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载火箭子级回收技术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汪小卫 张普卓 +1 位作者 吴胜宝 申麟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28,共10页
运载火箭子级回收技术是航天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对运载火箭子级回收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根据运载火箭子级回收的发展情况和技术特点,梳理出运载火箭子级回收的三种技术类型,分别为伞降回收、垂直返回和带翼飞回式。根据这三种子... 运载火箭子级回收技术是航天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对运载火箭子级回收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根据运载火箭子级回收的发展情况和技术特点,梳理出运载火箭子级回收的三种技术类型,分别为伞降回收、垂直返回和带翼飞回式。根据这三种子级回收技术类型,对国际上的相关技术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梳理出了三种回收方式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关键技术内涵。文章进一步从技术难度、对总体设计布局影响、运载能力损失和回收过程复杂性等方面,对不同的子级回收技术类型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得到三种类型的回收方式各具特点,但伞降回收方式技术成熟度更高,最后给出了中国运载火箭子级回收技术初步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级回收 回收着陆 运载火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学科优化平台的运载火箭集成设计技术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俊峰 胡冬生 +1 位作者 张普卓 李烁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共4页
基于多学科优化设计平台对运载火箭回路设计中使用的各专业软件接口进行了规范及封装,解决了不同模型之间的数据交互问题,形成涵盖总体、弹道、姿控、气动、载荷等多个专业的集成设计仿真平台。仿真结果表明,集成平台大大缩短了运载火... 基于多学科优化设计平台对运载火箭回路设计中使用的各专业软件接口进行了规范及封装,解决了不同模型之间的数据交互问题,形成涵盖总体、弹道、姿控、气动、载荷等多个专业的集成设计仿真平台。仿真结果表明,集成平台大大缩短了运载火箭回路设计周期,精度较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专业耦合 总体回路 集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载火箭数据总线技术发展概述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海光 袁维佳 +1 位作者 唐庆博 唐超 《载人航天》 CSCD 2013年第6期84-90,共7页
随着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运载火箭1Mb/s的数据传输带宽已无法满足越来越大量的信息数据传输应用需求,发展高速数据总线势在必行。为适应新型运载火箭数据传输需要,通过对现今国内外航空、航天器应用的数据总线进行研究,对各类数据总线... 随着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运载火箭1Mb/s的数据传输带宽已无法满足越来越大量的信息数据传输应用需求,发展高速数据总线势在必行。为适应新型运载火箭数据传输需要,通过对现今国内外航空、航天器应用的数据总线进行研究,对各类数据总线的性能和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并依据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功能、性能要求,初步认为光纤通道总线是下一代运载火箭数据总线的首选,提出今后运载火箭应用光纤通道总线尚需开展的主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数据总线 光纤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应用于运载火箭上的组合制导方法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新民 谢全根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6-349,共4页
以惯性导航为基础的组合制导技术,既保持了惯性导航的独立性和抗干扰的特点,又可以提高制导的精度,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组合制导的形式很多,适合于运载火箭的组合制导方法主要有惯性导航+卫星导航组合制导、惯性导航+星光导... 以惯性导航为基础的组合制导技术,既保持了惯性导航的独立性和抗干扰的特点,又可以提高制导的精度,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组合制导的形式很多,适合于运载火箭的组合制导方法主要有惯性导航+卫星导航组合制导、惯性导航+星光导航组合制导两种基本形式。本文对以上两种组合制导方式的主要技术问题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对组合制导在运载火箭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制导 惯性导航 卫星导航 星光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载火箭分离装置引导与捕获过程非光滑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宏剑 庄方方 +2 位作者 季宝锋 黄诚 张希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33,共4页
分离装置是运载火箭中的一个重要部件,直接影响运载器飞行任务成败。以往研究多集中分离装置中连接释放过程,对后续引导与捕获相关过程研究尚少。对引导与捕获阶段相关非光滑动力学问题进行归纳,对相关现有技术进行总结,提出引导与捕获... 分离装置是运载火箭中的一个重要部件,直接影响运载器飞行任务成败。以往研究多集中分离装置中连接释放过程,对后续引导与捕获相关过程研究尚少。对引导与捕获阶段相关非光滑动力学问题进行归纳,对相关现有技术进行总结,提出引导与捕获阶段研究设计方法,并指出工程设计需关注的几个问题,对分离装置结构工程研究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分离装置 非光滑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氢输送管路Taconis热声振荡数值模拟研究
