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3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辐射防护发展的驱动因素初探
1
作者 刘立业 王任泽 +3 位作者 于伟跃 安鸿翔 孙庆红 高泽全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7-206,共10页
为探究辐射防护学科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简要回顾了重要国际组织、核能先进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在辐射防护领域的发展历程。由此,初步归纳得出辐射防护学科发展的五个重要驱动因素——辐射效应认识的深化、核设施与核活动的拓展、相关技... 为探究辐射防护学科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简要回顾了重要国际组织、核能先进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在辐射防护领域的发展历程。由此,初步归纳得出辐射防护学科发展的五个重要驱动因素——辐射效应认识的深化、核设施与核活动的拓展、相关技术的发展、社会因素的进步、全球化与自主化。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上述驱动因素的变化与阶段特征,简要梳理了国际组织、部分国家和地区在辐射防护领域的战略研究议程(SRA),并基于上述驱动因素初步分析探讨了我国辐射防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供学界参考和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防护 机遇与挑战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碘防护面罩过滤盒结构与性能研究
2
作者 陈建利 王稹 +7 位作者 俞杰 李健 刘经国 韩明 梁书玮 张崇文 张昭辰 任宏正 《核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2-367,共6页
本文通过CFD数值模拟与实验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气流在过滤盒内部流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结构设计的优势与缺陷,探讨了活性炭粒径对阻力与碘净化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扇形结构过滤盒具有较高的活性炭利用率与最低的阻力,建立的数学模... 本文通过CFD数值模拟与实验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气流在过滤盒内部流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结构设计的优势与缺陷,探讨了活性炭粒径对阻力与碘净化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扇形结构过滤盒具有较高的活性炭利用率与最低的阻力,建立的数学模型可用于过滤盒的设计与预测。为满足除碘效率99%的技术要求,在湿度(90±2)%、温度50℃、平均气流量64 L/min(气流比速7.5 cm/s)实验条件下,针对1.5cm厚度炭层,选择平均粒径为0.9mm活性炭相对合理。研究结果可为未来新型过滤盒的设计与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面罩 过滤盒 CFD数值模拟 放射性甲基碘 净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基核辐射探测器研究进展
3
作者 杜青波 杨亚鹏 +5 位作者 高旭东 张智 赵晓宇 王惠琦 刘轶尔 李国强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7-756,共20页
碳化硅(SiC)半导体材料具有宽禁带、大晶体原子离位阈能及高电子空穴迁移速率等众多突出优势,基于其研制的SiC核辐射探测器具有耐高温、抗辐照、体积小、响应快等优点。高质量、大尺寸SiC晶体材料与外延生长技术及器件制备工艺的不断提... 碳化硅(SiC)半导体材料具有宽禁带、大晶体原子离位阈能及高电子空穴迁移速率等众多突出优势,基于其研制的SiC核辐射探测器具有耐高温、抗辐照、体积小、响应快等优点。高质量、大尺寸SiC晶体材料与外延生长技术及器件制备工艺的不断提升,极大地促进了SiC基核辐射探测器的发展。本文从SiC核辐射探测器的原理及性能评价指标入手,分析了辐射探测时SiC材料与各种辐射粒子相互作用的方式、主要性能指标,以及主要性能指标与SiC晶体缺陷等的关系,并基于SiC晶体的物理性质,总结对比了探测器级SiC晶体衬底制备和外延生长的方法,重点介绍了SiC带电粒子探测器、中子探测器、X/γ探测器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SiC基核辐射探测器发展面临的挑战,为提高SiC基核辐射探测器的性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宽禁带半导体 半导体核辐射探测器 单晶生长 外延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站仪定位的辐射场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原 刘立业 +6 位作者 李华 刘学刚 程锦锋 王晓龙 龙泽宇 李会 陈凌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6-342,共7页
