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化硼协同低温等离子体催化甲烷干重整性能研究
1
作者 李原玲 郭京京 +3 位作者 唐晨心 戴静 任哲敏 郭少青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111,共7页
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与氮化硼(BN)的协同作用为甲烷干重整(DRM)反应低温高效运行和对于温室气体CO_(2)和CH_(4)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替代方案。采用不同温度(800、900、1000、1050℃)热解氮化硼,并将其与DBD等离子体协同... 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与氮化硼(BN)的协同作用为甲烷干重整(DRM)反应低温高效运行和对于温室气体CO_(2)和CH_(4)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替代方案。采用不同温度(800、900、1000、1050℃)热解氮化硼,并将其与DBD等离子体协同催化DRM反应。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一系列表征分析,考察其与DBD协同催化DRM反应制合成气(H_(2)和CO)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BN_1000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性能。TEM和N_(2)吸脱附曲线的孔径分析结果表明,1000℃热解的BN材料中丰富的孔隙结构促进了CO_(2)的吸附和低阻力扩散,从而提高了DRM反应中进料气的转化率,而其B—O键的存在也增强了合成气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干重整 等离子体催化 氮化硼 热解温度 孔隙结构 B—O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酸雨胁迫下中国北方小麦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倪寿清 宋晓东 +2 位作者 崔清洁 李建国 杨国栋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2,共4页
用pH为2.0、3.0、4.0、5.0和6.0的模拟酸雨在小麦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对其进行喷淋。研究结果表明:酸雨喷淋后,叶片出现可见伤斑的阈值是pH=3.0,酸雨使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减少,丙二醛含量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受到... 用pH为2.0、3.0、4.0、5.0和6.0的模拟酸雨在小麦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对其进行喷淋。研究结果表明:酸雨喷淋后,叶片出现可见伤斑的阈值是pH=3.0,酸雨使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减少,丙二醛含量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受到抑制。模拟酸雨对小麦的影响随酸雨的氢离子浓度增大而愈显著,且与酸雨处理次数和处理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酸雨 北方小麦 生理变化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Sr在微风化二长花岗岩中迁移实验及模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瑞青 陈超 +2 位作者 谢添 陈文杰 朱君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8-263,I0003,共7页
采用加压的方式,利用动态柱实验方法,通过3H、90Sr在微风化二长花岗岩中的穿透曲线,研究了90Sr在微风化二长花岗岩中的迁移规律,获得90Sr在微风化二长花岗岩中的迁移参数。实验中控制流速为1 mL/h,3H总活度为10^(4)Bq,迁移实验进行了120... 采用加压的方式,利用动态柱实验方法,通过3H、90Sr在微风化二长花岗岩中的穿透曲线,研究了90Sr在微风化二长花岗岩中的迁移规律,获得90Sr在微风化二长花岗岩中的迁移参数。实验中控制流速为1 mL/h,3H总活度为10^(4)Bq,迁移实验进行了120 h,3H浓度峰值出现在8.0 h,活度浓度峰值为213.4 kBq/L,穿透曲线无明显拖尾现象;90Sr总活度为5×10^(4)Bq,迁移实验进行了132 d,90Sr浓度峰值出现在27.4 d,活度浓度峰值为46.26 kBq/L,浓度下降阶段呈现明显的拖尾现象。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基于3H的穿透曲线计算得到微风化二长花岗岩的垂向弥散度为3.03 cm;对比了平衡模型、双点吸附模型、两区模型、双点吸附两区模型四种模型下90Sr在微风化二长花岗岩中的迁移拟合结果,发现四种模型拟合结果相差较大,其中双点吸附两区模型通过引入非流动区含水量、溶质交换一级速率系数、非平衡吸附一级速率系数等参数能够更好地描述核素在微风化二长花岗岩介质迁移过程中的拖尾现象。结果表明:90Sr在微风化二长花岗岩中的吸附分配系数为1.23 mL/g,溶质交换一级速率系数为0.227/d,非平衡吸附一级速率系数为0.11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迁移 花岗岩 非平衡吸附 双点吸附两区模型 一级速率系数 90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核电厂址污染物扩散数值风洞模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武胜 吕思博 林海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9-375,共7页