6
作者 张淇栋 厉彦忠 +3 位作者 马原 王磊 艾立强 吴胜宝 《低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2,共7页
针对低温氢输送管路构建二维半开口半封闭管仿真模型,通过初始温度梯度与瞬态初始压力扰动加载,计算获得了低温氢Taconis热声振荡基本特性,并对比研究了温度梯度β、热冷端温度比α、热冷端长度比ξ、管径和管长5个因素对热声振荡压力... 针对低温氢输送管路构建二维半开口半封闭管仿真模型,通过初始温度梯度与瞬态初始压力扰动加载,计算获得了低温氢Taconis热声振荡基本特性,并对比研究了温度梯度β、热冷端温度比α、热冷端长度比ξ、管径和管长5个因素对热声振荡压力振幅和频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低温氢管路系统存在临界温度梯度和临界热冷端温度比,超过临界值系统会振荡。热冷端长度比存在两个临界值,在振荡区内,频率随ξ的增加而增大,振幅在ξ=1处达到最大值,而在ξ=1两侧逐渐衰减。振荡特性受α、β、ξ及管路几何结构的影响,实际工程中建议通过调整温度、管径和管长等来抑制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conis 热声振荡 低温氢管路 压力振荡幅值 影响因素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8
7
作者 鲁宇 汪小卫 +2 位作者 高朝辉 申麟 庄方方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共7页
首先从伞降回收、垂直返回、带翼飞回和升力体式等类型分析了国外典型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发展现状;然后从技术难度、对总体设计体系的影响、运载能力损失、对主发动机的技术要求、回收过程复杂性等方面对各技术途径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并... 首先从伞降回收、垂直返回、带翼飞回和升力体式等类型分析了国外典型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发展现状;然后从技术难度、对总体设计体系的影响、运载能力损失、对主发动机的技术要求、回收过程复杂性等方面对各技术途径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并概述了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关键技术,开展了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经济性分析;最后对未来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发展进行展望。重复使用是运载火箭发展的必然途径,中国还需大力发展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未来还将走向天地往返+重复使用空间运输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重复使用 子级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态法的乙二醇-水固相物低温热导率实验研究
8
作者 张彦昭 艾立强 +3 位作者 吴胜宝 颜滢莉 沈惬 孙大明 《低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为获取乙二醇-水的固体热导率,研制了一种基于一维圆柱稳态导热假设的实验装置。在81—164 K温度范围内,测量了10%—99%浓度样品的乙二醇-水溶液冻结固相物热导率特性,并给出拟合公式。结果表明:热导率随乙二醇浓度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趋... 为获取乙二醇-水的固体热导率,研制了一种基于一维圆柱稳态导热假设的实验装置。在81—164 K温度范围内,测量了10%—99%浓度样品的乙二醇-水溶液冻结固相物热导率特性,并给出拟合公式。结果表明:热导率随乙二醇浓度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浓度10%—40%之间热导率快速下降,浓度超过80%时显著回升;低浓度(10%—30%)和高浓度(90%—99%)下热导率与温度呈负相关,中等浓度(40%—80%)下则呈正相关。实验发现装置漏热与冰层冻结速率的径向差异可能影响热导率分布均匀性。研究为乙二醇-水固体低温导热特性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热导率 乙二醇-水固相物 稳态法 热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午工程探空火箭伸杆展开机构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萱 杨华 +3 位作者 孙健 邹向荣 马鑫 周伟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78-682,共5页
根据子午工程探空火箭电子和电场探测需求,设计了套筒式伸杆展开机构.通过电子伸杆和电场伸杆的结构方案设计、力学仿真分析,伸杆单项力学试验,伸杆与整箭的匹配力学试验以及伸杆飞行试验验证得出,该伸杆技术方案合理可行,伸杆总体构型... 根据子午工程探空火箭电子和电场探测需求,设计了套筒式伸杆展开机构.通过电子伸杆和电场伸杆的结构方案设计、力学仿真分析,伸杆单项力学试验,伸杆与整箭的匹配力学试验以及伸杆飞行试验验证得出,该伸杆技术方案合理可行,伸杆总体构型、布局设计及结构方案设计满足科学探测各项技术指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工程 探空火箭 套筒式伸杆展开机构 电子伸杆 电场伸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运载火箭发射空间太阳能电站相关技术问题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朝辉 王俊峰 +2 位作者 童科伟 容易 龙乐豪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54,共4页