在核设施检修或退役中,往往需要对现场的辐射剂量场进行测量。传统的剂量率仪不支持空间坐标测量,需要额外的坐标测量工具,且剂量测量和坐标测量不同步,使得测量效率受到限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站仪定位的测量方法,可同时测... 在核设施检修或退役中,往往需要对现场的辐射剂量场进行测量。传统的剂量率仪不支持空间坐标测量,需要额外的坐标测量工具,且剂量测量和坐标测量不同步,使得测量效率受到限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站仪定位的测量方法,可同时测量剂量率和对应的空间坐标,定位精度为mm级,研制了测量系统样机。使用样机对某个水泥固化放射性废物桶进行了测试实验,与蒙特卡罗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测量值与模拟值的相对偏差遵循正态分布,平均偏差为12.8%,标准偏差为9.37%,数量大约占96%的测量点位的相对偏差在[-30%,5%]的范围内,体现了较高的测量精度。对某核设施厂房的另外两个较为复杂的场景进行辐射场测量,使用对数变换普通克里金方法对离散的测量点进行辐射场插值计算,三维辐射场重构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可控制在50%左右。结果表明通过基于全站仪的辐射场测量系统可对现场的三维辐射场进行重构,精度可以满足三维辐射场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辐射场测量 三维辐射场重构 全站仪定位 辐射防护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防护剂和治疗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红艳 刘建功 +4 位作者 党旭红 张忠新 张慧芳 左雅慧 段志凯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21-326,共6页
随着核能与核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人们接触电离辐射的机会日益增多。辐射防护剂和治疗剂的应用倍受关注,但目前使用的许多辐射防护剂和治疗剂都不太理想。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研究高效、低毒的天然辐射防护剂。本文主要关注了化学... 随着核能与核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人们接触电离辐射的机会日益增多。辐射防护剂和治疗剂的应用倍受关注,但目前使用的许多辐射防护剂和治疗剂都不太理想。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研究高效、低毒的天然辐射防护剂。本文主要关注了化学类、植物和天然中草药的辐射防护剂以及细胞因子和干细胞辐射治疗剂的应用前景。氨磷汀(WR-2721)及相关化合物最具市场前景,但是严重的不良反应限制其临床应用。植物提取物和天然中草药具有毒性小、价格相对低廉、可以口服给药,并且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发挥作用的优势,因此成为国内外研究关注的热点。细胞因子治疗能够预防或减少急性辐射综合症(ARS)。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分泌造血生长因子、重建造血微环境、低免疫原性、易于外源基因转染和表达等优点,将其应用于急性辐射损伤的临床治疗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因此,植物和中草药作为辐射防护剂和MSC作为放射治疗剂的协同应用可能是未来研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辐射损伤 辐射防护剂 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防护用中国参考人体素模型建立、应用及最新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潘羽晞 邱睿 +3 位作者 刘立业 任丽 朱桓君 李君利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9-205,共7页
以中国女性参考人体素模型为例,介绍了中国成年男女参考人体素模型的建立工作,包括构建非均匀骨模型,补充辐射敏感器官,进行器官二次分割和调整等过程。最后建立的中国参考人体素模型基本包含了ICRP新建议书中所有辐射敏感器官,器官质... 以中国女性参考人体素模型为例,介绍了中国成年男女参考人体素模型的建立工作,包括构建非均匀骨模型,补充辐射敏感器官,进行器官二次分割和调整等过程。最后建立的中国参考人体素模型基本包含了ICRP新建议书中所有辐射敏感器官,器官质量与中国参考人数据差异基本在5%以内。该模型在内照射、外照射方面均得到一定应用,研究结果为我国辐射剂量评价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最后介绍了人体体素模型的最新进展:精细乳房模型和微观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素模型 中国参考人 剂量评估 精细乳房模型 微观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AEA辐射安全标准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及近期关注的辐射安全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立业 陈法国 +3 位作者 张金涛 拓飞 陶威锭 靳海晶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07,共7页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目前已经按2008年制定的长期结构(Long Term Structure)自上而下建立了由145项标准组成的安全标准体系,同时计划在2026年制定一个着眼于未来10~15年的新长期结构,以适应人工智能、气候变化、新型反应堆等带来的新...