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儒道两家对相人术的超越及其文学表现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凤霞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5-107,共3页
相人术作为一种预测方术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留下许多记载。通过对人的外貌神情、举止言谈的观察 ,从而推断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儒道两家在文学作品中都有所表现。儒家遵照其“有诸内则发诸外”的原则 ,认为人物的美与善具有内在的联系 ,二...
相人术作为一种预测方术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留下许多记载。通过对人的外貌神情、举止言谈的观察 ,从而推断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儒道两家在文学作品中都有所表现。儒家遵照其“有诸内则发诸外”的原则 ,认为人物的美与善具有内在的联系 ,二者经历了由分离到重合的演变过程。道家则以美与善的巨大反差诠释了其独特的生命意识。虽然儒道都对人的外貌很关注 ,但儒家在伦理道德的层面品评人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道
相人术
生命意识
文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创作主体的自励与现实政治的批判——汉代诗人用世之志的文学阐释
2
作者
王凤霞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3-128,共6页
两汉诗歌在表现用世精神时 ,依创作主体的动机、态度划分 ,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自励型 ,一种是批判型。自励型用世精神的诗歌有的继承了先秦同题诗歌的传统 ,自励用世总是和家族、国家联系在一起 ,而出自下层文人之手的自励诗 ,虽然也是...
两汉诗歌在表现用世精神时 ,依创作主体的动机、态度划分 ,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自励型 ,一种是批判型。自励型用世精神的诗歌有的继承了先秦同题诗歌的传统 ,自励用世总是和家族、国家联系在一起 ,而出自下层文人之手的自励诗 ,虽然也是表现用世精神 ,但已经不再是立足于家族群体本位 ,而是以创作主体的个人为本位。它们在思想内容上对以往的自励诗有很大的突破 ,代表了汉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为魏晋时期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条件。批判型用世精神的诗歌产生于国家昏乱之际 ,诗人的初衷是通过批判改变现状 ,达到用世的目的。可是 ,整个社会的腐朽 ,不是几首诗就能改变的。在这种情况下 ,这些政治批判诗的作者有时又变得心灰意冷 ,由用世转变为顺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诗
用世精神
自励型
批判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道两家对相人术的超越及其文学表现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凤霞
机构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报社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5-107,共3页
文摘
相人术作为一种预测方术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留下许多记载。通过对人的外貌神情、举止言谈的观察 ,从而推断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儒道两家在文学作品中都有所表现。儒家遵照其“有诸内则发诸外”的原则 ,认为人物的美与善具有内在的联系 ,二者经历了由分离到重合的演变过程。道家则以美与善的巨大反差诠释了其独特的生命意识。虽然儒道都对人的外貌很关注 ,但儒家在伦理道德的层面品评人物 。
关键词
儒道
相人术
生命意识
文学表现
Keywords
the Confucianism and Taoist school
the Physiognomy
life consciousness
literature’s expression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创作主体的自励与现实政治的批判——汉代诗人用世之志的文学阐释
2
作者
王凤霞
机构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报社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3-128,共6页
文摘
两汉诗歌在表现用世精神时 ,依创作主体的动机、态度划分 ,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自励型 ,一种是批判型。自励型用世精神的诗歌有的继承了先秦同题诗歌的传统 ,自励用世总是和家族、国家联系在一起 ,而出自下层文人之手的自励诗 ,虽然也是表现用世精神 ,但已经不再是立足于家族群体本位 ,而是以创作主体的个人为本位。它们在思想内容上对以往的自励诗有很大的突破 ,代表了汉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为魏晋时期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条件。批判型用世精神的诗歌产生于国家昏乱之际 ,诗人的初衷是通过批判改变现状 ,达到用世的目的。可是 ,整个社会的腐朽 ,不是几首诗就能改变的。在这种情况下 ,这些政治批判诗的作者有时又变得心灰意冷 ,由用世转变为顺世。
关键词
汉诗
用世精神
自励型
批判型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儒道两家对相人术的超越及其文学表现
王凤霞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创作主体的自励与现实政治的批判——汉代诗人用世之志的文学阐释
王凤霞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