为评估核电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集成CFD-数值风洞软件,采用Autocad进行前处理建模,采用Paraview软件进行后处理分析,以研究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扩散过程。利用2003年于俄克拉荷马州俄克拉荷马市进行的城市联合实地研究(IOP9)的观测数... 为评估核电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集成CFD-数值风洞软件,采用Autocad进行前处理建模,采用Paraview软件进行后处理分析,以研究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扩散过程。利用2003年于俄克拉荷马州俄克拉荷马市进行的城市联合实地研究(IOP9)的观测数据对该数值风洞软件进行评估,比较了数值风洞与IOP9现场试验污染物释放点下风向轴线污染物体积分数和风场结果。比对结果显示,风场各性能统计指标F_(AC5)=F_(AC2)=1,F_(B)=-0.23,M_(G)=0.75,E_(NMS)=0.07,S_(AA)=11.9;污染物体积分数统计指标F_(AC5)=1,模拟结果与观测数据较吻合。以某滨海核电厂为对象,研究核电厂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垂直于来流风向污染物体积分数总体呈高斯分布,受地形影响在山脊等位置处体积分数会陡然下降。将数值模拟的体积分数和风洞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各垂直剖面监测点的吻合因子为10,各水平剖面监测点的吻合因子为3.5。数值风洞模拟结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现场试验和风洞试验结合可为核电厂污染物扩散模拟研究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核电站 CFD 数值风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样品中^(90)Sr和^(239+240)Pu的联合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周 李鹏翔 +4 位作者 高泽全 张静 姜恺 宋沁楠 韩玉虎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36,共6页
针对气溶胶、沉降灰、土壤、生物及淡水等环境样品中90Sr、239+240Pu的联合分析进行了流程设计,并通过实际样品的测量对流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90 Sr分析流程的化学回收率为44.3%~90.2%,平均值为73.8%;239+240Pu分析流程的放化回收率... 针对气溶胶、沉降灰、土壤、生物及淡水等环境样品中90Sr、239+240Pu的联合分析进行了流程设计,并通过实际样品的测量对流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90 Sr分析流程的化学回收率为44.3%~90.2%,平均值为73.8%;239+240Pu分析流程的放化回收率为40.2%~104.3%,平均值为79.3%。在可给出单个样品化学(放化)回收率的前提下,该联合分析流程可以满足日常环境监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SR ^239+240Pu 联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物通过海水途径对铯、钴、锌的浓集与排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戚勇 马风 +2 位作者 周彩云 秦苏云 李淑琴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4-121,共8页
本文报道了海洋生物通过海水途径对铯、钴、锌的浓集与排出研究的实验结果。实验生物为珍珠贝、梭子蟹、黑鲷和扇贝,均取自广东大亚湾海域,在分别含一定浓度的Cs、Co或Zn的海水中培养7d,进行浓集实验,然后以浅海挂养(贝类... 本文报道了海洋生物通过海水途径对铯、钴、锌的浓集与排出研究的实验结果。实验生物为珍珠贝、梭子蟹、黑鲷和扇贝,均取自广东大亚湾海域,在分别含一定浓度的Cs、Co或Zn的海水中培养7d,进行浓集实验,然后以浅海挂养(贝类)或清洁海水池养(蟹类和鱼类)的方式进行排出实验,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生物不同组织或器官中元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Cs在珍珠贝闭壳肌中的浓集因子最大(19),在鳃中最低(4);在梭子蟹壳中的饱和平衡期最长,约为117d,表明壳对Cs的新陈代谢作用较缓。Co和Zn在实验生物中的吸收过程很长,尤以在黑鲷肉中最为突出,其值达660d;相应的其生物半排期也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 浓集 排出 海水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Sr、^(137)Cs在河流-沉积物体系的吸附规律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韩宝华 李建国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56-760,共5页
90Sr、137Cs在河流-沉积物体系的吸附规律及分配系数(Kd)是我国内陆核电厂选址和核环境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放射性核素在河流-沉积物体系的吸附规律包括:①放射性核素在河流、沉积物中的浓度分布;②核素在河流-沉积物体系的分配系数;③... 90Sr、137Cs在河流-沉积物体系的吸附规律及分配系数(Kd)是我国内陆核电厂选址和核环境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放射性核素在河流-沉积物体系的吸附规律包括:①放射性核素在河流、沉积物中的浓度分布;②核素在河流-沉积物体系的分配系数;③多种因素对放射性核素在河流-沉积物中吸附规律的影响;④吸附机理、吸附动力学等的有关研究。介绍了国内外90Sr、137Cs在河流-沉积物体系的吸附规律研究进展及发展动态。20世纪80年代,国外已开展了90Sr、137Cs在河流-沉积物中吸附规律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90Sr、137Cs在河流-沉积物中吸附行为研究日益受到关注,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①现场河流、沉积物中核素浓度调查;②现场及实验室Kd值测定;③各种因素对Kd值影响研究。目前,我国拟建内陆核电厂排放核素在河流生态系统的行为研究还未开展,其实验方法学、影响因素研究等仍是空白领域,建议尽快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为评估内陆核设施放射性排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Sr 137Cs 河流 沉积物 吸附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及加工品中^(210)Po含量测定及内照射剂量估算 被引量:6