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目前已经按2008年制定的长期结构(Long Term Structure)自上而下建立了由145项标准组成的安全标准体系,同时计划在2026年制定一个着眼于未来10~15年的新长期结构,以适应人工智能、气候变化、新型反应堆等带来的新需求。本文介绍了IAEA辐射安全标准委员会(RASSC)的主要工作,并讨论了RASSC近期关注的辐射安全问题:针对现存照射辨识和管理方面的挑战,RASSC正在新制定一项关于现存照射的综合性安全导则;虽然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已经更新了职业人员内照射剂量系数,RASSC不会立即修订与之相关的安全标准,同时会持续关注成员国经验反馈;随着新型放疗技术的应用,RASSC近期还关注放射性核素治疗中的辐射防护、放疗患者的第二原发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安全标准委员会 现存照射 内照射剂量系数 医疗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福岛事故救援人员及公众受照剂量和健康影响研究进展
8
作者 杨雪 薛向明 +3 位作者 古晓娜 武晓燕 杨凯 战景明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8-436,共9页
本文以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UNSCEAR)2021年报告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其他重要研究成果,综合分析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对救援人员和公众的照射剂量及健康影响。结果表明,日本福岛事故后核电站工人及承包商的最高个人年有效剂量均出现... 本文以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UNSCEAR)2021年报告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其他重要研究成果,综合分析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对救援人员和公众的照射剂量及健康影响。结果表明,日本福岛事故后核电站工人及承包商的最高个人年有效剂量均出现在核事故发生的第一年,分别为678.8 mSv及238.4 mSv, 2012年4月后承包商剂量均高于核电站工人,除第一年外,承包商剂量均控制在规定的50 mSv/a的剂量限值之内;2011年3—12月间有1 757名工人甲状腺待积吸收剂量超过100 mGy,估计有13名工人甲状腺待积吸收剂量超过2 Gy。事故发生后第一年未撤离地区公众有效剂量为0.079~5.3 mSv、甲状腺吸收剂量0.46~21 mGy,两者均随着年龄段降低而依次增高,公众前10年内有效剂量约为第一年剂量的2~3倍,终身剂量则高出约4倍。在从事福岛事故应急工作的人员中没有观察到可归因于辐射照射的明确健康效应或死亡,尚无证据表明福岛居民的不良健康效应可直接归因于福岛事故的辐射照射。应重视完善应急辐射监测体系、储备应急监测人员,重视核电站当地居民健康基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岛 健康影响 救援人员 受照剂量 公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铝基高硼复合材料制备与中子屏蔽性能研究
9
作者 沈华亚 韩毅 +3 位作者 李国栋 张鸿宇 刘宇辰 杨仲田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80-6185,共6页
采用金属粉末冷压热烧方法制备了规格为700 mm×500 mm×50 mm、含硼70%(质量分数)、密度1.87 g/cm^(3)的大尺寸铝基高硼复合材料板材;基于蒙特卡洛软件MCNP6对比研究了高硼铝基复合材料、聚乙烯、钨、铁、铅在Watt谱中子源辐... 采用金属粉末冷压热烧方法制备了规格为700 mm×500 mm×50 mm、含硼70%(质量分数)、密度1.87 g/cm^(3)的大尺寸铝基高硼复合材料板材;基于蒙特卡洛软件MCNP6对比研究了高硼铝基复合材料、聚乙烯、钨、铁、铅在Watt谱中子源辐射条件下的中子屏蔽性能;利用^(252)Cf中子源对铝基高硼复合材料进行中子屏蔽效果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铝基高硼复合材料的试验值与模拟计算值能较好符合,5种材料中单位厚度铝基高硼复合材料的中子屏蔽性能最弱,在紧邻中子放射源10 cm厚度范围内单位质量铝基高硼复合材料的中子屏蔽效果仅次于聚乙烯材料,紧靠核动力反应堆的高温高辐射屏蔽层使用铝基高硼复合材料能够有效减轻屏蔽层整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寸 中子屏蔽 铝基高硼复合材料 MCNP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载流出物取样系统放射性单质碘损失率实验研究
10
作者 张雪平 杨康 +8 位作者 陈泽翔 蔺健 林爽 陈建利 梁飞 任宏正 李世军 李永国 张伟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9-434,共6页