建设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工程可实现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将其发射入轨的能力。中国正在开展重型运载火箭的可行性方案论证,基于重型运载火箭及其未来发展型号来实现太阳能电站的发射是最具实现性的方案之一。结合构想的空间太阳能电站方案,... 建设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工程可实现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将其发射入轨的能力。中国正在开展重型运载火箭的可行性方案论证,基于重型运载火箭及其未来发展型号来实现太阳能电站的发射是最具实现性的方案之一。结合构想的空间太阳能电站方案,开展发射方案及任务规划的分析,提出了重型运载火箭和其拓展方案在空间太阳能电站建设任务中的可能应用,以及重型运载火箭在执行空间太阳能电站任务中所需攻关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太阳能电站 重型运载火箭 核动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载火箭数字化研制技术的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肖 李广志 +2 位作者 高朝辉 李烁 张霞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38,共5页
传统的运载火箭采用的分散式串行研制技术难以满足新形势对运载火箭研制的快速、经济、高效等要求。通过开展运载火箭核心能力建设体系规划方案论证的方式,全面梳理了运载火箭全生命周期对数字化研制技术的需求;对国外运载火箭数字化研... 传统的运载火箭采用的分散式串行研制技术难以满足新形势对运载火箭研制的快速、经济、高效等要求。通过开展运载火箭核心能力建设体系规划方案论证的方式,全面梳理了运载火箭全生命周期对数字化研制技术的需求;对国外运载火箭数字化研制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对标国外先进的运载火箭数字化研制技术,提出了中国运载火箭数字化研制技术的发展重点和实施途径,形成运载火箭数字化研制技术的总体发展思路与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数字化研制技术 协同环境 虚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宙神5系列运载火箭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菽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6-60,共5页
宇宙神5系列运载火箭是美国现役的运载火箭,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强大的运载能力。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正计划通过加大芯级直径,发展新型上面级等手段对宇宙神5进行改进升级,以满足未来空间运输的需求。
关键词 宇宙神5 运载火箭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飞行器轨迹跟踪制导与编队保持问题研究
13
作者 滕庆骅 惠俊鹏 +1 位作者 李天任 杨奔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68,共9页
飞行器的智能化升级对制导能力提出了新的需求,传统算法在有偏差条件下跟踪空间三维轨迹的表现不佳。基于TD3强化学习算法设计了飞行器轨迹跟踪制导方式。通过偏差形式的动作空间、奖励函数中的惩罚项、距离变化率的导引,解决了算法训... 飞行器的智能化升级对制导能力提出了新的需求,传统算法在有偏差条件下跟踪空间三维轨迹的表现不佳。基于TD3强化学习算法设计了飞行器轨迹跟踪制导方式。通过偏差形式的动作空间、奖励函数中的惩罚项、距离变化率的导引,解决了算法训练难收敛、控制量波动过大、中末交班点偏差累积大等问题。相比传统LQR算法,强化学习制导算法的制导精度、偏差适应性均有较大提升,且具备良好的泛用性,能够应用于小规模编队保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3算法 标准轨迹制导 强化学习制导 编队保持 蒙特卡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使用运载器无罩顶推发射技术研究
14
作者 李洋 高祥武 +1 位作者 郑宏涛 孙光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26,共6页
对比分析了重复使用运载器3种主要发射技术的特点,其中运载火箭无罩顶推发射具有技术跨度小、运载能力强和分离逃逸快等优点,并从气动特性、力学环境、制导导航与控制、器箭分离和应急逃逸等方面分析了重复使用运载器无罩顶推发射需要... 对比分析了重复使用运载器3种主要发射技术的特点,其中运载火箭无罩顶推发射具有技术跨度小、运载能力强和分离逃逸快等优点,并从气动特性、力学环境、制导导航与控制、器箭分离和应急逃逸等方面分析了重复使用运载器无罩顶推发射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对该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运载器 无罩顶推发射 重复使用运载器-火箭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NA的虚拟试验实现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代坤 赵雯 +2 位作者 张灏龙 施国强 张耀磊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57-863,共7页
虚拟试验支撑框架研究是引领整个虚拟试验验证系统快速有效发展的核心,也是试验测试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针对虚拟试验验证技术的应用背景,研究了美国国防部开发的试验与训练使能结构(TENA),详细分析了体系结构框架及若干关键技术,重点... 虚拟试验支撑框架研究是引领整个虚拟试验验证系统快速有效发展的核心,也是试验测试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针对虚拟试验验证技术的应用背景,研究了美国国防部开发的试验与训练使能结构(TENA),详细分析了体系结构框架及若干关键技术,重点包括TENA元模型,TENA中间件,TENA与HLA的关系。最后提出了采用TENA技术的虚拟试验验证技术的研究思路,并对虚拟试验验证使能支撑框架(VITA)中涉及到的共性技术和应用层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NA 虚拟试验 元模型 中间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模态声学贡献量与板面声学贡献量的减速箱降噪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晋鹏 常山 +2 位作者 刘更 吴立言 张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0-216,共7页
