2 位作者 谢笑虎 刘永锋 罗志勇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30-333,共4页
以活性α-Al2O3和轻质碳酸钙为原料,在1 400℃空气气氛中反应烧结合成了六铝酸钙(CA6),并研究了保温时间(分别为30、60、120、180和240 min)对合成CA6的物相组成、物理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400℃下,适当延长保温时间可... 以活性α-Al2O3和轻质碳酸钙为原料,在1 400℃空气气氛中反应烧结合成了六铝酸钙(CA6),并研究了保温时间(分别为30、60、120、180和240 min)对合成CA6的物相组成、物理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400℃下,适当延长保温时间可以提高CA6的生成量,保温120 min之前已迅速合成CA6,完全合成CA6需保温240 min以上;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试样的体积密度先减小后增加,其显气孔率和常温耐压强度则相反,线膨胀逐渐增大,试样中CA6片状晶体形貌更加明显;试样中的CA6片状晶体在1 400℃保温30 min时已开始生成,生长和发育主要是在保温180 min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α-Al2O3 碳酸钙 六铝酸钙 保温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硫酸钠发泡剂加入量对矾土基隔热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杰 李林 +1 位作者 彭小艳 丁书强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7-60,共4页
为降低矾土基浇注料的热导率,改善隔热保温性能,以高铝矾土(5~3、3~1、≤1和≤0.088 mm)和粉煤灰(d50=26.96μm)为主要原料,铝酸钙水泥为结合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发泡剂,制备了矾土基隔热浇注料,并研究了发泡剂加入量(w)分别为0.01... 为降低矾土基浇注料的热导率,改善隔热保温性能,以高铝矾土(5~3、3~1、≤1和≤0.088 mm)和粉煤灰(d50=26.96μm)为主要原料,铝酸钙水泥为结合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发泡剂,制备了矾土基隔热浇注料,并研究了发泡剂加入量(w)分别为0.01%、0.03%、0.05%、0.1%、0.5%、1%时对矾土基隔热浇注料常温抗折强度、常温耐压强度、显气孔率、热导率、线收缩率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发泡剂SDS的加入能够明显提高试样的显气孔率,降低试样的热导率。在SDS加入量为0.1%(w)时,试样显气孔率高达45%,试样在500℃时的热导率仅为0.38 W·(m·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矾土 粉煤灰 十二烷基硫酸钠发泡剂 发泡法 隔热浇注料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米级α-Al_2O_3悬浮液的制备 被引量:1
15
作者 康峰 刘开琪 +1 位作者 罗志勇 袁永兵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61-364,共4页
以平均粒径20μm的球状氧化铝为主要原料,去离子水为溶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增稠剂(外加质量分数为1%),分别以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柠檬酸铵为分散剂,变化三种分散剂不同的加入量,制备了三种α-Al2O3悬浮液。通过测量三种悬... 以平均粒径20μm的球状氧化铝为主要原料,去离子水为溶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增稠剂(外加质量分数为1%),分别以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柠檬酸铵为分散剂,变化三种分散剂不同的加入量,制备了三种α-Al2O3悬浮液。通过测量三种悬浮液沉降1h后的沉降量,确定最佳分散剂种类及加入量。选用最佳分散剂及最佳加入量对应的悬浮液为研究对象,在不同pH下测量对应的Zeta电位,确定最佳pH;选用最佳分散剂、最佳加入量及最佳pH对应悬浮液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固含量条件下,测定对应的黏度值,确定最佳固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的分散剂有着不同的分散效果,其中,六偏磷酸钠对悬浮液的稳定效果最好;当六偏磷酸钠的加入量(W)为0.8%-1.0%时,悬浮液沉降量最低,分散效果最好;悬浮液pH为10时,其Zeta电位最低,稳定性最好;悬浮液固含量为60%(埘)时,黏度最低,稳定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级 Α-AL2O3 分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铁铜尾矿直接还原试验研究
16
作者 张峰 刘开琪 +1 位作者 王寿增 罗智勇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4-77,共4页
进行了含铁铜尾矿直接还原试验研究。铜尾矿筛分细磨,加入煤粉造球后在高温下还原,考察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造球配碳量对铁金属化率的影响,得出最佳还原方案。试验表明,配碳量14%的球团在1 200℃、还原40 min的条件下,铁金属化率达到... 进行了含铁铜尾矿直接还原试验研究。铜尾矿筛分细磨,加入煤粉造球后在高温下还原,考察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造球配碳量对铁金属化率的影响,得出最佳还原方案。试验表明,配碳量14%的球团在1 200℃、还原40 min的条件下,铁金属化率达到83%。该试验为合理利用含铁铜尾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尾矿 直接还原 铁金属化率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