放射性单质碘作为核电站烟囱气载流出物中放射性核素之一,由于其排放浓度较低,可能存在排放量比真实排放值偏低,因此在进行核电站烟囱气载流出物放射性碘排放时应充分考虑采样过程中的损失,对采集效率进行校正,应考察放射性碘在核电站... 放射性单质碘作为核电站烟囱气载流出物中放射性核素之一,由于其排放浓度较低,可能存在排放量比真实排放值偏低,因此在进行核电站烟囱气载流出物放射性碘排放时应充分考虑采样过程中的损失,对采集效率进行校正,应考察放射性碘在核电站烟囱取样系统中的碘沉积损失率。对放射性碘损失率研究国外一般采用放射性示踪剂进行测量,国内还未见到相关报道。通过研究单质碘在不同取样系统中的损失率、不同浓度单质碘在取样系统中的损失率、预暴露前后单质碘在取样系统中的损失率以及模拟单质碘在现场取样系统中的损失率,结果表明:相同浓度单质碘在不锈钢取样系统中的平均碘损失率为2.14%;单质碘源活度浓度不同,损失率也不同,不锈钢取样系统单质碘最大损失率为4.17%;特氟龙与不锈钢取样系统相比单质碘损失率更低;不锈钢管取样系统预暴露后,单质碘损失率会有所下降;估算现场取样系统两种连接方法单质碘损失率有所不同,分别为2.48%和1.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单质碘 损失率 取样系统 气载流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吸附器试验罐流量试验研究
11
作者 梁飞 张渊 +5 位作者 张雪平 孔海霞 高琳锋 任宏正 王佳 韩明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4-698,共5页
为了验证结构形式相同的碘吸附器试验罐流量试验是否满足要求及探究其影响因素。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多数碘吸附器试验罐结构及空间布置形式,进行了试验罐流量试验,并探讨了净化箱体运行风量、试验罐拆除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结构形式相... 为了验证结构形式相同的碘吸附器试验罐流量试验是否满足要求及探究其影响因素。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多数碘吸附器试验罐结构及空间布置形式,进行了试验罐流量试验,并探讨了净化箱体运行风量、试验罐拆除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结构形式相同的碘吸附器试验罐流量试验满足要求;净化箱体运行风量、试验罐拆除对剩余试验罐流速几乎没有影响。这一研究解决了碘吸附器试验罐工程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罐 流量试验 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铀洗消废水处理膜通量超声强化恢复研究
12
作者 郭丽潇 蒋可为 +2 位作者 李智强 武明亮 崔安熙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9-284,共6页
针对含铀洗消废水表面活性剂含量高、含放射性、成分复杂等特点,采用超声强化膜分离技术处理含铀洗消废水,研究了超声波对陶瓷膜通量恢复的作用,及超声时间、超声频率、膜污染时间等因素对陶瓷膜通量的影响规律,并与传统的清洗技术进行... 针对含铀洗消废水表面活性剂含量高、含放射性、成分复杂等特点,采用超声强化膜分离技术处理含铀洗消废水,研究了超声波对陶瓷膜通量恢复的作用,及超声时间、超声频率、膜污染时间等因素对陶瓷膜通量的影响规律,并与传统的清洗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时间6 min、超声频率35 kHz时清洗效果较好。针对不同污染程度陶瓷膜通量可恢复至原通量的70%~95%,同时较普通冲洗技术有明显的优势,在较低浓度时超声清洗效果较水冲洗提升30%以上,较高浓度时仍可提升15%左右,膜通量可提升15%~30%。综上,超声强化陶瓷膜可以有效的进行含铀洗消废水的处理,可提升膜通量并降低膜污染,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膜清洗 陶瓷膜 洗消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生物斑马鱼在放射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13
作者 董娟聪 王婧洁 +3 位作者 于金环 程娇 党旭红 杨国栋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48,共8页
斑马鱼作为一种介于细胞与传统哺乳动物之间的模式生物,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放射医学研究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与人类基因有87%的同源性、高繁殖力、胚胎期短、透明易观察的胚胎等特点,使其成为放射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近期,斑马... 斑马鱼作为一种介于细胞与传统哺乳动物之间的模式生物,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放射医学研究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与人类基因有87%的同源性、高繁殖力、胚胎期短、透明易观察的胚胎等特点,使其成为放射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近期,斑马鱼在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放射治疗及辐射损伤防治等放射医学关键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综述了这些应用状况,旨在挖掘斑马鱼在放射医学研究中的潜在价值,为相关领域的实验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胚胎 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剂量率脉冲γ辐射装置的建立
14
