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塑模具冷却系统的关键技术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
作者 冯刚 田雅萍 张朝阁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5-119,共5页
介绍了注塑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并着重探讨了注塑模具冷却的前沿技术包括脉冲技术、CO2气体冷却技术、随形冷却技术及发展现状。叙述了我国注塑模具冷却系统的研究现状。最后对注塑模具冷却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预测,结合现代先进... 介绍了注塑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并着重探讨了注塑模具冷却的前沿技术包括脉冲技术、CO2气体冷却技术、随形冷却技术及发展现状。叙述了我国注塑模具冷却系统的研究现状。最后对注塑模具冷却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预测,结合现代先进制造方法,降低设计成本,加强理论成果的适用性等成为未来研究者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模具 冷却系统 新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色注射成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2
作者 冯刚 田雅萍 +1 位作者 张朝阁 江平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1-115,共5页
介绍了双色注射成型工艺原理及特点,并着重探讨了双色注塑成型前沿技术及发展现状。最后对双色注塑成型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预测。指出双色注塑应与其它注塑技术结合,向多色、多材质注塑成型方向发展。精简加工操作程序、降低双色... 介绍了双色注射成型工艺原理及特点,并着重探讨了双色注塑成型前沿技术及发展现状。最后对双色注塑成型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预测。指出双色注塑应与其它注塑技术结合,向多色、多材质注塑成型方向发展。精简加工操作程序、降低双色产品的制作成本、优化双色注塑模具等将成为未来研究者的最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色注塑成型 成型原理 研究概况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在国产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郑志才 王尚 +5 位作者 田雅萍 陈艳 孙士祥 王强 孟祥武 韩军慧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41,共4页
研究了一种简易有效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分散入环氧树脂的方法,对树脂的工艺性进行试验研究;使用碳纤维复丝的力学性能来表征纤维/树脂界面性能和纤维强度转化效果,制备了含MWNTs的环氧树脂/碳纤维预浸料,并对使用此预浸料制备的复合... 研究了一种简易有效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分散入环氧树脂的方法,对树脂的工艺性进行试验研究;使用碳纤维复丝的力学性能来表征纤维/树脂界面性能和纤维强度转化效果,制备了含MWNTs的环氧树脂/碳纤维预浸料,并对使用此预浸料制备的复合材料单向板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MWNTs的用量为E–51的0.5%时,二者混合球磨8 h后配制的树脂溶液适用期大于24 h,黏度小于0.8 Pa·s,树脂浇铸体拉伸强度78 MPa,弯曲强度106 MPa,断裂伸长率4.3%;添加MWNTs之后纤维/树脂结合良好,复合材料单向板拉伸强度提升了7.2%,弯曲强度提升了9.73%,压缩强度提升了6.82%,层剪强度提升了11.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环氧树脂 界面性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挡风玻璃板注塑工艺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陶永亮 田雅萍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6-49,共4页
根据聚碳酸酯(PC)挡风玻璃板的要求和PC材料的特性,论述了PC挡风玻璃板注塑工艺设计流程,包括材料选择和设备选型、材料干燥工艺设计及注塑机螺杆注塑位置的确定、注塑工艺参数的设定和回火处理工艺设计等。其中,对材料干燥设备进行了改... 根据聚碳酸酯(PC)挡风玻璃板的要求和PC材料的特性,论述了PC挡风玻璃板注塑工艺设计流程,包括材料选择和设备选型、材料干燥工艺设计及注塑机螺杆注塑位置的确定、注塑工艺参数的设定和回火处理工艺设计等。其中,对材料干燥设备进行了改进,对注塑机各段螺杆注塑位置进行了详细计算,对注塑温度、压力和注射速率,保压压力、速度及时间,以及模具温度和冷却时间等注塑工艺参数进行了分析与设定。经生产实践验证,挡风玻璃板的注塑工艺设计合理,成型的制品满足设计要求,得到了用户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风玻璃板 聚碳酸酯 注塑工艺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增强无石棉垫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遇贤 刘卓鑫 +2 位作者 田健博 刘美红 周茂荣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共5页
为了优化配方并提高无石棉垫片的性能,以加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的无石棉垫片为研究对象,对MWCNTs和无石棉垫片的主要组成材料进行均匀配方设计,对制备的无石棉垫片材料进行拉伸强度、压缩率与回弹率、密度和老化系数的性能测试;采用... 为了优化配方并提高无石棉垫片的性能,以加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的无石棉垫片为研究对象,对MWCNTs和无石棉垫片的主要组成材料进行均匀配方设计,对制备的无石棉垫片材料进行拉伸强度、压缩率与回弹率、密度和老化系数的性能测试;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垫片各项性能与材料配方之间的回归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综合性能最优时的配方(按质量分数)如下:多壁碳纳米管2.48%、QY棉18.58%、矿物棉23.22%、高岭土23.22%、云母6.19%、滑石粉13.93%、纸浆12.38%;得到的回归方程式可以用来预估垫片材料的各项性能;不同组分材料对垫片材料性能的影响不一样,其中MWCNTs的含量对垫片的各项性能影响最大,且MWCNTs的加入能改善复合垫片材料的老化性能;随着MWCNTs含量的增加,无石棉垫片的拉伸强度、回弹率、密度和老化系数都增大,但压缩率逐渐减少。因此,在保证垫片材料的压缩率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增加MWCNTs的含量能显著提高无石棉垫片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无石棉垫片 均匀试验设计 老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钾晶须的改性对无石棉垫片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田健博 李遇贤 +2 位作者 刘美红 刘卓鑫 林海琳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91-596,共6页
由于钛酸钾晶须比表面积大且表面能高,易团聚,会影响复合材料的分散性,因此需要对它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通过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研究利用不同硅烷偶联剂的种类、浓度以及偶联反应时间改性后的钛酸钾晶须所抄取的密封垫片的性能,... 由于钛酸钾晶须比表面积大且表面能高,易团聚,会影响复合材料的分散性,因此需要对它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通过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研究利用不同硅烷偶联剂的种类、浓度以及偶联反应时间改性后的钛酸钾晶须所抄取的密封垫片的性能,得到最优的钛酸钾晶须的表面改性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当控制偶联反应时间为1 h,采用质量分数为3%的KH-560偶联剂时,表面处理后的钛酸钾晶须分散效果较好,表面有更多的附着物,团聚情况较轻,并且粘结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将利用最优表面改性方法处理后得到的钛酸钾晶须用于无石棉垫片的制备中,获得的无石棉密封垫片的压缩率达到18.169%,回弹率达到47.226%,拉伸强度达到13.803 MPa,与未添加钛酸钾晶须的无石棉密封垫片相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无石棉密封垫片的拉伸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钾晶须 无石棉密封垫片 表面改性 物理性能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