8
作者 李鹏翔 李周 +4 位作者 张静 杨海兰 高泽全 姜恺 韩玉虎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3-106,共4页
采用同位素示踪法对常见的18种食品及加工品中^(210)Po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所致内照射剂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茶叶、香烟中^(210)Po比活度较高,分别为(16.1±0.5)、(29.9±1.0)Bq/kg(干重),表明这两种加工品对^(210)Po有... 采用同位素示踪法对常见的18种食品及加工品中^(210)Po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所致内照射剂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茶叶、香烟中^(210)Po比活度较高,分别为(16.1±0.5)、(29.9±1.0)Bq/kg(干重),表明这两种加工品对^(210)Po有较强的浓集作用;其余16种食品的可食部分中^(210)Po比活度约为0.029~4.78Bq/kg(鲜重)。依据测定的数据,估算出我国居民由食品摄入^(210)Po所致的年待积有效剂量约为95μSv/a,贡献相对较大的是粮食(37.7%)、蔬菜(28.8%)和水产品(2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9Po示踪 Α谱仪 ^210Po含量 食品 剂量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设施液态流出物中^(129)I的测定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彩虹 宋海龙 任晓娜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0-213,共4页
研究了核设施液态流出物中12 9I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先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浓集水样中的碘 ,经NaClO溶液解吸 ,CCl4 萃取 ,NaHSO3溶液反萃分离后制成AgI沉淀源 ,再用HPGeγ谱仪进行γ谱测量 ,也可对反萃液直接进行液闪测量。结果表明 :HPGe... 研究了核设施液态流出物中12 9I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先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浓集水样中的碘 ,经NaClO溶液解吸 ,CCl4 萃取 ,NaHSO3溶液反萃分离后制成AgI沉淀源 ,再用HPGeγ谱仪进行γ谱测量 ,也可对反萃液直接进行液闪测量。结果表明 :HPGeγ谱仪对12 9Ⅰ的 3 9 6keVγ射线全能峰的探测效率随质量厚度呈指数下降 ;碘载体含量对液闪测量的探测效率影响不大 ,在本实验条件下 ,探测效率为 85 % ;γ谱测量时间为1 0 0 0min,方法的探测限为 0 0 1 6Bq/L ;液闪测量时间为 1 0 0min ,方法的探测限为 0 0 3 7Bq/L。该方法的全程回收率为 60 %~ 8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设施 液态流出物 Γ谱分析 液闪测量 碘129 环境监测 放射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树脂在气溶胶^(210)Pb、^(210)Bi和^(210)Po联合分析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静 李鹏翔 +4 位作者 李周 保莉 王瑞俊 高泽全 宋沁楠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53,共6页
气溶胶中^(210)Pb、^(210)Bi和^(210)Po的活度浓度处于不平衡状态,本工作对3种核素联合分析进行了方法设计,并采用标准溶液对方法进行了验证。方法验证了Sr树脂对Pb-Bi-Po的分离。依据三种核素的回收率^(210)Bi(约97%)>^(210)Po(约93... 气溶胶中^(210)Pb、^(210)Bi和^(210)Po的活度浓度处于不平衡状态,本工作对3种核素联合分析进行了方法设计,并采用标准溶液对方法进行了验证。方法验证了Sr树脂对Pb-Bi-Po的分离。依据三种核素的回收率^(210)Bi(约97%)>^(210)Po(约93%)>^(210)Pb(约89%)、PbSO_4中^(210)Bi的生长曲线及BiOCl的衰变曲线,可以确定Sr树脂对3种核素的分离效果较好。Sr树脂在气溶胶^(210)Pb、^(210)Bi和^(210)Po中的联合分析应用研究,可以应用于探究气溶胶中Pb-Bi-Po不平衡现象,为气溶胶分析提供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树脂 ^(210)Pb ^(210)Bi ^(210)Po 联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人血液中铅砷汞镉 被引量:7
11
作者 韩宝华 李建国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69-770,共2页
关键词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汞镉 测定 重金属污染 血液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放射性废液中硫酸根 被引量:6
12
作者 韩宝华 郑鸿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7-178,180,共3页