作者 方登富 唐智辉 +3 位作者 韦应靖 段嘉宇 李胤 张婷婷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1,共8页
为解决临界事故报警设备的辐射性能测试问题,建立了基于稳态^(60)Co辐射切割的脉冲辐射装置。该装置建立在活度约为5000Ci的^(60)Co标准装置上,通过重力调节切割器的运动速度,利用切割器上预设的准直光阑切割稳态辐射以获得脉冲γ射线... 为解决临界事故报警设备的辐射性能测试问题,建立了基于稳态^(60)Co辐射切割的脉冲辐射装置。该装置建立在活度约为5000Ci的^(60)Co标准装置上,通过重力调节切割器的运动速度,利用切割器上预设的准直光阑切割稳态辐射以获得脉冲γ射线。经由蒙卡模拟明确了基本参数与实验设计,装置搭建完成后进行了各项测试。测得辐射特性如下:1)单脉冲的空气比释动能在136μGy~311μGy,测量重复性不超过1.3%;2)脉冲γ辐射在水平方向上的辐射野直径为10 cm,垂直方向的辐射野直径为9.5cm;3)脉冲γ辐射的脉冲宽度范围为80 ms~220 ms。该脉冲γ辐射装置的建立,可为临界事故报警设备的生产调试及运行监测提供测试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事故报警设备 脉冲γ辐射 稳态辐射场切割 辐射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气氛对石墨球摩擦产粉及粉尘粒径粒形特征影响的研究
15
作者 郭丽潇 黄淑龙 +3 位作者 张宇航 刘莹 曹健 姜子琪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8-395,共8页
通过自主设计的摩擦磨损实验,针对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HTR-PM)使用的同工艺、同材质石墨球开展了不同气氛环境条件下石墨球的摩擦磨损行为研究,并对石墨粉尘的粒径、粒形等物理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空气相比,氦气气氛中摩... 通过自主设计的摩擦磨损实验,针对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HTR-PM)使用的同工艺、同材质石墨球开展了不同气氛环境条件下石墨球的摩擦磨损行为研究,并对石墨粉尘的粒径、粒形等物理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空气相比,氦气气氛中摩擦形式以磨粒磨损为主,石墨粉尘在氦气气氛中产生的颗粒数量更多,但粒径更小;石墨球表面摩擦掉粉量和掉粉率与气氛无明显相关,主要与初始表面粗糙度直接相关,一颗石墨球的平均最大掉粉量约为160 mg;摩擦产生的石墨粉尘颗粒为鳞片状,石墨粉尘的球形度中值为0.84,长径比中值为0.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气冷堆 石墨粉尘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物及地形对小尺度扩散影响的风洞实验研究
16
作者 张芳 范丹 +4 位作者 郭占杰 吕明华 黄莎 李云鹏 张俊芳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6,共8页
本文针对典型滨海核电厂址开展小尺度范围内风洞模拟实验研究,研究了小尺度范围内建筑物群及地形对局地流场及扩散的影响。风洞实验模型缩比为1∶600,通过调整风廓线、湍强廓线及排放参数保证了物理模型与原型的相似。实验研究了在年均... 本文针对典型滨海核电厂址开展小尺度范围内风洞模拟实验研究,研究了小尺度范围内建筑物群及地形对局地流场及扩散的影响。风洞实验模型缩比为1∶600,通过调整风廓线、湍强廓线及排放参数保证了物理模型与原型的相似。实验研究了在年均风速及小风条件下建筑物和地形对流场的扰动,研究结果表明,在WNW~ESE风向轴线上,由于建筑物影响引起速度亏损和湍流强度增大,选择建筑物周围不同方位的测量点位置进行测量,可见不同的速度亏损与湍流强度变化。以烟囱和地面不同释放高度进行了年均风和小风条件的示踪实验,年均风条件下,烟囱排放时ESE风向轴向最大弥散因子为4.05×10^(-5)s/m^(3),轴向最大弥散因子的出现距离在240 m;近地面排放时轴向最大弥散因子为4.79×10^(-3)s/m^(3),轴向最大弥散因子的出现距离在4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 小尺度 建筑物 小风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商用VDMOS用于高剂量测量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潘志吉 刘立业 +5 位作者 卫晓峰 赵原 曹勤剑 王晓龙 郑智睿 焦岩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462,共8页
p型MOSFET剂量计广泛应用于各种高剂量环境下的辐射监测,因其需要采用特殊半导体制造工艺而导致成本过高,本文选用普通国产商用VDMOS进行剂量学实验,完成在线实时和被动测量情景下的灵敏度、线性、量程、衰退等特性的对比探究,进行退火... p型MOSFET剂量计广泛应用于各种高剂量环境下的辐射监测,因其需要采用特殊半导体制造工艺而导致成本过高,本文选用普通国产商用VDMOS进行剂量学实验,完成在线实时和被动测量情景下的灵敏度、线性、量程、衰退等特性的对比探究,进行退火后复用性能和剂量率响应特性研究,并对加偏置电压和串联模式提升VDMOS辐照灵敏度的方法进行验证。实验中的VDMOS在0.05~40 Gy剂量范围内线性良好,在线测量模式下辐照灵敏度为6.99 mV/Gy,零偏置被动测量模式下辐照灵敏度为2.36 mV/Gy,使用加10 V偏置电压和4个串联的方式可将辐照灵敏度分别提升为单个VDMOS零偏置模式的4.96倍和4.24倍,另外,该VDMOS退火复用特性和衰退特性表现良好。实验结果表明,国产商用VDMOS是一种低成本测量高剂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 商用VDMOS 高剂量测量 低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层结下高层建筑物对污染物弥散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18