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肋板有效添加区域的方法。首先以单级人字齿轮减速器箱体为研究对象,采用FEM/BEM方法计算了箱体的辐射噪声。接着在分析了声传递向量和模态声学贡献量的基础上划分了板面并进行了板面声学贡献量分析,确定... 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肋板有效添加区域的方法。首先以单级人字齿轮减速器箱体为研究对象,采用FEM/BEM方法计算了箱体的辐射噪声。接着在分析了声传递向量和模态声学贡献量的基础上划分了板面并进行了板面声学贡献量分析,确定出了声学贡献量较大的区域。最后对箱体进行了结构改进确定出了肋板的有效添加区域。结果表明声传递向量和模态声学贡献量的分析结果可以为板面划分提供依据,使得板面划分更有针对性,从而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出声学贡献量较大的区域,为有效添加区域的确定提供基础,在有效添加区域上添加肋板可以明显降低对应场点上的辐射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箱 声传递向量 模态声学贡献量 板面声学贡献量 辐射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与重复使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鲁宇 蔡巧言 王飞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共9页
重复使用运载器具有快速、廉价的特性和潜在的军事应用价值,是自由进出空间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加快推进临近空间与重复使用技术融合发展,将显著提升中国自由进出空间的能力,在空天领域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基于国内外发展情况,梳理了... 重复使用运载器具有快速、廉价的特性和潜在的军事应用价值,是自由进出空间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加快推进临近空间与重复使用技术融合发展,将显著提升中国自由进出空间的能力,在空天领域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基于国内外发展情况,梳理了重复使用技术发展途径,深入分析了发展趋势和发展启示,从传统运载火箭构型、升力式火箭动力和组合动力3个方面探讨了重复使用技术的特点和难点,并提出了重复使用技术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重复使用 航天运输 火箭动力 组合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基组合循环高超声速飞行器爬升-巡航全局轨迹优化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郑雄 刘竹生 +2 位作者 杨勇 雷建长 李争学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共8页
研究火箭基组合循环(Rocket Based Combined Cycle,RBCC)高超声速飞行器爬升-巡航全局轨迹优化问题。结合飞行器任务剖面和RBCC发动机特点,给出了飞行轨迹的分段准则,并对各段的特点和难点进行分析。为解决同时优化巡航高度、马赫数、... 研究火箭基组合循环(Rocket Based Combined Cycle,RBCC)高超声速飞行器爬升-巡航全局轨迹优化问题。结合飞行器任务剖面和RBCC发动机特点,给出了飞行轨迹的分段准则,并对各段的特点和难点进行分析。为解决同时优化巡航高度、马赫数、飞行攻角以及发动机节流阀开度的难题,提出一种"粒子群优化算法+伪谱法"的嵌套优化策略。针对该策略,建立了轨迹优化数学模型,在模型求解过程中全面考虑RBCC发动机性能与飞行状态的耦合及动压、过载、热流密度等约束。结果表明,RBCC高超声速飞行器在30km、马赫数为6.5的巡航状态下爬升-巡航全局轨迹燃料最省,且优化所得轨迹满足各约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CC高超声速飞行器 轨迹优化 粒子群优化算法 Radau伪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梯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汪小卫 鲁宇 +2 位作者 刘丙利 张普卓 吴胜宝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44,共4页
天梯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未来新概念航天运输系统,在航天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国内外在天梯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对天梯在航天运输系统领域的应用需求进行分析,描述天梯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原理,最后针对未来大规模进入空间需... 天梯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未来新概念航天运输系统,在航天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国内外在天梯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对天梯在航天运输系统领域的应用需求进行分析,描述天梯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原理,最后针对未来大规模进入空间需求,给出总体参数指标。研究内容为后续开展天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梯 需求分析 组成 特点 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粒子群算法的运载火箭弹道优化设计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柳 张雪梅 +2 位作者 唐琼 申麟 王俊峰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和方向加速法组合成的PSO-Powell算法,能进行大范围搜索,其最优解具有全局收敛性。在该算法中,对粒子群算法的参数设置进行了改进,提升了其性能,并引入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处理优化问题的约束条件,提高了最优解的... 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和方向加速法组合成的PSO-Powell算法,能进行大范围搜索,其最优解具有全局收敛性。在该算法中,对粒子群算法的参数设置进行了改进,提升了其性能,并引入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处理优化问题的约束条件,提高了最优解的精度。仿真结果表明PSO-Powell算法应用于运载火箭弹道优化设计具有良好效果,可以提升运载能力,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弹道优化 粒子群算法 组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