采用取样量较少的离子色谱法测定了放射性废液中硫酸根含量。放射性废液先经稀释1 250倍,然后进行离子色谱测定。进样量为100μL,将硫酸根标准溶液加入于试样基体溶液中制作工作曲线。试样的基体溶液系在放射性废液中加入钡离子使其中... 采用取样量较少的离子色谱法测定了放射性废液中硫酸根含量。放射性废液先经稀释1 250倍,然后进行离子色谱测定。进样量为100μL,将硫酸根标准溶液加入于试样基体溶液中制作工作曲线。试样的基体溶液系在放射性废液中加入钡离子使其中硫酸根完全生成硫酸钡沉淀除去后制成。由于采用了上述的高倍稀释方法,不但使废水样的放射性大大降低,而且还避免了溶液中共存的金属离子生成沉淀而堵塞色谱柱的干扰因素。分别在从两个试样制备的基体液中加入硫酸根标准溶液制作工作曲线,算得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6和0.997 4,方法的检出限为18.9μg·L^-1。根据测量峰面积计算所得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6%,回收率试验的结果在96.7%-103.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硫酸根 放射性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SMIC掩星反演大气温湿资料的质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马旭林 姜胜 +1 位作者 于月明 郭欢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1-849,共9页
针对COSMIC(Constellation Observation System of Meteorology Ionosphere and Climate)掩星反演的大气温度和水汽压二级资料,利用常规探空观测和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分析资料分别进行质量检验分析,... 针对COSMIC(Constellation Observation System of Meteorology Ionosphere and Climate)掩星反演的大气温度和水汽压二级资料,利用常规探空观测和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分析资料分别进行质量检验分析,以揭示反演资料质量的海陆差异、随纬度和高度变化等三维空间特征。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反演资料的温度略低于探空观测与NCEP分析资料,温度与水汽压相对于检验资料的均方根误差较小;全球范围内,反演大气温湿资料的质量随高度和纬度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而且海洋和陆地上质量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也存在显著不同。总体上看,COSMIC反演大气温湿资料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与精确度,可作为我国数值预报资料同化的新资料,反演温湿资料的质量特征也可为COSMIC资料同化的质量控制和垂直稀疏化方案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掩星 COSMIC 探空资料 观测资料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8)Pu在干旱地区包气带砂土中的迁移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洋 张艾明 +2 位作者 陈海龙 杨洁 赵杨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97-99,共3页
为了获取钚在干旱地区某处置场场址包气带砂土中的迁移规律,使用^(238)Pu作为示踪源,采用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方法对其在砂土的迁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该场址,砂土对^(238)Pu的吸附能力很强;静态实验测量得到的分配系数与动态实... 为了获取钚在干旱地区某处置场场址包气带砂土中的迁移规律,使用^(238)Pu作为示踪源,采用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方法对其在砂土的迁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该场址,砂土对^(238)Pu的吸附能力很强;静态实验测量得到的分配系数与动态实验拟合计算得到的相差不大;采用非平衡模式模拟该场址包气带砂土中^(238)Pu的迁移是恰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氚长期大气释放的剂量评价模型 被引量:4
15
作者 申慧芳 姚仁太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1-537,共7页
描述了一改进的氚长期大气释放剂量评价模型,该模型是建立在氚化水(HTO)从空气向植物和动物产品中的HTO和有机氚(OBT)迁移的保守假设上,考虑了氚的两种不同形态。在计算植物产品中氚的浓度时分为叶类和非叶类产品,同时考虑了土壤中氚对... 描述了一改进的氚长期大气释放剂量评价模型,该模型是建立在氚化水(HTO)从空气向植物和动物产品中的HTO和有机氚(OBT)迁移的保守假设上,考虑了氚的两种不同形态。在计算植物产品中氚的浓度时分为叶类和非叶类产品,同时考虑了土壤中氚对不同种类植物氚浓度的贡献率;对动物产品中HTO浓度计算时,考虑了不同水源份额的平均权重以及动物产品的含水量,这些水源包括皮肤吸收、呼吸、饮用和食物。在剂量计算时除了考虑食入途径,还考虑呼吸和皮肤吸收对人的剂量贡献。通过与比活度模型和NEWTRI模型比较,表明该模型能更好地反映氚长期释放后通过食物链对人造成的剂量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大气释放 剂量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法核电厂事故污染土壤快速分类
16
作者 陈海龙 董豫阳 +1 位作者 于志翔 廉冰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01-605,共5页
针对核电厂事故后环境修复过程产生的放射性污染土壤,采用MC法分析了污染土壤包装容器外表面100 mm处剂量率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包装容器外表面100 mm处剂量率大小建立了核电厂事故污染土壤中两种主要核素^(137)Cs和^(90)Sr同时存在时的... 针对核电厂事故后环境修复过程产生的放射性污染土壤,采用MC法分析了污染土壤包装容器外表面100 mm处剂量率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包装容器外表面100 mm处剂量率大小建立了核电厂事故污染土壤中两种主要核素^(137)Cs和^(90)Sr同时存在时的快速分类方法,实现对污染土壤的快速筛分,减少核电厂事故需处理处置的放射性污染土壤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土壤 MC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