作者 李集勋 赵金熔 +5 位作者 韩腾校 郭栋鹏 杨改强 张俊芳 李云鹏 姚仁太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2-265,共14页
采用k-ε高雷诺数湍流模型模拟了稳定层结不同理查森数(Ri_(b))下1∶1∶2(长∶宽∶高)高层建筑物对流场结构及污染物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层结对建筑物周围的流场结构有显著的影响,随着Ri_(b)增大,建筑物迎风侧静驻点位置逐渐向顶... 采用k-ε高雷诺数湍流模型模拟了稳定层结不同理查森数(Ri_(b))下1∶1∶2(长∶宽∶高)高层建筑物对流场结构及污染物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层结对建筑物周围的流场结构有显著的影响,随着Ri_(b)增大,建筑物迎风侧静驻点位置逐渐向顶部移动,建筑物顶部回流区逐渐后移,建筑物背风侧回流区的长度先增大后减小,漩涡位置逐渐向建筑物上方移动;建筑物周围的高归一化湍流动能(TKE/u_(H)^(2))区域主要分布于建筑物顶部和下风向回流区域,随着Ri_(b)的增加,建筑物顶部和尾流区内TKE/u_(H)^(2)减小;随着Ri_(b)的增大,地面污染物浓度先增大后减小,下风向烟羽高度逐渐减小,烟羽中心浓度最大值的高度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稳定层结 高层建筑物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监测质量保证平台基础构建初探
19
作者 杨有坤 保莉 +4 位作者 王瑞俊 廉冰 宋沁楠 李鹏翔 马旭媛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7-213,共7页
通过对国内外辐射监测及其质量保证现状的调研,针对我国辐射监测领域质量保证工作存在的不足,拟定了辐射监测质量保证平台建设的技术架构,并针对其中的基础架构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提出构建“一个中心、四足鼎立”的框架结构,以此作为质... 通过对国内外辐射监测及其质量保证现状的调研,针对我国辐射监测领域质量保证工作存在的不足,拟定了辐射监测质量保证平台建设的技术架构,并针对其中的基础架构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提出构建“一个中心、四足鼎立”的框架结构,以此作为质量保证平台的基础架构,通过技术创新与优化强化中心点与外部接口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平台基础架构的有效运转,为建立质量保证平台后续的迭代与升级夯实坚实的基础,以期有效地开展辐射监测领域质量保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监测 质量保证 能力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7)Cs-γ辐照对拟南芥子一代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原寒 乔新燕 +2 位作者 曹少飞 李建国 于志翔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9-427,共9页
为评价核设施对陆生生态系统的辐射影响,探讨γ辐射对植物种群的辐射效应,分析γ射线辐照引起子一代植物的诱变效应和诱变机制,选取哥伦比亚生态型拟南芥进行不同剂量率^(137)Cs-γ辐照,并测定辐照后拟南芥子一代生长参数、生理生化指... 为评价核设施对陆生生态系统的辐射影响,探讨γ辐射对植物种群的辐射效应,分析γ射线辐照引起子一代植物的诱变效应和诱变机制,选取哥伦比亚生态型拟南芥进行不同剂量率^(137)Cs-γ辐照,并测定辐照后拟南芥子一代生长参数、生理生化指标和荧光参数。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率γ辐照后,子一代拟南芥生长发育存在差异,株高整体呈现随剂量率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50 mGy/h辐照后的拟南芥子一代叶片最小,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比活力、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最低,20 mGy/h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比活力最低,谷胱甘肽还原酶、脯氨酸表现为辐照后的拟南芥子代植株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0 mGy/h、50 mGy/h辐照后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非光淬灭系数整体表现出随剂量率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表明低剂量率辐照未对拟南芥子代光合作用反应中心PSⅡ造成不可逆伤害,植株主要通过调控抗氧化酶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对电离辐射做出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γ辐照 拟南芥 子一代 生理指标 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